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骨伤科发展-骨伤本草

近现代骨伤科发展-骨伤本草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地区还建立了骨伤专科医院。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伤科研究所”,70年代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总结出新的正骨八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

近现代骨伤科发展-骨伤本草

1840—1949年是中医骨伤科最为危机的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骨伤科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靠祖传或师承而延续下来,出现了一批伤科名家。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即1949年中医骨伤科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1958年以后,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成立了中医院,院内多设有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骨伤专科医院。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伤科研究所”,70年代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相继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各地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普遍得到整理与继承。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总结出新的正骨八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的中医骨伤科经验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成立。198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主编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收载了骨伤科各种病证,如骨折、脱位、内伤、伤筋、骨病等方剂177首,并附有全国骨伤科名老中医秘方验方,如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王氏伤科(王子平)、魏氏伤科(魏指薪)、施氏伤科(施维智)、陆氏伤科(陆银华)、林氏伤科(林如高)、刘氏伤科(刘寿山)、郭氏伤科(高云峰)和郑氏伤科(郑怀贤)共201首秘验方。2002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骨与关节病验方》介绍了35种骨与关节病的213首验方。2003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李汝安骨伤经验与特色》介绍了李汝安先生在骨伤科从医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与用药特色,并附经验方43首。2007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骨伤科常用中药的配伍运用》对开拓骨伤科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有较高价值。(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