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各种感受
好的教育并不只是智力上的训练,还包括一直以来都被爸爸妈妈所忽略的情感的训练。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一个人对于情绪的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决定了生命的层次。也就是说,情商(EQ)决定了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而不是智商(IQ)。孩子的情商大部分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包括抵制诱惑的能力、延迟满足、自我的推动力、觉察社交暗示的能力,还有处理生命中遭遇到的情绪波折的能力。只有具有情绪智力的爸爸妈妈才能给孩子足够的情绪教育,他们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并且能够适时地安慰他们,引导他们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这是目前为止,父母面临的家庭教育中一个最为严峻的问题。爸爸妈妈总会竭力地避免孩子受苦。在他们的心中,尽职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到快乐,如果孩子有什么不好的情绪,那么孩子就是不幸的,就是父母的失职。于是,爸爸妈妈们都竭尽全力给孩子快乐、开心的感觉,避免孩子感到失望、痛苦和悲哀。可是,这样的保护却大大地削弱了孩子的感受能力,最开始孩子会逃避情绪,最后孩子就会逃避现实。
假如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9岁的儿子告诉父母:“罗晞不跟我做朋友了。”大多数父母可能会这样说:“他不跟你玩也没关系,罗晞有很多缺点,不是个好孩子。周末的时候你邀请陈越到我们家来吧,我们一起出去打球,陈越一定会成为你的新朋友。”这样的引导,就是让孩子把以前的朋友抛到一边,不去感受和朋友断交的痛苦,肯定也因此削弱了和新朋友建立友谊的愉悦。最好的方式是肯定孩子痛苦的情绪,然后引导孩子走出痛苦。也许这样说更有益:“我知道,被朋友抛弃是一件让人非常痛苦的事,所有的孩子和大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需要一点时间慢慢地适应,很快你就会找到新的朋友,你的心情也会重新好起来的。”
记得有一位母亲曾经说起丈夫对女儿的宠爱。女儿养了一只小狗,没过多久,小狗就被汽车轧死了。为了不让女儿回家来看到这悲惨的一幕感到伤心,父亲立刻开车出去又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小狗回来,并且编了很多理由让女儿相信它就是原来那只。直到现在,女儿也不知道,如今的这只狗早已不是原来的了。
其实这一对父母不知道,他们的女儿正需要痛苦的感受来理解死亡、来思考生命。当然,我们也不必刻意地在生活中品尝痛苦,把孩子弄得像苦行僧一样,他会被痛苦压垮的。当孩子感到痛苦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能阻止,也不能听之任之,什么也不管。爸爸妈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还要分担孩子的痛苦。但是千万不能责怪,或者抹杀孩子丰富的感受。
孩子的哭泣让无数的父母为之伤心、难过,他们或者强硬地阻止孩子哭泣,或者用各种东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停止哭泣。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无疑剥夺了孩子感受悲伤情绪的机会。很多在小时候被父母用好吃的东西转移痛苦或悲伤情绪的孩子,在成年后往往会用大吃特吃,或者是疯狂购物来摆脱痛苦。(www.xing528.com)
当孩子跌跤,或者被桌子、凳子等东西绊倒的时候,爸爸妈妈尤其是爷爷奶奶都会使劲地在地上跺两脚,嘴里还说:“都怪这地,把宝贝弄痛了!”或者打两下桌子、凳子等东西,怪它们不该让孩子摔跤。为了不让孩子感到痛苦,他们善意地帮孩子推脱责任。但是,他们不知道,经常看到父母推卸责任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也会变成一个推卸责任的高手。只要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找到应该承担责任的人,但这个人从来都不会是自己。这样的孩子没有勇气面对痛苦,也没有能力从挫折中收获经验和教训。而他们不愿面对的痛苦、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却始终在他们的心里,无法疏导出去。这些负面的情绪积压得多了,就纠结在一起,形成情绪结。一旦孩子要努力做好某一件事,这个情绪结就跳起来,拼命地阻碍那些积极情绪的产生。
所以,要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允许孩子哭泣,允许孩子发发脾气。因为孩子需要痛苦、悲伤,以及愤怒的感受。然后同情孩子的悲伤、分担孩子的痛苦、理解孩子的愤怒,并且引导他说出理由,用语言把这些负面情绪带出体外。感受这些情绪以后,孩子会自然地进入平静的情绪期,随后进入开心的情绪期,形成完整的感受过程。
孩子有了各种各样的感受以后,他就会慢慢地学会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他还会从爸爸妈妈的关注和陪伴中感觉到: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在支持我。
专家说,孩子是否能够很好地感受自己的情绪、认同自己的情绪,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情商。也就是说,培养孩子的情商需要孩子拥有完整的感受过程,拥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才能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爸爸妈妈不能一味地压制和阻止孩子感受负面情绪,不能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和能力。
孩子需要感受痛苦,需要经历挫折,需要尝试失败。曾经经历的挫折、曾经体验的挫折感可以磨炼他们的耐心和恒心,可以帮助他们从容地应对科学实验的失败、努力学习后的糟糕结果、多次跳水都是肚皮向下重重地跌入水中,帮助他们在失败后客观地分析形势,或者重整旗鼓,或者有所突破。痛苦、悲伤和愤怒并不可爱,却也不用由于害怕而拒绝尝试,只有深切地感受,并且感受所有的东西,才能发现内心的自己和他人,才能发掘一个丰满而有意义的生命。没有分娩的阵痛,哪能体会到创造新生命的喜悦?没有艰苦的奋斗,哪会有成功后的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