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与园林:实用艺术与环境美化

建筑与园林:实用艺术与环境美化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与园林都是实用艺术,而且都旨在改善和美化人类自身生活的环境。但是建筑与园林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下面对它们分别加以论述。同时人类把建筑作为美化生活与环境的重要手段,十分重视建筑的造型美。建筑的艺术形象是空间与实体的统一体。在建筑中,空间与实体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这样构成完整的建筑作品。现代建筑由于使用了高强度的材料以及新的技术,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跨度,艺术上也才能实现新的构想。

建筑与园林:实用艺术与环境美化

建筑与园林都是实用艺术,而且都旨在改善和美化人类自身生活环境。两者经常互相联系,有时还互相成为对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建筑与园林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下面对它们分别加以论述。

(一)建筑

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人的居住的需要。而人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3]恩格斯说,到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34]建筑一直沿着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轨道发展起来,成为社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很快超越了单纯居住的需要,突出了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内容。重要的建筑往往具有精神意义或标志作用,或者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成为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地理标识。雨果在他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从世界的开始到十五世纪,建筑学一直是人类的巨著,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的发展的主要表现。”

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实用是它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是建立在实用功能之上的。古罗马时代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过适用、坚固、美观三个原则,而且还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这些意见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即使是宗教建筑教堂、庙宇、祭坛等,公共建筑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或者纪念性建筑如纪念堂、凯旋门等,都要以适用即实际功能作为基础。同时人类把建筑作为美化生活与环境的重要手段,十分重视建筑的造型美。建筑的造型手段十分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尺度、韵律、布局、色彩、装饰和风格等诸多因素。另外建筑具有长久的使用价值,而且人们生活于其中需要有安全保障,因此坚固也是它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总之,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在技术、科学和思想、艺术等各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力。这里仅从艺术的角度,或者以艺术为侧重点,对建筑的特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空间与实体统一

建筑物是一种拥有内部空间的实体,因为建筑的根本目的是要用人工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供人居住或进行其他活动。建筑的艺术形象是空间与实体的统一体。这与同属于三维空间造型艺术的雕塑是不同的。意大利建筑学家布鲁诺·赛维说:“建筑的特性——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维空间‘语汇’……建筑则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觉它的效果。”[35]在空间与实体两方面的关系中,处于内部的空间是根据,是主要方面;展现出来的实体是服从于内部空间的。因为一座建筑物,总是为了人在其中活动而建造的,因此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内部空间而不是外在形体,外观应当是由对于内部空间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如美国现代建筑家莱特所说:“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这是一种最重要的概念。……新的房屋和新的建筑概念是保持一个由中央核心扩展到每一个外部终端的概念。”[36]只有少数功能特殊的建筑物是没有内部空间或者内部空间不占主要地位的,例如纪念碑、塔、牌坊等。

在建筑中,空间与实体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这样构成完整的建筑作品。建筑的艺术性或美感,既从实体造型方面也从空间结构方面体现出来。建筑物的空间,也包括暴露在露天的部分,如庭院、露台、房屋之间的连接或过渡地段等等,即“没有屋顶的建筑”,它的结构和层次,会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当空间更加舒适、更加宽阔、更加富有变化,给人的美感就更为强烈。在实体造型方面,一座建筑物也总是十分重视总体和局部的审美价值。虽然,建筑物在建造的时候,外在形体的面貌要根据对于内部空间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但是当人们把它作为审美对象来进行观赏的时候,外在形式却具有独立的价值。例如长城的雄伟磅礴,故宫的壮丽辉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悉尼歌剧院那种碧海扬帆的意韵,首先是从它的整个外观上感受到的。人们在欣赏建筑美的时候,经常也和欣赏艺术美和自然美一样,具有超功利的性质,并不和实际利害联系在一起

艺术与技术结合

建筑的艺术创作,必须凭借技术的支撑。而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程度,又要受到物质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人们认识到,一个时代的建筑可能达到的水平,总是由那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来决定的。例如古代埃及建造了金字塔和凿石建造的卡拉克神庙等,是由于当时所使用的材料是石头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石料加工、测量与起重等技术。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木料,建造技术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建筑物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单层形式。欧洲建筑虽然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传统,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超越了用巨石砌成的神庙那种端庄和厚重的形式。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因为采用了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结构等,重量减轻,使之能够形成高耸的形态。现代建筑由于使用了高强度的材料以及新的技术,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跨度,艺术上也才能实现新的构想。摩天大楼,数百米高的电视塔,飞越江海的桥梁,只有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在这里,艺术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意大利现代建筑家奈尔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37]

风格性与象征性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因此它总是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因此欧洲人称它为“石头的史书”;也有人说它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意大利人布鲁诺·赛维在论述建筑艺术的时代特征时,说古埃及的金字塔等体现了“敬畏的时代”,古希腊神庙等体现了“优美的时代”,古罗马的斗兽场等体现了“武力与豪华的时代”,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体现了“渴慕的时代”,等等。众所周知,建筑不是通过再现生活的具体面貌来反映时代的。它的时代特征,当然与它的使用功能是分不开的,除了来自它在当时所实现的功能之外,就是它所具有的风格。时过境迁,原有的功能消失之后,风格依然鲜明。建筑除了显示出时代的特征之外,还具有民族的和地域的特征,这些都是通过总体的风格体现出来的。欧洲的教堂、伊斯兰的寺院、中国的陵园等等,很容易从风格中辨认出来。

有些建筑作品例如纪念碑、教堂、某些殿堂和陵墓等,要表现特定的精神内涵。重要的英雄纪念碑、凯旋门,总是设计成“超人的尺度”,给人以雄伟、庄严的感觉。欧洲的哥特式教堂除了采用穹隆顶、拱券等造成特别的高度,并在顶端配上许多尖塔,表现出一种虔诚的向往和与上天接近的意向,并且在平面设计上采用十字形来象征基督教精神。中国汉代初期建未央宫时,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他认为宫殿只有修建得宏伟壮丽,才能显示帝王的威严和至高的地位。很明显,中国历代的皇宫除了作为封建政权的办事处所之外,同时也总是当做皇权的象征。例如在北京的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宫殿、场地等都具有超人的尺度,而且用多层台阶把主体建筑抬升到高处,显然是通过外在形体的“壮丽”而达到了“重威”的效果。因为建筑物能够创造某种气氛,例如庄严、雄伟、优雅、明朗、神秘、阴森等等,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可以产生象征作用。建筑作品特定的精神内涵往往是通过象征手法体现出来的。如黑格尔所说:“建筑是与象征型艺术形式相对应的,它最适宜于实现象征型艺术的原则,因为建筑只能用外在环境中的东西去暗示移植到它里面去的意义。”[38]

2.建筑的类型

建筑的类型,一般是以功能为标准来划分的,重要有以下几种,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宾馆建筑、文化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等等。

(二)园林(www.xing528.com)

1.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园林是主要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种场所,是人造的景观,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观的艺术再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园林下了这样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领域。”在现代,人们还自觉地把园林建筑作为促进生态平衡的一种手段,把它作为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以下要素:一是占有较大的固定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憩活动;二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三是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这些要素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

2.园林的类型

园林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从英文看,园林和公园都是park,是包括公园在内的。随着园林自身的历史发展,园林的实际内容也在逐渐变化和延伸。在古代,中国的殷、周和西亚的亚述,辟有牧养禽兽供上层社会狩猎游乐的境域,称为囿和猎园。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宫苑或苑,属于官署和私人的称园、园池、宅园或别业。“园林”一词,始出于晋代和南北朝时。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的概念更趋广泛,一般指各种游憩境域。到了近现代,园林的范畴,除了传统概念中的庭园、宅园、花园、公园等之外,还包括植物园、动杨园、城市绿化地带和自然风景区等等。

园林的类型,由于实用功能以及同住宅的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划分出了有如上述那样一些名目。但是也由于园林在形式、风格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类型。下面主要就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些论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法国园林在十七世纪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且影响到欧洲许多国家。它崇尚“人工美”,要求构图布局均衡匀称、井然有序。当时著名的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他主持建造的凡尔赛宫园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这种园林呈规整性的几何图案,花坛、道路、水池草坪和修剪过的矮树等互相配合,平坦开阔,一览无余。还将精美的雕像安放其中,更富有华丽、高雅的格调。

欧洲园林也还存在其他不同的风格,其中地位比较重要的是意大利台地园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意大利园林一般与郊外别墅连在一起,建在坡地上,顺地形造成几层台地。整个园林分两部分,中心是花园,外围是林园。布局采用规则式,讲究对称与均衡,用水池、矮树等组成几何形花纹图案。还特别利用水的效果,层层跌落的流水和喷泉是最为生动优美的景观。英国园林早先是模仿意大利风格。十七世纪之后,法国园林的模式又被英国上流社会争相仿效。到了十八世纪,受到中国园林和欧洲风景画的启示,有人指出英国园林“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喜欢尽量违背自然”的弊病。从此园林师开始热心地从自然风景汲取营养,追求牧歌式的自然景色,并形成了“自然风景学派”。

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波斯。因为当地干旱缺水,很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就形成了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这种格局在阿拉伯地区被继承下来,成为一种传统,影响面遍及中东、北非和西班牙、印度等地。它的花圃为下沉式,低于地面,以利于保持水分。建筑物位于园地的一端。印度十七世纪修建的著名的泰姬·玛哈尔陵,完全是这种典型格局。十字形道路把园地整齐地分为四块,中央是水池和喷泉,陵墓建筑位于园地的一端,花圃原来也是下沉式,后来填平,改为草地。

东方园林发端于中国,也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帝王宫苑已具有很大规模,以湖水为中心,堆山建岛,修筑宫室。这种“一池三山”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园林的传统。明、清两代在北京修建的北海、中南海,清代修建的颐和园、恭王府花园等,都依水而建。当代园林也多采用这种格局。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但不是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自然的艺术再现。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林学专著《园冶》中说:园林的建造应当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中国园林基本特点的精当总结。“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造园家总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深远的意境。因而采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对比和层次,收到“步移景异”的效果。现代公园重视群众游憩、娱乐的需要,并修建相应的设施,但是新的内容一般都与民族形式统一起来;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西方的造景手法,例如大草坪、图案式的花圃等。中国园林又分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两大派系。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南方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代表。北方园林如颐和园,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利用自然地势,加以改造。南方园林如苏州园林,与家居相结合,在较小的空间进行营造,设计精巧,布局自由,风格雅致。它仍重视水的应用,并叠石造山,水石相映构成园中主景;再以亭榭廊门,蜿蜒其间,加之花卉竹木,更添情趣

日本园林在早期虽然接受了中国的影响,但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多种样式的庭园,具有独特的风格。“池泉式”庭园以水为中心,设置岛、山、瀑布和亭台榭桥等;“筑山庭”园内筑土山,与石组、树木等相配置;“平庭”园内平坦,有低矮的石组、树木等;“茶庭”以茶室为主体,并缀以树木、石路、灯笼等;“枯山水”不设山水,地面铺白砂,以石组和树木作为点缀。日本庭园的总体风格是细腻、雅致。

3.园林与建筑的密切联系

园林与建筑都是人类为改造自身的生活环境所进行的创造,是一定意义上的环境艺术,都是在地面上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可移动。由于功能与特点上的这些相同之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

园林中的建筑,以造景为宗旨,供人观赏、游览和休息。从中国园林来看,用于园林的建筑一般是亭、台、桥、廊和水榭等。有时也包括起到造景作用的塔、楼、堂、馆等。一些大型园林如北京颐和园、上海大观园等,极具观赏价值的建筑有很大的规模,成组成片,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主体,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特点之一。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南方传统园林,由于本来与住房结合在一起,建筑更是占据着较大比重和突出位置。现代公园和游乐园中,往往还建有游乐场展厅、茶室等等。西方园林建筑的概念稍有不同,一般不包括主体建筑,单指园中的水池、喷泉、花坛、园灯、装饰雕塑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园林与主体建筑是分离的,例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园林与宫殿也是互相连接、互相映衬的。

园林附属于建筑,是两者相结合的另一种形式。传统格局是宅院或宅外设置庭园或花园。现代建筑有在屋顶等处设置园林的。大型宾馆等建筑甚至有室内园林,例如国际上曾经流行的“四季厅”。一九八三年修建的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厅内景观“故乡水”,还设置有假山和飞瀑流泉等。人民大会堂的澳门厅内,亦设有小桥流水,亭榭廊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