首页 理论教育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抗基底膜抗体型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抗基底膜抗体型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出血-肾炎-抗GBM抗体(血及肾)阳性的专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抗基底膜抗体型。上述因素造成肺泡基膜抗原性的改变或暴露了某些抗原基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基膜抗体。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肺泡间隔和肺毛细血管基膜有免疫球蛋白和C3呈线状沉积。部分患者远曲小管基底膜上抗体IgG阳性,与间质细胞浸润病变一致。前述X线检查、肺功能等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认存在肺出血。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抗基底膜抗体型

肺出血-肾炎-抗GBM抗体(血及肾)阳性的专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抗基底膜抗体型(Goodpasture病)。病因尚未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其诱因为呼吸道感染,特别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接触羟化物、吸入各种碳氢化合物有关。上述因素造成肺泡基膜抗原性的改变或暴露了某些抗原基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基膜抗体。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和肺泡基膜具有交叉抗原性,因此,抗基膜抗体作用于肺泡基膜的同时,也作用于肾小球基底膜,造成肺、肾组织的同时损害。在本病中肺出血及肾受累的程度各轻重不一。但如果只有肾受累而无肺受累者应属新月体肾炎Ⅰ型——原发性抗GBM型新月体肾炎;如只有肺受累而无肾受累临床表现者则属特发性肺出血。本病常见于青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的肺出血(咯血)、贫血及肾炎,病变发展迅速,肾功能急剧恶化,预后凶险,常因大咯血、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病少见。以男性患者居多。

【临床表现】

1.肾表现 肾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进行性肾损害是其特征。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有血尿(占80%~99%)、蛋白尿,病情进展迅速者可见肉眼血尿及红细胞管型。偶有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的生化改变罕见。轻度肾小球损害者,尿液分析和肾功能可正常,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咯血,但肾活检仍可显示典型的抗基膜抗体的免疫学特征。临床上肾损害常为进行性发展,几个月内发展至尿毒症,有时呈暴发性,数周或数月内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为预后坏的指征。

2.肾外表现

(1)肺部受累表现:约2/3病人肺出血于肾炎之前(数日至数年),临床上常以咯血为最早症状,血痰者占82%~86%。血痰色鲜红,轻症仅痰内见小血块,重症大咯血不止,甚至窒息死亡。痰中可见很多含铁血黄素细胞。患者多伴气急、气促及咳嗽症状,有时有胸痛。10%~30%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起始症状。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湿啰音。如临床症状轻,咯血、呼吸困难不明显,但必有肺X线异常所见。肺X线检查早期所见与肺水肿相似。咯血停止后肺影像可在短期内吸收。如反复出血,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的数量增多,在X线片上显示网状结节的典型改变。有的病人可有反复发作咯血达数年。偶见因呼吸功能衰竭致死。

(2)全身表现:常有疲乏、无力、体重下降等一般性衰竭表现。贫血见于98%病人,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苍白、眩晕、气促等。贫血原因不明,因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血清铁下降估计为亚临床(不显性)肺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

(3)其他:抗基底膜抗体结合于脉络膜、眼、耳,偶引起相应表现。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中检测到循环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在病程的早期,可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循环抗基膜抗体,但抗体水平与肺、肾的损害程度并不一致。抗体的测定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对估计预后意义不大。血补体C3及C4基本正常,免疫球蛋白亦无明显改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阴性。患者多有严重贫血,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肾功能可在短期内进行性恶化,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

2.尿液检查 多有血尿和蛋白尿,尿沉渣中常含细胞及颗粒管型。

3.胸部X线检查 可显示进行性、游走性、不对称的双侧性绒毛状致密影。

4.痰液检查 可见具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但对诊断无特异性价值。(www.xing528.com)

5.肺部病理 肺表面弥漫性出血,切面可见水肿和陈旧的出血。镜检见肺泡内出血,肺泡腔内常有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局灶性肺泡纤维组织增殖。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肺泡间隔和肺毛细血管基膜有免疫球蛋白和C3呈线状沉积。

6.肾病理 光学显微下多数呈新月体性肾炎的病理改变。肾小囊壁层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并常见球囊粘连,而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一般不重。可有毛细血管襻纤维素样坏死,病情严重者,可见小动脉坏死,晚期肾小球纤维化。肾间质可见炎症细胞(中性白血球、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及间质小动脉炎。肾小管变性、萎缩和坏死。临床肾病表现轻者,病理也可为局灶性肾炎等其他较轻类型,甚至基本正常。电镜下可见球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将毛细血管襻挤到一边,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断裂,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一般无致密物沉积,偶可见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呈斑点样沉积。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沉积。有些病例光镜及电镜下病变轻微,但免疫荧光检查有典型改变,C3沉积见于60%~70%。部分患者远曲小管基底膜上抗体IgG阳性,与间质细胞浸润病变一致。

【诊断】 本病的诊断必需具备3个条件。①肾炎:多为新月体性肾炎,有4%左右患者肾功能正常;②肺出血:表现为咯血、痰中带血,可发生在肾损害之前或之后;③血液和(或)肾洗脱液中抗GBM抗体阳性。

肺出血如呈小量反复发作、反复自愈易被忽视。与肾功能损伤及咯血不成比例的失血性贫血常提示亚临床型肺出血。前述X线检查、肺功能等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认存在肺出血。肾受累早期轻型者应重视尿液检查,后期进行性肾功能损伤(血肌酐升高)有助确认。

【治疗】 在急性期常需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和血透。

1.强化疗法

(1)首先强化血浆置换:应用血浆置换机分离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弃去血浆以等量正常人的血浆(或血浆白蛋白)和患者血细胞重新输入体内。通常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置换血浆2~4L,直到血清抗GBM抗体转为阴性,病情好转,一般需置换6~10次。该疗法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1mg/(kg·d),2~3个月后渐减量]及细胞毒性药物[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累积量一般不超过8g],以防止在机体大量丢失免疫球蛋白后有害机体大量合成而造成“反跳”。

(2)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甲泼尼龙0.5~1g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间隔3~5d后可进行下一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然后口服泼尼松[1mg/(kg·d),8周后逐渐减量,整个疗程2年左右]及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累积量一般不超过8g]。近年来有人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0.8~1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个月1次,时间不少于2h,同时应注意充分水化,连用6个月,然后每3个月冲击1次,总量达150mg/kg为止,替代常规口服,可减少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

(3)霉酚酸酯:通过选择性抑制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而阻断核酸合成。霉酚酸酯对淋巴细胞的抑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已在重症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重症肾病患者广泛使用,取得较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应用相对安全,但在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中应用较少。霉酚酸酯治疗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的有效和安全剂量、疗程和疗效尚有待更多临床研究证实。在环磷酰胺治疗期间仍发作肺出血者,可考虑改为霉酚酸酯治疗。

2.替代疗法 晚期患者出规肾衰竭时可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伴有明显肺部损伤的患者在急性期可选择腹膜透析,但对于已有严重肺部损伤的患者应首选血透,血透治疗可延长生命,部分病例血透后肺部病变好转。肾移植术应于血透治疗6个月及血循环中抗基底膜抗体阴转后进行。因在循环抗体水平很高时进行肾移植术,常使移植肾再发生抗基底膜性肾炎。

(李宇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