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妇产科病中医经验集成:针灸治疗方法及操作规范

妇产科病中医经验集成:针灸治疗方法及操作规范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针灸治疗法1.毫针法取穴:关元、血海。在月经来潮前1个星期开始治疗,连续3天,如此坚持3个月。操作:采用隔姜灸,每次2壮。操作:每次选取3~4穴或者相应经脉,常规消毒后,实证以中度叩刺为宜,虚证以轻度叩刺为宜,行经前5~7日开始治疗,每日或者每2日1次,月经尽后停止治疗。操作:实热用泻法,在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施术2min,留针半小时,中间行针1次,月经来时停针。10次为1个疗程。

妇产科病中医经验集成:针灸治疗方法及操作规范

(五)针灸治疗法

1.毫针法

(1)取穴:关元、血海。实热配太冲、曲池;虚热配三阴交、然谷;郁热配行间、地机;气虚配足三里、脾腧。心烦加间使;盗汗加阴郄、后溪;腰酸痛加肾腧、腰眼;胸胁胀痛加内关、期门;小腹胀痛加气海、气穴;淤血加中极、四满;月经过多加隐白。

(2)适应证:月经先期。

(3)操作:取任脉和足三阴经穴为主。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气虚者针灸并用。在月经来潮前1个星期开始治疗,连续3天,如此坚持3个月。

2.温针法

(1)取穴:主穴:中极、关元、中脘;次穴:气门、外四满、经中。血虚者,加血海、三阴交;气虚者,加足三里、脾腧;血寒者加命门、归来、三阴交;血热者,加行间、太溪;肝郁气滞者,加中脘、期门、内关;肾虚者,加肾腧、水泉。

(2)适应证:月经不调。

(3)操作: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32号1.5寸毫针,按腹针的标准化取穴,刺主穴时将针进入地部,病人可无针刺反应或略有胀感,次穴将针刺入人部。虚证、寒证者可在主穴温针灸,或在神阙穴艾箱灸。

3.艾炷灸

(1)取穴:血热先期主穴:关元、血海、三阴交,实热加行间、太冲;虚热加复溜、太溪、然谷。气虚先期: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

(2)适应证:月经先期。

(3)操作:每穴灸5~10壮,脾俞可灸10~15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于两次月经中间开始施灸,每日1次。

4.隔姜灸

(1)取穴:气海、中极、归来(双)。

(2)适应证:月经不调。

(3)操作:采用隔姜灸,每次2壮。灸使局部产生微红,有热感为佳。(www.xing528.com)

5.点灸疗法

(1)取穴: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极、承山。经期内加攒竹、头维、食魁、中魁、无魁穴(手背无名指,指间关节处)。

(2)适应证:月经不调。

(3)操作:各穴日灸1次。施以温和灸,每穴约5~7min,至局部红热温润为度,10次为1个疗程。

6.耳压法

(1)取穴:子宫、神门、肝、脾、肾、内分泌、皮质下。

(2)适应证:月经不调。

(3)操作: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0.5×0.5cm的胶布上,贴压在所选穴位上,用手按压使患者有明显的痛感,若无痛感,用指甲压王不留行籽使之左右活动至有痛感为止,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均有胀或痛感,1周(夏天5天)后,依上法贴压对侧耳穴。每于行经前半个月开始贴压,至月经来潮为1个疗程。

7.皮肤针疗法

(1)取穴:月经先期:小腹部任脉、脾经、胃经;月经过少:任脉以下经脉,膀胱经腰骶部经脉。

(2)操作:每次选取3~4穴或者相应经脉,常规消毒后,实证以中度叩刺为宜,虚证以轻度叩刺为宜,行经前5~7日开始治疗,每日或者每2日1次,月经尽后停止治疗。

月经过少血寒者可配合灸神阙5~10min,每2~3日叩1次,10次为1个疗程。

8.头皮针疗法

(1)取穴:主穴:生殖区、血管舒缩区。月经先期气虚者加顶中线,有腹痛、腹胀、胸胁胀痛者加顶颞后斜线的上1/5;月经过少肾虚者加顶中线,血虚、痰湿者加胃区。

(2)操作:实热用泻法,在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施术2min,留针半小时,中间行针1次,月经来时停针。气虚、血虚、肾虚、虚热用补法。隔日1次,每次施术2min,留针半小时,不行针,经期停针。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以后休息,待下次月经净后进行第2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