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生法则:中年全面保健指南

养生法则:中年全面保健指南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年透支招来“高发疾病”中年人要提高保健意识,不可自恃年富力强,对健康满不在乎。中年人应及时纠正“透支”健康的行为。高血压在中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卒中对中年人来说, 卒中的危害性远超过癌症,是造成中年死亡的罪魁祸首。急性脑卒中及冠心病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因过度劳累而导致脑卒中或冠心病急性发作。3.糖尿病隐性糖尿病是中年期多发而被忽略的疾病之一。

养生法则:中年全面保健指南

中年透支招来“高发疾病”

中年人要提高保健意识,不可自恃年富力强,对健康满不在乎。如果你是一个工作狂,请记住,一味废寝忘食,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使体质变差,最终无法胜任工作。中年人应及时纠正“透支”健康的行为。中年期易患的主要疾病有:

1.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不能忽视,尽早采取增强呼吸道抵抗能力的措施,可以预防或延缓呼吸器官的衰变。预防中年人肺炎的方法有:①净化环境。空气污染及长期吸烟可刺激呼吸道,使气管支气管纤毛受到损害而降低防病能力。②经常摄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B 2 的食物。③积极参加体育锻炼。④锻炼用冷水洗脸或淋浴,避免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

2.心脑血管疾病

(1)血压 高血压起病隐匿而缓慢,早期可多年无症状,这种原发性高血压是中年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在中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危害性大, 常易并发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卒中等症。 卒中对中年人来说, 卒中的危害性远超过癌症,是造成中年死亡的罪魁祸首。急性脑卒中及冠心病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因过度劳累而导致脑卒中或冠心病急性发作。 所以, 对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必须引起重视, 定期测量血压很重要。 头晕、头痛、失眠、心悸常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在神经紧张和疲劳时,症状更为明显。

(2) 冠心病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中年人健康的一大 “杀手” 。 研究发现,在40岁以后,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约增1倍。冠心病如发现胸闷、心前区压迫感,有早搏都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冠心病患者的共性为:年过40岁, 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并缺乏体育锻炼,血压偏高或血脂异常,体重超重,长期大量吸烟等。

心血管疾患应重在预防,其措施有:①人群预防。要了解高血压、心绞痛防治知识及定期健康普查。②注意合理饮食。食用低盐、高钙、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类食物。③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平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家务劳动,注意劳逸结合,心理平衡。

3.糖尿病

隐性糖尿病是中年期多发而被忽略的疾病之一。 中年期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应注意:①精神愉快,解郁解结。②注意冷暖、预防感冒。③糖尿病易生疖肿,溃破不易愈合,故保持皮肤清洁至关重要。④定期复查,遵医嘱治疗才能控制病情。严格掌握饮食配方。(www.xing528.com)

4.癌症

研究发现,鼻咽癌常发于30~50岁,子宫颈癌常发于40~50岁,胃癌常发于40~60岁,肝癌常发于31~50岁,其他如肺癌食管癌等在中年人群中也较常见。因此,中年人应具备一些防治肿瘤的知识,且出现可疑症状后应及时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

5.慢性病加重

中年人对慢性疾病往往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耽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除心血管疾病外,慢性病还包括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慢性气管炎和风湿病等。它们的共同点是起病缓慢,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很多中年患者仅在疾病发作时,敷衍治疗一下;病症缓解时,则往往置之不理,造成病情反复以至病情加重。

6.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增生是中年后骨骼系统的衰老现象。 骨骼疏松也是骨病常见病因之一,女性多于男性,对绝经妇女来说是严重的威胁。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办法有:①在绝经后适当补充雌激素,以达到早期预防作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②骨质疏松症较明显,产生骨痛症状的患者,平时可服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片。但有肾结石病史者要慎用。③人体不断流失钙质,因此,持续从饮食中补充钙质至关重要。④戒烟限酒。尼古丁会加速血中钙的排出。大量酒精会干扰维生素D代谢,加速钙排出,要禁止酗酒。⑤中年期人群须进行常规骨质检查。

7.胆囊炎

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症,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人。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患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防治的办法主要有:①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②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③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腹部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④已经证明有胆结石者或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⑤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