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在古代称为“藏府”。藏是深藏于内部而外面看不到的意思;府是聚集在一起而不分散的意思。反映到脏腑的功能上,藏即含有“贮藏”的意思,府就含有“府库”的意思。
人体的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三类。五脏是指心(包括心包络)、肺、肝、脾、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即子宫)。
五脏总的生理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就是说能够生化和贮藏精、气、神、血、津液;六腑总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就是指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传化和排泄。奇恒之腑在形态上类似腑,在功能上类似脏,非脏非腑,亦脏亦腑,每每同时兼有脏和腑的部分特点。中医把研究和阐述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之为“藏象学说”。
基础知识小辞典
古代的生理研究,当然不能与现代医学来比较,但曾经下过一番实验功夫是可以看到的。《内经》上曾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并在《本藏篇》、《胃肠篇》和《平人绝谷篇》等里面都有详细记录,可以明白前人的生理知识是从解剖得来的。——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秦伯未(www.xing528.com)
(1)藏象:“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明代张景岳《类经》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2)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