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风病从虚论治的理论基础 虚与中风病关系密切,历代医家早有论述。唐宋以前,医家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至金·刘完素首先提出“肾水虚衰论”,李东垣认为“正气首虚”,王履则强调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阴”所致。叶天士则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阳亢化热,耗伤津液,肝风内动,则为中风。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也指出,中风是由“气虚血瘀”而成。
从中风病患者的年龄分析,患者大多数在50岁以上,这就与“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的生理致虚机制相吻合。《内经》对生理致虚的这段论述,主要是说明了肝肾阴虚导致的病理变化。人到老年,长期受七情六淫、烟酒、外伤跌损等影响,使功能衰减,五脏虚弱,久之则影响肝肾精血的生化和运行。中风病的发病也与年龄增长而致虚有着必然联系。如《景岳全书·中风》云:“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证,其虚可知。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以阴虚为言也;夫人之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木衰则人之危矣。所谓根木者,即其阴也矣。”说明了人随年龄增长肾阴不足而致中风的机制。由于七七天癸竭,八八肾脏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亢,引起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气血逆乱,并走于上,闭阻脑络发为中风。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而致痰、湿、火、瘀血等病理产物淤积,脏腑功能受损失调,虚实夹杂,上盛下虚,气机逆乱,这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
2.虚损是中风病临床表现的特点 由于虚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而痰、湿、火、瘀等都是因虚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故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表现为以虚损为主。早期的神昏、肢体无力、视物昏花等都是气血亏虚,不能濡养机体所致。中风病中经络的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㖞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等,皆由于正气不足,气血虚衰,脉络空虚,卫外不固而致;而肝肾阴虚引起的肝阳上亢,心肾不交则可见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等症状。中脏腑的临床表现是虚极而发。由于肝肾阴虚甚极而致肝阳暴亢,风阳内动,气血上逆,挟痰上蒙清窍而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四肢厥冷或汗出不止等。中风后遗症的肢体偏废、言语不清等,更是由于久病虚衰,气血亏耗,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而脑中亏虚,脑髓失养,功能失职而致。(www.xing528.com)
3.补虚是治疗中风病的根本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则补之”,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中脏腑的独参汤、参附汤,回阳固脱,在治疗中风病脱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人参、附子以及常用的五味子、黄芪、山茱萸等有大补气阴、敛汗固脱之功。随着中风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治疗上宜以补虚为主,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熄风、补气养血等都是常用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如黄芪、当归、枸杞子、龙眼肉、麦冬、龟甲、白芍、肉桂、桑寄生等再配以活血化瘀之品以助其功。
《山西中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