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学
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就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社会事物和现象,传授社会基本知识、思想观念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例如教学《商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教师可通过讲述古代“以物换物”,后来发展到“用钱购买东西”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商业的由来,以及商业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商业,商业活动如何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等商业常识。
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讲授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既有生动事例,又有科学结论。2.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努力启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掌握好教材。3.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4.充分利用板书。板书要有计划、规范,力求简明扼要。
二、讨论法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社会课教学中是要经常使用的,因为社会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比一比”、“说一说”、“讨论”等内容。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问题的钻研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资料,做好发言的准备。2.讨论时,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紧密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争论,把讨论引向深入。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进行分析,做出结论,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三、演示法
就是教师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看,或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要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社会课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又少,不充分利用教具演示,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应从教材出发,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演示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表、地图和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等,特别是电化教学媒体的运用,在小学社会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还可以将许多隐性的教学内容显性化,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例如教学《中国的远古先人》一课,把反映北京人当时生活情境的三幅图片,用幻灯机依次投影到银幕上,让学生通过看图像去感知历史事物,效果会比单纯地讲述好得多。
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尽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演示的对象,因为学生的感官参与得越多,获得的印象就越真实、越深刻。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出一系列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观察的主要部分上去,并配合讲解、谈话,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
四、参观法
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小学社会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活动课”,在这些课中,组织学生参观占了重要的地位。例如《参观农村》这一活动课,就要组织学生参观以下内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前后农民生活的变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前后村里生产的变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发展;参观一户农家,了解农民是怎样致富的等。通过边参观边思考,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上来,从而透过事物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达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目的。
运用参观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参观前,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定好参观的计划。2.参观时,要指导学生围绕参观的主要内容收集材料和做必要的记录。如果是分组参观,组长的责任要明确。3.参观后,要组织学生讨论参观的收获,及时进行小结,必要时可要求学生写出参观后的体会。
五、模拟法
就是用模型、布景、实物等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进行实习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社会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例如讲《买东西的学问》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购物;讲《学习乘车和乘船》时,可以模拟买票、候车(船)、上车(船)、坐车(船)、下车(船);等等。在模拟活动的基础上,再布置学生课后亲自参加实践,就会使学生学得的“双基”更扎实。
运用模拟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严格按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办事,教育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切忌儿戏。对“玩忽职守”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2.模拟活动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课上或课后仍应布置学生参加真实的练习。
六、实践法
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方法。小学社会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社会性,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光靠课堂教学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常识的理解,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所学的社会知识。例如,讲社区生活,就要组织学生调查家庭或学校所在的社区生活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变化,学校、医院、商店、文娱场所等各种设施的变化,以及开展为居民服务的活动等;讲寄信和打电话,就要让学生亲自写信寄信、练习打电话。
运用实践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复习有关社会知识,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2.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困难,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3.活动后,教师要做总结,并要求学生汇报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必要时写出书面小结。
社会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一、巧设疑问,诱发初知,激发兴趣
社会教材在许多单元和课的开头,都巧设疑问,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获得的社会常识和经验,进行粗浅的初步回答。例如六册《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课开头,要求学生说一说:“你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吗?你知道他们的哪些事迹?”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知识,不难回答。在学生享受回答成功喜悦之时,教师可顺机进一步设问:“你想知道伟人马克思、恩格斯更多的事迹吗?”以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在课文开头直接设问,必须遵循大纲关于“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的原则。例如一册《买东西的学问》,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这样问:“你买过东西吗?”“买过什么东西?是怎样买的?”在学生把这些初知说出之后,可顺机引入学习的正题:“你们可知道,买东西还有许多学问呢!”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二、引学图文,全面领会,获取新知
社会教材配了大量表情达意的插图、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地图。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那些“尽在不言中”和“言犹未尽”的插图内容。所谓“尽在不言中”的插图,就是以图代文。如《现代社会与通信》(二册)一课,在学生回答了“家里有急事,怎么通知在外地做事的爸爸赶回来”后,引导看图,让学生了解传递信息的方式不仅有寄信、发电报、打电话,还有报刊、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电视等,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通信形式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对课文中的一些珍贵照片,也不能一看了之,如《解放战争的胜利》(四册)中“北平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入城,群众夹道欢迎”的照片,应引导学生观察那人山人海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壮观场面,体会当时民心所向,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这样学生知识面扩大了,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教材中,有些插图是对文字叙述的补充,这就是所谓“言犹未尽”。如五册《东北林海雪原》中有组“炼钢过程示意图”,六册《工业革命》中有组“原来的手摇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工作过程”对比图。教学中应认真引导学生理解图意,体会我国东北得天独厚的煤、铁矿藏,是使东北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基地的客观原因;体会用蒸汽源源不断推动飞轮,带动织机,比手摇飞轮推动织机,在工作效率上产生的巨大差异,从而理解瓦特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加深认识,培养能力
“说一说”、“做一做”是社会教材的一大特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尝一尝梨子的滋味”。教学中,应切实地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去做。例如,教学《买东西的学问》在学生懂得了买食品要注意“保质期”后,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在课外收集的包装袋(盒、瓶),去识别、判断。二册的学写信封,模仿打电话,填写存款、取款凭条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这一教学环节,如果有些课的内容与当地实际密切相关,教师还应自己设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如教《买东西的学问》,如果是在服装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学生学完价格变化及其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地有不少“折价商店”的实际,回家调查:为什么这种店里的货便宜?为什么有些制衣厂要卖“死货”?我们能不能买点“死货”用?这样,就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
四、寓德于教,随机渗透,自然得体
《大纲》明确指出:“社会课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要注意寓思想教育于社会常识教学之中”。“含”需要我们去挖掘,既要注意社会课程整体的思想教育的主线,又要挖掘不同章节中其它方面的思想教育因素。“寓”告诉我们渗透要自然得体,应顺其教学过程自然地渗透在有关的教学环节之中,不能“贴标签”。如社会一、二册教材,整体的“德”主要体现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这两册各章节学习时思想教育的渗透,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人们要互相依赖才能生存、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人人为社会服务。同时,还应挖掘每课所含的其它方面的思想教育因素。如教《买东西的学问》,在关于买什么样的铅笔盒的两幅图对比中,应自然地渗透勤俭节约的教育;在《清明节与端午节》(二册)的教学中,让学生读“屈原投江”应自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在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学期来,我在六年级两个班的历史下册教学中,紧紧围绕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这一中心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将我的做法介绍于下。
(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新学期开始,我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制订了一学期的教学计划,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即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①帝国主义亡我中华之心由来已久;②落后就要挨打;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④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历史造成的;⑤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并在教学中把上述教育目的逐一具体落实到每一课教材之中。这样做,便可以在历史课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二)调整课文安排及教学顺序
为了便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将课本前半部分的本国史与后半部分的外国史混合起来,严格按照历史年代的先后上课。我觉得这样做对学生理解一些历史事实的来龙去脉、发生原因很有帮助。比如一开学我先教世界史第一课《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然后才教本国史第一课《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样教学生对万里之外的英国舰队所以能打败中国,除了满清的腐败外,是因为英国在鸦片战争前二百年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有了先进的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也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三)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在历史教学中,我多是以讲史实为主,像讲故事一样,满足于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纪律好。上学期我改进了教法,不多补充史实,挤出一些时间说清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的道理,并适当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思想教育。如教《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通过具体的事实,教师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些人说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这完全是违背事实的。
(四)开设阶段小结果
我在上册历史的教学中开了两节结课:一是在讲到《孙中山辛亥革命》时,对已教的前十课进行一次小结;二是在讲完全部教材后进行一次小结。我觉得开设小结课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教完《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后(实则是从鸦片战争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夕)的小结课中,我从已教历史事实中给学生阐明了几个观点:①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对中国从来没安好心,妄想灭亡中国,至今如此。②英、法、美等帝国主义,近代比中国发达富强是它们的资产阶级革命比中国早一至二百年。不是中国人没用,更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好。③由于满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近代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祖国。④中国人民在侵略者面前从没有屈服过,我们应发扬先辈的爱国精神,保卫祖国,粉碎敌人和平演变的阴谋。
历史课的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取决于教师的情感。历史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激情要素,教师在备课中要深刻体会,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受到教育。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几种激情的方法。
历史形象激情
利用教材本身形象生动的史实,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场景激情。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这些历史形象,再现生动的史实,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到老师生动的描述之中,受到怀感教育。
例如,《中日黄海大战》一课,我这样描述邓世昌的形象,“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用尽的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地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壮国家的声威,就达到了报国的目的。’接着下令开足马力,直向敌舰吉野号撞去。邓世昌落水后,士兵给他救生圈,他不用。他心爱的小狗叼住他的发辫,使他不能下沉,此时他忍痛割爱将小狗按入水中。邓世昌有生的机会,但他誓不逃生,决心和舰上200多名将士共存亡,邓世昌壮烈地牺牲在浩瀚的大海里。”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邓世昌的英雄形象打动了每个同学的心灵,同学们都被邓世昌敢于反抗外国侵略者,为保卫祖国而忘我牺牲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句式激情
教师设计教学结构时,适当应用反问、设问、排比句式推动学生情感升华,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例如,《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其中我用三句设问句激情,用一句自答使学生感情升华。“为什么外国人如此高度赞扬秦兵马俑?”“为什么你们自豪?”“为什么我感到骄傲?”接着我感情充沛地说:“就是因为秦兵马俑有非凡的艺术成就。”并言简意赅地讲述其美术价值,让学生从内心迸发出民族自豪感。
用对比手段激情
在教学中,通过历史与现实、今与昔、中与外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提高教育实施。例如,讲《四大发明》一课,我应用中外对比手段激情。“欧洲人民用破布造纸比中国晚了1400多年”。“北宋毕癉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欧洲人15世纪中叶才开始活字印刷,比中国晚了近400年。”“北宋时,人们已经会用磁针指南,并用在航海事业上。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12世纪时传入欧洲。从而欧洲的海船14世纪才普遍使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时,我国有了关于火药的记载,14世纪初,火药武器才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我在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知识内化的同时,也使品德教育内化于每个学生心中。
引用古人诗句激情
针对思想教育的重点,在教学结构设计上,适当地引用古人诗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感情,也是重要方法。例如,讲《王安石变法》一课,我用“三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四句诗来描述官吏贪暴,人民疾苦。紧接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讲出诗的内容,并在理解诗的过程中抒发对人民同情,对贪暴官吏的憎恶的情感。
以榜样的力量激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激励人们奋进向上。历史人物的榜样是多方面的,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促成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学习榜样的动力,使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成长。例如,在《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一课的教学中,我从李时珍从小随父采药,刻苦读书,长大后,行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不迷信前人,敢于发现前人药物著作的错误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胆纠正,决心写一部新的《本草》,阅读了800多种著作,走了万里路,书稿重写三次,用27年时间,新《本草》编成,以激发学生,使学生敬佩李时珍,要向李时珍学习。最后,我问学生:“你向李时珍学习什么?”许多学生针对自己不足之处,回答出自己学习李时珍的地方。
另外,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片、幻灯、录像、实物等多种直观教具配合上述几种激情方法,会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把历史课讲得具体些有趣些
历史课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记忆,如果讲得不生动具体,学生就很难记忆。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忆知识,现介绍几种方法。
一、进行比较
有些事物,学生缺乏具体感受,很难理解记忆,如果采用比较的方法,能增强学生的具体感受。如教《大航海家郑和》一课,教材中写到郑和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151.8米),宽十八丈(61.6米)。如果只告诉学生这几个数据,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也不知这只船究竟有多大,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这只船约多少平方米?(约九千三百五十多个平方米)。一问教室约七、八十个平方米,这只船相当多少间教室所占的面积?(约一百一十多间教室)。这样一比,学生就理解得具体了。
二、进入角色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教完《淝水之战》后,在总结课文时,我对学生说:“打完仗后要总结一下,胜利有胜利的原因,失败有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谢安,对取胜的将士怎样总结?如果你是苻坚,对残兵败将怎样交代?”学生积极性很高,个个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做谢安,他满面笑容地说:“将士们,我们巧施妙计,打了个大胜仗!这也是大家英勇善战的结果。大将朱序同我们配合得很好,立了很大功劳。”另一个学生做苻坚,他有气无力地说:“将士们,我总觉得自己的兵力强大,太骄傲了,没有听取文武百官的劝告,一意孤行,导致损失十之七八,真是骄兵必败啊,我深感痛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仅完成了课后的作业题,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编顺口溜
比如记忆历史年代,可编一些顺口溜。如:公元前138,张骞第一次出发,公元前119,张骞第二次往西域走;淝水之战在383,200年是官渡之战;1662,郑成功把台湾收,1683,清朝统一台湾;1898,戊戌变法;1921,共产党成立等。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易记有趣。
四、运用照应
运用“照应”的方法,可以点明前后关系,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化难为易。如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一废除(废除奴隶主贵族享有的种种特权),三奖励(奖励耕织、开垦荒地、军功),相对应的意义是一废除(废除了奴隶制度),三多(粮食多,布帛多,军队作战勇敢的多)。
五、打比方(www.xing528.com)
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打比方,是把抽象、深奥的理论讲得具体、明白的好方法。如讲中国近代史部分时,为了让学生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意义等问题有个认识和比较,我把鸦片战争,特别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社会比作是“一座破烂不堪的房子”,并让学生思考:对这样破烂烂的房子,有哪些处理方法?学生回答:一种方法是维修,另一种方法是重建。这样,在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学生很快认识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一次爱国的、进步的、有相当影响的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1911年的辛亥革命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从戊戌到辛亥,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运动,都有其弱点:阶级力量不足,显得软弱。因而中国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山河反而破碎。可见戊戌、辛亥均属“维修”之法,失败是必然的。上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学生很快认识到: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总了前一方法(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建”之法,具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的历史意义。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的国情,得出“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结论。这样,两者的区别一下子就清楚了。
历史复习五法
小学历史课的特点是:教材史实简略,每课相对独立,历史阶段连贯性不强,教学课时少,记忆内容多。小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点是:从兴趣出发,把历史课视为“杂课”,阅历浅,历史知识少,缺乏时空感,概念容易混淆。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在历史复习时,采用了下面五种方法。
(一)对比区别法
这就是把一些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名词概念等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异同点。例如,“商鞅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学生常常说是秦国人。从表面上看不错,但从朝代讲,商鞅应该说是战国时期的人。这里,就要把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统一的秦王朝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商鞅是战国时期的人而不是秦国人。
(二)表格图解法
这就是把教材中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概括成提纲、要点,按照一定的思路,分类设计成图表,使学生一目了然,把握整体,抓住重点,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程度,增强记忆效果。例如,我们编制了《中国历史朝代简明沿革图表》,把各朝代的名称、开国皇帝、首都和起止时间列出,使学生对我国历史朝代的发展变更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另外,还编制了《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变法表》、《几个不平等条约比较表》、《历史名人简历表》、《中国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一览表》等。
(三)知识竞赛法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复习阶段组织知识竞赛,内容以教材为主,形式仿照智力竞赛,设小组(集体)和个人奖。个人获奖者,总评成绩加分或期终考试免考。这种竞赛,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复习巩固,又是考前的一次模拟演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视听形象法
我们利用电化教学视听结合学习效果好的优势,运用幻灯片进行复习。具体作法是:①看图叙述。要求学生简要叙述灯片画面内容:哪一课书?什么朝代?什么人?什么事……②看图答问。打出灯片后,指导观察,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向学生提问,学生看着画面联想课文内容进行回答。③作业练习。教师用小黑板写出有关练习题,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做作业进行复习。
(五)歌诀记忆法
根据课文内容编成歌诀。这种歌诀,简明扼要,念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学生复习记忆。例如,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唐尧禹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历史事件歌诀:“五四运动——一九一九五月四,北京城里学生怒;天安门前来示威,痛打国贼反签字。工商各界齐响应,罢工罢市声势大;军阀政府害了怕,革命运动得胜啦!”又如历史人物黄帝和大禹:“中华民族历史久,华夏祖先是黄帝,大禹治水美名扬,三过亲门而不入。”在记熟歌诀的同时,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以歌诀为主干进行联想,扩大记忆内容。
实践证明,上述五种方法,结合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也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复习巩固。
地理教学中的歌诀记忆法
歌诀,语言简洁,便于记忆,非常适应地理课教学。我们知道地理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的一门重要课程。以歌诀的形式教此学科是一种新的探索。
根据儿童好学易忘的特点,地理教学应该把学生从教学挂图和地球仪上获取的直观性知识,形成概念。若对每一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一些课后题答案编写成歌诀,采用“歌诀记忆”法,则能变难为易,既有概括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各省的省会及自治区首府时,由于地名很多,学生容易记混。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各省的位置按自西向东的方向概括成歌诀:
乌鲁木齐新疆城,青海省会在西宁。
高原西藏拉萨府,云南昆明是春城。
贵州省会在贵阳,广西壮族在南宁。
四川成都名中外,兰州位于甘肃省。
宁夏首府银川市,呼和浩特在内蒙。
陕西省会在西安,山西太原黄河东。
河南省会郑州市,京广、陇海穿城中。
湖北武汉是古城,钢铁基地中外名。
湖南省会长沙市,湘江流域有洞庭。
江西省会在南昌,赣江流域鄱水清。
安徽省会合肥市,江苏南京古都城。
福建福州是省会,浙江杭州风景城。
河北省会石家庄,山东自有济南城。
吉林省会长春市,名城沈阳在辽宁。
黑龙江省哈尔滨,广东广州是花城。
海南省会在海口,曾母暗沙南边境。
台湾省会在台北,海峡两岸各分明。
这样不但掌握了各省会的名称,也掌握了部分省及省会的特点。学生在填图时既能找到省、区的位置又能写出省会。原来中等生三节课掌握不了的知识,现在下等生两节课就能记熟,收到可喜的效果。
讲我国丰富的水利资源时,可按各大水系分类总结。以对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力例:
黄河曲折向东流,内蒙河口为上游。
河南孟津是中段,孟津以下为下游。上游电站刘家峡,三门电站在中游。下游泥沙沉淀多,河道变为地上流。古代黄河多泛滥,今朝两岸变绿洲。
这里既讲出了黄河上、中、下游的交界处,又讲出了我国人民开发水利资源,利用黄河水发电,造福人类的壮举,歌颂了人民群众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我国不但水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在世界也名列前茅。年产超过一千万吨的大煤矿就有十几处。这些矿的名称和所在的省、区如下:
山西号称大煤田,有矿大同和阳泉。
黑省鸡西和鹤岗,河南省的平顶山。
辽宁抚顺和阜新,河北峰峰和开滦。
江苏徐州大煤矿,安徽淮北和淮甫。
大型煤矿十二处,年产吨数超千万。
以前学生对这些名称有很多处记混,把开滦说成山西省煤矿,把平顶山说成河北省煤矿。现在回答这道题的准确率达百分之百。
回答我国地理位置和人口布局这一课后题时,要求学生掌握:
我国位于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人口已有十一亿,面积九百六十万。
东部沿海人稠密,西部、西南人疏散。
少数民族五十多,分布东北、西北和西南。
按这首歇诀既符合课文内容,又使学生了解了国情,认识到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歌诀记忆”法,很适合小学教学的快乐性、趣味性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探索把知识归纳、概括成歌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记忆力,对教学很有实用价值。
利用“顺口溜”识记地理知识
农村小学生初学地理,感到抽象乏味,识记困难,为了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除了使用教具以外,我把一些最基础的地理知识编成“顺口溜”,让学生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地理课本内容共分四部分,上册第一部分是《认识自己的家乡》。我在教学生辨方向时,一边表演一边说:早晨右手指太阳,后南左西面北方,夜晚面向北极星,后南左西右是东。学习平面图时,让学生注意平面图‘三件事’:方向,图例,比例尺。在引导学生识别彩色地图的高度时,我边指地图边说:低地平原绿,海河湖泊蓝,黄色和棕色,表示高原山(脉)。为使学生在认识家乡地理概况的同时,能够树立起热爱家乡的思想,我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北方四季很明显,家住山区多特产。生在农村爱农村,学好本领建家园。
上册第二部分内容是《地球和地球仪》。在引导学生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础上,让他们认识经线和纬线,我边指地球仪边说:经线连南北,纬线东西向,赤道圈最大,四万公里长。学习《大洲和大洋》一课,教学生简记七大洲名称:亚欧大洋非,南极南北美。讲地球五带的划分时,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边指点边说:南极圈,北极圈,南北寒带划里边,南北温带到回线(南北回归线),热带就在正中间。
上册第三部分是《我们的祖国》,这是全书的重点。我首先引导学生综合记忆祖国概况:五十六族在一起,人口超过十一亿,面积九百六十万,三十一个行政区。接着再记住这些行政区名称。我把原省级行政区六字歌修改后教给学生,两湖两广两河山,四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台新海福吉安。
在比较我国四海大小和特征时,让学生按顺序记:渤海小,黄海黄,东海岛多南海广。北京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历史悠久的古城,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故宫北海和天坛,明十三陵颐和园,二堂城楼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万里长城更壮观。东北地区是我们的家乡,学生对东北的林区、特产和主要城市都比较熟悉,一说歌诀,就能产生联想,因而便于记忆。例如,大兴安、小兴安(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还有长白山,东北林海望不到边,关东山,三宗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再如,吉林省会是长春,黑龙江是哈尔滨,辽宁省会是沈阳,都在东北平原上。另外,有些地理知识可以综合儿课内容集中识记。比如,山西称煤海,钢都是鞍山,大庆石油城,泉城是济南。又如,棉乡三平原(黄河流域的华北、汾河和渭河平原),陕西两河山(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秦岭和淮河,南北分界线。此外,我还编了专记某一地理特征的“顺口溜”。例如,黄河全长五千五,几字形状流九省:青四甘宁内山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又如,五岳之长是泰山,巍峨突出接云天,山腰险道十八盘,峰顶日出是奇观。
这些“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而且使他们进入了诗的意境,受到了美的感染和陶冶,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可谓一举多得。实践证明:顺口溜体现了语言的韵律化,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其学得轻松愉快,从而提高了识记效率和教学质量。
给大海找“家”
“辽阔的海域”这一堂课快结束了,教师带领同学们做起了“给大海找家”的游戏:先给几个同学每人发一张图片,请他们先辨认一下图片上是什么海,什么岛,什么群岛,然后按四大领海的顺序站队。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几位同学拿着自己的图片寻找恰当的位置。“瞧,南海这个‘大官’找不到家了,它管的‘小官’们也只好在队伍中乱走。”教师边看边讲,随后叫了一位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小淘气”走上来,把“南海”拉到海南岛旁边,属于南海的那些小岛这才尾随过来。课堂内不时爆发出笑声,笑声中同学们在记忆力最佳的状态下,把我国四大领海的名称、位置、范围及台湾岛、海南岛等四大群岛的名称、位置、范围牢牢地记住了。
在讲到“丰富的资源”一课时,教师把各种矿产制成五颜六色的模型,逐个贴在地图上:东北大庆市旁边立起了一个石油钻井架,山西大同市旁边贴上了煤的标志……把各种矿产立体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是北京市东教场小学郭老师生动有趣的地理课。为了强化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郭老师还做了大量的直观教具,如:色彩鲜艳的大型磁力板图,海陆分明、国界醒目、省界清楚并能结合每堂课的需要随时变换图片中的卡片(事先做好的、大量的)标记,再配上精制的图片和实物模型,组成了一幅幅直观、壮丽的立体地图,学生看到这样的地图总有一种新鲜感,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地理课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