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玉谈志》:探索大唐灵州镇将的军事丰碑

《生玉谈志》:探索大唐灵州镇将的军事丰碑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耸立在灵州大地上的一座军事丰碑——评《大唐灵州镇将》在2007年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里,宁夏大学著名历史教授白述礼先生所著《大唐灵州镇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掩卷后,我慢慢品味、思考,深感这是一座耸立在灵州大地上的一座军事丰碑,为后人研究唐代宁夏军事历史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为了记述的完整性,还专题列出《大唐灵州镇将一览表》。

《生玉谈志》:探索大唐灵州镇将的军事丰碑

耸立在灵州大地上的一座军事丰碑——评《大唐灵州镇将》

在2007年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里,宁夏大学著名历史教授白述礼先生所著《大唐灵州镇将》(以下简称《镇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镇将》一书的出版,是宁夏首部以朝代划分的军事人物史书,不但填补了研究古代军事人物的空白,而且对研究唐代宁夏军事史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书出版之前,我因主编《宁夏军事志》,在“军事人物”篇中有关于唐代军事人物传略和名录,但都比较简单。《镇将》出版后,白老先生首先将书赠送与我。全书资料翔实,军事特色鲜明、语言朴实通顺、图文并茂,称得上是宁夏军事历史上的一部佳作。掩卷后,我慢慢品味、思考,深感这是一座耸立在灵州大地上的一座军事丰碑,为后人研究唐代宁夏军事历史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考证有据,揭示灵州历史地位

宁夏在历史上是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错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灵州在古代军事地位重要,在唐代军事地位尤为突显。唐代初期,灵州拱卫关中,是唐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枢纽,为宁夏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唐太宗曾经在灵州会见敕勒诸部使者数千人。唐代中后期,灵州成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朝中兴之地。唐朝以京官要员驻守灵州,并以太子挂帅遥领镇守。朔方军镇(治灵州)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级军事机构,下辖27州、7军,拥兵6.4万余人、马2.4万多匹,是唐代防区最大、兵力最强的军镇,在唐朝中期达到顶峰。只是到西夏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北移至今银川市。白教授是教授世界史的,但对古代灵州却情有独钟,在研究唐代灵州军事历史上独树一帜。白教授曾经参加《吴忠市志》编写,对研究唐代灵州确切的地址和军事地位有重大贡献。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存真求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思想性、地方性和资料性的相对统一。早在1989年,他在《古灵州城址初探》一文中,曾经提出“古灵州的地址,似应在今吴忠市境内。”而我在指导、审查《银南军事志》和《灵武军事志》时,都要求写灵州在“吴忠市(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北、灵武市西南”。后来,在审查《吴忠(利通区)军事志》时,要求把白述礼著《古灵州城址初探》一文列为附录内容,如今已被自治区内外史志专家所认同。《镇将》在“前言”中,用较大篇幅介绍古灵州的历史沿革和地位,明确指出“中国古代历史鼎盛的唐朝时期,塞北重镇灵州,曾经是朔方节度使理所。唐朝近300年间,先后有百位将帅坐镇,驻有重兵”。先后有唐太宗李世民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四位皇帝到过灵州,咏灵州的唐诗近百首。中华名将、唐朝著名军事家、大唐宰相、汾阳王、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大使郭子仪评价灵州为“国之北门”。“前言”将灵州在唐朝的军事地位揭示得比较清晰,对后人了解古代灵州的军事地位有很大帮助。这一点,白教授所作的贡献是历史性的贡献。

二、浓淡相宜,展现大唐镇将风采

朔方军镇不但负责整个关内道中部、北部防务,还兼领内支度营田使、关内盐池使、押诸蕃落使、宫苑监牧使、关内道采访处置使、陇右兵马使和六城水运使等职。唐朝一批有影响的军事将领在灵州军事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刀光剑影、各具特色的战争话剧。唐朝大大小小在灵州的军事将领数以万计,各级将校约有千人,唐代灵州军政长官、镇将有113人之多。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以来,诸多历史学家开始重视人物在物质、文化创造上的功绩,纷纷传写人物传记,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镇将》作者慎重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60名将领给予立传,其中有唐初大军事家李靖,有被唐太宗肯定的李道宗和薛万彻,有在完成北方防御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娄师德、张仁愿、张说,还有以安边为务、身兼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在平定“安史之乱”起关键作用、大名鼎鼎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等,涵盖了唐朝大部分名将。白教授以学者的视觉和严肃的态度检索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对60名著名将领进行详细评价,是目前我所看到的唯一一部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历史读本。例如,在《中华名将大唐战神李靖》一文中,从其故里京兆三元(今陕西三元)写起,用较大篇幅详细写了他担任灵州总管期间,抗击突厥、大显灵州镇将的风采。“贞观之治”,李靖功不可没,难怪唐太宗发出“朕在渭水所受的耻辱现在雪洗了”的感叹。再如,在《西北营田大使娄师德》一文中,对武则天时期在宁夏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都督兼“知灵(州)、夏(州)营田事”的娄师德,将其与屯田战士同劳动、共甘苦的事迹给予列传,也反映了大唐灵州镇将宽厚待人的高尚品德。再如,在《中华名将再造唐朝的郭子仪》一文中,对以平息“安史之乱”而闻名杰出军事家郭子仪给予翔实记述。特别是对他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的军事活动,都正确给予记述。同时,对在灵武勤王、平息兵变、历战吐蕃以及平息仆固怀恩叛乱等战事,给予浓墨重彩,既客观地记述了战争史实,又体现了古代灵州的军事地位。在《镇将》一书中,不但对唐军著名军事将领给予立传,将其写细、写实、写活,字里行间不乏精彩之笔。而且对未入传的镇将,列入《大唐灵州镇将名录》给予记述,共113人,其中除含入传镇将60人外,从隋末起义军领袖、唐首任灵州总管郭(李)子和写起,一直到唐朝灭亡前最后一任灵州节度使韩逊止,按照前后顺序给予简单记述。同时,为了记述的完整性,还专题列出《大唐灵州镇将一览表》。作者在这些方面可谓用心良苦、粗细结合,读后给人以十分完整的概念,了解灵州军事长官的变迁,对了解唐朝的辉煌历史也是有益的补充。

三、鲜明生动,塞上江南特色浓郁(www.xing528.com)

鲜明生动,富有地方军事特色,是一部军事史志读物成功的重要标志。《镇将》在地方军事特色上十分鲜明。从唐朝建立到灭亡,针对不同时期的军事人物,分别按照时间和功劳大小进行重点记述,书中人物比较鲜明生动。例如,在《中国门神一代将星尉迟敬德》一文中,对尉迟敬德(尉迟恭)单骑救秦王脱险、在玄武门荣立头功、率精骑击败突厥,以及在担任灵州都督、灵州刺史时的活动,都写得十分生动。在《中兴名将灵州铁勒族浑瑊》一文中,将出生在灵州的少数民族将领浑瑊写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在记述其少年随父参军、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出镇灵州后,大笔一挥详细写出“吐蕃会盟、遭到劫持”,后只身逃回、入朝请罪,唐德宗不予追究的史实,浑瑊对唐王朝无比忠贞,“虽居远地、如在帝前”。从每位镇将的具体传略上看,书中对他们的出身爱好、参加的军事活动、具体的治军方略生活趣事等,都有记述。全书通过对人物的撰写,对许多重大战役、战斗和军事活动交代得比较清楚,反过来又使每位人物更加丰满。例如,在《首任朔方节度大使名相张说》一文中,记述了集将军、宰相、诗人于一身的首任大唐朔方节度使张说的生平事迹,他是12个大唐“三入宰相”之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记述了张说在平息康待宾、康愿子两次叛乱的过程。文中有唐玄宗李隆基《送张说巡边》诗,称赞其“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同时,还有著名诗人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一诗,提出了“庙算在休兵”的主张。张说在《将赴朔方军应制》中,表达了“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和“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的胸怀和愿望,使他的壮举更加有声有色。

四、通俗易懂,有益军事读物普及

军事史志书籍比较枯燥,不懂军事或不从事军事工作的人大多不愿意看。《镇将》与其他军事史志书籍不同,它十分注意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语言通俗,让读者读起来容易明白。例如,在《筑受降城的宰相张仁愿》一文,用“三贤故里文武兼修”“出任监军迁侍御史”“核查监军弹劾承景”“抗击突厥武后赐药”“幽州都督修潭柘寺”“洛州长史前贾后张”“坐镇灵州筑受降城”“灵州总管知人之鉴”“拜为宰相千秋留名”九个小标题,就把张仁愿的简历和筑受降城的经过写得明明白白。赞颂古灵州的大唐诗人吕温,为歌颂张仁愿而作《三受降城碑铭》,灵州百姓在受降城为其建祠纪念。全书每个入传人物都用通俗易懂的小标题,将人物传主的生平事迹串联起来,使这些军事指挥者和良将才官光照后人,成为今吴忠地区乃至全宁夏人民的骄傲,为其他军事史志功能所不及的。《镇将》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占有资料非常丰富。该书搜集了大量的历代军事文献和军事诗赋。从这些丰富的军事文献、诗赋中,不但反映了频繁的军事活动,而且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在撰写人物的同时,还结合人物传主选录部分诗词。例如,在《因乱得位的宰相崔宁》一文中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益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作者引用唐代诗歌40余首,还有部分皇帝诏书和墓志铭、碑铭等等,无疑为全书锦上添花,把唐朝军队在灵州作战的情景和将帅的风采,呈现在读者面前,不免使人浮想联翩,进入古代边塞苍凉的境界,读后令人对大唐灵州镇将的壮志雄风,备感敬佩。

除此之外,《镇将》一书还有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军内外史志工作者学习。当然还存有不足,在诸位镇将参加和指挥的战事上略显苍白。如能够再多收集一些资料,结合战事记述有关人物,会使各位镇将活灵活现、血肉丰满,更加栩栩如生。瑕不掩瑜,《镇将》仍然是一部优秀军事史志读物,会在军营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将其推荐给广大读者。

(原文发表在《宁夏史志》2007年第2期,本文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