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到老学到老,学然后知不足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知识永远是无法学完的,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的时候,也不要骄傲自满,因为自己学到的不够。从出生到老去,人一生都要学习,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学的到底有多少。
学无止境
有一个僧人在乐普山的元安佛院已修行多年,他觉得自己的火候已到,于是下山云游四海,四处看看。但是佛院有规定,修行的僧人想要下山,必须得到批准。于是他就到佛院向师父辞行。元安师父想考考他,看他的修为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于是就笑着对他说:“山外还有山,四处都是山,你凭什么下山呢?”
元安师父的意思是说你如果下山的话,就会遭遇重重困难,你有勇气和信心克服它们吗?
只可惜这位僧人听不出师父话里的玄机,领悟不到其中的意思,便以为是师父拒绝了他的请求,只好闷闷不乐地又回去了。他的一个师弟看到他一脸的苦瓜相,就问他是出了什么事。他便把师父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自己的师弟。他的师弟听后哈哈一笑,说:“师兄,师父是在考验你呢。你就这样回答他: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就是说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我前进。”
僧人听后很是高兴,马上又过去对元安大师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大师听后大吃一惊,心中产生了疑惑,仔细追问之下,才知道是他的师弟告诉他的。大师非常生气地说:“你师弟的修行比你还高,都没提出下山,你还是待在山上多学点吧。”(www.xing528.com)
僧人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便一心向佛,专心修行,再也不提下山的事了。
人们常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这就是在提醒那些不自知的人不要以为自己学到的东西已经足够闯天下了,出去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是多么贫乏。人一生都要处于学习之中,从诞生之日,经过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去,都不应该放弃学习新知识。因为对于世人来说,知道得越多,所接触的东西越多,就会愈发感到自己之前的孤陋寡闻,才知道原来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依然是不够的。苏格拉底说:“真正的聪明人实际上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因为无知,要学习新的知识,因为学习的知识越多,就会越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
在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如果还用老一套眼光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最终就会与世界脱节,甚至无法与人交流。据统计,当今世界上90%的知识都是在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的半衰期只有5~7年。外界变化如此之大,知识更新如此之快,不学习就等于慢性自杀,最终害的是自己。柏拉图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无知之人到处炫耀自己的知识,最令人痛心的是知道自己无知还是没有停止这种行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充电、加油,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适应外部的变化。
一天,著名的音乐家师旷正在为晋平公演奏的时候,忽然听到晋平公叹了一口气:“有很多东西我都还不知道,可是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笑着说:“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不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你简直就是在答非所问,你不是在故意戏弄我吧?”师旷赶忙解释道:“我怎么敢戏弄大王您呢?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是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年老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蜡烛的光虽然微弱,但是总比摸黑强。”晋平公听后,觉得在理,便点头称是。
即使是老年人,也要怀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生有涯,知却无涯。不断学习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断超越,当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的时候,就会发现任何乐趣都比不上学到一点知识。上海大学的校长钱伟长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