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海采珠:语文教学的深刻感染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海采珠:语文教学的深刻感染与思想品德教育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灵活的渗透深刻的感染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在教学《年关》一文后,教师让学生表演了“刘老头来‘我’家逼债”这一情节。

教海采珠:语文教学的深刻感染与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

灵活的渗透 深刻的感染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除了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材料,还需要寻找学生容易接受、收到效果的教育方法,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以六年制第七册课文为例,谈谈几种具体的做法。

一、质疑问题法

课文中的思想教育材料,教师不必急于指出讲解,先让学生在自学课文后提出问题来,教师作出指引,学生顺理成章地领悟课文的思想性。例如教学《李时珍》一课,学生质疑提出“当时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为什么仍然要学医?”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对上文的理解,教师指引“李时珍学医是不是想受到人崇拜?是不是想从中谋利?”这一个探究李时珍学医目的的指引,使学生明白了李时珍“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的志愿,领悟出李时珍崇高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在质疑问难、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树立了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

二、释词品句法

文科中不仅可以在总结课文时进行思想教育,在解释词语、品读句子的训练中也是可以渗透思想教育的。如在教学《小珊迪》,让学生朗读“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这个写卖火柴小男孩的外貌的句子,教师抓住其中的“只”、“又薄又破”、“发青”、“赤脚”等词语进行解释,使学生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饱受饥寒的孤儿小珊迪的凄苦形象,教师再及时地介绍小珊迪生活的社会环境,学生就认识到这个句子不仅只是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更是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孤儿的悲惨命运,从而激发出学生“反对资本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角色表演法

在课文内容讲授之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小剧,使学生的思想与文章人物共振,文章主人翁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心中产生效应,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理想方法。在教学《年关》一文后,教师让学生表演了“刘老头来‘我’家逼债”这一情节。表演中,“刘老头”逼债先是赖着不走,不紧不慢地喝水抽烟,再是不顾“父亲”苦苦哀求,威吓要扒祖母的坟,最后把家里唯一值点钱的棉被抱走,使“我”家在寒冬腊月互相倚靠团在炕头睡觉。通过演剧和看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体验,都对刘老头逼债的卑劣手段恨之入骨,了解旧社会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进而升华到对新社会、对共产党的热爱,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对比借鉴法

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的学习、生活情况相比较,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找出差距、树立目标,从而促进思想向上提高。如在学习了《珍贵的教科书》第二自然段后,学生了解到当时“我们”艰苦的学习条件:没有桌椅、黑板、粉笔,更没有教科书,但“我们”能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于是教师就让学生拿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与文中的“我们”作对比,并布置学生开展讨论:在今天优越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怎么学习?通过比较和讨论,学生清楚地知道今天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优越,从作者他们身上刻苦学习的精神得到借鉴,进一步形成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良好思想。

五、直观教育法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在观察图片、收听录音、展示实物等感官认识中达到理性的认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黄继光》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黄继光的英雄主义精神,教师放出黄继光飞身扑向敌人机枪口的幻灯片。图片中硝烟弥漫,敌人的火力将我军战士压在山坡下,黄继光犹如一个钢铁巨人,脸上凝结着刚毅的表情,张开双臂,向着敌人猛烈的火舌直扑上去。这一壮烈的形象,再配上录音中激昂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被黄继光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动了,一种对革命战斗英雄无比崇敬,对幸福生活无比珍惜的感情油然而生。

六、朗读欣赏法

有的课文的思想性是比较明显的,教师指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便可以从中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诗歌《我们就从这里出发》中号召学生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在学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进取精神,《繁星》、《望庐山瀑布》中作者爱大自然的感情,《旗手的责任》中“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旗决不能倒下的高度责任感等,都可以在朗读训练中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力量。

七、课外阅读法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例如学习了《海底世界》、《蝙蝠雷达》这些课文后,针对学生对大自然和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指导他们课外阅读有关书籍,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品质。

电化教学法

电化教学法,就是通过电教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运用电化教学法,使学生置于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中,会更好地促进学习。在各种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法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电化教学法,包括运用光学设备(幻灯、投影机)、音响设备收音机录音机)、图象设备(电影电视、录像)、综合设备(语言实验室)等进行教学。

电化教学法,使图象和语言文字结合,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能够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它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反映出丰富的内容,既集中又强烈,还可以控制和调节,可放慢或重现情景;它能具体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动态的,连续的。

电化教学法,要求教师要有创造精神,要有电化设备知识,要掌握教材与电化设备的有机配合,领域是宽广的。在运用电化教具时,演示幻灯片,可以边演示,边解说;利用电化教具要穿插在教学中间进行。

教  例

幻灯教学法是使用幻灯进行教学的一种常规电教手段。远在二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有了类似幻灯的发明——皮影戏走马灯。十九世纪末,在教学上已开始使用幻灯。使用幻灯教学花钱不多,条件简便,见效快,用途广,容易操作。在当前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推广普及的。开展幻灯教学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提供大量的科学、形象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运用幻灯教学,可以缩短课时,提高教学质量,补充教师讲述法和谈话的缺陷。

教师借助幻灯教学法教小学二年级五言律诗《古原草》,收到了好效果。当银幕上出现一片茂密的、青绿色的草原时。

师问:“大草原的草长得怎样?”

生:“很茂盛。”

师:“对,书上的‘离离’两个字就是茂盛的意思。”

教师要求学生把这句诗解释一下。

学生都能说:“草原上一片青草长得很茂盛。”

师:“什么是一岁一枯荣呢?”教师又放上黄色透明片,画面上立刻变成一片枯黄的草原,学生很快就说出“枯”就是“枯黄”的意思。

师:“枯荣就是枯黄与繁盛,一岁就是一年。”

这样,“一岁一枯荣”一句,学生就理解了。

接下去教师再放上第三张复合幻灯片,画面上出现一片燎原大火,席卷草原,大火所到之处,一片焦黄,但地面底下却埋藏着一层青黑色的草根,说明野火并没有把草根烧尽,它仍然活着

这时又复合上第四张幻灯片,一位美丽的春姑娘慢慢地在屏幕上移动,随着春风的吹拂,万物生长,草原上又出现了“离离原上草”的景色。“春风吹又生”一句,就从感知阶段很快地达到理解的境地。这时,学生都能说出:草原上的草被烧掉,但草根没有死,当春天来到的时候,草原上的草又长出来了。教师因势利导,说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现在人们把这两句诗比做革命者的顽强战斗精神。

投影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小学生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认识客观事物的。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运用投影媒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些传统的寓言、童话故事由于多数学生在上学前就知道了,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定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借助一些投影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

如在讲《骆驼和羊》一文时,我是这样做的:我绘制了3幅生动的投影图片,在上课时投映画面:一幅是机灵可爱的小羊,蹦蹦跳跳在吃草、玩耍的形象:一幅是高大健壮的骆驼,在自由自在远望前方的情况;一幅是老牛在慢慢悠悠吃草的画面。学生通过看这3幅画,对这3个动物都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小羊与骆驼相比又小又矮,根本无法与骆驼相提并论;反过来,骆驼与小羊相比,显得又高又大,但没有小羊那样灵活、敏捷;老牛与它们相比显得老实、又沉稳足智多谋。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比较,使学生对羊和骆驼及牛的了解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过程缩短了,这也为讲解课文中羊为什么能大摇大摆地到院子里吃草,骆驼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抬头吃到杏叶等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故事的整体理解也做了铺垫。生动形象的画面、富有启发性的课题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出来,这也就促进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读书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个时候教师马上板书课题,就能够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二、巧妙指导,读写结合

小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常常觉得没话可说或者挖空心思也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某人在某地方在干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学生对周围的观察无意的情绪比较明显,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精略而笼统的;再者他们的思维发展过程也是由具体的、简单的向抽象的、复杂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如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把消失的信号再现出来,再加上合理的观察、想象就能使读写巧妙地结合起来。

如有的老师在教学《雨》一课时,除了运用录音来烘托下雨的气氛外,还运用投影来展现下雨时雨水由点变线、由小变大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了抓住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如教学《翠鸟》一课时,我利用投影来展现翠鸟的羽毛和小巧玲珑的身材,不但加深巩固了印象,也使学生领悟到什么是先概括再具体的写作方法;接着趁热打铁投影《大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当场说话作文,写片段。再如教学《闰土》一课时,我把捉鸟的过程制成一幅动片:撒秕谷——支竹筛——飞过来——拉绳子。形象逼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写作文片断《壁虎捉虫子》,效果很好;再如教学《大海的歌》,我把课文内容制成3幅静片:路上、港里、海里,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随着地点的变化,看到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写作方法,接着投映《牟氏庄园》3幅静片:路上、门前、院内,学生写出的作文就条理清楚了,每部分重点突出,把牟氏庄园的宏伟壮观和我们栖霞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写出来了。

三、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传统的教学媒体直观性差,信息量少,教学效率低,而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媒体正好是对这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完善,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例如《翠鸟》一课,只有一幅照搬课文的插图,根本不能直观形象地解决重点,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设计了一张抽动复合片,不但顺利地讲解了用词准确观察要有顺序的写作方法,而且还顺利地解决了翠鸟的身体形状与它善于捉鱼的关系这一特点。再如,有的老师在教《惊弓之鸟》时,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分析出“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判断是只受伤的雁,只拉弓不射箭就能得到雁”的道理,就设计了一幅抽拉动片,在放录音拉弓声和大雁的嘶鸣声时,放投影,画面上就显现出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振翅欲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的情景。

四、化静为动,妙趣横生

小学生的识记方式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占主导地位,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仍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思维来获得感性知识。因此利用投影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具体的事物又透出抽象性。例如有的老师在教《看月食》一课,使用一幅抽拉片,就把月食的变化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来他仅用一张镂空的基片——圆圆的明月;一张动片——红铜色的圆月。在月食开始时慢慢抽动就可以了。再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除了“从中部凿井法”、“两端凿井法”是本课的重点外,还有设计“‘人’字形线路”也是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字形线路”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张活动片,制成能拉动的火车且有两个火车头的投影片。讲课时,边讲解边抽拉,把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运行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银幕上。

五、指导观察,用心体会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阅读能力就是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要提高这一能力,就必须理解句子和课文。不过有些句子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达到上述目的,而有些句子则不能。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所以必须为他们架起通向理解的桥梁。如第五册《赵州桥》一课讲道: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虽然文字讲得通俗易懂,但对刚上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仍似懂非懂,模糊不清,再加上无插图观看,很难达到书上所描写的“美观”、“精美”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自制了投影片,分别放映,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降低了知识坡度。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品味,得出我国劳动人民确实具有了不起的智慧和才干的结论。

再如《大海的歌》中有这么一句: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有的学生不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制成了一幅抽拉片,船在前进,海水在变化,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海水的颜色逐渐发生了变化,而不是一下就变了。

记一堂CAI习作课

课一开始,老师只用了“美丽的秋天,丰收的季节”这样一句简单明了而又紧扣课题的语句赞美了秋天,并迅速把学生引入前几天同学们出去观察校园附近景物的回忆,在大屏幕投影仪上投放了全班学生在观察一串红、石榴和爬山虎等活动以及个别学生的特写镜头,顿时宁静的教室活跃起来。有的说,这是石榴;有的说,这是某某同学在草丛里仔细地捡一串红的花瓣。此时,教师的情感也融进了这热烈的气氛中,并不时地进行引导和有目的地点拨。接着教师提出任务和要求:一是把这次观察活动记下来,二是要写进人物活动的内容。记物写景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写人物活动的内容是新的要求。老师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写人物活动的要求和方法。

一阵和谐欢快的键盘敲击声过后,每位学生前的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一段自己对秋天景物形象而精彩描述。接着某号机屏幕上的内容被调到了教师讲课的大屏幕上,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该段文句的叙述进行各抒己见的评说,有说他好的,有说某些地方不足的,也有说他只写了景,没有写人物活动等。一时间,课堂里学生主动学习的热烈气氛达到了高潮。

老师在肯定了学生各自的见解和提出的修改意见后,随即指名一位学生对这段文章进行修改,并由学生自己存入写景作文的学生素材库。这堂五年级的习作指导课,在确定内容、方法、技能、手段时,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立足点;以改革教育方法为大目标;以培养和体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己确定叙述对象,自己在作文素材库中寻找范文借鉴,自己写作、自我介绍、互相评议为基本方法,以达到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要上好这样一堂课,教师不仅仍要把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对过程的设计、组织和管理进行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第一,必须编制好既适合该阶段知识水平又便以学生自己学习的教材或课题;第二,必须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材料;第三,必须创造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切条件(硬件和软件),这也是让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关键所在。

寓拼音教学于童话、游戏之中

拼音单调、枯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又少,如果教师课堂上总是刻板单一地进行灌输,对于刚入学儿童来说,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的。我把汉语拼音教学与童话、游戏结合起来,学生便学得有趣、主动。

一、在童话的王国里学拼音

儿童都喜爱童话,因此,用童话的形式进行拼音教学,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极易被儿童所接受。

1.使用童话语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童话语言能使他们倍感亲切。如教学标调规则时,我所“a”说成是大哥,“o”说成是二哥,“e”说成是三哥,“iu”说成是双胞胎,标调时,告诉学生,谁最大,声调就戴在谁头上,“iu”是双胞胎,一样大,他俩在一起时,谁排在后面声调就标在谁头上。这样,学生兴趣浓,很快就学会了标调。

2.编童话故事。利用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教学,能使学生把知识记得更牢。

(1)在拼写规则中编故事。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很难记忆。在教学“小ü碰到jqx,去掉两点还读ü”的拼写规则时,我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jqx是好兄弟,有一天,小ü戴上漂亮的帽子到jqx家玩,jqx家没开窗户,很闷热,小ü受不了,只好脱下它那顶漂亮的帽子。从此,小ü每次到jqx家做客时,总要把帽子脱掉。”通过这样富有情趣的教学,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2)在整体认音节中编童话故事。汉语拼音中的整体认读音节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时,学生老是读成“wu”,对此,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小ü是个魔术师,当他上场表演节目时,趁人不注意,一下子就把头上的帽子变成了一件大披风。瞧,他变成了‘yu’。”这比强迫学生记忆“声母y”、“韵母ü”、“整体认读音节yu”效果好得多。

二、在游戏的世界里学拼音

游戏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它符合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当后半节课时,学生往往感到疲惫,若把巩固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便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

(1)取字游戏。教完声母“b、p、m、f、d、t、n、l、g、k、h、j、q、x”之后,把这些字母的卡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让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读“p”时,学生就取下该卡片,如果取对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贺,如果取错了,大家帮助他找出来。

(2)拍手游戏。教完23个声母后,引导学生背诵时,可让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互相击掌,每击两次掌各人说一个字母,谁接不下去或说错了,就输了。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必定促使他们积极读书。教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也可采用这一游戏让学生背诵。

(3)找朋友游戏。复习巩固音节时,把合成音节的声母、韵母卡片分给学生。以(tù为例)教师出示图片兔,拿到声母“t”的同学举着卡片走上讲台,读“我是t,ttt,我的朋友请上来。”拿到韵母“ù”的学生也举着卡片走上讲台,读“我是ù,ùùù,我愿和你做朋友。”然后两位同学齐读,“tù、tù、tù”。这一游戏,既巩固了声母、韵母,又进行了拼读练习。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渴望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把拼音教学寓于游戏中,学生会学得轻松、愉快。

识字的课堂训练艺术

识字是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也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基石。因此识字的训练,便成了语文训练中的最基本、最经常、也最重要的部分。

传统识字训练方法和现代识字训练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古代童蒙的识字训练,一般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儿童集中认识两千来字,基本不讲字义,更少应用;虽然也教写字,但与识字并不同步进行。由于训练方法主要依靠学生对课文的背诵记忆,因此显得单调生硬,而现代识字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在阅读中,训练学生去主动地掌握字的读音、释义和写法、用法等知识、技能。尽管也有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不同教学流派,但基本精神都主张识字和阅读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重在培养识字能力。这就对识字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了更高要求。

识字的课堂训练艺术,当然不仅仅指字形、字音、字义教学的一般方法、技能,更重要的是指独具特色的独创性活动。语文教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活动,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是对教学原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研究识字训练的艺术,也离不开这种教师的个性和独创性因素。赏评一些识字训练的成功教法时,我们不能忽视那是揉合了教师个人的学识、思想素养、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因素的结晶。笔者从所收集的课堂识字训练的近50个成功教例中,归结出以下一些带共性的艺术特征。

一、在形象中求“活”

识字训练要形象化是人所共知的,因为形象可以激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留下深刻的感知印象,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但“形象”的灵魂是“活”,要教师用心去创造,所以就不能刻板地套用某些形象化的固定方法而陷入为形象而形象的误区。

特级教师霍懋征教“聪”、“明”两个字,就体现了识字训练艺术的“活”的真谛。霍老师问学生:“你们愿意做聪明的孩子吗?愿意的,请举手!”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接着,她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了运用这四件宝,人就会聪明起来。这四件宝是什么呢?我暂时不讲,先让你们猜几则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红门楼,白门槛,里面有个嘻嘻孩。‘(嘴)‘白娃娃,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缺了它就不得了啦’!(脑)”每当孩子们猜中一则谜语,她就要学生讲讲这个人体器官的作用。猜谜之后,霍老师就剖析字形说:“‘聪’字,左边是耳朵的‘耳’;右上方是两点,代表两只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字,就是嘴;右下方是个心,代表‘脑’。这四件宝合在一起,正好是‘聪’字。‘聪’字后边所以加个‘明’字,是因为对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们就会聪明起来。”

二、辨异中求正

识字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正字的训练。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三要素既各自独立,又有着复杂联系。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因忽视细微区别而造成别字、错字。要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使儿童对每一个汉字都认得清,分得明,记得准,就要在识字的辨异训练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刻分析学生失误的原因,再针对原因设计生动形象的训练方法,使学生感知深刻。正字的方法好坏与正字效果,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必须讲究辨异正字的训练艺术。如一位老师根据孩子常把“拔”草的“拔”错写成“拨”,受“发”的干扰的情况,在教学时,作了这样的训练设计:老公公的大萝卜要收了,他用手(板书:扌)拔呀拔,老是拔不动。他请老婆婆、小朋友、小花猫、小花狗来一起拔,那么多的好朋友都来拔(板书:友),汗都流出来了(加上一点),把萝卜拔起来了。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拔’萝卜的故事可要牢记:拔要用手、用力,所以是提手旁,好朋友流着汗才拔了起来,可不能忘了来帮忙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流的汗啊!”接着,就要小朋友上讲台边讲故事,边写成这个“拔”字。经过这样的训练,全班学生没有一个把“拔”错写成“拨”。

正字的训练艺术贵在突出重点,“正”在点子上,“辨”在要害处。小学生容易把“吃”右旁的“乞”错写成“气”。一位教师是这样展开对针对性矫正训练的:她先把“吃”写在黑板上,然后说:“有些同学老是把‘吃’写成‘口气’,右边中间多了一横。想过没有,这一横好像是一根鱼骨头,卡在喉咙里吃得消吗””全班同学都被这生动的比喻逗乐了。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别给“乞”、“气”两字注写拼音。这一训练虽简单,但因为抓得准,学生印象深刻,取得很好的训练效果。

三、在比较中求佳

识字训练要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字形比较、字音辨析、字义理解上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识字过程,必然会出现“七嘴八舌”的生动场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训练艺术往往表现在善于引导孩子在“识同”中“求异”,在“求异”中“选佳”。如一位老师在教生字“辛”时,问孩子:“‘辛’字可以怎么记?”学生作了不同的回答:

生甲:“辛”有七笔,是点、横、点、撇、横、横、竖。我记住了这七笔。

生乙:“辛”上面是点横头,下面是“羊”字少一横。

生丙:“辛”字上面是个“立”字,下面是个“十”字,我妈妈是营业员,每天要立着上十小时班,很辛苦。

教师并不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启发大家讨论:你觉得哪个小朋友的识记方法好,要把好在哪里的道理说清楚。

显然,这三种识记方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明白了各种方法的优劣,而且懂得了应当怎样在比较中求深。既巩固了识字,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在游戏中求趣

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的精力得到渲泄。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认识是无意的,没有负担的,轻松愉快而又感受深刻的。把游戏引进课堂,让游戏和训练结合起来,是完全符合儿童教学论原理的。在识字训练中,许多教师都喜欢借助于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但从识字训练艺术的角度看,不少课堂游戏还只停留在借用形式表面热闹的水平,缺少了独创意识和效率意识。优秀教师的成功的识字训练教例正体现独创意识和效率意识,生动地表现了教师识字训练艺术的魅力。

教学生认字“燕”,孩子在识记字形和书写上有较大的难度。一位教师为此设计了一项有趣的“接力赛”训练。她在黑板上画了四个较大的田字格,让四组小朋友按笔顺和间架,分别上来写“燕”字。一人上来只能写一笔,写好这一笔后,就很快地跑下去把粉笔传给下一个小朋友。游戏以大家评议写得最快最好的一组为优胜。游戏开始前,请每个小朋友准备半分钟,看清记准“燕”字怎么写得对,写得好。

这项训练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要取得优胜,必须正确掌握笔画、笔顺、结构、间架,而且要动作敏捷,群体合作好。学生在以高涨的情绪,自觉主动地去创优的过程中,自然就突破了“燕”字的学习难点。

五、在联系中求效

语文教学贵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识字训练也不例外。文字是现代社会书面信息传播的载体,充斥于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如社区、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人际亲友的姓名用字,课外读物中的以图带字……,特别是影视中的广告,有声、有像、有意、有色,更使孩子从懂事起就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重要事实:今天的孩子们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意识字,获得识字经验;更大量的是生活中的无意识字和获得识字经验。如果教师能把课内的识字训练,与学生生活中无意获得的识字成果、经验联系起来,便会大大提高识字训练的效率。

一位教师教《难忘的泼水节》时,对课文中的12个生字是这样处理的:她让学生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拼读,并想想哪些生字是已经认识的,怎样认识的?哪些生字有困难?然后组织大家在课堂上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的情绪非常热烈,充分显示了孩子们的识字潜力。如“凤凰”这两个生字,全班学生都认识。有的说是电视上学到的,广告中有“凤凰珍珠霜”;有的说是从自行车上学到的,“凤凰”自行车……这样,在12个生字中,全班都认识或大部分认识的就有6个:“凤凰”、“祝福”、“盆”、“毯”。有的生字,学生还能根据造字规律作合理推测,做到以熟带生。如生字“铺”,有不少同学都是从本地地名“东浦”的“浦”推测而知的。这样,教师对这些已识字和半识字,稍作提高训练就可以了,而把力气重点放在学生认知有困难的几个生字上,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六、在整体中求深

当代的识字训练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注重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识字训练应当有机地和阅读等其他的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在整体发展中求深。

教《司马光》一课的生字“慌”时,一位教师把识字训练揉合在阅读中进行,不但出色完成了识字任务,而且借助识字推进了阅读进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情意感受。

师: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缸里去了”,当时别的小朋友表现怎么样呢?

生: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师:噢,“慌”最能表现当时小朋友的心情,“慌”字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两部分组成,左边心字旁,右边是个“荒”。

师:“慌”为什么要加心字旁?

生:因为“慌”是心里着急。

生:不对,因为“慌”是惊慌的意思,是“心慌”的“慌”。

师:对,是心里慌,所以要加心字旁。现在请再仔细读课文,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慌”的?

生:有的慌得叫喊着跑了,有的吓呆了,有的慌得去找大人……

师:好,现在大家把这个“慌”字再读一读写一遍,还要想一想,司马光又是怎么“没有慌”的……

这一教例,说明了把识字训练的部分目标,深入到读解课文中去,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应当是识字训练艺术的追求。一方面借生字的形、音、义去深化理解课文;一方面又凭借课文的语境,提高识字训练质量,也是完全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词语的课堂训练艺术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在语文训练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词语在课堂训练运作中,力度和效度明显不足,原因之一是对词语教学个性的研究尚嫌不足,造成词语训练的目标比较模糊,方法比较单调,渠道也比较狭隘。

词语训练的基本任务包括了词语的正音、辨形、释义、运用和积累。如何使这些方面的训练,有机地进入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是词语课训练的难点所在。本文介绍和赏析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组织词语课堂训练的成功教例,目的是为了探讨词语课堂训练艺术的特色和规律。

一、在语境中悟意

“语境”是一种言语的背景,是制约语文的“场”。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语境不仅存在词语的解释功能,还具有判断功能。离开了语境,便很难鉴赏词语运用的审美价值。一位老师教《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成语“自不量力”,没有要学生背出现成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这一成语前、后的句子,来揣摩其含意。学生边读边思,纷纷举手发言:

“‘自不量力’前面的句子是‘东吴兵少,抵挡不住80万大军’,说明周瑜想用东吴很少的兵力去抵挡曹操的80万大军是自己不去衡量衡量有多少力量。所以我体会‘自不量力’的意思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自不量力’后面的句子是‘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这是比喻周瑜像鸡蛋碰石头。这生动地说明了周瑜不想想自己有多少力量,硬要去做办不到的事。”

……

显然,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自不量力”不仅把词语训练和阅读联系起来,而且在涵泳中培养了语感,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具有整体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二、在比较中辨析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在词语训练中,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依据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有词语的含义比较、搭配比较、功能比较、情味比较、属性比较等等。如教学《书的故事》时,教师从课文中找出4个带“就”的句子,要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可以用什么相应词代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鲁迅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就(  )离开座位走过去”。

2.“卖票工人接过书,只见封面上题着‘铁流’两个字,版式跟《毁灭》一模一样,就(  )是厚一点儿”。

3.“你就(  )付一块钱,把两本书拿去吧。”

4.“……他惊叫起来,‘哦,你就(  )是鲁……’”

上述例句,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同一个词,随着语境不同而含义也有所不同,显然是极富训练价值的。学生经过思考、读解,在讨论中获得了共识:第一个“就”是“立即”的意思;第二个是“只不过”的意思;第三个是“只要”的意思;第四个是“一定”的意思。四种含义,共同表现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正直、慈爱、热情、关怀的高尚品质。

三、在归谬中发现

对词语含意的解释,是教师进行词语训练的必用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学习方法。而定义法是解词训练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问题是从训练的效度着眼,词义不应该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灌输传授,而必须让学生通过思维、读解语境去发现。在这方面,教师的训练艺术之一便是善于把握过程,让学生下的定义逐步由片面到准确,由模糊到清晰,在搞懂词义的同时也获得下定义的方法。而学生解释的逐步修正,则要靠教师揭示矛盾,展现谬误的导向指引。如一位老师在教“赛跑”这个词时问学生“什么叫赛跑?”有个学生很有把握地回答:“赛跑就是拼命跑。”老师接着问:“一个人拼命跑能叫赛跑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不确切,补充说:“几个人一起跑才叫赛跑。”老师紧追不舍:“那么几个人一起慢慢跑能叫赛跑吗?”这时,这生争着说:“几个人一齐跑,看谁跑得最快,才叫赛跑。”在老师不断地归结谬误、揭示矛盾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调正,终于自我发现了正确的结论。这项训练,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正确理解“赛跑”这一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借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去自我探索、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现。这才真正体现了训练的艺术匠心。

四、在形象中意会

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具、实物、表情或动作的配合,帮助学生体味词语的含意和情愫,是词语训练艺术的重要手段。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怎样体味“沉浸”一词的含义?教师先问学生“沉浸”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浸入水中,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教师没有满足于这一搬来的答案,而是顺手将盛水的面盆和一块揩布放在讲台上,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沉浸”。学生将揩布浸入水中说:“这就叫‘沉浸’。”于是,教师乘机启发说:“请大家再默读一下末一句,是不是整个乡村都浸入水中了?”学生哄笑,一学生举手说“这里的‘水’应当是指‘恬静’。乡村不是浸在水里,而是浸在恬静的气氛之中。也就是说,整个乡村这时候是处在非常安静的境界里。”至此,教师才觉得训练已经到位,肯定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言语作出的回答。

五、在错导中匡正

在词语训练中,教师的引导无疑十分重要。训练前,引导是为了形成训练的契机;训练中,引导是为了不断指点、扶持学生在参与训练中获得最大效益;训练后,引导又是为了不断扩大训练效果。引导多数是从正面、侧面入手,但为了优化训练效果,有时也不妨从负面切入,实行“错导”,以让学生获得“匡正”的训练机会。如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时,在导读到“陈赓被小红军说服,只好爬上马背往前走”这部分时,要学生仔细听他读这一小节。教师读完,学生便纷纷指出他把“爬上马背”错读成了“跨上马背”,,把“陈赓终于被小红军说服了”的“终于”也漏掉了。教师表扬学生听得认真之后,便扣紧读错之处做开了文章——

师:“跨上马背”不是也很通顺吗?在这儿能不能将“爬上马背”换成“跨上马背”呢?

生:不能。“跨”是人很有精神的,可当时陈赓已经精疲力尽,只能“爬上去”,换成“跨”就不准确了。

师:那么,“终于”漏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读课文,想一想陈赓是怎么被小红军说服的?

生:我认为这“终于”不能漏。因为陈赓一直对小红军半信半疑,可以看出这个小红军很机灵,很会“骗”陈赓。

师:小红军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口舌去“骗”陈赓呢?

生:他知道陈赓干粮不多,而且疲惫不堪。小红军宁可把困难留给自己,也不愿去拖累别人。

师:陈赓为什么坚持要小红军骑他的马?

生:他看到小红军很瘦弱,担心他走不动。陈赓自己又累又饿,但还想方设法照顾战士,真是位好首长。

师:是啊!看来这“终于”千万丢不得。“终于”一词,生动、集中地体现出革命队伍内个个舍己为人,官兵之间互相爱护的高尚情怀。这个词含意丰富,确实不能少。

六、在阅读中自解

词语的课堂训练,绝大多数是在阅读课中的,这就要求词语训练必须渗透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学生读解课文的重要技巧,又总是抓关键词语的含意,来烛照全文,警策始末。这便为词语训练与阅读的密切结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大连市特级教师王玉英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启发学生自选关键词语读懂课文,正体现了这样的特色:

师:这一节课文中,你重点抓了哪些词语?是怎样读懂的?

生:我觉得“眼睁睁”这个词很重要,目不转睛地盯着总理的灵车。

师:说得有道理。“眼睁睁”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理解为“目不转睛”,但在课文中还另有意思。再仔细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眼睁睁”比“目不转睛”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没有办法,束手无策。

师:体会得很好。那么这里用“眼睁睁”和用“目不转”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呢?

生:用“眼睁睁”和“目不转晴”都能表达人们想多看几眼总理的思想感情,用“眼睁睁”还可以表达人们不忍心与总理分别,想把总理永远留住的思想感情。

师:说得真好!“眼睁睁”这个词语把人们对总理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我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

七、在作业中穿插

如《大森林的主人》一课,一位优秀教师在结课阶段时设计的一道训练题——

选择填空:

主人的含意——

①表示接待客人的人。

②表示财物或权力的所有人

③引申为动脑筋,主动、积极、努力去做。

①“我到外婆家作客,主人正在家。”意思应该选(  )项

②“这支钢笔的主人是孙小红。”意思应该选(  )项

③“在大森林时,你不能像个客人,要像个主人。”意思应该选(  )项

④“我们每个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将来做国家的主人。”意思应该选(  )

上述这道课堂书面训练题,把词语训练设计成书面作业,在课堂导读中穿插进行,有助于学生动口、动脑、动眼、动手的全面训练,对克服语文课堂训练“动口不动手”的积弊,很有好处。当然穿插的书面训练,设计要精,能体现训练的强度,内容要紧扣阅读课文,突出课文的整体性;训练题的解答距要短,不要影响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

八、在随机中积累

在词语训练中,词汇的积累是重要内容,应当在阅读过程中巧妙地随机进行。教师指导积词训练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从而调动他们盎然的情趣。请看特级教师霍懋征随机穿插积词训练的课堂实录片断:

师:“说”是人们常用到的动作,课文中对不同的“说”形容得多好,你们也会吗?如果用一个字怎么形容?

生:(争先恐后)“胡说”、“乱说”、“瞎说”……

师:那么用两个字呢?

生:“笑着说”、“哭着说”、“跑着说”、“大声说”、“点头说”……

师:真能干,用三个字呢?

生:“高兴地说”、“难过地说”、“轻声地说”、“瞅了瞅说”……

师:用五个字能形容吗?

生:“斩钉截铁地说”、“兴高采烈地说”、“有气无力地说”、“哭哭啼啼地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说个没完,整个课堂都沸腾起来了)

低年级抽象词解释法

低年级词汇教学中的词义教学,大多遵循汉字构造规律,依据汉字本身字形特点来进行。但有一些词无法从字形本身特点来解释,如有些动词、形容词、方位词、代词以及大量的虚词。这些抽象词语的教学,可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贯彻直观性原则,利用一定形象来深化孩子对词义的理解。

一、借助实物理解词语

当孩子们逐渐长大,迈进生活、社会、大自然时,世界上的万物便以千姿百态跃入他们的眼帘,并贮存在他们幼小好奇的心灵之中。他们对许多事物的形态都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www.xing528.com)

例如学习《画鸡蛋》、(小语第三册)这篇课文,重点是理解老师讲的话。老师讲了三句话,第三句讲到“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这句话是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先懂得什么是“角度”。生活中小朋友看事物是从一定角度去看的,但他们未必知道,“角度”对他们来说仍是个抽象的词语。这时我们可以凭借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角度”这个词。老师把一个鸡蛋放在讲台上。要求一个学生先站在讲台前观察鸡蛋的形状,同时告诉学生,你站在这个位置就代表从正面的角度去观察鸡蛋。再要求学生分别站在讲台后面,讲台左边,讲台右边观察,使学生体会到观察鸡蛋时站的地方不同,角度也就不同。“角度”所指的就是观察事物时的方向和位置。这样,他们就明白了,他们平时看到的事物的样子只是从某个角度看到的样子,换一个角度看,这些事物的样子会有所改变。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了“角度”一词,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借助彩图理解词语

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认知功能,形象地理解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例如:小学语文第一册《小猫种鱼》中的这句话“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要理解这句,就要抓住“很多”这个重点词来突破。“很多”是个抽象的词语,如何来理解呢?在教学时,就可充分利用文中的第二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先看筐里的、再看地里:筐里装满了玉米,地里一大片玉米庄稼上还结着一个个玉米,认识到“很多玉米”不只一个玉米,也不只十个,也许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玉米,这么多的玉米,是“很多”玉米。利用文中插图,变抽象为直观,不但轻松地理解掌握了“很多”一词,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借助动作理解词语

词汇教学中有些动词的理解,可以只用直观感知,通过动作演示来形象理解词义,而不作机械的文字解释。例如第二册《三只白鹤》课文中“太阳刚刚升起”,老师讲到这里,可以先出现“升起”这个词,同学们齐读正音。再问:“升起”什么意思?老师不进行无效的口头回答,而是利用一太阳教具进行动作演示:拿着太阳教具由低往高移动。把太阳升起的过程,一个深奥的天文学知识,通过动作予以儿童化。从演示过程中,学生不但看到“太阳是这样升起的”,还明白“升”就是“从下往上,由低往高移动”的意思。教师用动作演示解词的同时,要求学生也通过模仿动作来体验词语所表达的意思。这种解词方法既简便易懂又活跃了气氛,真是一举两得。

四、借助电教手段理解词语

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动词,只用动作演示,学生还无法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有形有声有色的录像,把有关场面、有关事物变化的过程一一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从形象直观的画面上理解词的意思,并体会它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例如《笋芽儿》这篇课文,老师讲到“笋芽儿终于钻出地面来”时,就恰当地利用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钻”的含义。画面上,笋芽儿用力地、慢慢地顶开顶上的石头,破土而出。学生从生动的画面上懂得了笋芽儿从石头缝中穿出来就是“钻”。从这画面也看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从“钻”字感受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顶开层层阻力,勇敢向上的精神。

五、借助表演理解词语

表演这种形式生动、形象、活泼,很容易激发学生理解的意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解词中应用表演这种形式可以变“死”为“活”,变抽象为直观,从而解决他们认知生活体验、年龄特点之间的“空白”。例如在教学“高兴”一词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什么是高兴”,这位同学“笑了,又蹦又跳”,把有关“高兴”的体验具体化、形象化了。在此基础上,让所有的同学也来表演,让他们笑,让他们跳,在“笑,又蹦又跳”的情境中体验“高兴”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紧扣一个词语 教活一则寓言

五年制第七册12课《拔苗助长》是一则寓意深刻、饱含哲理的小寓言,是教育学生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的好教材。教学中,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巴望”进行提问设计,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学会针对具体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抽象出寓意的方法,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以后,可从释题入手,设计如下问题,指导学生深究课文:

1.用先解词素后解词语的方法解释“拔苗助长”。

2.古时候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巴望禾苗长高)

3.用查词典的方法解释“巴望”(盼望)

4.联系上下文理解“巴望”和“盼望”有什么区别。(“巴望”的程度深些,是非常盼望,有迫切要求、立即实现的意思。)

5.这个人做的哪些事说明他“巴望”禾苗长高?(①天天到田边看。②焦急地转来转去。③天天想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④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6.这个人“巴望”禾苗长高,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说明他“巴望”到何等程度啊!可结果怎样呢?(禾苗都枯死了)

7.“巴望”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叫事与愿违。禾苗为什么拔高后都枯死了呢?(禾苗的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才能慢慢长大,这是植物生长的规律。而拔苗助长,禾的根离开了土壤,吸收不到水分和养料,所以枯死了。)

8.这个人的做法错在哪里?(错在他没有按禾苗的生长规律办事)

9.怎样才能使禾苗长得快、长得好?为什么?(加强田间管理:施服、灌溉、除草、治虫。这样做符合植物生长规律。)

10.古时候的这个人,“巴望”禾苗长高而拔苗助长,结果禾苗都枯死了。你从中懂得什么道理?(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采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办法,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最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举例说明这个道理,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

悟句意八法

这是由赵景瑞总结归纳的。

1.图示法

某些难懂句是由于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因此可采用直观手段,以画图助讲解。这样就可以化为近,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小语十册《詹天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方法把工期缩短一半。”理解的难点是对工程术语生疏,施工的方法不清楚。此时,教师只要在黑板上画一示意图,施工的方法就历历在目,詹天佑那高超的技艺也就跃然于画面了,学生就能很快理解了。

2.联想旁通法

有的句子描述的情景比较抽象难懂,可采取类比联想的办法,诱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八册《鸟的天堂》描写大榕树的生命力时有一难解句:“……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实地感觉,可是在学生看来树叶怎能有新生命在动呢?有位教师就启发学生联想电视节目中花蕾逐渐开放的慢镜头去体会,并配以由紧握到渐张的手势,使学生恍然大悟,常常感到这个句子生动地描述了榕树静中有动,生机勃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3.词语突破法

句不离词。有些重点句的关键在于句中的重点词,只要重点词的含义明确了,句意也就迎刃而解。《伟大的友谊》最后一段由两句组成,是点明中心的重点句。教师可以把句中出现的两个“伟大”做悟句意的突破口,向学生发问:“两句中的‘伟大’各指的是什么?”学生就会从句中分别找出第一句的“伟大”是指“马克思主义”,表明友谊的成果伟大;而第二句的“伟大”说的是“共同奋斗的目标”,可见友谊的基础也伟大,从两方面看出两人友谊的伟大。这样不仅句意弄明白了,而且全文的中心也揭示无遗。

4.成分扩缩法

课文中的长句往往附加成分较多,造成学生领会的困难。可引导学生此时先用缩句法找出主干,由长变短,然后再添枝叶,扩充句子,逐步恢复原状。这样一拆一并,句意之锁也就打开了。比如《大理石街》第四小段,有一叙述磨制大理石的达85个字的长句,解句意时,采用扩缩法最为适宜,可分三步进行。由于先以压缩的办法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很快就可以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接着又分步扩充,加上附加成分,全句的脉络分明,自然明白易懂了。

5.关系理清法

某些句子是由关联词联接的几个单句组成的。紧扣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就能理解句意,如《跳水》,在叙述孩子处境危急时,用了两个紧密相关的假设条件句,教师可以绘制句间关系图帮助学生理解。

6.层层剥皮法

表达含蓄、意味深长的句子经常是关键的所在,而学生往往不易领会。教学时应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象吃竹笋一样,层层剥皮,逐步深入,就可以化暗为明。《挑山工》结尾句是:“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某教师曾抓住句中的“它”采用了剥皮解句法。从一词入手设计了一组递进式设问,刨根问底:

这样就逐步弄清了作者一看到画就犹如看到了那脚踏实地、负重登山、永不停歇的高大形象的原因。句中蕴含的“意”、“道”、“情”都鲜明地展现出来了。

7.句式比较法

课文中的很多佳句经常通过别致的句式,生动的修辞来体现句意,突出内容。明白了句式的特点及作用,也就理解了句意。运用句式比较法,将课文原句改换为不同句式,再和原句加以比较对照,即能达到目的。《手》一文中,描写王新春称赞陈秉正的手时,使用了一个否定反问句:“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教师只要将它改为陈述句:“没有那两手,这里还是一片荒坡。”诱导学生对比,就会发现:反问句的意思与陈述句相同,否定的反问实际上仍表示肯定的意思;同时在比较中,就会认识到这个反问句更强调了这双手的巨大作用,更强烈地表达了夸赞时的激情,从而体会到原句的深刻含义。

8.上挂下联法

句不离文。有些句子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获得句意,这就是上挂下联法。《大海的歌》中第四段第二句写道:“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成墨蓝。”如果孤立地看这个句子,只能得出海水的颜色在变化,但这并没有真正了解作者的用意。要理解它得靠上下文。首先上挂,问学生:“联上句,本句海色的变化与作者乘的船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会体会到句子表明了作者乘坐的海轮已到达了深海。然后再下联,继续问学生:“这句话又与上下文的石油钻探船有什么关系?”从而又使学生明确了此句也交待了石油钻探船耸立在深海之中。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就可以透过海色的变化洞察出交待两“船”位置的用意,从而为领会中心意思打下基础。

概括段落大意八法

1.摘句法

段落中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往往是一段记叙、描写或议认的中心,可以直接用它作段意。主句在段首的,如《松鼠》第一段的首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可作这段的段意。主句在段末的,如《蝙蝠和雷达》第三段的末句“蝙蝠就是靠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可作这段的段意。可以作为段意的句子一般都是每段的中心句、抒情句,或议论句。有的段落用好几句话表明全段的中心意思,这样的句子要加以紧缩,再作为段意。

2.改编原句法

如《春蚕》第一段的中心句是“解放前,我们家里很穷,母亲就靠着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费”,可改编为:“解放前,母亲了为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而养蚕”。

3.综合层意法

把各层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这是常用的方法。如《一个降落伞包》当中三段每段各有两层意思,概括段意时可把各层意思综合起来。如第二段的段意可概括为“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准备跳伞”。

4.要素为据法

记叙文的段意可以以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如《捞铁牛》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捞铁牛的原因。

5.用过渡句概括法

要抓住所揭示的主要意思,如《赵州桥》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过渡句,“坚固”是上一段的主要意思,“美观”是下一段的主要意思,可分别概括为“赵州桥雄伟坚固”、“赵州桥非常美观”。

6.借用题目概括法

有些课文的题目是本课重点段和尾段内容的高度概括。如“寄菜刀”是《寄菜刀》这篇课文重点段的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珍贵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结尾段内容的高度概括。这些题目都可作为有关段的段意。

7.自然段做为逻辑段时,在分析自然段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如《捞铁牛》第二段先摸清铁牛沉在哪里,再写把装满泥沙的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再写拴船搭架子,最后写拴绳。这些都是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可概括为“和尚为捞铁牛做好了准备工作。”

8.叙述“一件事”的段落,要抓住“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进行概括

如《送水》第4—5自然段,概括为“两小小学生给割麦的人们送水”。

分析课文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

一、提练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观点,防止复述大意和牵扯过多

中心思想好比人的灵魂,它是作者创作意图的显现,是一种鲜明的思想观点。把中心思想看成是作品题材的提要,是一种误解。例如把《东郭先生和狼》这篇寓言的中心思想概括为“通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狡猾凶残,批判了东郭先生的糊涂思想,歌颂了老农的聪明勇敢”即是一个错例。实际上,寓言作者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应该是:对坏人仁慈必将遭殃。这才是作者隐藏于狼、东郭先生和老农形象之中的结论。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心思想的表述形成这样一个模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即,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地毫不含糊地加以阐述。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大包抄”倾向。

二、从作品的形象出发,切忌空泛和主观臆断

中心思想是和具体形象相联系的,它们的关系有如灵魂与躯体之密不可分,有躯体无灵魂是为行尸走肉,有灵魂而无躯体则是离魄游魂。分析中心思想的依据只能是作品的形象本身,离开了对形象的细致分析,空泛归纳和主观臆断的倾向就难免出现。

分析作品中心思想空洞化是一种通病。把王之涣《登鹳雀楼》的中心思想说是“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样概括并未一语道破的。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所见的壮阔的景象,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登楼过程的心理感受,全诗虽然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但字里行间揭示“要高瞻远瞩不断进取”的主题却是明确的。空泛地概括中心思想也见诸一些正式出版的指导性读物上。有一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说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的“本意是写渔民生活的艰苦”,笔者以为这样归纳深度不足,还是失之于笼统。“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两个画面鲜明对照,诗人通过“出没风波里”的形象喊出:“劳动成果得之艰辛!”这才是这首诗的确切主旨。

三、从整体形象着眼,力戒以偏概全

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精神活动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又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意义也不可能都是单一的,特别是长篇巨制,往往有多种思想并存,在系列形象、多种思想中找出全篇的中心思想就要把握贯串全篇的基本线索。

叙事性作品《将相和》有三个故事情节。第一个是通过蔺相如带和氏璧到秦国同秦王进行理直气壮的斗争,表现了“只有具备机智勇敢精神才能在斗争中取胜”的思想;第二个通过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与秦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不畏强暴,善于斗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思想;第三个则是通过蔺相如忍让回避,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表现了“为了国家的利益要严于律己”的思想。这三条情节都联结在一条红线上,这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去验证通篇各部分形象都是成立的。所以这篇作品中心思想可概括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顾全大局,精诚团结才能保卫国家,抵御侵略。

防止以偏概全的另一要领是正确分析作品整个画面形象的主从关系。一般说来,作者所着力描绘占据画面的主体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即为中心思想,这是因为作者的创作意图直接指导着素材的取舍和题材的安排,浓墨重彩的地方,正是集中着作者主要意向的所在。如《钓鱼》一文的主体画面是阿成怎样钓鱼和我如何学钓鱼,画面的从属部分是阿成给生病的饲养员赵爷爷送鱼,如果有人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概括为“学雷锋做好事”那就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了,《钓鱼》的中心思想只能是“只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熟而生巧,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分析主题的两个辅助手段

第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查阅作者的序、跋等有关资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时代背景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一个是作者的写作背景。柳宗元的《江雪》告诉读者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沉寂,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诗人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作品来?原来此诗写于诗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贬为永州司马之时,由于政治失意,官场腐败,他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导致他产生不屈和孤寂的心境。这首诗正是诗人憎恶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中唐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不了解这些时代背景,就很难概括《江雪》的主题来。

有些作家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如某个时代的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作家没有创作自由,他们便不得不在他的作品中声东击西,把真正的创作本意隐藏在题材的深层,如果我们对这类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无知,分析中心思想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了。如《种子的力》,这篇课文从“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力”读起,告诉人们,种子的力就是生命力。只要有生命,这种力就要显现,不论环境如何恶劣,也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能阻挡它。如果认为这就是中心思想,那就辜负了作者夏衍的一片苦心了。《种子的力》写于抗日战争的1940年,当时正是毛泽同志发出“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的救亡号召时刻,夏衍同志言近旨远,他借种子的力来说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这才是这篇杂文的真正主题。

第二,参考作品的标题和篇末的警语。

从标题入手是剖析课文中心思想的有效方法。标题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如同眼睛与心灵的关系。我们透过标题这“窗扉”就易于了解中心思想这灵魂。

作者常把精彩的警语放在文章的末尾,把中心思想加以点明或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我们认真审视篇章结尾,也常能顺利地找到主题。如《登山》这篇课文的结尾是列宁回答巴果茨基为什么要走危险小路的原因:“我所以还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不难看出,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便是这篇作品中心思想的精确概括。《骆驼和羊》、《刘胡兰》、《落花生》等都属篇末点题此类的课文。

霍懋征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难点突破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这儿,仅以她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作简要剖析,供同志们教学时参考。

一、通过假设、对比来突破

霍老师认为,《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关于烈火烧身一段,文字不仅寓意深,而且表达方法也不易理解,是通过作者的观察、感受、体验来表达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霍老师是采取引导学生运用假设,对比方法来完成的。

首先允许大家争议,比如邱少云整个身体被烈火包住了,“我”担心这个年轻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作者为什么“担心”?是“不放心”,还是“并非不放心”?随即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手不小心碰着烧红的火炉子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不是把手猛地缩回来,就是连蹦带跳地大叫起来)接着引导学生对比邱少云的情况。邱少云烈火烧身,与被火炉烫一下相比,不知厉害多少倍——这怎不叫人“担心”呢?我们被火炉子烫一下会立即缩手或大叫,这是人的本能;邱少云被烈火包住却文丝不动,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克制住人的本能啊!最后老师因势利导,侧重研讨邱少云为什么能这样做——他为了战斗胜利,宁可忍受烈火烧身的极度痛苦,也绝不暴露目标。所以作者的“担心”不只映衬了邱少云的顽强毅力,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战友的关心和爱护。

二、通过比较、联想来突破

有些词语看似平平无奇,但是用在特殊的语言环境里就有着特定的含义,有着异乎寻常的表现力。因此,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语,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我的战友邱少云》里就有这样两个句子:“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这两句中的“才”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显示着截然不同的意义,怎样具体理解呢?

霍老师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明确这两个“才”虽然都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但前一句中的“才”表示时间太长了,后一句中的“才”却表示时间太短了。接着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进一步理解这两个“才”的丰富内涵: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烧的时间太长了,既反映了“我”不忍看又不能不看的矛盾而痛苦的心情,也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长时间地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的伟大精神;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战斗的时间为什么这样短?这是因为战友们为了给邱少云报仇,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投入战斗,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邱少云的伟大精神化作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了。实践证明,联系、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好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突破难点。

乐将长文化短诗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好的教师善于把学生引入到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对冗长乏味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得到知识化的美的享受,从而在兴趣和爱好中获取有益的知识,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记诵法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诗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农用节气歌》、《药用汤头歌诀》及无数的令人喜闻乐诵的农谚民谣,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其应用之广。

诗歌类语言和谐,节奏鲜明,文字简炼,句式整齐,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爱好,便于记忆和存储。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将课文内容诗歌化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将课文化短诗的念头一起,就付诸行动。当我上完《乌鸦喝水》一课后,就将主要内容编成:“乌鸦口渴了,到处把水找。看见一瓶子,瓶高口又小,里边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放进小石子,水位就升高,乌鸦爱动脑,想的办法好。”学生们果然念得兴趣十足,很快就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如,《要下雨了》:“要下雨,要下雨。燕子捉虫飞得低,小鱼水面来透气,高处搬家是蚂蚁,小兔回家跑得急。”《捞月亮》:“山上一群猴,遇事不动脑。月影在井里,以为真月掉。小猴一声叫,大家都来捞,手刚碰到水,月亮不见了。老猴抬头望,明月当空照。可笑猴子们,盲目瞎胡闹。”《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尾巴断,自己认为很难看。去向别人借尾巴:鱼尾拨水借不了,牛尾要把蝇子赶,燕尾用来掌方向,三次借尾都困难,只好回家找妈妈。妈妈让他回头看,自己尾巴已长满。”《刘胡兰》:“伟大刘胡兰,年小志气高。敌人收买她,回答‘不知道!’敌人威胁她,仍说‘不知道!’敌人毒打她,一点不动摇,面对敌铡刀,挺胸心不跳。她才十五岁,光荣牺牲了。主席受感动,挽词赞她好。”

小语古诗教学与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一、读——发现美

首先,教师要善于鼓动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而不能只局限于教学生识字、释词、解句。小语课文入选的五十一首古诗(五年制是四十七首)中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读的方法,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产生美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宁静幽雅的静态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美;“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秀美……无处不入画,无处没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李贺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急欲为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英武气概;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催人奋进的人生哲理;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精神……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这些,只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味,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

二、听——欣赏美

柏拉图说,音乐的“节奏与乐调的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在教授古诗时应充分利用教学盒带,通过听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听了《孟浩然·春晓》、《龚自珍·已亥杂诗》、《李白·早发白帝城》、《叶绍翁·游园不值》、《袁枚·所见》等配乐诗朗诵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他们会突破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或春眠将晓,闻到了那风声、雨声、鸡鸣声;感受到了万马齐暗的局面之下轰然响起的九州风雷之声;或体味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心情;或想象出那满园春色、红杏出墙的热烈气氛。总之,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受到教育,在欣赏中认识了美。

三、引——理解美

美,寓于形象之中。别林斯基说:“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上,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形象。”小语课文入选的古代诗歌,篇幅虽然短小,然而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妥为设计,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通过含英咀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了泊舟暮宿建德江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情。通过阅读,朗读,学生的脑海里不难形成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暮色苍茫之中,一艘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边。诗人立于船头之上,举目远望,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低头看水,江水清澈,一轮明月就沉浸在眼前的江水之中。然而在这画面之外的诗人的感情如何去体味呢?教师这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愁”字。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对功名曾怀有很大的希望,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事与愿违,被“明主”所弃,忧郁长期压在心中,能不愁吗?那么又怎来的“新愁”呢?试想,日暮黄昏,夜幕降临,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是回家的时候了。诗人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那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至此学生就把画面上能见到的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江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和画面上见不到而能体味到的诗人的愁情融为一体,走进情景文辉,思与境和谐的艺术境界,从这境界中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从而理解了美。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而且还将通过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理想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

化诗为画 画中领悟

不光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古代很多诗人写的诗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例如白居易的《草》。

可惜小学生不懂文言,感受不出。反过来说,如果教学时能让小学生首先感受诗中所描写的画面,感知形象,那诗句不就容易理解了吗?于是,我把课文中的插图——一幅广阔无垠的草原图——“搬”上了黑板,而且变成了彩色的。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学生们看着图,纷纷说——

绿油油的;茂盛;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边;像绿色的大地毯……

这样,“离离”是什么意思,“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自不待说了。

接下来是“一岁一枯荣”。“一岁”即一年,好懂;一年有四个季节,学生也知道。可是“枯荣”呢?难了。

仍然让学生看图说话——分别说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草的特点。学生发言踊跃。说完,我问:一年当中,草有哪两次最明显的变化?学生说:绿一次,黄一次。儿童语言,形象思维,算对。我又问:春天、夏天草长得怎么样?秋天和冬天又怎么样?学生说:春天、夏天草长得很茂盛,还开花;到了秋天,慢慢变黄了,到了冬天,叶子就干死了。那么,“枯”应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应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当学生把“枯”字写在冬天那棵枯黄的草下面,把“荣”字写在夏天那棵茂盛的草下面时,问题解决了。

白居易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我在一片枯黄的草原上画上了红红的火苗,说:冬天,草干枯了,大火一烧,不是会烧得干干净净吗?聪明的小学生说:地下的根还没烧着!对。我便画了一条代表地面的横线,横线下面画了几束草根——

对学生的理解作了形象的肯定和演示。

我接着问:“春风吹又生”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的很多。但我不要求说,而要求他们到黑板上画出来。

画完了,他说: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草又生长出来了。

立刻就有另一个学生说:草不会一下子那么高。

他解释:到了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发芽了。

按说,到此问题就算解决了。可是一次我在昆明上课上到这儿的时候,忽然有个学生说:还有一样东西没有画上去。我问什么东西,他说:风。我请他上来。他在小草上面画了几条斜线,说:这是风。

可是,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呀!他愣了一会儿,把线条和草芽擦掉。

多么聪明的孩子!他这一改,令人拍案叫绝!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以后,我再上《草》,便加上了这个环节。

巧借游戏练说话

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培养、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采用新颖的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训练活动。请看下面一位教师巧妙地借助游戏活动开展说话训练的精彩片断:

师:(目光亲切地环视全班同学。)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练习说话,好吗?

生:(齐声地回答)好!

师:(转身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女孩的头像,嘴巴没画上。)谁愿意上来给小女孩添上嘴巴?(学生纷纷举手。)

师:(指名一学生上台,师用手帕蒙住她的双眼,交给她一支粉笔。)好,现在请你给小女孩画上嘴巴。(生摸索着走到黑板前画嘴巴,没想到画到头像外面去了。霎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来画(指名)。

(该生把嘴巴的一半画在头像内,另一半画到头像外。教师接着又找了一位学生,这位学生把嘴巴画到小女孩的耳朵上。学生们兴趣盎然,笑声阵阵。)

师:现在我们来说说游戏的情况。上课开始时,老师怎么做的?

生:上课铃响过,老师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练习说话,好吗?”大家齐声回答:“好!”

师:说得不错。接着呢?

生:接着,老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女孩的头像,可是没画嘴巴。我们心里直纳闷,小女孩怎么没嘴巴呢?

师:后来我请了三位同学给小女孩添嘴巴。下面请几位同学分别说说添嘴巴的情况。

生:×××第一个走上讲台,老师用一块手帕蒙住她的眼睛,给她一支粉笔,让她给小女孩添上嘴巴。她摸索着往前走,开始画嘴巴。哎哟,画到头像外面去了。大家一看,禁不住笑起来了。

生:××是第二个添嘴巴的。他画的嘴巴一半在头像内,一半在头像外,大家也笑了。

生:×××把嘴巴画到小女孩的耳朵上了,样子挺滑稽。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师:说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把整个游戏情况合起来说说。在说前,先各自练习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互相提意见、补充。

……

上述说话训练片断,令人称道之处在于执教者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给小女孩添嘴巴这一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练习说话,教学效果颇佳。

创设情境巧练听说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课是许多教师比较头痛的课型之一,很多教师苦于学生说话没有合适的话题,说话课上无话可说的现象比较普遍。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说与写)的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他认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训练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之中练说写。下面请看于老师上的一节说话课:

“当当当……”铃声响过之后,于老师轻快地走进教室,当他转身准备拿粉笔写字时,才发现讲台上没有粉笔。于老师抱歉似地对小朋友说:“真对不起,老师忘记带粉笔来,现在没有办法板书,怎么办?噢,想起来了,隔壁王老师正在上课,他那儿有粉笔,哪位小朋友去帮老师借两支来?”一位小朋友兴冲冲地跑了出去,两分钟后又红着脸耷拉着脑袋走了回来。于老师故意问:“王老师不在?”“不是。”老师又问:“他也没有粉笔?”学生答:“也不是。”老师让学生把借粉笔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他话锋突然一转,面向全体学生说:“小朋友都听见了。谁来说一说,为什么×××没有把粉笔借来?”这时候班级里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于老师趁热打铁,和小朋友一起很快总结出向人借东西应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1.对人要有礼貌,尤其是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2.说清楚借东西的缘由。然后于老师要求学生自己组织一段话,说给同座位同学听。在充分练说基础上,于老师宣布他将请说得最好的一位小朋友去帮他借粉笔。小朋友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最后大家评选出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借来了粉笔。当于老师拿起粉笔写下了今天说话课的课题:“如何向别人借东西”时,下课铃响了,一节愉快的说话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这里,于老师成功的教学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让课堂向学生生活靠得再近些,使孩子们更快乐地说写!

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初写作文,最大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1.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这样学生有话可说,容易完成作文。

2.在作文命题上,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认识规律。如写同一假日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霓虹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先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难,而后可出综合命题《节日的东街口》等,启发学生写节日的气氛,一定要写人与景。

二、寓教于乐,培养写作兴趣

作文讲评课要做到生动、新奇、多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

1.生动。不必连篇累读地大讲应该怎样,不该怎样,而应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辞的描写、啼笑皆非的想象、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典型的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因为不点名,气氛十分轻松,既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又能使他们加深印象,纠正错误。

2.新奇。范文选读要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我曾给学生读过一篇《读者文摘》上登载的《我的妈妈》,这篇短文一改只写妈妈“好”的老套子,写了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缺点”。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写得十分诙谐有趣。这篇范文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材一定要新颖,要写得生动,有特点。

3.多样。讲评形式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①综合讲评:针对习作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文情况,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适用于阶段性讲评,如期末或一种类型作文练习之后,带有总结性质。②重点讲评:就一两个问题,结合习作或范例,做到突出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从中悟出写作技巧。③个别讲评:要承认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因人施教。写得好的,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加深他们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写得差的,指出不好在哪里,帮助他们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相长,保持写作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我常常给出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2.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但是,这种教学风气的形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师生间需要经过相互了解磨合,不断训练。对这样的课,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吃透教材,认真设计教学计划,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

3.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做有心人,注意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或在讲评中作为范例,或用红笔画上肯定的符号,有点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我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评讲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鼓励、指导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好作文的欲望。

作文趣味化手段种种

一、运用导语激趣

一个老师一走进教室就拿起一面镜子对同学们:“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面神奇的镜子。等一下同学们轮流上来照一照镜子,镜子上就会出现未来的科学家、未来的工程师、未来的医生、未来的工人和农民的头像。到底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照了镜子之后,暂时不要说,然后老师叫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好吗?”老师这个导语,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照镜之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最后,老师高兴地说:“好啊!每个同学都有美好的理想,现在老师出一道作文题。”于是老师就在黑板上板书题目:“我是未来的________________”。这时,同学们就兴趣盎然地写起作文来了。

二、通过对比激趣

一个老师出了《你猜他(她)是谁?》这道作文题,让学生进行外貌描写训练。首先他讲了以下一段话:“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面孔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啊?”同学们面面相觑,没一个答得上。接着老师又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矮矮的身材,又圆又胖的面孔,小嘴下面有一颗黑痣。她是谁呀?”同学们一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她是班长。”这时,老师立刻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两段外貌描写效果不同?从而使同学们理解外貌描写必须抓住特征。最后让每个学生选定一个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让同桌的同学猜,以便检查成功与否。

三、命好题目激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作文题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强烈兴趣。反之,一些平淡无味、习以为常的作文题,如《暑寒假中的一件事》、《我的同学》等带给学生的却是“又是这道题”的感叹。如果把《我的同学》改为《我班之“最”》、《“傻”班长》,同学们就兴趣多了。

四、创设情景激趣

一天下午是六(3)班的作文课。上课铃响了,老师却没有来,同学们嘀咕开了:怎么了?老师可从来未迟到过啊!两分钟过去了,老师仍未露面,此时同学们左顾右盼,平静的教室开始骚动。又是两分钟过去了,老师还未到,教室里沸沸扬扬,有的在猜测,有的在议论,有的不安地向窗外张望,班干部也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一会儿,班长走上讲台,临时布置作业,同学们立即安静下来做作业。这时,老师急匆匆地走来了。只见老师拿起粉笔,挥手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当老师迟到的时候”,并大声说:“今在我们的作文题目就是《当老师迟到的时候》。”同学们眼睛一亮,一股强烈的兴趣推动着大家拿起笔来。

五、丰富生活激趣

作文“从内容入手”,我们必须从丰富学生生活开始。春天到了,我们可以带同学们到大自然中,让融融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课余之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街串巷,寻找各种不规范的汉字,去当一名治“字”医生;队活动课,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总之,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同学们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六、设计悬念激趣

上作文课时,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就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一个字:手。同学们都很奇怪:老师要干什么?当同学们感到茫然的时候,老师就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手有什么用途?”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例子越举越多。老师又在“手”字前面加上“_________的”,并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赞扬‘手’,这个‘手’可以是爸爸的手,也可以是妈妈的手,也可以……同学们,你们会写吗?”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七、批改讲评激趣

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批改往往求全责备,甚至泼冷水。如“通篇废话,不知所云”。我们不如从“通篇废话”的作文中找出一两句,画上红线,注上“这两句写得较好,如果全篇都是这样,老师看后就更明白了。”这样从正面鼓励,学生就会兴趣百倍地对自己的作文作修改,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把废话删掉。讲评时,要多讲优点,多讲成绩。让优等生上讲台来朗读自己的好作文;让中等生来评述自己的好段落;让后进生来读读自己写的一个好句,用的一个好词。让大家都感到写作文并不难,让大家都看到写好作文的希望,这样就能使全体同学对作文产生兴趣。

八、提供表现激趣

针对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可以组织作文兴趣小组,在班级开辟“写作园地”,办定期的油印作文小刊,把一些好的、较好的作文在兴趣小组中讨论,在“园地”或小刊上发表。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得到发表时,当他们闻到自己的名字散发出油墨的清香时,仿佛自己已是小作家了,他们的写作劲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