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伏羲情结
盛彤笙深知,对于诞生不久的国立兽医学院来说,除了要严谨治学、严格办学,还要克服社会的偏见和世俗观念对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1947年建校之初,他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事事落后的中国,兽医教育还是一种新兴的科学,兽医工作也还是一种新兴的事业。任何一种新兴事业,它的远景虽充满着无限光明,但它的过程却常须经历无比的困难,更何况是在这难虞的时代,和交通困难、物质条件缺乏的西北!”
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盛彤笙不忘根本,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植入办学之中,作为学校的精神支柱。他想到了出生于甘肃大地的伏羲,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中华文明的创始人。伏羲始作八卦,教民渔猎,驯养牲畜,正姓成婚,开启文明,泽被后人。他还联想到身边奔腾不息咆哮万里的黄河,不但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造就了一种百折不挠、九曲不回的博大精神。这在盛彤笙思想中形成一个深深的情结,即我们从事的是科学救国的伟大事业,要以天下为己任,发扬伟大的人类之爱和披荆斩棘的创造精神,做“新时代的伏羲”,广施仁术,造福苍生。
1948年,国立兽医学院集教学、科研、办公于一体的兽医馆大楼落成,他想到了先祖伏羲,将该馆特地命名为“伏羲堂”,并亲自撰写了一篇铭文《伏羲堂记》,记述建造的曲折和艰辛,勉励后来人“庶知创业艰难,乃朝乾而夕惕,思所以报国之厚惠。”将一栋大楼与人文始祖、所学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宗先祖,实在巧妙之极。
畜牧系的学生在练习骑马,以适应牧区工作的需要
盛彤笙在创作的校歌中写道:“西面高耸着昆仑,北面蜿蜒着长城,黄河从我们身边流过,波浪奔腾;这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永生着伏羲和神农的灵魂;这儿屹立着我们的校舍,荟萃着后起的精英。”他把伏羲、神农和黄河作为学校的精神象征,融汇到校歌之中,作为立校、立学的灵魂。
盛彤笙还将伏羲精神贯穿到校训之中,提出:“我们相信农牧同胞是国家的主体,为农牧同胞服务是最伟大的工作;我们相信从事兽医工作必须深入农村牧野,与农牧同胞共同生活;我们相信要获得农牧同胞的信仰,必须真能解除他们的痛苦,增进他们的幸福……”以此作为师生们必须遵循的准则。
留学的经历和对世界畜牧业的了解,使盛彤笙念念不忘中国与欧美国家物质文明的差距。他在一次对新生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每年所产的各种肉类、蛋类和乳类,若平均分配给全国人民,每人每隔三四日才能得肉一两,每隔二十日才能得蛋一个,而乳类就更少得可怜,每人全年才能得两斤半左右,即每日平均不及四西西(即CC)。从衣这一方面来说,全国每年所产羊毛,每人约仅能分得三两,除去其中的刚毛和两型毛,剩下的细毛还不够织一双手套。”以此来激励大家发愤图强,改变我国畜牧业的落后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他更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看到“畜牧兽医科学乃是一种广博精深的学问,学习这两项科学的人除须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科学基础之外,还须要有坚强的学习毅力;其次,将来学成之后,多半是要到环境极其艰苦的农村和牧野去工作,去和自然作无情的斗争的,因此,比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科学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担当祖国和人民所给予我们这项无比光荣的使命的。”
盛彤笙就是这样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www.xing528.com)
盛彤笙和朱宣人、许绶泰、蒋次昇、杨诗兴、彭大惠、廖延雄、谢铮铭、陈北亨等著名的洋专家、洋教授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当年求学,选择了畜牧兽医而不是当时可以谋求较高收入的工学、医学、金融、法学等专业,在国外学业有成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来到条件艰苦的大西北,献身农业、心系农民,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远大的抱负,这就是振兴中国的畜牧业。当时科学救国有很多主张,盛彤笙关注到东亚病夫的问题,决心以兽医增进国民营养和健康,让老百姓也能过上欧美国家人民那样的生活。他们的行动,深深地感染了后来者。一些校友回忆说,当年我们一踏进校门,看见满院拴的病畜,想到今后长期要和牲畜打交道,既脏又累,条件艰苦,被人瞧不起,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但在入学教育时,这些洋专家、洋教授在我们面前一站,无形中就激起了我们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热情。我们不仅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还有许多人给中学的小师弟、小师妹写信,动员他们也到畜牧兽医学院来。
首届畜牧本科毕业生杨尔济扎根基层31年,在新疆巩乃斯羊场培育出新疆细毛羊
这种情系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也成为激励大家战胜困难、服务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辽阔的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等五大牧区,到处可以看到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学生的身影,他们与农牧民打成一片,不畏艰苦,长期奋斗在基层,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骄人成绩。
1950级畜牧专业学生、牧草专家王素香在甘肃通渭县申家山推广种植红豆草,为贫困山乡闯出致富路
1949级畜牧本科班校友杨尔济,1953年毕业分配到了新疆,他放弃在自治区畜牧厅机关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下到伊犁地区巩乃斯种羊场,在牧区一干就是31年。他和当地的哈萨克干部、牧民一起,成年累月蹲在羊群中,进行“中国美利努细毛羊(新疆型)新品系的培育”。通过将新疆细毛羊导入澳血的研究,积累了成百万个数据和大批资料,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极大地提高了羊毛等级和净毛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自治区优秀专家,先后担任巩乃斯种羊场副场长、副总农技师、新疆畜牧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1950级畜牧本科班校友、甘肃的牧草专家王素香,一个上海女性,1979年在她已年届55岁之时,满怀帮助农民致富的深厚感情,带着各色口袋装的草籽,来到全省最为贫困的通渭县申家山蹲点,试行种草养畜。她在偏僻贫瘠的山村一蹲就是4年多,在700多亩荒地推广种植红豆草、苜蓿、沙打旺等牧草获得成功,缓解了当地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俱缺的矛盾,为山乡群众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后来,还逐步推广到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二十多个省区,种植面积超过200多万亩,在土壤改良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巨大成绩。1983年《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专题社论《走申家山之路》,指出:“王素香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大提倡,所有为开发西北埋头苦干、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都应当受到表彰。”社论号召全国科技工作者向王素香学习,投入到改造大西北的行列里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视察甘肃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王素香,赞扬了她为改变甘肃中部干旱山区贫困面貌所作的艰苦努力和奋斗精神。
1956级畜牧专业学生、养猪专家刘孟洲被评为2003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图为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苏荣为他颁奖
1956级畜牧本科班校友刘孟洲,毕业后长期在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在猪育种、养猪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和2项国家专利,著有《中国培育种猪》一书,育成了甘肃白猪和3个专门化瘦肉型猪新品系与华特猪配套系,制定了《华特猪配套系地方标准》,创建了“工厂+农户”的“新华模式”,在西北五省区建成了44个万头级工厂化养猪企业,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指出了一条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子,并将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配套技术推广到全国。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2003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获省政府颁发的60万元重奖。他还在2007年被甘肃省政府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