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物配合应用,相互间必然会产生一定作用,有的可增进疗效,有的可相互抵消或削弱原有功效,有的可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还有的可以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除“七情”之中单行者外,其他都是谈药物的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
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所选用的药物针对性强,并可达到治疗目的。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出血的病证;古方独参汤,单用一味大补元气的人参治疗虚脱症;丹参片剂治疗胸痹绞痛等。单行也包括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
单行具有符合简、廉、验的要求,且便于使用和推广。但只适合病情单纯的疾病,若病情复杂则难以达到全面兼顾的治疗要求,还需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应用。
(二)同类相须
同类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伍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发生协同作用。如羌活与独活皆可祛风湿、除痹痛,但羌活性较燥烈,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而独活药性缓和,主治下半身风寒湿痹;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则两者常相须使用。乳香与没药均能活血化瘀,但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没药长于散血化瘀,二药配伍可明显增强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像这类同类相须的配伍应用的例证,历代文献有不少记载,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骨伤科临床配伍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异类相使
相使是指性能与功效异类,但药效关联的药物配伍应用,即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桂枝与附子,桂枝为辛温解表药而附子则为温里药,即为异类,但其性均为温,同具温阳散寒之功,二药相伍,以附子强大的温散之性,促进和加强桂枝的温经通脉作用,以治疗寒湿痹证或日久见瘀的骨节烦疼掣痛不能转侧,关节不能屈伸等症。这是功效不同相使配伍的例证,可见相使配伍不必同类。一主一辅,相辅相成,辅药能提高主药之疗效,即是相使的配伍。
(四)相反相成(www.xing528.com)
相反相成就是指性能相反的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以及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在相反配伍中,药物的双方因性效相左而制约药物的某种偏性,又通过互补或相助以增强疗效或产生新功用。如①寒热并用:是将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合用。此法除治疗寒热错杂的病证外,骨伤科用药的寒热并用的目的在于制约、平衡药物偏性和防变于既病。如治疗损伤早期局部红肿热痛的瘀热互结证,常用辛温的活血化瘀药配伍苦寒清热凉血药。苦寒药,一方面其凉血止血之功可以防止局部血热妄行,避免出血肿胀加重;另一方面其寒凉之性可以制约活血化瘀药的辛温偏性。②散收同用:就是辛散宣发的药物和收敛固涩的药配伍并用。例如《伤寒论》治身体骨节疼痛,常用善走的附子为主药,以散寒逐湿,并佐以白芍的目的在于借其酸收之性,制约附子的燥散过度。广东名医邓晋丰教授也善用此法,治筋骨风湿痹痛常用川乌、附子、细辛等辛散药物,必佐以白芍、山茱萸、五味子等酸收之品。③刚柔相济:是用药性柔润药物和药性刚燥药物配伍并用。如《圣济总录》治伤折为风冷所侵,皮肉不合肿痛的地黄散,即是刚柔相济之伍,即是用羌活、独活辛温刚药,祛风散寒,并伍以甘甜之熟干地黄、当归,一制二活温燥,二为养血活血。同时还有补泻同施、升降相因、通涩并行等相反相成之配伍方法。
(五)相畏相杀
相畏就是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能抑制另一种药的毒性或副作用。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喑哑,用生姜炮制后,其毒副作用大为缓和;熟地黄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黄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此乃相畏配伍之范例。
相杀就是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如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天南星毒;生绿豆杀巴豆毒,防风杀砒霜毒等。其实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没有质的区别,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消除对方毒副作用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方法而已。
(六)相恶相反
相恶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药效降低或消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即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研究发现,吴茱萸有降压作用,但与甘草同用时,这种作用即消失,这说明吴茱萸恶甘草是也。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若干药物。此处相反与“相反相成”之中的相反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分。
上述配伍,不论是内科还是骨伤科,都必须认真掌握药物配伍之间的关系。药物之间的配伍得当,临床即有殊功;若配伍不当,不仅无效,还会误人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