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环内酯类和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和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研究表明,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肠道影响较强,且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可能其结构与胃肠Motilin受体激动剂相似有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可引起暂时性转氨酶升高,停药可恢复。表1-7几种新红霉素的比较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上市的主要有丙酰白霉素及醋酸麦迪霉素,后者国内已上市。

大环内酯类和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是一类可以口服吸收的抗生素。国内外新制剂和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均有一定的发展,从结构上可分为:①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地红霉素等。②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③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柱晶白霉素)、交沙霉素、醋酸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及丙酰白霉素等。

该类药物的共同特点如下:

①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球菌及杆菌)均有较强抗菌力,对革兰阴性菌中的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也较敏感,对肺炎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及性病衣原体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类药物属抑菌药。

②本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故为较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吸收后分布广泛,组织药浓度高,尤以肺、扁桃体、皮肤、软组织及前列腺等药浓度均较血药浓度高。本类药物还具有渗入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细胞)内的优点,可杀死细胞内病原体。本类药物脑脊液中浓度低,胆汁中浓度高。经肾原形排出甚少。

③本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两种表现:(A)可诱导性,主要为红霉素,乙酰竹桃霉素等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B)非诱导性,如麦迪霉素及交沙霉素,它们不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且对部分红霉素耐药株仍有效。然而,由于该类抗生素广泛地在临床应用,抗药株日渐增加,使疗效降低。新红霉素中的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等与红霉素间有交叉耐药性。

④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腹泻等。近年研究表明,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肠道影响较强,且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可能其结构与胃肠Motilin受体激动剂相似有关。此外,本类药物的酯化剂如依托红霉素等可致肝损害,出现黄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可引起暂时性转氨酶升高,停药可恢复。(www.xing528.com)

2.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红霉素类:主要从红霉素改造而来,具有耐酸、生物利用度高、半寿期较长等特点,部分新红霉素对某些病原体作用较强。国外已在临床试验评价的有罗红霉素、甲基红霉素、地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甲基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在国内亦已上市。从抗菌作用特点来看,罗红霉素对G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但对军团菌作用较强;甲基红霉素对G-菌、军团菌及幽门螺旋杆菌等比红霉素等作用强;而阿奇霉素为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药对G-菌的活性较强,对淋球菌、流感杆菌的MIC90仅为红霉素的1/3,且抗菌后效作用可达3~35h。据报道,该药对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几种新红霉素类抗生素的比较,见表1-7。

表1-7 几种新红霉素的比较

(2)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上市的主要有丙酰白霉素及醋酸麦迪霉素,后者国内已上市。本药抗菌谱与麦迪霉素相似,特点是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较高,胃肠反应较小。最近发现它在前列腺、子宫及卵巢等生殖系统组织中药浓度较高,可达同一时间血清浓度的几倍,因而受到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