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识形式和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那么意识这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意识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是自然科学和哲学上的重大难题,各种唯心主义利用科学还不能解释意识怎样从物质发展而来的这个难题把意识的起源神秘化,把意识归结为上帝的创造,神的启示或“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旧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是,它们把人的意识等同于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来考察意识,因而没有能科学地说明意识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所产生的高级现象。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所产生的高级现象
自然科学证明,早在45亿年前,地球就已形成,但当时并没有生命存在,更没有人类和人的意识。只是到了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当人类出现的时候,才产生了人的意识。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阶段:
1.由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特性
反应特性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是“物质的本性”的最普遍的表现之一。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相互作用必然导致相互反应,从而留下反应的痕迹。“滴水穿石”“月印万川”等就是非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过程。无机物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最低级的“反映特性”,其特点是通过改变自身状态或转化为它物来体现外界的作用。为了与有机物反映相区别,一般将其称为反应。
由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是自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质变。随着生命的出现,物质的反映特性也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质变,产生了以同化和异化为主要特征的生命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最原始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适应环境,保持机体新陈代谢,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变换以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反映形式,具有趋利避害的特点。如,植物的枝干总是伸向阳光照射来的方向,根部扎向有水多肥的地层;变形虫受到食物的刺激会自动趋向食物并将其吸入体内等。刺激感应性虽然不是动物的感觉,但已包含了感觉的萌芽,是感觉产生的基础。
2.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特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低等生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简单,它们只需要也只具有刺激感应性。当周围的环境变化比较大,并且日趋复杂,仅仅具有刺激感应性已无法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在生物有机体不断适应周围环境的矛盾运动推动下,逐渐产生了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和神经组织,形成了较高级的生物反映形式——动物的感觉。这样,动物就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方式分别反映外界物体的属性,大大提高了生物体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物质基础,就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机构——神经系统。
动物同周围的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动物本身也是一个统一整体。动物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的反映,这就是动物的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动物心理活动的产生,依赖于更高级的物质基础,它不仅需要有已经分化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而且需要指挥神经系统的中心——大脑。动物的活动越是复杂多样,动物心理对动物行为所起的调节作用就越大,动物的心理越是发展,它的活动能力也就越强。随着动物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动物进化的阶梯越高,它对大脑的依赖性也就越大,可见大脑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www.xing528.com)
3.由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高等动物中的猿类,进化到距今300多万年前,其大脑皮层达到了动物演化阶段的最高峰,具有在动物阶段最高级的分析综合能力。之后,随着类人猿向人类的发展,人猿开始相区别,产生了更复杂、更完善的大脑,它的比值高,大脑皮层面积大,皮质神经细胞多,而且各层细胞高度分化,结构严密。因此,人脑能进行最精细的分析和复杂的综合。实现了由动物心理过渡到人的意识的根本质变,这是自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
由此可见,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合乎规律的过程。
(二)劳动与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那么是什么力量使猿变成人,猿脑变成人脑,动物心理过渡到人的意识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劳动与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恩格斯所指的: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4]劳动的这种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为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积极地改造自然,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劳动过程中,人一方面要认识事物的现象,进而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所不能胜任的,这就需要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的意识的产生;另一方面,类人猿从树上来到地面生活,在寻找食物和抵御敌害的过程中,前后肢有了分化,逐步学会了直立行走,解放了手,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反映到大脑的映象,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
第二,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互相交流、互相联系的需要,“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节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5]当这种清晰的音节固定到具体事物时,便产生了语言。有了语言,使大脑能够用词语来概括各种事物,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积累经验、传递知识的工具,从而形成了日益丰富的人类意识。
第三,劳动和语言一起,使猿脑变成人脑,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使抽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大脑更精确,更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另一方面,要求大脑更好地协调自身各部分间的联系,这两方面长期相互作用促进了大脑机能的加强和结构的完善化。如脑容量越来越大,由600毫升到约1000毫升,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可见,人类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因为作为意识产生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劳动和语言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人类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人们一旦离开社会,脱离社会劳动,就不能形成和发展意识,甚至原有的意识也无法保持。“狼孩”的事例,就是一个生动而有力的证据。所以,社会劳动是由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的意识的决定力量。即使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意识仍是社会的产物,人脑仍然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