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79 阴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13天
【病历摘要】
患者28岁,因“阴道肿物切除术后13天,持续少量出血不止”入院。患者今年3月5日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出血不多,恶露持续40余天,产后复诊并无异常。9月中旬自己发现阴道口有“肿物”,遂去当地区级医院就医,当地医师给予取出节育环及阴道肿物活检,该院病理诊断为“阴道恶性肿瘤”,故立即转院到当地市级医院就医,行“阴道肿物切除术”,但“因肿物基底较深,无法完全切除,给予缝合止血”,术后病理诊断为“阴道壁恶性肿瘤,考虑为较低分化的鳞癌,部分向恶性黑色素瘤分化,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E1/AE3阳性(+++);S-100蛋白阳性(+);HMB 45阳性(+);CD 68阳性(+)”。为进一步诊治转诊本院。月经史:13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期4~5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本次妊娠前曾行2次人工流产。
体格检查 T 36.8℃,R 20次/分,P 86次/分,BP 120/78mmHg。一般状况好,神清合作。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后壁下1/3黏膜粗糙,未见明显肿物,宫颈光滑,无着色,宫体中位,9cm×8cm×6cm,双附件未触及明显肿物,直肠黏膜光滑,指套无血污。
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B超检查示子宫长径95mm,前后径74mm,横径87mm,宫腔内见杂乱反射光团,大小为80mm× 67mm,位于整个宫腔,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小液性暗区,边缘与肌层分界不清。查血WBC 10.2×109/L,N 0.633,Hb 132g/L,PLT 316×109/L。
入院诊断 ①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并阴道转移;②阴道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第一次查房】 (入院后第1天)
实习医师 汇报病史如上。
住院医师 病人临床特点为足月妊娠产后7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4个月,自己触及阴道口肿物,已经行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经免疫组化证实为阴道壁恶性肿瘤,考虑为较低分化的鳞癌,部分向恶性黑色素瘤分化。因此,病例诊断明确,考虑为阴道恶性混合性肿瘤(鳞癌并恶性黑色素瘤),虽然现在局部未见明显的病灶,仍需要后续的补充治疗。治疗方式考虑后放疗+化疗。
主治医师 本例的临床特点住院医师已经分析,阴道肿物经病理证实为“阴道恶性混合性肿瘤(鳞癌并恶性黑色素瘤)”,但肿瘤为原发或继发还需要再诊断。B超提示子宫增大,宫腔内见杂乱反射光团,位于整个宫腔,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小液性暗区,边缘与肌层分界不清。应该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癌转移至阴道的可能,并进一步明确疾病分期。
教授 此病例为28岁的年轻患者,足月妊娠后3个月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至今已7个月,自己触及阴道口肿物,经当地医院肿物局部活检并经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阴道壁恶性肿瘤,考虑为分化差的鳞癌,部分向恶性黑色素瘤分化”。此病例从现有的证据来看,有理由诊断为阴道壁分化差的鳞癌合并恶性黑色素瘤,原发及继发有待进一步检查。但是,作为临床医师我们必须知道,分化差的肿瘤尤其是恶性中胚叶的肿瘤,细胞形态是很难鉴别的。再者,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尤其是子宫或阴道的恶性混合性肿瘤是比较少见的。当阴道出现肿瘤时,我们首先考虑为继发性肿瘤,原发肿瘤多为子宫内膜癌或绒癌;然后才考虑为原发于阴道的恶性肿瘤。我很同意主治医师的意见,行诊刮了解子宫内膜情况,并抽血检查β-hCG值以排除绒癌。另外,借当地医院病理玻片会诊,要向病理科医生说明患者病史,注明hCG值,进一步明确阴道肿瘤的性质。
【第二次查房】 (入院后第4天)(www.xing528.com)
住院医师 患者仍有少许阴道流血。血β-hCG值为2 988U/L(正常值0.00~3.00),尿β-hCG值为134.0U/L(正常值0.00~3.00);其余化验结果基本正常。阴道黏膜后壁刮片未找到癌细胞;诊刮示:宫颈内膜、子宫左右侧壁及后壁内膜为少量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前壁内膜见少量炎性渗出物;取当地区级医院阴道肿物活检组织玻片会诊,诊断为“会诊送检物(阴道)鳞状上皮披覆的黏膜组织中见恶性肿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呈片块状或巢状分布,出血明显,免疫组化示上皮标记阳性,形态符合较低分化的恶性肿瘤,考虑为鳞状细胞癌”。取当地市级医院阴道肿物切除的组织玻片会诊,诊断为“会诊:(阴道)黏膜披覆鳞状上皮,上皮下组织中见梭形细胞及巨细胞浸润,细胞核大、核仁清楚,可见核分裂,其中有明显出血,考虑为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
主治医师 此病例两次病理会诊的结果差别较大,第一次阴道肿物活检病理切片会诊为低分化的恶性肿瘤,考虑为鳞状细胞癌;第二次阴道肿物活检病理切片会诊为滋养叶细胞恶性肿瘤。现经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已无明显肉眼可见肿瘤。诊刮子宫腔未发现恶性肿瘤存在,因此诊断此病为阴道低分化鳞癌并滋养叶细胞恶性肿瘤可以成立。由于病灶位于阴道下段接近阴道口,治疗可以选择阴道大部分切除术+广泛外阴切除术,至于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是否清扫,由于体检未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行CT扫描确定腹股沟深层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如CT扫描及仔细体检均未发现双侧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肿大的证据,可以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应辅以化疗及阴道后装放射治疗。
教授 目前,病例的关键问题是诊断不明确。现在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诊断结果,一个诊断为分化差的鳞癌,另一个诊断为滋养叶细胞恶性肿瘤。诊断结果的不同导致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机体的损伤也不同,最终导致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不同。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好尽可能用一种病解释。此病人血β-hCG值及尿β-hCG值明显升高,无停经史,B超无提示宫内妊娠及宫外孕,虽然诊刮未能刮到滋养叶细胞,故应高度怀疑滋养叶细胞恶性肿瘤的可能。至于病理见到阴道肿物为分化差的恶性肿瘤细胞,怀疑鳞癌也不奇怪,分化差的肿瘤细胞在形态上是很易混淆的。应该诊断为“绒癌”,用绒癌可完全解释病人的子宫内病变及阴道转移肿物。治疗方案是以化疗为主,应尽快开始化疗,具体方案可采用5-FU+KSM,剂量为5-FU 26mg/(kg·d),KSM 6μg/(kg·d)。
【预后及随访】
查房后立即行5-FU+KSM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血β-hCG降至88.05U/L,4个疗程化疗后血β-hCG降至1.45U/L,继续巩固化疗2个疗程后,密切随访血β-hCG,无出现反弹。阴道流血于第1次化疗后10天干净,子宫腔及肌层占位病灶于第4次化疗后完全消失。此患者门诊随访已3年余,未见复发征象。
【最后诊断】
绒毛膜癌Ⅱ期。
【述评及相关进展】
绒毛膜癌是妊娠滋养叶细胞疾病恶性度最高的疾病,50%发生于葡萄胎之后,25%发生于流产之后,22.5%发生于足月妊娠之后,另有2.5%发生于异位妊娠之后。本例足月妊娠分娩后半年,以阴道肿物就诊,当地病理活检“阴道壁恶性肿瘤,考虑为较低分化的鳞癌,部分向恶性黑色素瘤分化”。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产后月经一直不正常的病史,产后保健没有全面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hCG测定,过度依赖病理诊断。同样的组织玻片,本院会诊为“(阴道)黏膜披覆鳞状上皮,上皮下组织中见梭形细胞及巨细胞浸润,细胞核大、核仁清楚,可见核分裂,其中有明显出血,考虑为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所以,病理组织学的诊断不能完全脱离病史,临床医师送取标本的位置、深度、宽度、病史的描述都将严重影响病理医师的判断。绒毛膜癌多数发生在年轻妇女,危害甚大。在过去无化学治疗的年代,其病死率为90%以上,只有病变局限于子宫者,手术切除子宫才能获得一定效果。近30年来,由于细胞动力学、药理学、免疫学、治疗方法学的进展,可以针对不同的肿瘤生长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联合用药、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疗效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我国治疗滋养叶细胞疾病的疗效显著,绒毛膜癌治愈率在70%左右,不少妇女经化疗后治愈,仍可正常生育,所生孩子经较长期的随诊监测,与正常人所生的孩子无差异。
(张彦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