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而成的文化遗物,由于所用物质材料的不同,因而决定了文物的燃烧与否的性能。从文物构成的质地来看,它可分为有机材料文物和无机材料文物,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可燃烧文物和不燃烧文物。鉴于文物存在的特殊性,有的文物在火灾情况下虽然不能燃烧,但可使文物内部可燃物质炭化,或者在火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变质而被破坏。因此,依据耐火性能,文物可分为可燃与易燃烧文物、难燃烧文物(或称炭化文物)、不燃烧文物等三种类型。
1.可燃与易燃烧文物(即有机材料文物)主要包括:(1)纸质文物:古书籍、书画、文献、经书、图表。(2)丝毛、棉麻类文物:服饰、丝织品、毛织品、棉麻织品。(3)象牙骨器文物:甲骨文、象牙雕刻、贝币、骨器雕刻、角器等。(5)古器文物:各类木器家具、木雕、版画、壁版画等。(5)其他类:皮革制品、漆器、竹藤器、蜡像、蜡塑等。这类文物火灾危险性最大,遇火后燃烧迅猛、抢救困难、损失最大。(www.xing528.com)
2.难燃烧文物(高温下的炭化文物)主要指古建筑中的泥塑、泥雕(偶像)和木芯外敷不燃材料的工艺文物。这些文物在制作过程中,多以草木做骨架,外层敷较厚的灰沙泥或麻刀泥造型。种类虽少,但社会存量较多,而且分布极广。一般情况下不会燃烧,只有在强烈的辐射热或在烈火、高温的作用下外敷灰沙泥和泥雕烧焦,泥胎内的草木就会炭化而使文物毁坏。
3.非燃烧文物(即无机材料文物)主要包括:金属文物,有金器、银器,铜、铁、锡、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文物;石质文物,有石刻、碑碣、玉器、宝石、石雕、画象石等文物;陶、瓷文物,有陶器、瓷器、玻璃、珐琅、砖雕、瓦当建筑材料等文物;石窟、壁画文物,主要有古遗址、遗迹、古墓葬、壁画、摹崖书画等。上述文物在火的作用下不会燃烧,但由于高温的作用往往会使其变质变形,使文物被毁。在非燃烧文物中有不少文物是经过冶炼和焙烧过程中制作的,如金属文物,由于其成分的不同,熔炼过程的温度也各不相同,金属文物中的铸铁文物,它的熔点最高是1200℃,陶器文物在焙烧过程中的温度约是800℃,瓷器制作焙烧温度则是1200℃,而建筑火灾的火场温度都在1200℃以上,火灾的中心燃烧区的火灾温度可达2000℃以上。从此可以看出,一些金属文物虽然是不燃烧文物,但在火灾的高温作用下,陶、瓷器文物被熔解而遭破坏。一些铸铁、石质、琉璃、料石、玻璃等文物虽未达到被高温直接破坏的温度,但在高温情况下,突然遇水冷却而被淬裂,也同样使文物遭到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