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
常识课堂提问七法
低年级学生有一种表现欲,一般来说,他们很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有时也会出现学生不愿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常常答下上来,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教师要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迅速作出判断,调整,改变提问的方,绍兴柯岩分校朱勇方老师总结了如下七种方法
1.方位转移提问法
这种提问方法好象是射击一个靶子,当靶子的正面有遮挡物,而不能击中时,射击者必须转移射击方位,到侧面或其他方位寻找最佳射击点。如下列的一组问题,很显然它们的答案都是同一个,只是提问的方法不同而已。
①简单说说晴天、雨天、阴天中,你喜欢什么天气,不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
②简单说说晴天、雨天、阴天和人的关系?
③你认为晴天、雨天、阴天中哪种天气可对人有好处?哪种天气对人不好?为什么?
在教学中,可先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学生不能回答时,再逐一提出其他问题,以变换提问角度,使学生能答上来。
不难看出,这一组提问,处于同一层次,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而已,因为是同一层次的提问,问题的指向不是逐步深入的,所以当学生的认识处在一种“启而不发”的状态时,教师应再一次进行教学的调整。
2.分层提问法
对于较难或较大的问题,教师应当采取分层设问的办法,或化大为小,或化虚为实,做到各个击破,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认识。
如《怎样使物体放得稳》,课题本身就是个大问号。因此,引导学生回答这一问题时,就可从学生所熟悉的学习用品着手,一一分析这些学习用品在桌面上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平放、侧放、竖放)哪种摆法最平稳,不易倒,通过逐个解决问题,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分层提问,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学生分析、辩论后引导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3.铺路搭桥提问法
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很难直接回答,因此,教师应在设计提问时,由易到难,逐步引进,以逐渐打开学生的思维之路,最终由学生自行找出答案。
教学《家乡的商店》时,如把课本上给出的问题“如果家乡没有商店,我们的生活会遇到什么困难”直接提出,由于难度大,一般学生不能直接回答。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铺路搭桥,化难为易,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步引导,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①家里、学校里有哪些物品是从店里买的?
②要是有一天没有商店了,那还会有这些东西吗?
③这些东西没有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怎样?
4.填空式提问法
填空式提问,就像填空题一样。例如,认识蜘蛛的身体特征时,教师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蜘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它头上长有什么?有几对足?
这种提问方法,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功效是比较差的,但也有它的用处。一可用在教学的非关键处或可不设问处,目的只是为了沟通教学双方,对教学本身意义不大。二是可用在对较差学生的提问上。在低年级常识教学中,常用到这种提问方法。
5.情境提问法
创设情境对于渲染课堂气氛,完成教学目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在情境中提问,能收到较好效果。
如《我的家》教学,首先,教师要学生说说自己家住在什么地方,教学中就可采取师生或学生之间表演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师扮作外地的客人,老师问:“小朋友,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全班学生齐答后,教师马上接下去:“哦!我知道了,过些日子我到你家来做客好不好?”学生肯定齐声答“好”,有谁能说,此时的学生哪个不是兴趣盎然呢?随后,再让同桌学生互扮角色对话,始终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目的。
6.示误提问法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故意引进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树立对立面,让学生在争论中揭示问题,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如教学《春天的花》中,在激发学生爱花、爱美、爱大自然的情感时,一开始,教师即可发问:“学校里的花美不美?”学生答“美”后就可故意示误:“是啊,这花真是太美了,我们赶快去摘一朵,插到自家的花瓶面去,好不好?”此语一出,必然引起学生争论,如此揭示问题,显然明显比单纯问学生“学校里的花能不能摘”要好得多。
7.以虚求实提问法
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的提问,不一定要求学生直接回答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问,促使学生有所发现。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提问:“那么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固体呢?”一般学生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回答这一问题。但教师可通过已掌握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出可行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综合,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激疑教学法
“学者须疑”。疑,是深入探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有问,才能有“究”,有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疑教学法就是根据张载的这一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悬念、导谬、极端、串联、排谬、反问、比较、转化、递进等激疑方法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疑的方法有:悬念激疑法、导谬激疑法、极端激疑法和串联激疑法。
教 例 —
关于悬念激疑法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处,教师巧设问题,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引起悬念,从而迫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注意,处处留神,寻觅答案,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如小学自然《凸透镜》教学片断: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取火的?
生:用火柴,打火机……
师:如果我只给你一块“玻璃”你能否取火?
生:……
由于教师的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故而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悬念,为此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当学生在实习实验的过程中,弄懂了凸透镜具有聚光的原理时,于是恍然大悟,得出:“原来是这样”的满意回答。
教 例 二
来于导谬激疑法 教师根据学生对一些似乎浅而易懂的原理或道理,往往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发生了误解的心理特征,抓住容易误解之处,设疑问,让学生接触谬误,通过议论使学生恍然大悟。
如小学自然《水蒸气的凝结(一)》教学片断:
师:早晨我们在湖面上看到的那层白气是什么东西?
生:水蒸气。
师:水蒸气是怎样形成的?
生:液态水受热后成为气态水。
师:中午太阳直射湖面,你们有没有看到湖面上有一层白气?
生:没有。
师:中午的温度比早晨高,照此中午湖面上的白气比早晨应更多,可为什么中午时反而没有白气呢?
生:那么白气是什么东西呢?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让学生实验操作,在一个大口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温水,用一块冰去接近瓶口,反复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
生:我知道了,这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
师:说得好,原来瓶口附近就充满水蒸气,当受冷后就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变成白气,这白气我们叫它“雾”。
情境激励法
这种方法是由上海静安一小教师吴森逸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它主要从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以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的热情。运用这种教学法应遵循三条原则:(1)以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物;(2)在观察中逐步提出设想,并使之成为指示学生探索研究的方面;(3)不断将设想与具体事物对照修正,经过分析、综合的思考,形成符合客观事物的概念。
教 例
教师在授自然课《认识岩石的方法》时,可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教师:(手中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
学生:石头。
教师:应该叫什么?
学生:应该叫岩石。
教师:对!从今天起,我们应该用科学语言来表达,它应该叫岩石。你们知道人类为什么要研究岩石吗?
学生:为了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矿产,了解岩石的特点,能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服务。岩石中还有不少古代动植物的化石,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和史前的生物。
教师:说的真好!是呀,人类研究岩石的意义是很大的,但是,要研究岩石,首先就得认识、了解岩石。这就需要依靠一定的方法,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认识岩石的方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当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所倡导的。他把教学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先发给学生一些经精心设计、与所学的概念相联系的现实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摆弄和操作,使学生通过对这些具体实在的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结构。第二阶段是研讨。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让学生讲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通过同学之间的分析、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每个学生所获得的形象丰满、完整,使探究中所观察到的形象内化成概念。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实际上是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研讨”则是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阶段。探究越充分,研讨效果会越好;研讨越深入,建立的概念越准确。
教 例 一
为了让学生获得植物根的知识,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各种植物的根的标本。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取出芫荽的根进行观察,提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一棵芫荽的所有根粗细一样吗?长短一样吗?学生一一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像这样的根粗细不一样,长短不一样,叫直根。最后让学生想一想,哪些植物的根是直根。教师再让学生取出大葱的的根进行观察,同样提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一棵大葱的所有根粗细一样吗?长短一样吗?这样的根像什么?学生一一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像这样的根粗细一样,长短一样,像人的胡须一样,叫须根。最后让学生想一想,哪些植物的根是须根。
教 例 二
无种子植物的繁殖
一、利用材料,组织探究
课前把事先准备好的月季、金银花、夹竹桃、菊花、大蒜、姜、天竺葵、葡萄和桑树等植物茎杆发给两个小组。要求学生探究:
1.认识这些植物的名称。
2.哪些植物会开花,哪些植物不开花?
3.哪些植物开花不结果实?
4.不结果实的植物怎样繁殖后代呢?
二、发现问题,进行研讨
先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问题去分析推测无种子的植物怎样生根、发芽、长枝叶。再指导学生研讨月季、金银花和菊花等植物茎杆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发现它们茎杆上的节会长须根,找到没有种子的植物用它的茎杆或地下茎繁殖后代的原因。
三、分组实践,插扦训练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准备花坛、花盆等扦插园地。用剪刀把茎杆剪成40厘米长,斜插入土壤15厘米,保留2—3个芽露在地面。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潮湿,让学生观察成活的过程。
教 例 三
四年级学生学习细胞单元的收获(以下是甲、乙两位学生在探究——研讨法教学后自由书面汇报的记载)
甲:我从《细胞》课上学
到的——
我学到了洋葱细胞
有时候是不同的。
我也学到了酵母细
胞会繁殖。
我懂得了细胞的形状各不相同。
我知道了洋葱是有好多种细胞构成的。
我学到了怎样用头发丝去量细胞的大小。
一个洋葱细胞有时像砖墙,铁丝网及其它形状。
我知道了酵母细胞很小。
我知道染色剂能帮助更清楚地看细胞。
乙:用一段头发当尺去量细胞。
一定要保持载片或显微镜干净。
使用大一点功率的能看得大一点,更仔细一点。
细胞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教 例 四
如1991年版小学第二册自然《鱼》一课的教学
一、有层次地提供实物材料,指导学生探究方向。教师先给每组学生提供第一组材料(敞口瓶一只、鱼一条、鱼食三包),边说:“你们想知道鱼类的肌体结构和它的习性吗?”学生有的目不转睛地看着鱼吐气泡,探究鱼的呼吸;有的津津有味地喂鱼饵,探究鱼的吞食;有的揪住鱼鳍,探究鱼的运动。再提供第二组探究材料(镊子、剪刀、薄膜纸各一件、细线若干条),边说:“你们也许用得着这些东西吧!”学生有的用镊子掀开鱼的鳃盖,探究鱼腮的构造;有的用线把鱼捆起来,探究鱼的尾鳍的功能;有的用剪刀剖开鱼肚,探究鱼沉浮的奥秘。
二、有重点地组织研讨,帮助学生得出科学概念。对“鱼的呼吸”这一教材学生是这样讨论的。
生:我看到鱼有嘴和鼻子,而且嘴里不断地吐着气泡,我想它一定跟我们人差不多,是用嘴和鼻子呼吸的。
生:随着鱼嘴一开一闭,鱼的鳃盖也跟着一扇一扇的,鱼腮上有许多像核齿一样的鳃片,而且鳃和嘴相近,因此我认为鱼是用嘴和腮呼吸的。
三、有条理地做好研讨记录,启示学生课余自觉发现。请看学生探究记录:
1.鱼的表面覆盖着鳞片,起润滑和保温作用。鱼体两侧各有一条虚线,不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起着推动鱼前进、拐弯和保持稳定的作用,好像船上的桨和舵。
3.鱼有嘴、鼻和眼,不知有没有耳朵?
4.鳔可以控制鱼体在水中的沉浮。
5.鱼是产卵繁殖的,但不知怎样孵出小鱼的。
教 例 五
在一次有关“太阳能”的课中,教师要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概念:“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接受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不同。”教师上课发给学生的材料包括一个装有1500瓦灯泡的简易台灯,三个用泡沫材料制作的小房子,房顶颜色分别为黑、银白、透明三种,三支温度计等。学生都拿到材料后,教师只讲一句话:“根据这些材料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开始兴致勃勃地拨弄、操纵手头材料,教学进入探究阶段。小房子上有温度计能插入的小口,这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把三个温度计分别插入三个小房子内,并把它们放在灯旁,看在灯光的照射下,温度计的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这时,学生会发现三个房子里温度计的温度不同。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说出各自的发现,并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从而把教学引入研讨阶段,经过相互补充和启发以及教师的点拨,学生们终于认识到:“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接受太阳辐射能的能力不同”,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段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是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理论——说明、联想、系统、方法之后,由他的学生戚勒和莱因加工而成。所谓五段是指:
1.预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回忆过去的经验和有关事实,为学习新教材做准备。并说明学习目的,使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一种期待解决问题的心理。
2.提示——教师提出新教材或一些事实让学生观察。
3.比较——用问答讨论的方法,把提示的材料加以分析说明,然后与旧经验相比较,分类并加以排列,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4.总结——把分析比较的结果,综合概括成原则或结论。
5.应用——给学生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得的原则或知识结论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对新知识、新原理有更新的了解,并验证其正确性。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而曾在各国风行一时。
教 例 一
小学自然《日蚀和月蚀》教学片断:
1.预备阶段:
教师提问:什么东西绕着地球运行?(月球)地球又绕着什么运行?(太阳)有人说月蚀和日蚀是天狗把月亮或太阳吞下去了,这话对吗?(不对)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月蚀或日蚀现象呢?(学生不十分明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月蚀和日蚀的问题,好吗?(好)
2.提示阶段:
(1)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并指明在月望时,日、地、月在一直线上,太阳射至月球之光,为地球所遮蔽,就成了月蚀。在月朔时,日、地、月在一直线上,太阳射至地球之光,为月球所遮蔽,就成了日蚀。(2)指导学生观察月蚀日蚀成因挂图,并加以说明。(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录出要点,作为研究的根据。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加以解释说明。
3.比较阶段:
(1)讨论:月球自己会发光吗?为什么有月蚀和日蚀?月蚀和日蚀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日食有哪几种情况?(2)研究:月球是一种什么星?别的行星也有卫星吗?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生物?(学生讨论研究情况略)
4.总结阶段:
日蚀——月朔时,日、地、月在一直线上,太阳射至地球之光,为月球所遮蔽。有日全蚀、日偏蚀、日环蚀三种情况。
月蚀——月望时,日、地、月在一直线上,太阳射至月球之光,为地球所遮蔽。
5.应用阶段:
笔答课后习题,绘制月蚀、日蚀成因图。用填充、选择等形式的测验题,考查学生了解的程度。发现共同性的错误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自然情景教学法(www.xing528.com)
在小学自然课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特有的情感和特定的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寓情于教,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接受。
情境教学多见应用于语文课,自然课上应用情境教学同样有其理想的效果。而且自然课上创设一种情境来导入新课效果则更理想。
下面就谈谈自然课的情境教学。
创设愉悦情境
实践证明:愉快、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音响情境
音响可以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感觉。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有关音响播放,使学生置身于音响情境中,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效果较好。如《青蛙和蟾蜍》一课,上课开始,教师按下收录机按键,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呱、呱、呱”的声音,学生被这突发的声响所吸引,讲话声音及其它动作顿时停止,静静地倾听这突发的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此时,教师问:“这是什么声音?”学生兴奋地说:“青蛙的叫声。”教师表示肯定后进入新课教学。
2.创设游戏情境
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新课,能较好地诱导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磁铁游戏》一课,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一幅小丑图,告诉学生准备玩“给小丑贴鼻子,看谁贴得最好?的游戏。这时学生的热情都很高,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求参加游戏。学生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3.装置教室情境
自然界是学习自然课的最好环境,有时可以通过布置摆设,将自然环境搬到教室来,让学生置身在自然的气氛中学习。
如在教学《鸟》这一课时,老师在教室里挂出各种各样鸟的挂图和摆出鸟的标本,鸟的千姿百态一下子吸引了儿童,使他们仿佛置身在百鸟之中,乐于跟随教师去学习鸟的知识。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时,先让学生把在课前采集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展示出来,互相参观,面对各种各样的叶子,使也们好象来到了绿色的世界,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另外,在教室里设立自然角,展现一些变化较缓慢的自然现象,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本里所学的科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起来就会分外亲切。如学习了《植物怎样“吃东西”》一课后,为了证实植物叶片的绿色要在阳光下才能形成,把天竺葵用黑布蒙上几天,他们惊喜地发现天竺葵的叶片变成了淡黄色,再把它放到阳光下,不几天叶片又变成了绿色。小小自然角成了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好场所。
4.穿插故事情境
把一些有关科学家的小故事或一些自然知识编成故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小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如在教学《有趣的食物链》一课时,先用一个《蛇与庄稼》的故事导入新课:几十年前,广东沿海一带发生过一次洪水灾害,洪水过后又鼠害成灾,当地的老农到外地买来一批蛇放到田里,结果这一年庄稼获得大丰收。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会得到好收成?故事的魅力吸引着小学生,“为什么要买蛇放到田里?蛇不会伤人吗?”“蛇会保护庄稼吗?”……随着问题的解答,学生对食物链有了初步认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又如《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一课,在教学中讲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老爷爷的故事,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天天记自然日记,几十年如一日,直到逝世的前一天,从未中断。他在日记中积累的资料成为科学的重要依据。他晚年发表的《物候学》就是研究这些资料所得的成果。他的研究工作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老一辈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在儿童心灵中种下理想的种子,激励他们象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去学习工作,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这样的感情无疑将为搞好学习打下基础。
创设直观情境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自然现象,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概念,从而导入新课。
如,《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一开始,教师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水”字,然后让学生观察“水”字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后说:“水慢慢干了,字也不见了。”这时,教师就告诉学生:“水慢慢干了的现象叫做蒸发。”在学生初步形成“蒸发”这一概念后,教师揭示课题,进行新课教学。
又如,《摩擦和阻力》一课,教师一开始出示两块木板,边做摩擦动作边问:“老师在干什么呢?”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对摩擦有了具体的感知,为新课教学做了铺垫。
1.直观演示情境
在自然课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遐想,启迪学生的思维,设计演示一些简单明了的实验,也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好奇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一课时,先作演示:在一个密封的方箱里,布置有小屋和小树,箱的左侧下方开一个小圆洞,箱顶右方也开个小圆洞并套一截竹筒。右下方放一支蜡烛。实验时先在“小屋”里燃起一支香,这时烟从“小屋”的烟囱里冒出来,竖直而上,“树”也静止不动,说明箱里没有“风”。接着点燃蜡烛,不一会,箱里产生了“风”,烟被“风”吹向一边,“树”也被“风”刮得不停地摇动。箱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儿童的心,他们急着要揭开自然现象的奥秘。又如在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老师在原来透明晶亮的水里滴入几滴黑墨水,水变脏了,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污染”,学生的头脑里对“污染”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因此对受到污染的江河水不能直接饮用的道理易于接受,通过这样一个小演示学生很快地懂得水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为下面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2.插图描绘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和记忆大都依赖于具体的感性材料,利用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漫画等,结合教师生动的讲述进行教学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的形式。如教学《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梵净山蘑菇岩”,它确实象一部厚厚的“书”放在高处,那一层层的岩石就象一页页的书清晰可见,“书”里虽然没有文字,但它的确确记载着地球历史的很多事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求知欲不言而喻。又如《负重的地球》一课,课文中有一幅漫画,把地球比作一辆公共汽车,车上挤满了乘客,车外还有许多人往里挤,地球惊呼:“我开不动了!”这种生动的境象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观察实验情境
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发现、了解和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让他们置身于实际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实验亲自接触实物,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动一动,这样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如上《鱼》这一课时,给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准备一个鱼缸,当学生看到几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时,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尽管鱼对他们并不陌生。“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而不会淹死?”“鱼靠什么上浮下沉?”“鱼身上的鳍有什么用?”……这类问题便自然地产生。在老师的指点下,他们经过观察,动手解剖,道道疑问一一解开,教学收到极好的效果。又如上《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我们周围存在空气”,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实验:
①老师说:你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老师可以让你们感觉到。接着老师把一个气球吹大,气球里充满了空气,然后对着学生的脸放气,学生体验到了空气冲在脸上的感觉。
②空气摸得着吗?我们来想个办法摸一摸空气好吗?学生听了一定会感到惊奇。老师拿出一个塑料袋,张开袋口在空中一兜,然后捏紧袋口,告诉学生:袋里装满了空气,现在你们可以隔着塑料袋去摸摸里面的空气了。
③空气能抓得住吗?我能抓住空气,你们相信吗?学生会感到怀疑。老师手握空拳,浸入水中,慢慢放开拳头。只见他手里冒出了几个气泡,学生惊喜地发现老师确实抓住了空气。他们也会争先恐后地去仿做。
④砖头里有空气吗?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老师就让他们把砖头放入水中,当他们看到从砖头中冒出一连串的气泡,就会认识到砖头中也有空气。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出问题——诱发疑问——实验观察,使学生沉浸在探索知识的热望之中,使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空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东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得。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继而想问个为什么,想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也较高。
如,上《摩擦起电》一课,教师拿出一个用吹塑纸做的大钥匙,请学生挂在黑板上,由于黑板上没有钉子,学生无法挂上去,这时,教师用一块毛皮对着按在黑板上的“钥匙”摩擦几下,“钥匙”就粘在黑板上了,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进入了新课学习。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引导儿童进入情境,积极思维。如教学《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一课时,教师先问:“谁见过屋顶瓦片上,悬崖峭壁上长有植物?”学生们凭已有的生活阅历或说“看见过”。或说“在电视(或电影)上见过。”老师再问:“这些植物是谁种上去的?”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难以回答,造成了思维悬念。谜语也是一种提问题的方式,如在《植物的果实》一课,先让学生们猜几则关于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紫杆杆生紫叶,紫叶叶开紫花,紫花花结紫果,紫果果包芝麻。”这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猜出来了很高兴,老师引导他们分析是怎样猜出来的,通过分析使他们初步掌握了果实的特征。
情境教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他们热情地投入学习之中,在自然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迁移情境
创设迁移情境,就是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如,在《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教学中,教师出示一电路板,问学生:“有什么方法使小灯泡变亮?”学生回答:“合上开关。”教师进一步追问:“假如把电路开关断开,有没有办法在不合开关的情况下也能使小灯泡变亮?”这时教师请他们试试,并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物体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这样,让学生在这种新情境中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从而证明该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自然课的知识面广,它包含有生物常识、理化常识和环境常识,有些事物在一般情况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但借助于幻灯、电影、录像等电教手段,就可以把平时难以观察了解的事物变成可以直接观察认识的事物。如:在教《植物怎样喝水》一课时,运用一组组合幻灯片,通过投影仪把植物喝水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又如教学“四季的星空”各课时,直接观察往往受季节、地区和天气的限制,为此把各季星空画成幻灯片投影到教室的天花板上,学生随时都可以“亲临其境”去认识夜空的星座,教学效果很好。
自然新课导入六法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自然课必须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觉产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
1.情境导入法
教学新知识前,创设生动、愉快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先让学生静听周围的声音。老师问:在我们的课堂周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后再问:在家里你听到过哪些声音?上学的路上你听到过哪些声音?进而提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急着要了解原因,于是因势利导,出示课题,顺利地转入新知识的教学。这样从已有经验或运用已具有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出发来进行提问,让学生形成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
2.设疑导入法
“思源于疑”。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索、探求。引入新课时,设置一些实验让学生在观看中产生疑问。如在教学《大气压力》一课时,选择“瓶吞鸡蛋”的演示实验,在一个锥形烧瓶里倒进一点开水,用手晃几下后,将瓶里的水倒掉,然后将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上,鸡蛋会慢慢地向瓶内移动,“为什么鸡蛋能到瓶子里去?”疑问油然而生,好奇心使学生急着要了解原因,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3.操作导入法
心理学认为:“只有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通过对学生多种器官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摩擦起电》一课,教师用一把塑料梳子,在一名学生的头上轻轻梳几下,然后将梳子接近另一个同学的头发,奇迹出现了,梳子像着了魔似的把头发吸引住而掉不下来,在学生惊奇不已之时进入新课,此种导入有较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效果。
4.竞赛导入法
好胜是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以竞赛的方法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如教学《电流》一课,先让学生动手将导线、电池、灯泡等组装起来,比一比看谁能先使小灯泡发亮,使学生带着一种竞争的心态,进入新知识探索的最佳状态。
5.游戏导入法
游戏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诱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一课,取一只干燥的杯子,将一块干的手帕塞到杯底,并把杯子倒过来,全部按入水中,再把杯子拿出,让学生取出手帕,摸一摸,手帕还是干的,此时学生会对手帕没有潮湿感到惊奇,接着导入新课,这样学生怀着有趣的心理,仔细观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
6.观察导入法
要求学生观察,就是要求学生运用感觉器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从自然界或实验中,获取自然事物与现象的信息。如教学《植物的叶》一课时,由于学生随处可以捡到植物的叶,对它已失去了兴趣。这时,教者可给学生两片同种植物的叶,然后问:有人说全世界也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请你仔细观察手中的叶子,哪些地方相同?有不同的地方吗?这样自然和谐地导入新课,直观性强,趣味性也浓,在引入过程中学生观察能力得到了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自然课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讨论导入、阅读导入、谈话导入、故事导入等,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宜的方法。
谈自然课的板书设计
小学自然课是一门科学启蒙课,不仅教给学生一些浅显的自然知识,而且还教给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研究事物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自然课的板书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自然课的板书也应根据教学目的、知识结构规律、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准而确定。纵观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板书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记录式板书
这种板书能依次清楚地记下学生实验探索的结果,显示科学规律及知识要点。如第六册《磁铁》:
磁铁的性质
①有磁性(两端磁性最强)。
②有两个磁极。
③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④能指南北方向。
2.归纳式板书
这种板书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既能突破难点,又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如第五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关系式板书
这种板书能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关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第三册《什么力量使水土在地球上循环》。
4.表格式板书
这种板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或实验进行比较,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如第一册《植物的果实》:
5.过程式板书
这种板书是按事物变化的过程有次序地进行板书,能让学生了解事物变化的过程。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内容,能使学生加强对所学事物的印象。如第二册《养蚕》:
蚕卵→幼蚕→蚕蛹→蚕蛾→蚕卵
6.概括式板书
这种板书能使教学内容更精练、简明醒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所列知识学生容易掌握。如第六册《形形色色的植物》:
7.线索式板书
这种板书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根据板书的线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养成对事物进行综合的能力。如第六册《生物的进化》。
以上是自然课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平时在教学中应以教学目的和任务为出发点,结合课文内容灵活运用,切不可机械地套用某种形式。
自然课中穿插游戏教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地集中,又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这是他们典型的童性特征。他们学习的动机取决于对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兴趣,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玩”其实是一种自发的探索。在自然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性和益智性的游戏,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培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法可以用如下形式展开。
观察实验
在观察实验中穿插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生动的感性知识。如讲《蜗牛》一课,我把学生从学校捕捉回来的大大小小的蜗牛分配给每组学生,告诉他们进行一个“蜗牛运动会”,项目有“走钢丝”、“爬笔杆”、“攀书壁”、“100毫米赛跑”、“越障碍”。游戏规则是:每一个项目都要注意观察蜗牛的身体是怎样运动的?在这种积极认真的参与下,学生很诀就完成了对他们“队员”身上的特征以及行为特点的了解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特别是对蜗牛的两对触角感知较深。有的说它们像可以伸缩的天线,后面那对长的像眼睛,柔软湿润的身体像吸盆;有的说它们爬行时身体像一张柔软的毯子慢慢磨着前行。观察的目的已达到,这时应告诉学生蜗牛的两对角叫触角。后面那对长些的角的顶端确实是它们的眼睛。不过视力不好,看不清东西,它们是靠触角来感触外界的。学生形象生动的比喻只有在他们全身心投入观察后,才表达得出来。这种溶进了自己思想的活动的认知、记忆是深刻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今后研究动物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打下基础。
模拟,模仿
模拟可以说是一种对自然界中物体、现象的缩小。把它置于课堂。让学生通过眼、脑、手、耳等身体器官来感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他们既感到新奇有趣,又容易亲近,在操作模拟中,有种“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觉。
《影子》、《桥》、《捆支架》等都是利用学生最熟悉的东西来进行模拟的,让他们能看得见,摸得着,人人都想动手试一试。模拟太阳底下物体影子产生的原因,用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在做之前,教师帮学生定出方位,在白纸上标出东西南北。学生们很快会发现当铅笔只有在电简光照射的范围内时,铅笔的影子才会出现,即影子产生的条件要有光,有物体挡住光。而且还发现影子的长短与“太阳”照射的角度有关,当“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慢慢升起,绕着笔照一个半圆,在西边的“地平线”落下,就发现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在方尺之内通过学生反复几次实验很容易总结出来。这种效果如身临其境,比单纯的到外面踏影子、测试影子的变化,更具完整性和立体感。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模仿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促使他们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和体会。
比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比赛来训练。
《浮和沉》一课以船模比赛的形式比出能力的高低。材料:橡皮泥、黄豆,看哪一组最先使橡皮泥浮起来?哪一组的“船”装的黄豆最多?第一名奖一面小红旗。在老师的鼓动下,学生们立即进入“作战”状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在这种热烈的场合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脑筋也动得快。教师巡视时把每组的情况汇报给大家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最后请第一名的组员为大家示范。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动手技巧能力得到了锻炼,如有的组船虽然做得又薄又大。但放豆时没有注意小心轻放而进水,导致前功尽弃;有的组捏成几只船分开装;有的捏成动物形状等。对于那些失败的学生和有创造性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对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好处。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自我摸索、研究、比较才发现橡皮泥捏得越薄,体积越大,装的黄豆就越多,这也为今后学习物体浮沉和船的原理打下感性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图片和投影进行自然知识的竞赛,以组为单位,分组累计分数,设自选题、抢答题、冒险题等,有奖有惩,学生感到很过瘾。从中也可检测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期达到群体共同识记、丰富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
自然教学要创设使儿童多思的环境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儿童的各种感宫,在感知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指导儿童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进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另外,还要创设使学生多思、愿思、会思、善思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以保证启蒙目标的实现。对如何创设多思的环境,我们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一)在观察中巧设问题引思
观察能力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巧妙地利用观察活动设计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是培养良好思维品质、保证启蒙目标实现的开端。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步入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之路。例如,在《植物的茎》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具体观察、辨析,认识到茎的主要特征:茎上有叶、有芽、有节,叶和芽都长在节上。这时,教师引思提出:“茎是不是都生长在地上?”“茎也有长在地下的(如藕、姜、荸芥等),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观察说明它们为什么是茎而不是根吗?”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对茎的认识的进一步观察思考之中。
(二)在实验中抓住关键导思
实验能力是小学自然教学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初步学到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这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事物方法的基本途径,也是启蒙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学中要围绕关键导思,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科学的方法。如在《水的压力和浮力》一课的实验中,抓住“沉没在水里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这一学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的问题,让学生设计证明结论的实验方法:“你能想出一个证明沉到水里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的方法吗?”进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出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规律(不要求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只要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说明“比水重的物体要下沉,比水轻的物体才能浮着,但不论沉、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即可)。这样在实验的关键环节处设计问题,就可以启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研究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收到在思考中掌握科学的方法的功效。
(三)在表述中重视逻辑推理——细思
不论在观察实验活动中,还是在动手制作及创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思维方向、思维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逻辑?教师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了解,以便及时给予指导。所以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所思及所做的依据和道理进行表述,通过表述,来培养思维能力。例如,在认识土壤成份的分析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使之通过“细思”,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你是怎么知道土壤由沙、粘土、水、空气、腐殖质、能溶于水的东西(主要是盐类)等成分构成的”的讨论,让学生掌握认识土壤成分的推理方法和依据,达到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细思”的目的。
(四)在制作活动中启思
制作活动不仅具有培养操作技能之功用而且有创造、思维等多重功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及时启思以期发挥多重效益。例如,启发学生分析制作的成功(失败)原因,使之进一步掌握制作原理和技能,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设计去创造——“看谁能用学过的磁铁知识设计一个好玩的玩具”,“谁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感到不方便的问题”等,给学生以更多的想象、创造、制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制作中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制作精度等,增强学生学好基础课的兴趣。
(五)结合想象及创造活动激思
想象及创造活动是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设置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和进行创造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激起学生创造的火花,使思维处于极佳的兴奋状态。并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实验、制作、总结等,使创造火花得以保持和光大。例如,结合教学中能够展开想象和进行创造活动的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想象、创造的环节,或开设想象、创造课等,激励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六)抓住灵感理思
教学中不仅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意见,而且还要在创造想象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捕捉住灵感理思——运用已有知识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自己想法是否有可能实现。对可行的要及时指导其进行认真没计,以便使学生的合理想法有可能变为现实。例如学习电磁铁知识后,学生可能发出“电磁铁真好玩”的感叹,教师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一个电磁铁玩具(或小作品)。学生提出设计思想后教师就要指导其运用所学知识推敲设计的可行性,一旦可行就鼓励其讨诸实施。如果不行也要指导学生弄清不行的原因并修改设计中的不合理部分,变不行为行保持创造热情,这样经常指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已学知识(或未学却可在教师指导下弄明白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思考,并进行创造性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不断对自己所获的灵感进行理思的习惯,从而达到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让学生主动发展
有幸看了一位美国教师给小学生上的一堂自然常识课——蚯蚓的教学片断,颇受启迪。
一上课,老师宣布这节课讲“蚯蚓”,随即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孩子们捏着纸片纷纷去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到地上。孩子们有的推桌子,有的挪椅子,弯腰去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而教师却只是站在讲台上冷眼旁观,一言不发。待孩子们抓到蚯蚓回到座位上,老师才开始第二个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蚯蚓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看谁能说得比较完整。
(经过片刻观察,孩子们开始踊跃举手回答。)
生1: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脚,但它会爬。
生2:不对,蚯蚓不是爬,是蠕动。
师:对。
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师:说得不错,请同学们继续。
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是嘛?我很佩服你。
生:老师,我用刀把蚯蚓切成了两段,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师(很激昂):完全正确!
多么生动有趣的自然常识课!其精采之处在于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自然教学的几种实验类型
一、观察分析型实验
这一类型的实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实验,分析物体内部结构,分析物质成分的构成,或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规律,或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例如教学《果实的共同特征》时,让学生解剖多种果实,认真观察果实的内部构造,认识到植物的果实虽然它们大小不一,形色各异,但它们都有“籽”和“皮”。最后得出“凡是果实都包含有种子和果皮”的结论。《氧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实验也属于这种类型。这类实验由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讨论分析它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
二、诱发性实验
这类实验较常出现于一节课的开头,能起到“引人人胜”的功效。大部分用于演示实验,能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由于诱发性实验在一节课中有其特有的作用,所以要求实验必须做到绝对的成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做实验之前要试做一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成功。如教学《大气的压力》,课始演示实验教师手拿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杯口用浸湿的硬纸片盖住。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或侧转,尽管此时松开手,纸片也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也流不出。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就会带着“一定有一种什么力托住纸片使它不会落下?”的疑问进入新裸,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操作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先要讲清实验的要领,并且要正确进行示范,然后才让学生操作。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正确使用温度计给物体测量温度等都是属于操作技能性实验。如教学《水的净化》一课,通过用滤纸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易溶于水的杂质时,我们可以先用挂图向学生讲清滤纸的折法和要注意的“三靠一紧贴”的要领,并在讲桌上演示实验,最后才让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和习惯。
四、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实验在前、结论在后的研究方法,是要大力提倡的方法,是实验改革的趋势。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实验让学生运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实验,在“玩”中探究规律性的东西。如《轮轴》一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轮轴的作用,去发现怎样做省力,怎样才费力。学生实验时根据手中的感觉,不断地改变使用方法,就会得出“用轮带动轴时省力,轮越大,轴越小,越省力;用轴带动轮时费力,轴越细,越费力。”由于探究性实验主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测量得出规律,所以做探究性实验时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明确提出要求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实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帮助那些较差的小组完成实验。在实验小结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好分析归纳,强化知识要点。
五、验证性实验
认识自然现象的科学方法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经过实验验证的科学结论”。这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这种实验就是由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后,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用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例如《根的作用》一课通过做实验来检验“植物是用根来喝水的”就属于这一类型。我们把有几片叶的豆苗插入装水的试管中,根全部侵入水中,让叶留在管外,管口要用橡皮塞封紧并涂上凡士油封闭,置于阳光下照射半个小时后,就可见到水面下降。用这实验就能说明水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验证了植物用根“喝水”的结论。通过实验,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六、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手段,模拟再现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各种现象,从而研究自然规律。如《雨和雪》一课中,我们用加热烧杯使水沸腾,冒出大量的“白气”在空气中遇冷,凝成小水珠(浮在空中成为“云”),再逐渐聚合形成大的水滴,落下来成为雨的方法来做模拟雨的形成试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七、课外巩固性实验
课外巩固性实验是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根据教师的布置要求用一些简单的器材独立进行的实验,以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课后巩固性实验扩展了实验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研究自然的积极性。但是巩固性实验要注意必须是绝对安全的才可以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