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
快乐教学法
这是陕西省蒲城县苏坊乡中心小学教师赵来香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她认识到刚入学的儿童好动、好跳、好唱,天真活泼,又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采取“快乐教学”,可以较好地开发儿童智力。于是,她积极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文化,接受教育。
“快乐教学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作法是:围绕教学大纲,挖掘快乐因素;巧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乐趣;文字画面结合,学生能看能听;开展游戏活动,组织各种竞赛;课堂内外结合,走向自然、社会。赵来香用“快乐教学法”教出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想象丰富,有创造性,学习成绩提高显著。
教 例
教师在教小学二年级《做头饰》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兴趣、爱好等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及动手制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注意发掘教材本身的愉快因素,寓“快乐教育”于美术教学之中,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工艺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的做法是: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学具:铅笔、油画棒、水彩笔、彩色纸、剪子、胶水、白板纸或旧纸盒。教师准备教具:粉笔、白纸板(或旧纸盒)、彩色纸、油画棒、剪子、胶水、钉书机、示范作品4—5件。新授课开始,教师讲明:头饰可以用来美化生活,做演出的道具;制作的头饰图案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也可以是帽子、帽檐或装饰等。然后展示头饰样品,教师将准备的头饰戴在学生头上,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宣布头饰做成后,要分角色表演节目,做得好的鼓掌以示鼓励。这么一说,同学们可乐坏了,想制作的兴趣儿甭提有多高。接着教师用“绘画法”示范制作。示范后,学生依照最佳的构思绘制出图案形象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剪下头饰的外形并将图案着色,安置纸带,做好后戴在头上。学生边制作,教师边指导,制作时强调色彩要鲜艳,勾画轮廓要适当,注意设计不能过大,以免遮眼睛阻碍视线等。经过30分钟的精心制作,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戴在了孩子们的头上。“小白兔”、“小青蛙”、“东北虎”、“飞机”、“熊猫”、“自行车”、“花蝴蝶”等,纹样设计精颖,颜色鲜艳夺目,一眼看去,真成了小动物的世界。
5分钟的即兴表演,更是把同学们带入了欢乐的天地。小白兔组的表演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花蝴蝶组翩翩舞姿,使人陶醉;东北虎表演,精彩逗人。一堂课结束了,同学们仍然沉浸在学习的欢声笑语之中。
小学美术教学“四步”法
小学采用什么方法上好美术课,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都有所提高,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学周力行老师从美术教学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了小学美术教学“四步法”,具体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
所谓读,一般指读书,而在美术教学中,可称之为“读画”。即要求同学们在正式动笔作画之前,对教材范画的布局、景物、色彩等通“读”一遍,理解图意,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现以教学《小路》(水彩·部编教材第十二册)这一课为例,首先让同学们看这幅范画,并围绕画面提出几个问题:画面上画些什么?画面是怎样安排的?主要对象摆在什么位置?背景画些什么?是画的什么季节等,再要求把图意“读”出来。通过“读画”,促使学生加深对画面的感受,并由感受导入理解,让他们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通过“读画”,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使他们对教材范画得到深刻理解,从形象思维进而作出抽象的概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第二步:议
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可以先让座位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交流,并且要求他们对范画的内容进行探讨。如,学生在讨论交流《小路》中背景的色彩时,讨论了背景色为什么是绿色?而绿色又是怎样画的?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利用他们急于求知的欲望,在黑板上作二种绿(干画法与湿画法)色的示范画,接着给学生讲解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关系、调配及绘画的技巧,然后让学生去解决自己画面上不足的地方。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美术的基础知识,又掌握了绘画技巧,同时为“练画”作了准备。“议画”之后,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描绘技能。
第三步:练
“读”、“议”之后,随着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积累,引导他们把学到的一些知识、技巧运用到课堂作画中,这是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巩固提高阶段。在“练”时,教师始终处于辅导地位,及时纠正学生在作画中所出现的差错。如在作画《小路》时,图中的彩云,学生虽然在形象思维中有了一定的概念,但是对于图中的两朵彩云为什么色彩不同,彩云又是着什么颜色等问题,还需要教师在示范作画中解决。因而,在示范作画中,用蓝颜色加水,让其在纸上自然渗化,并在未干时滴点红色,就形成了一朵彩云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蓝色中加些红色变成什么色?并要他们按照湿画法的作画步骤练习。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画的情趣,通过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进了知识。
第四步:测
就是平时所说的检测,包括老师在平时课堂中的提问、口答、板画等,它贯穿于“读、议、练”的每一个环节。在“读画”中,为了检查“读”的效果,教师需不断地进行抽查;“议”的时候,主要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出示概念及名词解释和作画步骤,并指名学生复述图意;“练”的过程中,展示出学生作品,由学生自己“读画”、讲图意,相互评画,所有这些,既看到了学生平时作画的实际能力,又收到了“双基”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小路》这课时,引导同学们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紧紧地围绕了教材的难点与重点,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展开得到开拓,并在练习作画中得到了证实。
再则,期终的总检测,由于平时加强了检测,使学生积累了相应的知识,掌握了相应的技巧,避免了期末的总复习、总“算帐”。在检测中,可以不受教材前后顺序的限制,分类进行。卷面的内容、范围可以限制于平时学的知识及课堂上作的画,其比例可侧重于某些必要的知识方面。例如:第十册(部编教材)美术期终检测,可这样安排:总体比例分为两大类,即基础知识与基本绘画,而基础知识方面,有知识性的填充,术语解释,图例错误的判断等,共占60%,绘画部分占40%,试卷中,不但有六面体的作画步骤图,还要用湿画法或干画法进行涂色练习。通过期终检测,再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概括出学生的实绩。
实践证明,“读、议、练、测”“四步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它能使小学生学习美术成为既是接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形象思维力的过程。
美术三步教学法尝试
小学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学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学目的不同。小学是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国民素质,应以熏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和爱好,培养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为目的。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种现象是脱离小学美术教育目的的:一种现象是把美术课当作可有可无的“副课”,在分配课务时,哪个老师课务不足就加几节美术课凑数,有的教师为了应付统考,常常把美术课改教“主课”;另一种现象教学无目的无计划,上课时小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还有一种现象是只重视绘画技法指导,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陶冶学生情操,发展智力,把专业学校的美术教学方法搬到小学美术课中来。
从面向全本学生进行美育的教育思想出发,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索着采用“三步教学法”,即激发兴趣,指导方法,训练能力三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发兴趣。传统的美术教学也从启发谈话入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而主要力量放在指导方法和作业训练上。“三步教学法”的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把培养审美情感和培养表现美好生活的自觉性作为重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1.欣赏范画。范画有的来自教材,有的选自各种资料,有的是教师示范作品。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如中国画《小鸡》,引导学生观赏齐白石的范画,观察画面两只小鸡争食蚯蚓互不相让的神态,想想落款题词却是“他日相呼”,这是为什么?画家为什么会这样想?使学生体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例如《画自己喜爱而且熟悉的建筑物》,学生普遍畏难,教师把校园一角的速写张挂,一起评论,学生跃跃欲试。每册教材都有美术欣赏的内容,在每个单元教学时,再次对有关作品进行欣赏,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2.展评学生优秀作品。选择过去学生优秀作品,积累起来,作为现在和今后教学的借鉴,容易产生共鸣。普及版美术教材一个单元中后一课是在前课基础上巩固提高,教学时评赏前一课学生作业,既可以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搭桥,又是对学生很好的鼓励。特别是当评讲了那些发挥想象,有所创新的作业,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启发作用更大。例如在教圆形适合纹样后,展评学生自己设计的纹样,于是在绘制方形适合纹样时,大部分同学都不按教材临摹了,而是自己想象设计。
3.观赏实物。例如画树的单元,有“树的写生”、“中国画树枝画法”、“树木画法”。选一盆景或一树枝,来分析树的结构、特点,介绍画家对树枝向四面交叉伸展的画法,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深刻。教十册《彩蛋纹样设计》,我先出示了工艺厂有彩蛋照片的广告和彩蛋样品,让学生欣赏,接着讲述利用废物加工成艺术的价值。教学纹样时常展示一些有图案纹样的花布、茶杯、脸盆等实物,再让学生举出自己见到过的有图案纹样的器物、建筑物,这样可使学生懂得美术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美化生活的自觉性。
4.运用幻灯媒体。购到的幻灯片与教材不很配合,就选一部分,自制一部分,两年来自制幻灯片八张。
(二)指导技法。这一步主要是讲授美术基础知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表现美,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循序渐进地传授,突出重点。实践中我重视三点: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②讲述与示范相结合;③重难点地方将正确的技法与错误的技法列举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三)训练能力。在巡视学生作业时,对普遍性问题,取正反面典型让学生评析。当学生作业将完成时,有的学生会问老师:“这样可以了吗?”每届学生都有这些现象。这时我都不简单地告之可否,而是告诉学生:艺术是无止境的,自己去观察、比较,想想怎样才更美,自己去找找问题。然后给以指点,鼓励有所创新。
美术三步教学与传统的美术教学法,从形式上看,不过把启发谈话导入新课部分加重,多花了一些时间;从性质看,主要是重视对学生美育的熏陶,把美育与发展学生智力落实在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这些是个人肤浅的想法,有待于进一步实践。
小学美术课的几种导课方法
学术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每节课不同的授课内容,交换各种导课形式,使课堂气氛处于生动、活泼的状态,好的导课形式不仅能够引人入胜,给课堂增添气氛,而且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几种美术课的导课方法。
1.故事表演导课法
故事表演这种形式,尤以适合低年级教学,儿童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由于那铙有兴趣的故事情节,可以使教师配合以丰富的表情动作,能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意境中去,唤起学生的感情,在大脑中浮现图像,引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上一年级第二册“外国小朋友的画”欣赏一课时,其中有一幅“春”画,教师首先用故事导课,描绘春天的景色,然后让学生分组到讲台上来扮演角色。如有想象春姑娘是怎样来的;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小草、柳树是怎样发芽的;蝴蝶、燕子是怎样飞来的。通过这些现场角色扮演,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一张“春”的画面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由于这种特定的情境,加上学生的表演,学生既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又理解了教材内容。在这种气氛中,很容易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2.设疑导课法
在上第一册创作课《我的家》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分别回忆自己的家是什么样的,然后分别讲出自己的家和别人的家有什么不同。课一开始设立这样的疑难问题,学生会更主动地思考。
以手工课“剪花瓶”为例,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采取故作神秘的方法,把真的花瓶用一块布包好,在讲台上展示,并提问学生们,“你们猜一猜这块布里边包的是什么东西呢?”当学生正在争论不休时,立即把布揭开,神秘的东西展现在眼前,运用这种方式,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出示了课题,这里主要是恰当的利用了小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快速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
3.触觉导课法
眼睛是人的第一视觉,手是人的触觉器官,生活中的盲人主要靠触觉来感知世界。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模仿盲人的样子闭起自己的双眼,到讲台上来用手触摸教师书包里是什么东西,经过几个学生的触摸,让学生感知实物的形状、质感,最后分别把它们按自己的感觉画出来。
例如:在上第二册“秋天的果实”一课时,在填色之前,我先把实物放在兜子里,像西瓜、桔子、苹果,并分组让学生来摸,随后分别说出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这样上课学生会更感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性,在他们的大脑里留下一个实实在在的印象,让他们更容易把握自己要画的实物线条。
4.配音导课法
根据教材第二册“我喜欢的动物”创作一课,课前将需要的声音录在磁带中,一上课放给学生听,如狮子、小猫、小鸟等动物发出的不同叫声,然后提问学生这都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学生一一作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作法主要利用人的听觉引起兴趣,产生联想,同时使孩子们生动活泼的天性在美术教学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总之,导课形式,既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去掌握,不论是临摹课、写生课,还是欣赏课、手工课、创作课,教师不应光重导课形式,脱离内容,应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体现出美术课的特点,使每一节课做到“实、活、精”。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的特征是以美感人,以情育人,使人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能分清美丑,辨明是非,净化灵魂,陶冶情操。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抓住学生年龄小、知识阅历浅、抽象思维差,但形像思维却较发达这一特征,备课中根据各年级不同情况,从设计教案、钻研教材到整体安排,始终把各册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与教学训练重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以兴趣为先导,以技能为重点,以美育为主线”的课堂教育目标,在转化为“新、奇、乐”的外在表现形式时,激起学生一种本能的追求,运用诙谐亲切的语言,强化美术课的艺术性这一特殊要求,并把美术与手工结合在一起。《美观的花墙纸》的教学就是这样进行的。
这节课我与学生互问好后,齐做自编的《巧手操》。在“我有一双小巧手,上面十个巧指头,高矮不齐五兄弟,团结又合作,样样都会做。今天的美术课,靠它来合做,比比谁的小手最灵活!”这样,一上课便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孩子们自信心,并对他们进行了“劳动创造美”的启蒙教育,为本课学习设置了情境。
“巧手操”后导入新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观的墙壁纸已进入了普通家庭。它带给人们一个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为美化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这时,我出示一个用泡沫制作的小型房间模型和一个贴了壁纸的模型,让学生们直观理解了哪一个更漂亮后,又取出一张和模型上贴的相同的壁纸,请同学们分析排列规律,导入“二方连续定义”。接着运用幻灯分解壁纸图案,进行二方连续纹样骨式排列,形成几种构图各异、美观漂亮的墙壁纸。让孩子们在变化中找规律,掌握设计技巧。
美感触动了学生们的灵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我趁热打铁,安排了“我是设计师”竞赛活动:请孩子们把搜集来的、他们喜欢的简单图案用老师教给的简单拓印法拓印成小张壁纸,并把它粘在一张准备好的折叠成三面的硬纸板上,构成一个小的房间简易模型。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创作成果时,他们沉浸在劳动创造美的振奋情绪中。
我考虑到应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好品格,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五分钟评选“优秀设计师”活动,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颁发“优秀设计师证书”。通过这一活动,评优促差,取长补短,既提高了技能技巧,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热情。(www.xing528.com)
这样,短暂的四十分钟,我始终贯穿“乐中得道,趣中学知”。学生的情绪也从始至终都处在亢奋之中。创造美和感受美的活动,唤起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树立了用自己的双手造福社会的信心。
美术课中的“画配诗”
通常小学低年级美术课,老师一般局限于学生作画,掌握临摹、简笔画、添画、记忆画的技巧。学生只知机械地照画,缺乏对所画内容的理解,他们的想象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既教给学生绘画的技巧,又采取“画配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画配诗”的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儿童诗的形式,穿插于美术教学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审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临摹《公鸡》时,我先示范,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公鸡,并教给学生自编的一首儿童诗:
美丽的公鸡
公鸡喔喔来报晓,小朋友们起得早。
伸伸手,弯弯腰,天天锻炼身体好。
公鸡喔喔来报晓,小朋友们起得早。
勤学习成绩好,爸妈夸我是好宝宝。
通过作画又配诗,同学们一边欣赏自己画的公鸡,一边朗读这首儿童诗。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他们不仅对外表与心灵都美的公鸡产生了喜爱之情,还进行了早睡早起、勤锻炼和勤学习的教育。
在教简笔画《田园风光》时,我先在黑板上示范,几笔勾画几块不同形状却又相连的秧田,再画上秧苗、蓝天、白云,并在秧田旁边用波浪线条表示小溪流水。然后配上儿童诗:
再走还是村里的田
青青的水,蓝蓝的天,
村里田头紧相连。
望一眼,走半天,
再走还是村里的田。
画中的景物与诗句紧密的配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外,学生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家庭院景色也来一次简笔画。
当教记忆画《小树》时,教师先在黑板上按作画顺序教学生画小树,并巡回指导同学们作画,然后配诗:
小树小树快快长
春风吹,小树摇,
春雨滋润小树苗。
小树小树快快长,
长成大树做栋梁。
通过“画配诗”,就增强了画面的渲染力。同学们懂得爱护小树苗的道理,知道参天大树的作用。
当教学生画《稻穗》时,我自编了儿童诗:
科学种田就是好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农民伯伯喜上眉梢。
又是一个丰收年,
科学种田就是好。
通过“画配诗”,同学们从中懂得劳动致富的道理,知道科学种田是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农民伯伯、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生画一笔画《小鸭子》时,配诗一首:
小 鸭 子
小鸭子,嘎嘎嘎,
池塘里找鱼虾。
吃鱼虾,摇尾巴。
自由自在真潇洒。
通过一笔画,一只小鸭子的形象即刻跃然纸上,而诗句又介绍了小鸭子的生活习性。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
激发小学生绘画兴趣的方法
1.欣赏激趣。上美术课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一些著名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等)的作品、中外儿童题材优秀美术作品及课本上的范画,指导学生欣赏,评析优秀作品各自的风格、影响,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绘画艺术美,激发他们学画的兴趣。
2.教具激趣。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范画、示意图、幻灯、投影仪等直观教具教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一年级“认一认,想一想,该涂上什么颜色”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12种颜色和涂色的练习。教学时,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先放大课本上的12张图,并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通过幻灯、投影仪把它投影到银幕上,银幕上出现了“瑰丽的玫瑰花,穿着毛绒绒黄色衣服的小鸭子,还有好吃的青菜……”一幅幅色彩艳丽的画面,无不引人注目,这样学生学习色彩知识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3.游戏激趣。根据儿童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游戏、演示的形式来活跃课堂,能促使学生在愉快教学中学到绘画知识和技能。教学“写生一把团扇,再加好看的花样”一课时,教师可按如下方式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卖掉这6把扇子中的3把,请大家想一想,要买哪一把?(6把团扇是用吹塑纸做的,其中3把不画花样,3把画有好看的花样)钱可以用纸张代替,现在大家把钱准备好,老师选3个学生依次买走3把团扇。实践表明:买走的团扇都是画有花样的,剩下的3把都是没画花样的团扇。此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刚才3位同学都是买画有花样的团扇,而不买没画花样的扇子?”学生都说:“有花样的扇子比较好看,所以刚才3位同学都把有花样的扇子买走。”接着教师借机导言:“今天,同学们都来当设计师,先把这把扇子画下来(师边讲边拿一把没有画花样的扇子挂在黑板上),然后请大家再画上好看的花样,比一比,看谁设计的团扇最漂亮。”通过这样引人入胜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作业的质量较高。有的设计花、动物、山水、人物;有的设计花边、角隅纹样,形式多种多样。
4.儿歌激趣。儿歌通俗易懂,孩子们喜欢吟诵歌唱,便于记忆和启迪思维。如“记忆画——快乐的新年”一课,要求学生把舞蹈、放鞭炮等一些动作结合场面创作出新年快乐的画。上课时,教师最好先请学生展开讨论,谈一谈哪些东西能表现新年快乐。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把他们的意见编成这样的顺口溜:新年快乐多快乐,你跳舞,我唱歌,彩旗花灯到处有,锣、鼓、炮声同祝贺!叫学生吟诵数遍后加以启发:“请大家把刚才念的这一首儿歌的内容进行想象并画出来,便是一幅‘快乐的新年’的画面”。学生的兴趣很浓,许多同学能把新年快乐的实际场面安排在画面上。
5.生活激趣。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儿童绘画的素材源泉,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激发学生绘画创作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发展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前提。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本领,尤其是教学“美丽的乡村”、“城市风光”、“多彩的课余生活”这些房屋记忆画、创作画课程时,教师不能光纸上谈兵,课前要有意识地带学生出去春游、秋游,参观市容,游览公园,以及开展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并进行观察方法上的指导和有选择的记录。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再来绘画创作,学生兴致勃勃,收获不小,既体验到生活中的乐趣,又增长了见识,获得丰富的绘画素材,创作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画面来。如“记忆画——农村景色”一课,要求让学生凭记忆创作一幅表现农村美丽景色的画。生活在城里的小朋友很少见到农村景色,课前教师应把这节课的内容改为“记忆画——郊区景色”。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来完成这幅画,教师在教这一课前,要利用星期天时间带领学生去郊游,开拓他们的视野。郊游中有意识、有重点地引导他们观察、记忆那绚丽多彩、振奋人心的郊区场面,为上好这节课打下基础。
6.表扬激趣。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多表场、多鼓励。教师必须掌握儿童这个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他们的画画要立足于表扬、鼓励和引导。教师应注重作业讲评,学生绘画作品哪些地方画得好要给予充分肯定,在班上公开表扬、鼓励,哪些地方画得不够要当场加以引导,使他们在作画中得到乐趣,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尤其对那些绘画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一旦有进步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就会增强学画的信心,变原来对绘画不感兴趣为感兴趣。此外,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教师辛勤指导的成果。指导学生收集、保存他们自己的作品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每学期,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多层次的儿童优秀绘画作品展览和比赛活动,把学生收集、保存的作品在班上学习园地展出,好的作品选登在学校优秀作业栏上,供同学欣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激发他们学画作画的热情,启迪其思维,同时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还可以要求学生把收存的作品挂在墙壁上,让家长了解他们取的进步,以便取得家长的支持。对收存得最多、画得最好、进步最快的学生,除了口头表扬外,还可以买些文具用品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绘画积极性,对于绘画特别好的学生,还要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社会性绘画展览活动,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7.“运用”激趣。在美术教学中,要注意学用结合,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绘画技能技巧运用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去。如向亲戚朋友赠送自己绘画、制作的生日卡片、贺年卡片;自办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画报;定期为班级、学校出黑板报、卫生墙报,认真画好板报的刊头、故事插图、花边等。每次出班刊、校刊时,学生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劲头十足。通过这样学用结合,学生不但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亲身感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乐趣。
“春天在哪里”
我曾大胆尝试,把一次美术课和说话课结合起来上。
一上课,我给同学们听了一首歌《春天在哪里》。同学们很奇怪:美术课,老师怎么放起了音乐?音乐停后,我对同学们说:“春天在哪里呀?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春天,一边画还要一边想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说,画小草吧!春天小草绿了;有的说,画燕子吧!春天燕子飞回来了;还有的说,春天冰雪化了,花儿开了……同学们兴趣盎然,教室里的气氛活跃极了。等大家画好后,我说:“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画,介绍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景色。”听了我的话,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上讲台来讲。
一位同学画了燕子、小草和盛开的花儿。她这样说道:“春天到了,小草变绿了,像给大地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花儿都开了,有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玉兰花,淡黄色的迎春花。燕子阿姨也从遥远的南方飞回老家来了。噢,春天真美啊!”
另外一位同学画了青蛙、乌龟、小熊在树下快乐地跳舞。看了他的画,大家争议起来。有的说。这不是春天的景色;有的说,夏天也有青蛙,乌龟和小熊啊!我说:“同学们等一下再议论,先听听他自己是怎么说的。”这位同学说:“微微的春风吹来,天气暖和了,小青蛙在洞里呆不住了,它跳出了洞,一看春天到了,它高兴地‘呱——呱’直叫。但是,它的许多好朋友还在睡觉呢!它就一蹦一跳地去叫醒了乌龟弟弟。它们俩高兴的哼着小曲儿,又去叫醒了小熊。瞧!现在它们三个都在柳树下跳起了舞。”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还有一位同学讲了自己如何修改画的过程,他说:“开始我画的柳树,柳枝是直直的,后来一想,不对,春天到了,会吹来微微的春风,还会下细细的春雨,所以我就把柳枝画得随风摆动,还画上几滴小水珠,看!现在的柳树多美啊!”
同学们都沉浸在那诱人的景色里,异口同声地说,春天太美了。最后我请同学们再修改一下自己的画,争取把春天画的更美些,并且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这时同学们对春天的认识更深了,画起来得心应手,也觉得有话可说,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
这一节课,小学生不仅画出了美丽的画,而且他们的观察、语言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从这节成功的课中,我们得到一些启示:语、数、音、体、美,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的课程,如果能找到一个有机的切合点,上一些综合课,教学效果会更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