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寺堡地区军事史话:生玉谈志

红寺堡地区军事史话:生玉谈志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古论今话红寺——红寺堡地区军事史话红寺堡地区地处宁夏中部、大罗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北部,东西、南北川道相汇,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移民、军屯垦发之地。其中,唐代灵州之东皋兰州疑即今红寺堡地区,为铁勒九姓居住地区。夏军攻占灵州后,今红寺堡地区归属西夏。元朝统一全国后,宁夏成为腹地,今红寺堡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解放战争时期,今红寺堡地区在宁夏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红寺堡地区军事史话:生玉谈志

谈古论今话红寺——红寺堡地区军事史话

红寺堡地区地处宁夏中部、大罗山自然保护区的西北部,东西、南北川道相汇,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移民、军屯垦发之地。先秦时期,今红寺堡地区先后为荤粥、鬼方、犬戎、匈奴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军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秦国边界推进到黄河岸边,今红寺堡地区被划为秦北地郡(治今甘肃宁县)版图,是为首次大开发。秦末汉初,匈奴“界于故塞”,今红寺堡地区为防御匈奴南攻的要冲之地,武帝时期开始举兵反击。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迁徙内地70余万灾民至河南地(黄河河套以南广大地区),大兴开渠引水灌溉。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汉廷在北地郡三水县(治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北红城水上垣村古城)设北地郡属国(后为安定郡属国)都尉,安置匈奴浑邪王部众。自东汉末年,西北三次羌族大起义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处于大分裂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局面。进入隋朝后,红寺堡属灵武郡鸣沙县。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决定亲赴灵州参加民族大会盟盛会。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铁勒、回纥等13部内附,唐廷置6都督府、7州(羁縻州)予以安置。其中,唐代灵州之东皋兰州疑即今红寺堡地区,为铁勒九姓居住地区。“红寺堡”之名当始于唐朝(或可追溯至汉代),乃大唐灵州大都督浑瑊之浑氏后裔居所,后来“浑氏”(浑氏当为匈奴浑邪王后裔)逐渐演变为“红寺”,才有这“红寺堡”之名。“安史之乱”后,红寺堡地区被吐蕃占领长达80年之久。宋、夏时期,李继迁声东击西,多次利用骑兵劫夺宋军粮秣。夏军攻占灵州后,今红寺堡地区归属西夏元朝统一全国后,宁夏成为腹地,今红寺堡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明朝时期,固原镇是整个西北边防重镇总指挥部——“三边总制”府所在地。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移陕西镇于固原,固原总兵官防秋时移驻今下马关镇,红寺堡地区为南北用兵要道,并筑红寺堡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十六子朱栴为庆王,红寺堡地区得到很大开发。明《嘉靖宁夏新志》称,“套虏(残元蒙古族贵族军队)举众寇固原,往返必经之地”。明代军事工程浩大,境内徐斌水边墙经历次续修,逐渐形成“固原旧边墙”等骨干边墙,成为当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廷推行“满蒙一家”政策,居住于黄河、长城内外的蒙古族各部已是大清帝国臣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设置平远县,红寺堡属平远县辖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西征进入宁夏后,红十五军团在罗山地区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今红寺堡地区在宁夏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当代,人民解放军在这里举行军事活动。因红寺堡在古代处于军事要冲位置,许多军事史料因兵燹而荡然无存,但红寺堡“史不绝书”,给后人留下众多军事史话。

一、《诗经》留佳话戎狄闹春秋

早在夏、商、周时期,大罗山及其周边地区(含红寺堡)沟壑纵横、森林茂密,一个古老而强悍的部族——戎狄,在西周王朝的北部、西北部崛起,史书称其为北狄、西戎。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留下许多佳话。

《诗经》记述猃狁地

商朝末期,分散在宁夏南部、不相统属的猃狁〔1〕等戎狄部落仍然居住在深山溪谷。其中,义渠、乌氏、昫衍戎发展较快,义渠戎部落武装经常与周人发生征战。《诗经》有周:“征西戎、鬼方”和猃狁、义渠等记载。在《诗经》里有三首诗描写周军北伐猃狁的战事,其战事当波及今红寺堡地区。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2〕,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猃狁于夷。

此诗记述的是周厉王元年(前857年)周大将南仲,曾率周军到北方征战猃狁获胜,并在朔方(今陕北、陇东和宁夏黄河以南地区)筑城,猃狁就居住在甘肃庆阳至宁夏黄河以南广大地区,今红寺堡地区亦包含在内。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此诗为西周宣王时士兵出征所唱的歌。周宣王在位46年,多次征伐其他部族。周宣王在位期间,周军与猃狁之间一次又一次展开拉锯战,双方互有胜负。

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猃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猃狁,在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猃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六月》,即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六月。周宣王五年(前823年),猃狁逼近西周腹地。宣王命大臣尹吉甫率师,以十乘战车组成先锋部队,深入今甘肃庆阳、宁夏固原及其以北地区,将猃狁击退。

义渠举兵攻秦国

周平王将周室东迁洛邑后,义渠戎乘周室内乱建立郡国(治今甘肃宁县境内),并不断扩大疆域。在春秋战国动乱时期,义渠戎直接参与了合纵联横的军事、政治角逐。戎狄部落实行举族皆兵,“以战死为吉利,病死为不详”,作战十分勇猛,义渠戎与秦军作战互有胜负。秦国与西戎矛盾日渐尖锐,其兵事主要与西戎诸国进行,时间长达350多年。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穆公乘机出兵,一举攻破西戎12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厉共公三十三年(前444年),秦国出兵攻伐义渠国。义渠大败,秦“掠其王”后退军。此后,义渠养精蓄锐,开始“筑城郭以自守”,“与秦争雄”。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义渠国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大举向秦国发动进攻,秦军节节败退。义渠从泾水北攻至渭河以南一线。秦惠文王三年(前335年),义渠国再一次向秦军发动进攻,兵锋直指洛水一带,秦军大败,义渠与秦军处于对峙状态。秦惠文王七年(前331年),义渠发生内乱,秦乘机“败其军,破其国”,派大将庶长操率领秦军进攻义渠。秦军乘势攻入义渠腹地,占领重要城郭郁郅(治今甘肃庆阳)。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将占领的郁郅、乌氏改设义渠县(今甘肃庆阳)。义渠戎、乌氏戎被秦军所灭后,朐衍戎(以今宁夏盐池县为中心)亦不战而降,始为秦国属地。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之机,摆脱秦国控制,联合东方诸国抗击秦军,收复部分失地。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军在中原战场得胜后,调重兵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秦昭襄王稷元年(前306年),因秦昭王年龄太小,由其母宣太后摄政。宣太后改变正面进攻义渠的策略,采取拉拢、腐蚀的怀柔政策,以麻痹义渠王,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并任其长期居住。后义渠王与宣太后淫乱,生有二子,义渠王丧失了对秦国的斗志。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秦军乘义渠无主,将义渠彻底击溃。

义渠民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成员。从商代武乙年间建立部落方国至秦昭王时期,存在800余年。义渠在与其他诸国的战争和竞争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至此,在中国的历史上,长达近2000年的西戎诸国,以义渠国最后被秦军消灭为标志,退出历史舞台。部分义渠戎被秦军击溃后,逐渐融入汉民族;部分义渠戎北逃,成为匈奴族成员。“盖义渠即灭,余众北走,以后为匈奴,居河套南北”〔3〕,继续与秦军对抗,成为秦国在西北地区的主要对手。秦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今红寺堡地区纳入秦国北地郡版图。

二、秦开“河南地”汉筑三水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经过兼并战争消灭群雄,“统一宇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今红寺堡地区属北地郡(治今甘肃宁县)。秦末农民大起义失败后,经过4年楚汉相争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今红寺堡地区先属北地郡(治马岭县,今甘肃庆阳市环县东南的马岭镇),后属安定郡(治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原州区城关)。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汉光武帝刘秀于藁城称帝,史称东汉,北地郡治由马岭移至富平(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红寺堡地区属安定郡三水县,东汉时期战争活动连绵不断。

蒙恬夺取“河南地”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曾亲自巡视“陇西,北地,出鸡头山(今宁夏泾源县境),过回中”(《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把注意力转向西北,并考察、制订巩固西北边疆的战略。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长期在蒙古高原水草而居。“殷商时称鬼方、獯鬻,周谓猃狁,战国时名匈奴、胡”〔4〕,谓之“随世易名,因地殊号”(王国维《观念堂林集·鬼方考》)。战国后期,匈奴进入奴隶社会,最高首领为单于,尚武并善骑射,长于野战,“来如兽聚,去如鸟散”。加之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族内无孤寡,人口增殖迅速。当中原地区进入激烈兼并战争时,匈奴乘机南下掠夺人畜、财物,边境不宁。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北伐匈奴。蒙恬为秦朝名将,曾任秦内史,其先祖为齐国人,祖父蒙骜、父蒙武均为秦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蒙恬率军30万(《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为10万),主力从咸阳出发,沿黄河北进击匈奴。一路上“覆军杀将系虏单于”,攻击匈奴军主力,迫使匈奴部落纷纷降服,很快占领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及陕西榆林一带)。匈奴单于见秦军锐不可当,仓皇北逃。蒙恬率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却匈奴七百余里”,夺取黄河南岸全部地区,史称“河南地”。西部秦军由陇西、北地郡出击,战事发展顺利,未遭遇激烈抵抗,即掳获众多人、畜,匈奴残部向西北方向渡黄河而逃走。蒙恬收复河南地后,控制了阴山一线要地,开始治理边防,经略新开辟地区,以防匈奴再度攻掠。蒙恬对秦、燕、赵三国原筑长城加以增修,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称万里长城。

次年,又在黄河河套地区临河筑34(一作44)县城,设亭障以御匈奴。县城以黄河为防线、沿黄河而建,其中包括富平县县城(治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南),今红寺堡地区当属该县。在此期间,蒙恬指挥军民在沿边一带的重要地区,筑城设治,移兵实边,从内地调来大批“罪人”,进行戍边耕作,一面戍边,一面屯垦,使边地人口增加,是为今宁夏地区第一次大开发。红寺堡地区介于牛首山、罗山和烟筒山之间的山间平原,属新开辟的地区,其农牧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蒙恬御边10余载,匈奴不敢入,故备受秦始皇宠信,秦始皇临死前遗书长子扶苏,要将整个秦王朝兵权交由蒙恬掌握。秦始皇死后,赵高挟持秦二世胡亥篡权,杀扶苏,假传秦始皇手谕,逼蒙恬自杀。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蒙恬被逼死于阳固(今陕西绥德县西)。“坑灰未冷山东乱”,陈胜、吴广起义,秦朝遍地烽火。秦末汉初,楚汉相争,秦王朝边防松弛,徙边戍守者纷纷离去,沿河修筑的城寨变成废墟,匈奴冒顿单于乘机向汉朝发动进攻。

武帝安置浑邪王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初,“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郡都尉卬,虏人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史记·匈奴列传》),直接威逼京都长安。汉文帝决定派张相如、董赤、栾布等发兵御击,汉、匈双方20余万骑激战。匈奴攻掠月余,被汉军驱逐出塞外。战后,汉文帝令卢卿、周灶、魏速率军分驻陇西、北地、上郡,以备匈奴。后又任大将张武率军屯驻北地。此后数年,匈奴进攻从未间断。文、景时期,虽然几次遣嫁宗室女于匈奴,但并未遏止其入寇。汉景帝时,重用名臣猛将,如李广、程不识等任北地、上郡太守,以加强边防防御。

经文、景至武帝的50余年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强盛,并拥有强大骑兵。匈奴右部以五原、狼山、贺兰山、焉耆山、祁连山为繁衍生息之地。驻祁连山地区的匈奴部落,浑邪王占据今酒泉地区,休屠王占据今武威地区,浑邪王和休屠王所部活动频繁,并有南连西羌的动向。匈奴若南连西羌,则成为汉廷西北大患。汉廷若得其地,则西北巩固,同时又掌握了通往西域的通道(河西走廊)。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改变和亲政策,全面反击匈奴。汉元朔二年(前127年),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出击败楼烦、白羊王部于河套以南。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分两路出击匈奴。霍去病为右路,由北地郡出发;公孙敖为左路,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以祁连山为会师地。汉军此次作战,是继霍去病第一次河西走廊后发动的又一次远征,两次战争相距不到半年。同年五月,霍去病亲自率军从北地郡向西北出发,沿路渡黄河北上,越过卑移山(今贺兰山)向西北挺进,绕道居延海,采取迂回战术,歼祁连山之匈奴。在今黑河弱水上游)流域同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汉军控制了河西走廊后,在原浑邪王、休屠王驻地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匈奴单于怪罪浑邪王、休屠王作战不力,“欲诏诛之”。元狩二年秋,浑、休二王密谋内顺降汉,遂派人与汉军联络。霍去病率军前往河西接应匈奴降汉部众。此时,休屠王突然反悔,浑邪王率兵将其杀死,并收编了休屠王的军队。霍去病到姑藏(今甘肃武威)后,协同浑邪王斩杀不愿降服而煽动哗变的出逃者。匈奴“降者数万,号称十万”。

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又协同浑邪王率众东渡黄河到长安,受到汉武帝隆重接见。浑邪王被封为“漯阴侯”,其他重要官员数人,也被封为“侯爵”。同年,“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黄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史记·骠骑列传》)。汉廷在北地、朔方、陇西、上郡、云中黄河以南地区设5个属国,置“属国都尉以统之”,安置投降的匈奴浑邪王残部。北地郡三水县城位于大罗山东侧脚下(今宁夏下马关镇北红城水上垣村古城),汉廷在三水县城设北地郡属国都尉,负责安置匈奴投降者,以便保存原部落习俗,从事生产和游牧。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因屯田事业迅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汉廷将北地郡划为北地、安定两郡,三水县改隶安定郡。从此,三水县又成为安定属国都尉治地。据作者从5个属国所处地理位置分析,三水县属国位于5个属国之间,当为右匈奴浑邪王及其后裔所居。上垣村古城称“红城”的“红”字,有可能是“浑”或“胡”音的演变。明代杨一清所筑的红寺堡城(1971年版军用地图上标为“旧寺堡子”),即在大罗山南、小罗山西麓原新集乡境内,与红城水上垣村古城仅一山之隔,中间有开辟的通路。在汉武帝统治的半个多世纪,三水县城成为安定郡属国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期,在加强筑城的同时,“开河渠、设屯田”,红寺堡地区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卢芳起兵反王莽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乱。汉甘露二年(前52年),呼韩邪单于率部众再次降汉。汉元帝即位后,又在长安以盛大典礼迎接呼韩邪单于“来朝”,并将宫人王昭君嫁给他。自此后数世,汉、匈之间无战事,处于相对和平时期。自入汉以来,匈奴人认为自己为汉室外孙,匈奴铁弗部多改为刘姓。王莽末年,天下人心思汉,刘秀沿用汉朝国号于25年称帝,史称东汉。东汉时,安定郡隶属凉州部,三水县仍沿西汉旧制,设安定属国都尉,红寺堡地区为北方匈奴与西羌部众交往的通道。

王莽篡政不久,天下大乱。绿林起义军北上时,共推起义军汉宗室首领刘玄做皇帝,以号令天下。刘玄为人才略不足,大封宗室为功臣,任卢芳为骑都尉,使其镇守安定郡及以西地区。卢芳,字君期,安定郡三水县人,自称为汉武帝曾孙刘文伯,即汉武帝与浑邪王姐(蠡浑邪之姨母)所生第三个儿子回卿的孙子。王莽末年,与三水属国羌胡数千人起兵反抗王莽政权,一时惊动朝廷上下,史称“卢芳割据”。他牵制了王莽政权的部分兵力,在推翻新莽政权中起了积极作用。今大、小罗山,原称大蠡山、小蠡山,蠡山的“蠡”字与匈奴蠡浑邪有无联系,也应值得考察。汉更始三年、建武元年(25年)九月,赤眉起义军攻入长安,刘玄亡命出逃,后被起义军杀死。不久,“三水(今宁夏罗山地区)豪杰”,立卢芳为上将军、西平王。卢芳旋派遣使节与“西羌、匈奴结和亲”(《后汉书·卢芳传》),企图借助匈奴的力量,达到割据一方的目的。匈奴单于派人迎卢芳及其兄卢程等,兄弟二人同时投奔匈奴。匈奴单于和卢芳相互利用,立卢芳为“汉帝”,留居匈奴,委卢程为“中郎将”。令卢程领匈奴骑兵返还驻守安定,三水县当地、羌胡均参加了起义。汉建武五年(29年),单于又令卢芳“还汉地为帝”。卢芳入塞后,建都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继而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5郡,并置守令。卢芳自称“天子”,与匈奴经常联合南犯。

汉建武八年(32年),汉将冯异击败卢芳部贾览和匈奴奥建日逐王比,“上郡、安定皆降”。继之,卢芳与匈奴经常联合攻掠,“北边无宁岁”。汉建武十三年(37年),卢芳复亡入匈奴。汉建武十六年(40年),自匈奴入居高柳,遣使乞降,被封为代王。汉建武十八年(42年),卢芳“复亡入匈奴”,“留匈奴十余年”,直至病逝。

羌族起义两无益

汉代的羌族种落繁多,见诸史记载者达一百余种,分布于西北各地,东汉一朝几乎与羌乱相始终。从汉安帝时起,羌族发动三次大起义,延续近60年。羌族原来居住在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青藏高原,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东汉王朝建立后,陆续将羌族东迁,其杂居在河西、北地、上郡一带的羌族当属于东羌(可称汉化的羌族),今红寺堡地区境内聚居着匈奴(亦称“胡”)和羌族等少数民族。汉孝安皇帝刘祜永初元年(107年)夏,羌族诸部纷纷起兵反抗,史称“羌族第一次大起义”。

汉永初二年(108年),羌族起义军首领、先零羌豪滇零大败东汉征西校尉任尚后,率起义羌民向北出击至北地,在北地(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北)称帝,被羌人拥为“天子”,建立政权。滇零集结诸种羌数万人,起义遍及安定、北地、上郡,威震三辅。北地太守“因失北地,被下狱死”〔5〕。汉永初五年(111年)三月,经东汉朝廷批准,将北地郡治内迁池阳(今陕西泾阳)、安定郡治内迁美阳(今陕西扶风东),同时许多县治也迁往关中侨居。汉永初六年(112年),滇零病死,其子零昌袭“天子”称号,以狼莫为军师,以杜季贡为将军,据守丁奚城(今宁夏灵武市西南)。

汉元初元年(114年)夏,东汉朝廷派征西将军司马钧督领右扶风太守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等8000余人,护羌校尉庞参领羌胡兵7000余人,分兵两路北进。汉军司马钧部独军推进,攻克丁奚城,杜季贡救援不及。仲光、耿溥等分兵深入,起义军在诸险要处伏击仲光、杜恢、盛包等部,仲光等被杀死,司马钧逃遁,兵败自杀,东汉军死3000余人。中郎将任尚改派骑兵攻击,杜季贡兵败丁奚城下。汉元初三年(116年)五月,汉度辽将军任尚领匈奴兵万余人,击败零昌于灵州(今宁夏吴忠市西北),零昌败往北地。六月,护羌校尉任尚乘势破丁奚城,进而击败零昌。零昌妻子被杀,庐帐被焚烧,死700余人,损失大批牲畜。次年,任尚遣刺客刺杀杜季贡、零昌。十二月,任尚领诸郡兵与骑都尉马贤共同追击狼莫。马贤先至安定青石岸(今甘肃平凉东),狼莫派兵阻击,先败马贤。继之,任尚领兵追至,遂从高平合势俱进,狼莫兵退北地。任尚、马贤等步步进逼,追至北地,双方相持达两个月之久,后在富平上河峡(今宁夏青铜峡镇)激战,狼莫大败,死5000余人,失畜群10余万头。不久,狼莫亦被暗杀,羌族第一次起义遂被镇压。《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这次对羌作战,“兵连师老,不暂宁息”“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并凉二州为之虚耗”,双方损失极为惨重。东汉政权耗资240亿钱,府帑空竭,受到了沉重打击。

汉永建四年(129年),尚书仆射虞羽上书,认为北地、安定、上郡一带,不可久弃,建议将汉永初五年(111年)迁走的北地、安定、上郡迁回原地。九月,安定迁至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地仍迁回旧地,汉顺帝派郭璜督散居在外的原三郡居民,修复城郭,各还旧县,设置堠亭驿站,修复废坏渠道,大量屯耕,以备荒年。

汉永和四年(139年),因地方官吏对羌人的奴役、掠夺与残酷压迫,羌人纷纷举兵起事,战火很快燃遍西北诸郡,爆发了第二次羌族起义。东汉派马贤为征西将军,联合西部诸郡共10万大军,分屯要点,储粮屯兵,备御“羌患”,伺机攻羌。十一月,北地、安定等郡东羌和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固城)羌族部众会合后,分三路进军。东路以巩唐羌为主,攻击陇西各县;北路以罕羌为主,攻北地郡;西路由诸羌骑兵组成,攻击武威郡,整个凉州和三辅地区都受到攻掠,战事波及今红寺堡地区。汉永和六年(141年)初,东汉朝廷令征西大将军马贤出击。五月,巩唐种羌攻北地郡,败北地太守贾福,占据多座城堡。武威太守赵冲奉命驰援,与北地郡兵合力攻击,虽经数战,仍不能胜,进而围攻安定。安定太守郭璜兵败。安定郡将命安定朝那人皇甫规为功曹,领兵800与羌民大战,羌民略退。东汉朝廷再次将安定徙至扶风、北地徙至冯翊(今陕西泾阳东)。

汉汉安元年(142年),以赵冲为护羌校尉,由于羌人缺乏统一指挥,未能协同作战,加之东汉王朝的分化,罕羌、烧何羌等各部羌众先后降汉,第二次羌族起义失败。由于连年战乱,农民房屋多被焚毁,堡坞破残,人口大减,东汉朝廷耗去军费80余亿钱。

第二次羌族起义失败后不久,又爆发了羌族第三次大起义。东汉王朝起用中郎将皇甫规、张奂和段颎等人领兵镇压。此三人均系凉州(今甘肃武威)人,号称“凉州三明”。护羌校尉段颎受命后,即率兵追剿,对羌人坚决镇压。各地羌人普遍起事,到处“作乱”,但官军一来,即逃入深山;官军一退,则出山掠杀。汉军伤亡较大,段颎亦险些丧命,人民苦不堪言。东汉朝廷遂免去段颎职务,改派主张“剿抚兼施”的皇甫规(朝那县人)为中郎将,统领关西诸郡兵马,统管治理羌务。皇甫规击败零吾羌后,惩办了欺压羌人的安定郡太守孙隽等地方官员,招降了先零诸羌部众10余万人,形势顿时改观,大批羌人来归。

汉延熹五年(162年),重新任命段颎为护羌校尉。段颎改变以“安抚为主”的方针,率军入河西追剿,西羌各部起义军相继失败。段颎镇压西羌起义军成功后,东汉朝廷再度支持段颎镇压东羌。汉孝灵皇帝刘宏建宁元年(168年),段颎率军万余人,转攻东羌。从今甘肃镇原县东南,直指高平县西北逢义山,与先零羌大战。段颎布设战阵,以三行长矛兵正面排列,期间配备强弩手,两翼用骑兵掩护,并激励士兵:“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6〕。全军齐心协力,突而击之,大胜羌兵,获牛羊28万头,杀死羌兵8000余人。后又在奢延泽(今陕西定边东北)、灵武谷(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大败羌族义军。在泾阳再败先零羌后,段颎向汉灵帝保证:“绝其本根,不使能殖”。次年夏,段颎寻找战机,遣部将田晏带兵5000人,进驻羌人屯聚地瓦亭山扎营,诱羌人进攻。羌军四面攻击,汉军殊死战斗,终于击溃羌军。继而,汉军又追杀羌族起义军余部于射虎谷(今甘肃天水西),并乘势招抚。至此,第三次羌族大起义终告失败,两败俱伤,“千里一片荒凉”“草原上白骨相望”。

羌族三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统治,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羌族也在起义中分崩离析。

三、魏晋多战事隋唐大开发

自东汉末期黄巾农民起义被镇压以后,各地豪强经过长期混战、吞并,曹操基本上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西晋末期,在北方出现许多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此后,全国呈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北朝时期,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等割据政权先后在今红寺堡地区活动。魏晋至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战事频繁。公元581年,北周大将军杨坚代周立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90余年的大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同时也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很快灭亡。李渊建立强大、统一的唐帝国后,封建制度日趋完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被削弱,分裂割据局面再度发生。隋唐、五代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和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时期。红寺堡地区在隋朝属灵武郡鸣沙县。唐代,在大罗山东麓安乐州曾经安置吐谷浑部众,东皋兰州(今宁夏红寺堡地区)是铁勒九姓侨居之地。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割据势力愈演愈烈,进而陷入了“五代十国”割据势力争夺的战火之中。

晋军兵败大罗山

东汉末年,魏、蜀、吴鼎立。汉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时今宁夏地区为曹魏所统治,但曹魏未能实施有效管辖。魏青龙元年(233年),安定郡保塞匈奴胡薄居姿职等起事,胡遵等领兵征讨,匈奴败降。魏甘露元年(256年),新平(今陕西彬县)等地羌胡起事,魏征西将军司马师领兵平息,并耀兵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北虏震慑,叛者悉降”。先后迁居宁夏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等族。

晋泰始四年(268年)间,河西、陇右一带“比年不登”,致使羌、胡“骚乱”。晋泰始六年(270年)六月,鲜卑族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树机能,亲率数万部众前来迎战晋军,晋军被秃发部击败。树机能乘势东进,攻占陇东重镇高平。晋武帝调尚书石鉴为安西将军,令其率军攻陇,石鉴与树机能对阵近一年,终不能取胜。晋泰始七年(271年)四月,陇右、河西其他各族纷纷起兵,北地羌、胡亦举兵反晋,四处寇掠。晋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刺史牵弘奉命率部镇压。树机能联合诸少数民族迎战,把晋军围困在青山(今宁夏同心大罗山)一带,在双方交战中,牵弘兵败被杀,秦、凉地区被树机能占领,西晋朝野为之震惊。晋咸宁三年(277年),晋镇西将军、汝阴王司马骏,平虏护军文俶等率凉、秦、雍诸路大军进击起义军,树机能作战失利,所领20余万部众降附,河西、陇右地区反晋斗争趋于平息。

晋咸宁四年(278年)六月,羌、胡各族再度掀起反晋斗争高潮,树机能部将若罗拔能与西晋凉州刺史杨欣大战于凉州(今甘肃武威)。此时,兖州“六品武吏”马隆请缨西征。马隆率部长途行军,在今甘肃靖远县境渡过黄河。十一月,马隆率军转战千里,杀伤义军数千人,遂至武威。树机能部猝跋韩、且万能等率众万余落归降。十二月,树机能被杀,凉州复为晋廷所有,安定、北地、金城等地匈奴、鲜卑等部众亦降附晋廷。匈奴、胡各族反晋斗争波及今红寺堡地区。树机能反晋斗争历时10年,先后杀死晋军将领多人,其中有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杨欣等,动摇了西晋王朝统治,晋武帝“每虑斯难,忘寝与食”。但历代农民起义,总是被作为改朝换代的工具,百姓深受其害。西晋灭亡后,各族人民大起义的成果,被匈奴族贵族上层分子刘渊所窃夺。刘渊正式称帝,建立汉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赫连勃勃奇袭没奕于

晋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拓跋珪称王,史称北魏。十六国时期,强悍的北魏骑兵四处征伐,包括今红寺堡地区在内的宁夏南北地区,遭受了极大的战争灾难,最后占据今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套及山西部分地区。当时,北部匈奴铁弗部不断迁徙到朔方(今黄河河套地区)。铁弗部在朔方逐渐强盛。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十月,刘渊后裔刘卫辰遣子直力鞮率兵攻北魏,拓跋珪引兵抵抗,刘卫辰部兵败。魏军乘势追击,从五原津渡河,直捣代耒城,卫辰父子出走。拓跋珪于木根山(今内蒙古五原河西)捕获直力鞮,卫辰亦被部下杀害。十二月,魏主拓跋珪驻军于盐池(今宁夏池盐县北),诛刘卫辰残部5000余人。刘卫辰第三子赫连勃勃逃奔鲜卑族薛干部(今内蒙古五原),薛干部将其转送高平公没奕于,赫连勃勃被招为驸马。

晋升平四年、秦甘露二年(360年),赫连勃勃率众数万投靠前秦王苻坚,被任为安定郡都尉,并保留其在族内主帅称号,后被提封为北部都尉、骠骑将军。后秦主姚兴,任命赫连勃勃为安远将军,出使助没奕于镇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随后,赫连勃勃被任命为安北将军、五原公,拨给“杂种兵”2万余人,使其镇守朔方,防御鲜卑拓跋部。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集合部众3万余人,伪装到高平川(今清水河)一带狩猎,袭击没奕于,尽并其众,称大夏王,正式建立起大夏割据政权,战事波及今红寺堡地区。魏始光三年(42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赫连勃勃诸子争斗残杀之际,大举进攻夏国,兵至平凉。夏主赫连定退守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军攻克平凉,夏长安守将弃城西遁,北魏占领关中及秦、陇大部地区。后赫连定被吐谷浑擒获、杀死。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灭北凉后,进而统一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威震一时的大夏政权彻底消亡,从而结束了长达200余年的北方割据争战局面。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再次掀起大起义,前后延续8年之久。参加起义的有匈奴、羌、鲜卑、敕勒、氐等各族群众达百万之多,战事波及今红寺堡地区。各族人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继而使之分裂为东魏、西魏,迫使北魏政权改军镇为州,变府户为一般平民,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事异常之多,统治方式极其野蛮落后,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族人民陷入极为悲惨的境地。

突厥掳掠伴隋朝

突厥原是匈奴的一支苗裔铁勒族,秦汉时称“丁零”,北魏时称“高车”“敕勒”。6世纪中叶,酋长阿史那土门兼并铁勒各部,自立为可汗,成为北方对抗中原王朝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贵族经常攻掠邻近地区,宁夏南北屡遭突厥铁骑进攻和掠夺。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579年),他钵可汗逼北周和亲,北周将赵王宇文昭之女册封为千金公主,嫁给他钵可汗。他钵可汗死后,其侄沙钵略继为突厥可汗。千金公主按照突厥继婚俗,遂嫁给沙钵略可汗。千金公主对隋文帝取代北周怀恨在心,企图恢复宇文政权,随即纵容沙钵略可汗进攻隋朝。千金公主这一企图,亦正迎合了沙钵略可汗的扩张野心。隋高祖皇帝杨坚开皇元年(581年)四月,突厥部众南下攻扰,包括今红寺堡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遭受蹂躏。隋以崔弘度为行军总管,领兵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抗击突厥,崔弘度挥兵向北进军灵武(今宁夏吴忠市西北、灵武市西南),突厥引军北退。隋开皇二年(582年),沙钵略可汗打着替周复仇旗号率突厥5部40万众,向隋朝整个北部边境大举进攻,随即攻占兰州、临洮一线。继之,突厥军兵锋折向东,进至鸡头山(今六盘山东南)。沙钵略可汗兵分两路,一路从木峡(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南红庄乡界)、一路从石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北须弥山寺口子)南攻。一时间,“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北史·突厥传》)。突厥军驱赶大批牲畜,驮载财物,大肆掳掠,遂回塞北,整个西北地区受到骚扰,给边疆地区带来巨大灾难,严重威胁新建的隋朝政权。隋开皇二年(582年)四月,隋文帝下诏讨伐突厥,以河间王杨弘、上柱国豆卢、窦荣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庆则并为元帅,出兵迎击沙钵略军。六月,杨洸统兵在原州道(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大败突厥军。

隋开皇三年(583年)春,隋文帝以其弟卫王杨爽为元帅,命杨弘、阴寿、李充、李元节4人为将,率10万大军,兵分8路攻东突厥。与此同时,隋文帝命秦州总管窦荣定为行军元帅,统步骑兵3万出凉州(今甘肃武威),从左翼包抄突厥军,与阿波可汗部战于高越原(今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突厥大败,阿波可汗遂向窦荣定请盟罢战,归服隋朝,朝廷许之,阿波可汗部“遂居塞上”〔7〕。八月,尚书、左仆射高颎引兵出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内史监虞庆则率兵出平凉郡(今甘肃宁县),突厥军大败。沙钵略可汗走投无路,被迫“请和”罢兵,投靠隋朝。隋开皇五年(585年),沙钵略可汗受到西突厥和契丹的两面夹击,遂向隋文帝奉表称臣。隋文帝当即允许沙钵略率部众南移,封沙钵略妻子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并赐杨姓。隋开皇七年(587年),沙钵略可汗死,其弟处罗侯立,为“莫何可汗”。不久,处罗侯死,沙钵略子雍虞闾立,是为“都蓝可汗”。是时,大义公主又煽动都蓝可汗南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突厥军大举南下掳掠,隋廷命蜀王杨秀率兵出灵州道,迎击突厥。杨秀、杨素等将领改变以前作战中以戎车步骑相参,改用鹿角为阵的战术,大破突厥军,其达头可汗被重创而遁。隋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突厥军再次进攻,隋文帝命晋王杨广、越国公杨素率大将分四路合击突厥。其中,隋军杨广、长孙晟诸路,出庆阳、灵州,兵锋直指突厥腹地。隋军未至,雍虞闾便被部下所杀。隋军乘势招抚,降者达数万人。隋军平息突厥军之战,战事多波及今红寺堡地区。突厥各部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纷纷向隋廷投降,隋文帝改行怀柔之策,遂派使安抚,相约世代安好。

突厥启民可汗统一大漠南北后,会同杨素平息东突厥内乱,东突厥军攻掠袭扰暂告平息。启民可汗死后,其子始毕可汗势力壮大。隋末,烽火四起。突厥乘天下大乱之机,其势力逐渐强盛。李渊太原起兵后,讨好突厥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助李渊攻占长安,其势力不断壮大。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起兵后,即派其部将率兵攻陷平凉郡,与突厥颉利可汗联合。李渊对此十分不安,遣宇文歆以重金贿赂颉利,突厥遂与薛举绝交。综观隋朝37年间,灵州至原州地区(含今宁夏红寺堡地区)始终受到突厥军的扰掠,人民饱受战争硝烟的蹂躏。

唐突硖石战犹酣

唐朝建立时,西北边境地区东西突厥势力仍十分强盛。唐武德四年(621年),突厥军以万骑由北向南进攻原州(治平高县,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后任灵州都督)领兵抗击,将其击退。

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突厥颉利又遣数万骑兵进攻灵、原等州。唐高祖命太子李建成出豳州(今陕西彬县),秦王李世民出泰州(今山西河津)以御之,突厥军被歼千余骑,余众北退。唐武德七年(624年)八月,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联手进攻唐朝北部边疆,其西路由颉利、突利带领,进至固原、平凉一线,今红寺堡地区人民饱受战争蹂躏之苦。紧接,突厥又挥南下,直逼长安,秦王李世民挂帅出征,情况稍有改变。短短几年内,灵州至原州之间多次遭受突厥袭击和掠夺。唐武德九年(626年)二月,颉利可汗乘唐廷内乱之机,率领20万部众大举进攻灵、原诸州,杀掠甚众,祸患惨烈。灵州行军总管李靖率唐军与突厥军作战,双方激战于灵州之硖石(今宁夏青铜峡镇至牛首山一带)。由于唐军攻势强大,突厥军节节败退。李靖因抗击突厥有功,被任灵州道行军大都督,统帅10万大军,继续抗击突厥。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唐太宗针对“渭水之耻”,在北部边疆设置12个军,驻兵以备突厥。其中,遣燕郡王李艺,率重兵屯驻华亭(今甘肃平凉华亭县)及弹筝峡(今宁夏泾源县六盘山镇塔湾村三关口),任城王李道宗为灵州都督,反击突厥军。唐贞观四年(630年),突厥可汗要求议和降唐,李靖不给颉利喘息机会,率部突袭牙帐,生擒颉利可汗及其子叠罗斯,斩首万余级、获牲畜10万头(只)。突厥部众经过与唐反复较量之后,终于归附唐朝,10万余众降唐,被安置在幽州(今北京)至灵州一线。至此,长达几十年之久的突厥边患基本平息,唐朝北方包括红寺堡区地区人民安居乐业。此后虽有突厥骚扰,终未构成较大威胁。

铁勒浑部居皋兰

灵州总领黄河中游,为唐代西北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冲,也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结合部,今红寺堡地区初属灵武郡鸣沙县,后来隶属关系变化较大。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八月初十(己巳),唐太宗离长安,二十八(甲辰)至灵州。时铁勒诸部落的俟斤、颉利发等遣使人到灵州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曰“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唐太宗从其请,并赋五言诗一首,内有“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句,勒石立于灵州,以纪其功。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一月,唐太宗以铁勒、回纥等13部内附,置6都督府、7州安置之,其中多览葛部居置燕然州、浑部居置皋兰州、阿跌部居置鸡田州、跌结部居置鸡鹿州,俱罗勃部居置烛龙州,各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以统其部。上述燕然州、鸡田州、鸡鹿州均寄治灵州回乐县境内,皋兰州曾经寄治鸣沙县(今宁夏红寺堡地区),烛龙州曾经寄治温池县(疑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北老盐池古城址)。铁勒内附后,又于灵州境内置皋兰、高丽、祁连3州安置铁勒部众。唐调露元年(679年),又在其境置“六胡州”,安置突厥及“昭武九姓”人。六胡州为安置铁勒、回纥、突厥等少数民族而设置,主要置鲁、丽、塞、含、依、契6州,总称六胡州,各州具体治所不详。唐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突厥默啜可汗率部众南侵,攻占灵州鸣沙县等地,灵州大总管沙吒忠义战败。鸣沙县移至丰安城(今宁夏中宁县石空镇附近)。

唐开元八年(720年),兰池都护府突厥降户康待宾聚众反叛。次年四月,康待宾部不断发展壮大,有7万之众,自称“叶护”,不久攻陷六胡州。唐王朝闻讯后,迅速命兵部尚书、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晙前往镇压。王晙当即征发陇右诸军和灵州附近的铁勒九姓军马,同时又调遣陇右节度使郭知远、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王毛仲、天德军(治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五加河东岸)节度大使张说等共同讨伐康待宾。康待宾南有唐陇右将军骑兵、北有铁勒九姓骑兵的夹击,三受降城的军队断其后,灵州等六郡的骁勇攻其前,康待宾部被四面合围。在唐军四面猛烈攻击之下,康待宾与党项人联盟解体。七月,王晙率朔方大军将康部击溃,杀死3.5万余骑(一说为1.5万)。康待宾起义被镇压后,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开始实行,并得以推广。为防止朔方六胡州等地少数民族再次反抗,唐将六胡州等地余部5万余人,迁往内地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均在今河南境内),造成朔方空地千里的局面。

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年)至唐天宝元年(742年),为加强对周边地区控制,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在北方设置10个节度使,其中9个在西北。据《唐会要》载,唐开元元年(713年)十月十六日,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和其他诸道,改为朔方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在边镇中势力最强大,其主要任务是备防。在节度使设立过程中,边防形势日趋紧张,突厥重新崛起。唐明皇李隆基在《平胡》诗中小序云:“戎羯不虔,窃我荒服。命偏师之俘翦,彼应期咸殄。一麾克定,告捷相仍。爰作是诗,聊以言志”。诗曰: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这首诗疑为唐天宝三载(744年),唐玄宗为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击东突厥所作。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发生“安史之乱”,“文德愧前王”不幸被其言中。据《新唐书·兵志》)载,唐朝为加强防御力量,各种权力逐渐集中到节度使手中,方镇军进行营田,“唐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今红寺堡地区,不同程度得到开发。

九姓浑羌随汉节

唐代诗人薛逢在《送灵州田尚书》一诗中称:

阴风猎猎满旗竿,白草飕飕剑戟攒。

九姓浑羌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

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蕃营玉帐寒。

今日路傍谁不指,穰苴门户惯登坛。

薛逢出生在浑瑊死后,诗中虽然讲的是灵州节度使田牟的事,但记述的却是“九姓浑羌随汉节”问题,其唐代中兴名将浑瑊当为今红寺堡地区引为自豪。

浑瑊生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本名进,皋兰州人,唐朔方节度使、灵州大都督,后任唐朝宰相。自汉代在三水县安置投降的浑邪王所部后,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末唐初,铁勒九姓部落逐渐摆脱突厥的控制归顺唐廷,被唐王朝分别安置在北方的“六府七州”,其中皋兰州隶属灵州。从《义昌军节度使浑公神道碑》分析,“浑部”为铁勒九姓部落之一,“浑瑊”即匈奴浑邪王的后裔,其祖先长期居住在皋兰州,浑瑊先辈世为皋兰都督。其曾祖父浑元庆曾经任皋兰州都督,其祖母是唐大将契苾何力之孙女,祖父浑大寿任皋兰州大都督,父亲浑释之少年时很有武艺,从朔方军守卫灵州,战功赫赫,广德年间阵亡,被赠司空。唐天宝五载(746年),浑瑊11岁,随父在朔方军征战,先后破贺鲁部、下石宝城、收龙驹岛,勇冠三军,因功被唐玄宗授以“折冲果毅”,代理折冲将军。唐天宝二十载(753年),浑瑊率偏军独立作战,大破阿布思部,后任中郎将等职。

“安史之乱”爆发后,浑瑊随李光弼收复河北诸郡,在攻打常山城(今河北省唐县)的战役中,他一箭射死叛军守城将领李立节,立下头功,升任右骁卫将军。唐肃宗在灵武登基后,浑瑊随郭子仪收复两京,破安庆绪,旋又跟随左武锋使仆固怀恩讨伐史朝义,时右武锋使为浑释之,前后参加数十次作战,平息“安史之乱”,屡立战功,被加开府仪同三司,又改太常卿实封“二百户”。唐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因受怀疑而叛唐,他联合吐蕃进攻灵州。当时,浑释之任朔方节度使留侯、灵州守将,正在镇守灵州城,不幸被叛军杀死,以身殉职。在唐朝中期,“浑氏”一门可谓“中流砥柱”,浑释之殉职堪称“万古流芳”。唐廷立即任浑瑊为朔方行营左厢兵马使,镇守灵州。唐永泰元年(765年)七月,仆固怀恩再度引回纥、吐蕃、党项等部众,号称10万大军分三路南进,所经地区房屋被毁、庄稼被踏,百姓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浑瑊作为郭子仪得力战将,击退吐蕃入关之众。九月,仆固怀恩暴病死于鸣沙,其部众以其族俗焚尸而葬。在迎击吐蕃的战役中,浑瑊、白元光在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大败吐蕃军后又乘胜追击,在灵台西原斩首5万、俘万余人,夺回吐蕃所掠士女不可胜计。朝廷授浑瑊为太子宾客,命其率军屯驻奉天。

唐大历元年(766年),郭子仪命浑瑊率步骑万余人为先锋下同州平息谋叛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之乱。唐大历七年(772年),浑瑊率领朔方军在朝那(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原州一带击退吐蕃侵扰,升左金吾卫大将军。

唐建中四年(783年),朱泚率泾原军叛乱,浑瑊保护唐德宗,浴血奋战,身中流矢而不退,奋力坚守奉天,率兵光复长安。次年,李怀光叛军与朱泚联手作乱,参加讨伐李怀光,保卫德宗入住梁州(今陕西汉中东),德宗加浑瑊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不久,浑瑊以宰相身份出任朔方节度使,成为灵州最高长官。先后大破朱泚、李怀光叛军,进而平定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因功加检校司空,出镇河中。

唐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入寇,浑瑊奉德宗之命与吐蕃相尚结赞会盟。结赞不守信义,突然袭击会盟使团。副使、兵部尚书崔汉衡以下60余将官被劫,浑瑊只身逃归请罪,德宗未予追究。因吐蕃多次入侵,唐重新认识盐州重要性。唐贞元九年(793年),唐德宗下诏:“盐州地当冲要,远介朔陲,东达银夏,西援灵武,密迩延庆,保拱王畿。乃者城池失守,制备无据,千里庭障,烽燧不接,三隅要害,役戍其勤”〔8〕。于是命浑瑊、杜希全等,率官兵3.5万人,赴盐州筑城。同时,命泾源、剑南、山南等军镇对吐蕃军进行牵制式作战,保证盐州城顺利筑成。两旬过后,浑瑊、杜希全等动用6000人工,筑成盐州城,朝野上下一致盛赞。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十二月初二,唐朝一代中兴名将浑瑊卒于任。唐德宗下诏废朝五日,群臣于延奉慰,诏赠为太师,懿曰忠武,赠绢布四千匹,米粟三千石,全部丧事费用由朝廷支付,并命京兆尹监护。丧葬之日,德宗又赐绢五百匹。浑释之、浑瑊父子皆为灵州著名守将,多年坐镇灵州、功高位显,为大唐中兴做出重大贡献,可谓“九姓浑羌随汉节,六州藩落从戎鞍”。浑瑊出将入相,功劳盖世。《旧唐书》称他:“忠勤谨慎、功高不伐”,“虽居远地,如在帝前”,“位极将相、无忘谦抑”。史臣赞曰“北平之勋、排难解纷,咸宁蹈义、感慨匡君,再隆机构、克殄昏氛,回天捧日、实赖将军。”浑瑊及其父浑释之所居皋兰州意义重大,“浑氏”是否与红寺堡得名有关,为后人留下许多研究的空间。

吐蕃占领八十年(www.xing528.com)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市附近)举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朔方镇未参加割据,使今红寺堡地区免受战乱之苦。但吐蕃以其在叛乱中占领的河西、陇右地区为跳板,频繁攻扰唐境,回纥亦乘机作乱。唐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军继攻陷河、陇地区后,又攻陷原州、安乐州、鸣沙州等地。从此,鸣沙州(今宁夏中宁县境内)被吐蕃占领,今宁夏南部地区(含今宁夏红寺堡地区)陷入吐蕃之手,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严重,被吐蕃占领的沦陷区的百姓,基本上沦为从事畜牧业的奴隶。唐军只能在牛首山和黄河北岸一线与吐蕃对峙。唐永泰元年(765年),灵武郡将仆固怀恩叛降吐蕃,并引吐蕃兵20万沿清水河南攻。郭子仪从仆固怀恩叛军手中收复灵州后,吐蕃军对原、灵二州进行轮番进攻,并逐渐成为唐代边患,最终形成边镇割据。唐大历三年(768年)八月,吐蕃10万大军攻灵州,吐蕃大将尚悉摩攻邠州。邠宁节度使马璘领兵将其击破,破吐蕃2万余众。九月,吐蕃军又攻灵州,为朔方行营左厢兵马使浑瑊、朔方骑将白元光率军击败吐蕃。继而,白元光又破吐蕃军,解灵州之围。唐大历六年(772年),吐蕃军攻陷青石岭,屯兵朝那城,旋即退出。唐大历年间(766~799年),吐蕃军频繁围攻灵州,唐军和吐蕃军之间的战斗互有胜负。唐虽有郭子仪、马璘、浑瑊等名将镇守,但朔方军镇实力已大不如前。吐蕃军频繁进攻,对今红寺堡地区社会经济破坏极大。

唐德宗即位后,采用和谈为主的策略,首先把俘获的500名吐蕃兵士由韦伦送回。唐建中四年(783年),于清水(今甘肃清水)结成唐蕃会盟,重新划定唐与吐蕃的界线,唐军守泾州以西弹筝峡口(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南60公里)、陇州(今陕西陇县)西至清水,凤州(今陕西凤县)西至同谷县(今甘肃成县),以及剑南西山大渡河之东;吐蕃军防守兰州、会州、渭州、原州等地,西至临洮,东到成州及大渡河之西。此后不久,吐蕃军便毁约进攻唐境。唐将朔方士兵屯于邠、宁、庆州,于方渠(今甘肃环县西北)、马岭等县选择险要之地设置墩堡,以确保环庆路安全。北部灵州地带,虽屡遭攻击,但吐蕃军始终未能攻陷。吐蕃军只能绕过灵州,进攻盐、夏等地,今红寺堡地区人民被战火蹂躏。唐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尚结赞攻陷盐、夏等州后,吐蕃兵以罗山和牛首山一线与唐军对峙,每州只留守千余人,尚结赞则率大军屯兵于灵州西南的鸣沙。唐大臣崔浣到鸣沙与尚结赞会见,谴责了吐蕃违约攻盐、夏两州的行为。吐蕃军攻陷盐、夏等州以后,再次与唐会盟。浑瑊与吐蕃宰相尚结赞会盟于平凉川时,吐蕃伏兵万人劫盟,浑瑊只身回京。吐蕃军以原州为据点,向四周掠抢,朝廷陷入一片混乱。

晚唐时期,朔方军实力虽有下降,但仍担负许多重任。既对外抵御吐蕃军,又救唐室于危难,故得到朝廷信任。史称:“自肃代以来,朔方军辅王室,功高天下”〔9〕,朔方军是晚唐时期北方门户的主要捍卫者。以后的几十年间,吐蕃军对灵州、盐州地区多次进行攻击,兵力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唐贞元八年(792年)五月,以都官郎中郑克钧为灵、夏两州运粮使,从夏州运粮至灵州,以供军用。唐军也利用间隙,主动出击,时有胜利。此时,吐蕃政权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吐蕃军在原州、夏州、长乐州等地的战斗中,接连失利。尤其是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冬,吐蕃军总兵力约15万之众,将盐州城重重包围,党项首领也领兵援战,时间达三旬之久。盐州守军共杀吐蕃军万余名,恶战27日,灵州大将史敬奉率军解盐州之围,唐军内外夹击,终将吐蕃军击溃。吐蕃军无力进攻,于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年)九月,派礼部尚书论纳罗为“和使”,赴长安与唐举行“长庆会盟”,重新确认原来清水会盟划定的守界。至此,唐军与吐蕃军之战基本结束。唐大中三年(849年)一月,吐蕃内乱,宰相论恐热愿以秦、原、安乐3州和石门等7关归唐。唐廷命灵武节度使朱叔明等,各率本道兵马前往接收。六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接管原州及石门等六关,灵武节度使朱叔明接管长乐州,李钦接管安乐州。至此,红寺堡地区重归唐朝。唐代藩镇之祸主要战于北部地区,此时唐军虽取得对吐蕃军的胜利,但唐廷已江河日下,大唐帝国在黄巢起义中,结束了长达290年的统治,红寺堡地区又进入了五代更替时期。

五代更替党项入

唐天祐四年(907年),哀帝逊位于朱全忠,建都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灵武节度使韩逊割据的灵武、盐池地区,形式上亦臣属于后梁。从后梁开始,北方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统称五代。在这50余年间,红寺堡地区大体属于灵州管辖,但由于朝代更迭频繁,对红寺堡地区均未能实施有效统治,境内多住有吐蕃、党项等民族。唐天成三年(928年)八月,朔方节度使韩洙卒后,其弟韩澄继为朔方节度使,灵、雄、警、甘、肃等州观察使,检校司徒。唐天成四年(929年),唐明宗命康福代韩澄为朔方、河西节度使。唐长兴四年(933年)五月,以灵武留后张希崇为灵州节度使。张杀崇任灵州节度使后,抚养士卒,招抚各地少数民族,鼓励并组织军卒大力发展屯田,教士兵耕种,军食富足。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936年)闰十一月,契丹灭后唐建后晋。后晋仍任张希崇为朔方节度使,以防契丹攻打灵、夏两州。晋开运二年(945年)秋,前延州刺史王令温为灵州节度使。次年六月,因王令温苛刻党项,党项不服改派,冯晖任灵州节度使。北汉世祖刘崇乾祐四年(951年),后汉隐帝被杀,郭威即帝位,是为太祖,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周太祖笼络冯晖,封他为陈留王。次年六月,冯晖病卒,后周太祖以其子冯继业为朔方军兵马留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954年)一月,后周封夏州李彝殷为西平王,授灵武留后冯继业为朔方军节度使。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繁,红寺堡地区相对比较安定。

党项之名,始见于《隋书》。党项族被认为是羌族后裔。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北灭吐谷浑,党项诸部落请求内迁,唐移静边州都督府至庆州(今甘肃庆阳)时,把下辖的25个党项部落一并迁移到内地。随后,内迁逐渐达到高潮。最后,散居于陇右北部诸州及关内道的庆、灵、银、夏、胜等州。周如意元年(692年),党项内附者20万,散居于灵、夏之间,以其地分别置10个羁縻州予以安置。唐宝应二年(763年),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23万之众攻入长安,焚掠而去。唐中叶,居于灵、庆二州之间(含红寺堡地区)的“东山部落”(五代时亦称为“西路党项”),经常抢掠回鹘贡使和商队。唐长兴二年(931年)底,当甘州回鹘贡使乌仑红一行从灵州至方渠时,被西路党项所掠杀。次年正月,明宗诏令邠州节度使药彦稠、灵武节度使康福率步骑7000征讨党项阿埋等部,获驼马牛羊以万计,夺回被掠回鹘贡使的宝玉、金装、胡鞍等。周广顺二年(952年),庆州刺史郭彦钦向党项诸部勒索羊马,私自增加蕃汉盐户税钱,激起党项诸部不满,党项野鸡部起而反抗。后周即令府州节度使折从阮、宁州刺史张建成、环州刺史皇甫进等征讨,折从阮招谕庆州党项21部。五代时,各政权均采用加官晋爵笼络夏州党项族李氏,其后代先后任夏州节度使、朔方王。夏州党项拓跋氏利用中原王朝更迭之机,不断提高地位,扩大地盘,增强实力,逐步成为对抗中原王朝的一支强大武装势力。

四、宋夏争战地蒙元战事稀

赵匡胤于960年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初期,红寺堡地区属灵州外围。宋咸平五年(1002年),萧关(今宁夏海原县高崖乡境内)以北皆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北宋只控制萧关以南各地。西夏在全国设置12监军司,其中韦州静塞监军司,驻威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韦州静塞监军司为西夏地方军指挥机构,每一监军司都领有一支专门的军队,并规定驻地,立有军名。各军大小不等,统军多者10余万,少者一二万人。每一军都设都统军、副统军及监军使各一人,由贵戚豪右充任,其下属军官为指挥使、教练使和左右侍禁官等等。西夏时期,红寺堡地区属韦州静塞军司辖地,为吐蕃、党项等民族杂居。宋、西夏时期在红寺堡地区的战事,主要为夏州割据政权与宋军的战争,在宋、夏双方沿边地区频繁进行,互有攻守、胜负。元朝时期,今宁夏南北皆为腹地,战争稀少。

宋军五路讨继迁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捧继掌夏州政权。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率领族人首领270余人、民户5万余帐投附宋廷,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太宗赵光义授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随后,宋廷收夺拓跋氏领地,引起党项族反抗。其中,反抗最激烈的是李继捧族弟李继迁。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十二月,夏、宋开战。辽压宋对夏妥协,构成夏、辽、宋三国鼎立格局。宋至道元年(995年)七月,李继迁击破党项睡泥族,俘700余帐,余众溃奔萧关。至此,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北)、镇戎军(治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关)、环州(今甘肃环县)以北,黄河以东,贺兰山以西,陇山内诸族均降宋廷。宋军为护灵州粮道,曾经议修灵州道要冲古威州城,后因城内缺井水而未筑城。李继迁率骑声东击西、窥伺灵州道,多次在浦洛河(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劫粮。宋太宗令李继隆为环、庆等州都部署,殿前都虞侯范廷召为副都部署,兵分五路大举讨伐李继迁。宋至道二年(996年)七月,李继迁截获灵州告急文书,遂屯兵灵州城。李继隆为五路总指挥率兵出环州,范廷召出延州(今陕西延安),容州(今广西容县)观察使丁罕出庆州(今甘肃庆阳),殿前都指挥使王超出夏州(今陕西靖边),西京作坊使、锦州刺史张守恩出鄜州(今陕西榆林)。宋太宗派银、夏兵马钤辖卢斌率军2万为李继隆先锋。临行前,宋太宗授命李继隆先赴援灵州,然后会诸路军于乌池(今陕西定边县苟池)、白池(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境北大池)。先锋官卢斌以为宋军趋灵州再会师乌、白池,需月余方至,不如由环州出青冈峡,经橐路(今陕西定边县境内)直捣平夏,才需十日路程。李继隆从其议,上报朝廷改道,旋即发兵。夏军在夏、宥、灵、盐之间的广阔地带避匿不战。宋军行军十余日不见夏军,遂引军退还。张守恩自麟州出兵,遇夏军未敢恋战,亦退归本部。唯王超与范廷召两军在铁门关(今宁夏盐池县东约25公里)遇李继迁军激战,李继迁据险列阵,宋军转战3日,攻占乌、白池。擒夏军主吃啰、指挥使等27人,李继迁领军败去。宋五路大军进讨李继迁,三路大军无功而还。宋廷从此重视了灵州方向的防御,李继迁亦频繁进攻。宋至道三年(997年)十月,李继迁以宋灵州叛变军校郑美为向导,再次进攻灵州,未胜。十二月,上表请降。此时,宋太宗已死,真宗赵恒即位,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复赐姓名赵保吉。李继迁尽复拓跋氏旧日领地,封疆所及,“东西二十驿,南北十余驿,地方数千里”〔10〕

继迁攻占灵州城

灵州位于夏州西侧,地处要冲,为宋廷西北边疆重镇,有关灵州弃、守问题,宋廷多有争议。李继迁有必夺之势,宋廷亦有不能不守的苦衷。宋咸平四年(1001年)八月,正当宋廷对灵州弃、守举棋不定之时,李继迁以5万骑兵围困重镇灵州,派兵占据灵州城外诸山川要点,以作长久围困灵州之举,此时红寺堡地区属灵州城外之地。

宋咸平四年(1001年)九月,夏军连取河西5州后,随即挥师经灵州道进攻清远军(今宁夏盐池县西南)。宋知军刘隐、监押丁赞等分兵与夏军激战。李继迁率军攻占南门,其子阿移(即李德明)攻占北门,采取填沟断桥等方式疾攻。宋清远军守军多次遣使至庆州,向都部署杨琼求援。杨琼拥重兵未动,仅派副都督部署潘璘、都监刘文质率6000兵赴援,清远军前后被围,形势万分危急,宋都监段义越城投降,清远军城遂陷。杨琼闻宋军败讯后未与夏军交锋激战,当即弃青冈城,烧毁刍粮器杖,驱赶百姓退保洪德寨(今甘肃环县境内)。李继迁率军取河外5镇,致使灵州与宋境完全隔绝。事实上,八月,在夏军尚未攻陷清远军城前夕,宋廷已深感灵州饷道艰难,急命兵部尚书张齐贤为泾、原、仪、渭、邠、宁、环、庆、鄜、延、保安、镇戎、清远等州军安抚经略使,知制诰梁颢为副使,尚未部署完毕,清远军城已被李继迁攻陷。张齐贤旋自陕西返回上言:“灵州孤危,难以固守。”并主张招诱陇山以西蕃部,与宋军成夹击之势,以牵制李继迁军。宰相李沆曾言:“若迁贼不死,灵州必非朝廷所有。”同年闰十二月,宋廷以六宅使、顺州刺史康延英为永兴军钤辖,率禁军步骑5000屯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及附近地区),令知军府事雷有终同主军事。十日后,宋马步军都虞侯王超为西行营都部署,环庆路部署张凝副之,入内副都知秦翰为钤辖,率6万步骑声援灵州。

宋咸平五年(1002年)正月,王超等率师出发后,张凝从庆州北白豹镇(今甘肃华池县东北25公里处)突入夏境,当即焚帐200余、斩首5000级,进一步牵制夏军。宋廷又以右仆射张齐贤为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镇戎军经略使。不久,宋真宗罢张齐贤经略使,任其为永兴军府兼马步军部署。此时,李继迁集中夏军大部,急攻灵州。宋知州裴济在危难之际,亲写血书求救,援军最终未至。三月,知州裴济战死,灵州陷落,其战事波及红寺堡地区。宋廷立即撤回王超等军分别驻守永兴军环庆、泾原沿边地区,防止夏军南犯。李继迁攻占灵州后,遂告捷辽朝,随后又攻击麟州(今陕西神木)、庄浪(今甘肃平凉一带)等地,均被宋军击败。宋咸平五年三月,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次年迁居于此。从此夏军有了重要根据地和依托,扼控西陲要害,对西夏建国起到奠基作用。

宋军兵败灵州城

宋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于兴庆府建国称帝,宋、夏战端再开。宋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宋五路军队,分别从东、南、西南出击西夏。拟先克灵州,然后直捣兴庆府。东线,签书经略使事内侍(宦官)王中正出河东,种谔出鄜延路,受王中正节制。南线,行营经略使高遵裕出环庆,副总管刘昌祚出泾原,受高遵裕节制。西南线,宣州宣庆使李宪为经制使出熙河。九月二十三日,神宗再敕榜威胁西夏:“其或抗拒天兵,九族并诛无赦。……咨尔士庶,久罹困残,共坚向化之心,咸适再生之命。敢稽朕命,后悔何追”。宋廷对一举扫荡西夏,充满信心。

宋元丰四年(1081年)十月,宋五路大军向灵州进军,拉开宋、夏灵州之战序幕。河东、鄜延两路军半途溃散后,宋廷令泾原、环庆两路合兵进讨灵州。泾原路离灵州最近,可沿葫芦河(今清水河)谷地北上,夏军料宋军必经此路,调集重兵在葫芦河谷布置。刘昌祚同副将姚麟率泾原路5万蕃汉兵,进至堪哥平(今宁夏同心县西北),遭遇夏军3万余人扼守磨脐隘,宋军无法前进。宋军部将多主张转向进取韦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以便同环庆军会合。刘昌祚不同意挥师韦州,遂命令分兵强渡葫芦河夺取磨脐隘,与西夏统军梁大王(梁太后之弟)大战,自中午战至傍晚,夏军败退10公里,宋军“斩获大首领没罗卧沙、监军使梁格嵬等二十三人,斩首二千四百六十级”(《续资治通鉴长编》),梁大王之侄讫多埋等被俘,刘昌祚率军继续北征,高遵裕亦率环庆路军北上。十月十七日,西夏清远军守将嵬名讹兀投降,高遵裕环庆路军顺利进占韦州。刘昌祚率泾原路军至赏移口(今宁夏同心县城北附近)时,通向灵州有两条路:一条直接向东北出黛黛岭(今宁夏牛首山)至灵州,一条先北上至鸣沙川,再向东北转至灵州。刘昌祚率军疾进鸣沙川,抄获西夏御仓(红寺堡之西鸣沙)藏米100万石,满载军饷直向灵州。刘昌祚率军至灵州城下,夏军城门未闭,先锋几乎可以夺门而入。城外,宋军杀西夏城防士兵450人,获取牲畜1000多头。因高遵裕环庆路军未到,刘昌祚未敢立即进攻灵州。这时高遵裕曾派李安鼎带来指令,告已指派王永昌去灵州招降,不必攻城。刘昌祚遂令在灵州城扎营,坐失入城战机。十一月,高遵裕率环庆路军到达南州平(今宁夏灵武市南),遭遇夏军阻击。高遵裕急派转运副使李察和判官范纯粹持手书连夜从小道赶往刘昌祚营,要刘昌祚率泾源兵救援。刘昌祚被迫将军队交给副将姚麟留守灵州城外,亲自率数千骑赴援南州平,西夏军闻风而退。梁太后遂调集精兵10万,保卫灵州和京畿。夏军一面坚守灵州,一面派出轻骑抄绝宋军粮饷。宋20万士兵、民夫重重包围灵州,18天不能破城,粮饷不继。十一月六日,高遵裕下令环庆路军攻城,宋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梁太后令军队挖开灵州城外七级渠(今秦渠)放水灌入宋营,宋兵死者无数。宋神宗诏令班师,宋军10万人溃败,生还者仅1.3万人。

当年,随宋军的监察御使张舜民写过《西征诗》:

青冈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

全诗在《嘉庆灵州志迹》)有载,诗中记录了宋军此次惨败的悲壮。宋五路大军围攻灵州,河东、鄜延两路,因军粮不济,最后溃败;泾原、环庆两路,灵州城下惨败;熙河路半途而返,虽与灵州主战无功,但夺取兰会地区,偏师获胜。宋军五路兴师伐西夏遭到重大惨败。

宋军奇袭祥祐军

宋元祐七年(1092年)春,辽道宗耶律洪基应西夏梁乞逋请求,派辽军大将萧海里驻守北宋北部边境地区,为西夏军做后盾。三月,西夏国相梁乞逋集兵力于韦州祥祐军(1062年由韦州监军司改),准备进攻宋绥德军,并以重兵压泾原境,扬言集中兵力3万攻占环庆路。宋陕西经略史章楶探知夏军边寨分散,并且人困马乏,遂派折可适统泾原兵8000人,夜袭夏军韦州静塞监军司,获取大批牲畜和器物。西夏军从后追击,折可适在途中要害处设伏阻击,致使夏军大败,其首领二人被斩,大部分士卒死亡,损失数以千计。

十月,梁太后不甘心韦州之战失败,亲率10万大军进攻环州,围环州城7日未克。章楶令折可适领宋兵万余在洪德寨截断夏军归路,致使夏军大败。梁太后尽弃帏帐首饰,易服而逃。宋、夏交兵,双方皆损失惨重。

综观宋、夏战事,西夏以一隅之地与北宋抗争,双方交战百余年,双方损失惨重,人民处于水火煎熬的战争之中,苦不堪言。

元军开发红寺堡

12世纪后期,北方蒙古族崛起。宋开僖二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势力快速发展到黄河流域。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在西夏故地设置西夏中兴等路行省。宋咸淳七年、蒙古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兴路为宁夏府路,红寺堡地区隶属宁夏府路鸣沙州。

元代疆域辽阔,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联系密切。当时,元廷以大都为中心修筑驿道,每隔数十里一站。据《永乐大典·站赤》载,元代在宁夏境内共有驿道三条:其中第二条经古灵州至西域道,其北段在今红寺堡地区境内。忽必烈建元后,宁夏境内战事稀疏,大力推行军民屯田,“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又调兵军屯,特别是在宁夏南部(含红寺堡地区)民屯和军屯甚为频繁。元军对农业的开发,在红寺堡地区占有一定的意义。

威震一时的大元帝国在中国历史上犹如昙花一现。当元末孛罗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相继起兵之时,朱元璋挥兵北伐,敲响了大元帝国的丧钟,元顺帝不得不败北而走,元朝统治结束。

五、明筑红寺堡清属平远县

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进犯中原,明朝在北方要地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今宁夏共设有宁夏、固原两镇。军镇之下,分别统领卫、所、关、堡环列兵戌。军镇为军政合一、屯防兼备的特殊行政区域。卫所军队,平时训练与屯田相结合,战时由明廷派总兵统一指挥。今宁夏北部地区,以宁夏镇统辖卫、所、堡、寨戍防,隶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治今陕西西安市)。红寺堡城筑于明代,属宁夏镇灵州千户所,位于宁夏、固原两镇之要冲。明代宁夏、固原两镇,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处于对抗北方鞑靼势力的第一线,战事十分频繁。残元势力攻掠宁夏,多为秋天马肥之季,因此每年秋季,三边总制都要调集兵力沿长城“防秋”。明代大力增修长城(边墙)堡寨,修缮后的长城与沿线附近的大批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防线。清朝建立后,长城内外皆为大清帝国腹地,红寺堡地区的战事相对较少。在红寺堡地区发生的战事,清初主要为明末起义军余部的反清斗争以及宁夏回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王府牧场遍牛羊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元朝上层混乱之际乘虚北上,建立明朝。元军残余兵力在北方仍很强大、活动也十分频繁,对明王朝构成严重威胁。明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元顺帝北逃。明大将徐达率兵攻克隆德(今宁夏隆德县),越六盘山占领开城(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元豫王从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境)北逃。五月,徐达遣右丞薛显率军5000北上至鸣沙(今宁夏中宁县境内),俘元将毛祥、知县尹铎等元朝官员,把西安州所获男女7000余人送北京安置。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命右丞相徐达为征北大将军,李文忠为东路军,北征大漠。徐达率西路军自潼关出西安,趋定西,以取王保保。四月,徐达率师出安定驻沈儿峪口,给王保保以歼灭性打击。明洪武八年(1375年)十二月,西安卫“遣放元降臣贾伯寿往宁夏招谕,致使王保保藉所部将校二十人、军百人、民千户、马三百一十四匹、牛四十头、驼五十只来降。诏赐保保文绮二、锦衣一袭”(《明太祖实录》卷95)。当时,残元势力强大,明军暂无力据守宁夏,故在洪武三年至五年间,把灵州、鸣沙和宁夏路等地的百姓,迁往西安一带。五年后,随着明军力量的增强,人口陆续得以迁回。

明初,军屯、民屯相继发展。屯田的基层组织是屯,每屯100户,为防御鞑靼进攻,由若干屯组成堡。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军屯为主,每屯筑堡以居。在四至七小堡适中地址,筑大堡一处,环以土城,围以壕堑。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采纳户部尚书赵勉建议,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明太祖实录》卷216),宁夏屯田全面展开。戍卒中从事屯田者称为屯军,每人耕种50亩,粮食全部上交。明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调军队千人开垦宁夏荒田,至永乐初年,宁夏四卫步骑、军人屯种田达“八千三百二十七顷有奇”(《明太宗实录》卷16)。后因战争破坏和鞑靼袭扰,加上豪强军官霸占屯田、水利,军屯逐渐衰败。

明廷针对固原镇北部、宁夏镇南部(含今宁夏红寺堡地区)土地空旷,宜于放牧的地理优势,在固原设群牧监,主管军马放牧,谓之军牧。宁夏南部地区被辟为牧场,是朝廷对抗漠南蒙古贵族的主要军马基地。明代各地草场,大部为藩王牧地和陕西苑马寺所辖各监、苑的军屯牧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封十六子朱栴为庆王。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先在韦州建造庆靖王府,朱栴在韦州居住9年。庆靖王府迁入宁夏镇城后,庆王春夏居韦州,秋冬住宁夏城,韦州王府成为庆王避暑行宫。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庆王在韦州置群牧千户所,直属宁夏卫。韦州群牧千户所有官兵1120人,专为庆王司牧养马、牛、羊、驼之业,管理各地牧场。当时,九边屯田,宁夏为最。军士们能屯田则屯田,适合放牧的荒地、山场则放牧,罗山周边和红寺堡地区适宜放牧,“皆明庆藩牧地”,成为庆王府的牧地草场。昔日,红寺堡地区也是“白云下面马儿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明中叶以后,马政机构有名无实,草场多为豪强侵占,马政终至废弃。

鞑靼兵攻韦州城

明初,元自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后,其内乱不断,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鞑靼由北元大汗直接统治的各部及拥护大汗的属部组成,故仍传蒙古汗位,当传至坤帖木儿时,鬼力赤篡位,称可汗,去元国号,称鞑靼。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阿鲁台杀鬼力赤,迎立坤帖木儿之弟雅失里为可汗,自称太师,企图击败瓦剌、控制兀良哈,进而统一全蒙古,重振鞑靼势力。瓦剌在鞑靼之西,为西部蒙古各部总称。瓦剌首领原为北元大汗的臣属,处于鞑靼附属地位,瓦剌不甘心于当鞑靼的附庸。虽然鞑靼、瓦剌互相对立和仇杀,但均不肯归附明朝,经常袭扰明朝北部边界。洪武以后,鞑靼与瓦剌交相雄长,迭为明朝边患。《明史·鞑靼传》记载:“鞑靼地,东至兀良哈,西至瓦剌。当洪、永、宣世,国家全盛,颇受戎索,然叛服亦靡常。正统后,边备废松弛,声灵不振,诸部长多以雄杰姿,恃其暴强,迭出与中夏抗,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鞑靼部从漠北进攻宁夏及固原,主要有两条路线:一为东线,由盐池、灵武一带突破边墙,经同心韦州、豫旺直向固原;一为西线,由贺兰山赤木口推进,沿中卫、中宁一线过黄河,沿清水河南下,直入固原。鞑靼贵族随着势力的强大,常于每年秋高季节,突破河东边墙防线,攻掠宁夏南北地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庆阳至灵州一带,屯田百户山丹等叛乱,明廷命陕西都指挥使叶升领兵讨伐。明永乐八年(1410年)一月,为彻底清除鞑靼威胁,明成祖亲率大军北征。次年一月,以柳升为总兵官镇守宁夏。鞑靼阿鲁达之子失捏干骚掠宁夏黄河以东地区,宁夏都指挥王俶败死。明成化二年(1466年)一月,鞑靼攻掠花马池,宁夏总兵官李果领兵激战7天。二月,鞑靼又攻花马池杨柳墩。七月,鞑靼毛里孩部攻掠花马池,向南直至固原、开城、静宁、隆德诸地。

明成化八年(1472年)四月,明廷调精兵万人,令游击将军祝雄率领马军3000人驻守兴武营,副总兵林盛率领马军2000、步军3000及火战车300辆,坚守花马池等地,指挥仇理率领马、步军各500驻守韦州城,以加强防御。明成化九年(1473年)秋,鞑靼部满都鲁与孛罗忽联合攻占韦州。陕西左都御使王越侦察得知鞑靼部精壮已外出掳掠,只有老弱羸瘦者巢居红盐池。王越与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等率轻骑昼夜驰骋800里,袭击成功。明军擒斩鞑靼部众300余首级、获牛羊、器物众多,烧其庐帐,复击与韦州。与此同时,宁夏、大同、宣府、延绥等总兵官范瑾、周贤、岳嵩均率兵至韦州。当明军经过红城时,恰遇两路着红衣的满都鲁部众冲杀、突破右哨,后被游击侯谦、祝雄击退。随后,孛罗忽部众围攻左哨,被副总兵王玺及周贤斩杀。满都鲁与孛罗忽部聚合起来,与明军激战十余回合,兵败后弃辎重,逃回红盐池。满都鲁与孛罗忽部众见庐帐牲畜皆以荡尽、妻离子散,相顾悲泣而回。

三边总制王越在《过韦州》一诗中云:

停骖凭眺旧韦州,古往今来恨未休。

有酒不浇元昊酒,无诗可吊仲淹愁。

秦川形势通西夏,河朔襟喉控上流。

借问蠡山山下路,几人从此觅封侯?

仇钺破虏红寺堡

《嘉靖宁夏新志》载: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十二月,“虏数万围灵州”。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虏三万骑围灵州,其别骑复入,自花马池掠韦州及环县等处”。又据《明史》记载,弘治“十八年(1505年)春正月己丑,小王子诸部围灵州,入花马池,遂掠韦州、环县。户部侍郎顾佐理陕西军饷。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甲辰,小王子陷宁夏清水营。”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小王子诸部围灵州良久而未克,旋解散深入内地四掠。指挥佥事仇钺设伏在其要冲地区以断其路,宁夏总兵官李祥复督诸军驰援,在红寺堡地区将其击败。此战,共斩首32级,获战马64匹,追回当年被掳男女11人、驼马驴骡牛羊3694头(匹、只)。此次红寺堡伏击战,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弘治皇帝得到知后,特“命赐敕奖励镇守太监葛全、总兵李祥”等。仇钺与李祥在这次作战中,组织严密,指挥果断,立下战功。

仇钺是在红寺堡伏击战的主要指挥,生于明宪宗纯皇帝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年),字廷成,镇原(今甘肃镇原县)人。据《明史·仇钺传》记载:“初以佣卒给事宁夏总兵府,大见信爱。会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嗣,遂令钺袭其世职,为宁夏前卫指挥同知。(仇)理,江都人,故(仇)钺自称江都仇氏。再以破贼功,进都指挥佥事。”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月,“指挥仇钺伏兵破虏”于红寺堡取胜。明正德五年(1510年),宁夏安化王朱置、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等叛乱,当时仇钺任宁夏游击将军,奉命驻防宁夏城外玉泉营。他随即带兵入城,故意解甲,卧家称病不出。暗中仇钺却派人潜出城外,秘密与守备保勋相约里应外合,平息朱置之乱。朝廷论功升仇钺为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封咸宁伯。明正德十年(1515年)冬,以疾解甲,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卒于家。李祥,陕西延安人。据《宁夏军事志》载,于1504~1509年任宁夏总兵官。在任期间,灵州、固原战事频繁,其“勇于克敌,身先士卒,有骁将风,以疾卸任”。

明军修筑红寺堡

据《明孝宗实录》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虏寇或数千,或万余,俱经花马池、盐池、石沟、萌城直抵韦州、鸣沙州等处,丧亡人畜不可胜计”。同年,“套虏举众寇固原”,往返必经红寺堡;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七月,“贼众过鸣沙州入韦州、固原等地,抢掠尤甚”。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套虏举众经进犯固原,指挥仇钺设伏兵破虏于此”。明正德二年(1507年),三边总制、右督御使杨一清向明武宗上奏,请求建筑红寺堡古城,并委指挥郑廉率军筑城。“周回一里五分,置旗军四百一十七名,操守官一员,管堡官一员,领烽堠十五”(《嘉靖宁夏新志》),属宁夏镇灵州守御千户所所辖。杨一清筑红寺堡城为红寺堡设置军事行政之始。1970年版的军用地图上标明为旧寺堡子,位于罗山西侧山坡上、徐冰水村东北方向,古城墙的痕迹现在依稀可见。至今,旧寺堡子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旧寺堡子在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废弃,新红寺堡城迁到边内。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套虏连续不断进犯固原而必经红寺堡的情况下,三边总制刘天和、宁夏总兵官任杰等认为,旧寺堡子很难坚守,并且“红寺堡虽当其冲,而堡势孤悬,且外高内下,四面受敌,又去水甚远,取汲必于堡西之梁家泉。彼若据水头驻守,则立毙矣。”于是向里面修筑一条新边,并且“迁红寺堡于边内”,即今红寺堡镇南1.5公里处的红寺堡古城旧址。城址为长方形,南、北、西三面均为深沟,瓮城内有座烽火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六月,在大地震中“坏广武、红寺等城”。

旧寺堡子古城堡创始人杨一清,生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曾三任陕西三边总制兼督马政。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佥事副使、提督山西、陕西学政,入为太常卿。因明廷在固原设陕西苑马寺,杨一清升任左副都御使督理陕西苑马寺马政。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杨一清到固原开展整顿马政事务,经过巡察,发现诸多问题,遂奏请朝廷调拨费用,增修城堡,各牧场设置马厩,修筑房屋供牧军居住,恢复群牧司的工作。三年后,又重新发展各地军马放牧业,使各地军马畜牧业渐趋繁荣。明朝时,蒙古鞑靼贵族势力比较强大,每年都要派骑兵袭掠宁夏,杨一清在同心豫旺设立平虏守御千户所,调配2000精兵,遏制鞑靼东路入掠固原通道。杨一清又奏请朝廷调兵清平苑,以抗击西路鞑靼骑兵。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杨一清任巡抚陕西。同年底,鞑靼数万骑兵从盐池攻破明军防线直指固原,杨一清亲率骑兵迎战。次年,鞑靼再掠,杨一清亲到灵武布防抗击。

因鞑靼大掠固原等地,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年),改任陕西三边总制兼督马政,在任仅1年时间,创设宁夏后卫,立兴武营守御千户所,改灵州千户所为灵州守御千户所,直属陕西都司。为加强北方边防,杨一清奏请明武宗同意,发8府各卫丁夫9万人筑横城(今宁夏灵武市横城乡)至定边营150公里边墙,后遭刘瑾诬陷入狱,边墙仅完成15公里便停工。次年,因不满宦官刘瑾用事,以疾乞退,准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致仕。明正德五年(1510年),宁夏安化王朱置??举兵反叛。朝廷起用杨一清主持平叛事宜。平叛后又与监军张永合谋,计诛擅权太监刘瑾。明正德六年(1511年),杨一清擢升为吏部尚书,与张永总督宁夏等处军务,在处理宁夏安化王之变善后工作中,采取“只除首恶,不究胁从,有功者录用”的政策,同时奏清朝廷免除宁夏赋税一年,使宁夏社会秩序迅速安宁,人心稳定。明正德八年(1513年),创故相行边先例,三任陕西三边总制。明嘉靖五年(1526年)回京,论功加杨一清太子太师、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在他的关心下,宁夏境内长城修筑工程重新开始,横城至定边长城工程终于完工,同时重修宁夏花马池至灵武的长城。明嘉靖八年(1539年),被张璁等人攻讦去官。次年,杨一清背疽发,卒于家,追谥文襄。杨一清3次总制三边军务,前后达30年。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宁夏人民在灵武城北修建公祠,将杨一清世代祀颂。

红寺堡古城的修建填补了红寺堡开发区无城的空白,增添了红寺堡开发区的文化底蕴。杨一清、郑廉、刘天和、任杰等统领的守边将士,曾经在这里长期实行戍守兼屯田、开发,只是后来战乱以及到明代中期以后,人为破坏才变成荒漠。

明筑新边徐斌水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总制尚书秦纮奏筑“固原旧边”,因位于河东边墙内侧,又称“固原内边”和“内墙”。“尚书秦纮,奏起陕西八府民夫,铲山挑沟,设险以备胡”,“自徐斌水起,迤西至靖虏花儿岔,长六百余里,迤东至绕阳,长三百余里,即今固原以北内墙也”。徐斌水,今名徐冰水,在红寺堡区新庄集境内;靖虏即今甘肃靖远县;绕阳,古堡名,在盐池县城以南,今陕甘宁交界一带。据明《九边图考》载,此道边墙,始于榆林管辖的定边营南山口,向西南经石涝池堡、绕阳堡,以及甘肃环县甜水堡关,进入环县与固原卫交界的响石沟,再由响石沟而西经固原卫所辖下马关、徐冰水堡、红古城堡,靖虏卫管辖的干盐池,到靖虏卫的花儿岔,全长“六百三十六里”。据载,三边总制杨一清,为加强下马房至靖虏卫一线防御,又接修边墙四十里,唐龙继杨一清之后接修四十里。至明嘉靖五年(1526年),因先年秦纮等修筑边墙低浅,已经倒坏填塞,套虏节年过花马池,由此深入不能阻隔,三边总制王宪又“接修边墙五十七里,并在下马房山沟奏筑小城一座,周环一里,欲调军守之而未能实行”。此外,明长城上还建有墙台、敌台与战台。红寺堡地区境内的边墙、烟墩,为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边总制刘天和到任以后,按照宁夏总兵任杰建议修徐斌水新边并迁红寺堡古城于边内。他认为:“西路自徐斌水至(花儿岔)黄河岸六百余里,地势辽远,终难保障。”八月,刘天和上书奏陈:“尚书唐龙尝议自定南八墩至宁朔墩十七里,创筑新墙,以杜干沟深入之路。自宁朔墩至昌平墩九十里,增修旧墙,以卫旧安边孤悬之势。”兵部将此奏复奏,得到嘉靖皇帝同意。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八月,刘天和再奏:“……惟西路自徐斌水至鸣沙州河岸可百二十里,总兵任杰议于此地修筑新边一道。迁红寺堡于边内,撤旧墩军士,使守新边,舍六百里平漫之地,守百二十里易据之险,又占水泉数十处,断胡马饮牧之区,而召军佃种,可省馈饷,计无便于此矣。”奏至,兵科都给事中朱隆僖等言:“祖宗之时,河套固中国地也。自余子俊修筑边墙,不以黄河为界,而河套为虏所据。宁夏与山后诸夷为邻,贺兰山其界也。自王琼弃镇远关创为新边,而贺兰山为虏所据,遂使延、宁二镇受患。至今明鉴不远,人所共惜。杰及天和敢于妄议,不思新边既筑,旧边不守,红寺堡五百里之地直弃胡中,且使延、宁二镇皆在边外,我退一步,虏侵一步,非所以为国家深长虑也。”兵部议:“疆界不可轻弃,堡军未易移撤。杰等避危就安,割己资敌,罪不可辞,诚如隆僖所奏。”上曰:“移筑边墙,往者总抚大臣屡尝举行,劳民费财,迄无成效。天和何以蹈袭故辙,无事生扰?姑贳不问。杰擅兴妄议,弃捐旧边,夺俸半年”(《明世宗实录》卷190)。刘天和虽奏未允,但实际“徐斌水新边”已筑。据万历《固原州志》载,刘天和在嘉靖十五年,于旧边干沟干涧挑筑壕堤60里之后,接着就修筑了徐斌水新边,成为新红寺堡古城(相对旧寺堡子古城堡而言),即今红寺堡镇南,紧靠红柳沟北的红寺堡古城。

这里要重点提及的是三边总制刘天和与任杰。刘天和生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字养和,号松石,湖北麻城(今湖北麻城县)人。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曾因抵制宦官而下狱。嘉靖间历任山西提学副使、右佥都御史督甘肃屯政、陕西巡抚。在任期间请撤宦官镇守监军制,寻母故守孝归乡。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兵部左侍郎,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在任期间,正值吉囊部大股攻掠宁夏、固原,刘天和指挥各镇将领屡屡重创之,亦累功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南京户部尚书。刘天和对前总督秦纮双轮战车进行改造,上置炮枪斧戟,厢前树狻猊牌,左右虎盾,连两车,可蔽三四十人。战则护骑兵于其中,敌远则施火器,稍近发弓弩,近距则出短兵,罢战则环车为阵,支帐夜宿,平时还可用于修墙和建筑施工之用。在任间还研制成“神臂驽”,又主持于后卫铁柱泉建城垣据守,绝北方骑兵通途,巩固西北边防。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三边总制刘天和,又增修乾沟、乾涧30余公里,并且挑筑壕堤各一道。后又陆续增葺女墙,添筑敌台、墩铺,使此道边墙逐步完善。“复自徐斌水迄鸣沙州黄河岸,修一百二十五里,增葺女墙始险峻”。据魏焕《皇明九边考》载,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六月初六,三边总制刘天和亲诣花马池调度防御吉囊部,委带管粮茶参政张邦、屯田佥事李良布防。八月二十一日,鞑靼吉囊部五六万余骑再次扰掠,自延绥西路定边营南下,吉囊部乘虚攻袭固原、硝河(今宁夏西吉县硝河乡)等地,“纵横卤虏”“杀戮甚惨”。当日,“雷雨大作,连行不止,泥淖深陷马腹”。刘天和调集都御史杨守礼、赵廷瑞、尹嗣忠各镇参游守备官军(当时各镇驻军均分别驻守),四路分布隘口城堡,暗伏夹攻。九月一日,吉囊部自硝河城结营自顾,不敢重掠。九月五日,“陕西总兵魏时遏其南,簧恩兵阻其西,崔嵩、杨琮之兵击其北。郑东、王升、高旸、陈爵之兵,联络以击其背。边兵四集,鲁瞻等所统庄浪、西宁、凉求援兵接踵渡河。”另据《明实录》载,刘天和“以修省诏旨严切而诸将畏缩,虑重得罪,乃斩不用命指挥使牛斗、郭卿二人。”时延绥总兵周尚文已经奉旨革任,刘天和激以忠义,周尚文十分感激,旋率兵出征,军中士气大振。吉囊部督兵回返,在固原、黑水苑(今宁夏固原市黑城镇)等地分路邀击,明军与吉囊部发生激战,“自巳至申,凡三战,胜负未决”。明军追至黑水苑,革任总兵周尚文率兵投入激战。由于吉囊部“顾惜辎重”,加之道路泥泞,“弓矢尽胶”。此时,吉囊次子锡沙下(《明史》称“小十王”),率劲卒30余骑驰入明军中营,被明军围歼,小十王身亡(《皇明九边考》曰:“三镇共斩获首级四百四十颗,内一颗系吉囊第二子号小十王、一颗系吉囊妻弟大酋,为军人张努儿、野五斤所斩”),吉囊部众仓皇北逃。在此关键时刻,宁夏镇总兵官任杰、副总兵官陶希皋挑选精锐于铁柱泉迎击,彻底取得黑水苑大捷。此战,在黑水、固原、硝河等地共斩获吉囊部首级440余颗,所掠获之器械、牲畜、财产“不可胜计”,是明军在宁夏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嘉靖帝嘉奖曰:“虏历岁寇边,犯橛滋炽。天和等调度士马悉力驱剿,斩将擒王,功几五百,此捷前所未有。总督、巡抚、镇守等官俱赐敕奖励。天和加太子太保,荫一子世袭锦衣卫正千户;周尚文、任杰、魏时俱升都督同知;巡抚都御史陕西赵廷瑞、延绥尹嗣忠俱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如故;宁夏杨守礼升兵部尚书兼右督御史如新命总督;副总兵陶希皋升一级;并其余有功人员游击郑东而下升录及赏银币有差”(《明实录》卷243)。刘天和任兵部尚书督团营,后被弹劾,自请告老还乡,家居三年卒,赠少保,谥庄襄。著有《安夏录》《问水集》等。任杰,陕西西安人。嘉靖年间,初任延绥镇参将。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十一月,任杰由参将升任为宁夏镇副总兵官。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升为都指挥同知。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八月,刘天和向嘉靖帝上奏陈总兵任杰建议修徐斌水新边、迁红寺堡于边内,嘉靖帝未批准(实际已筑)。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四月,嘉靖帝“命镇守陕西都督佥事任杰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地方。”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正月,因功皇帝赏赐总督尚书刘天和、总兵、都指挥同知任杰等官员“各银币有差”。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总兵官任杰到贺兰山赤木口考察,开始修筑赤木关长城。同年,任杰又因功再晋升为都督同知。不久,调任延绥镇总兵官。

嘉靖以后的“徐斌水新边”,与固原旧边相对而言。此边墙,基本沿今红柳沟走向铲筑,并非经常戍守,每年黄河封冻以后,仍退守旧边。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加之后来人为破坏,徐斌水新边痕迹已经越来越模糊。明代在构筑边墙、关城的同时,以下马关为中心筑有大量烟墩。其中,自老爷山起,西经下马关、徐冰水以及同心县城南进入海原县境。每“五里设置一墩”,其中红寺堡领15墩,即黑山儿墩(徐冰水南)、小蠡山墩、阎王扁墩、四十里坡(下马关)墩、石板全墩、小泉儿墩、黄草岭墩、韩麻子墩、红寺儿墩、梁家泉墩、红泉墩、沙葱沟(沙草)墩、苦水井墩、察家崖墩、白疙瘩墩。明代把边墙、墩台、城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屯田和战守。明代主要交通线都在军队保护之下,驿站、递运所全部由军卒充役,亦称军站。每当夏秋之交,固原三边总制即至下马关布置防秋事宜,兵员、军械、粮草运输繁忙,主要防止鞑靼部众纵马南驰,骚扰掳掠。这些烽墩相连、烽火相望的遗迹遍布山川,为红寺堡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代杨芳灿纂《嘉靖灵州志迹》,其诗《边墙》曰:

野日荒郊外,边墙入梦遥。

风高原散马,云迥塞盘雕。

蒸土颓垣在,沉沙折戟消。

登临无限感,战垒认前朝。

鞑靼梵掠庆王陵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鞑靼部小王子又以10万骑从花马池、盐池经韦州散掠固原、宁夏境。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鞑靼部又进攻围逼韦州,陕西行都督指挥鲁麟令都指挥杨琳率兵迎击,明军兵败。此后,蒙古部多有攻袭,明军虽加强防御,但经常损兵折将。至嘉靖年间,随着军事设施及兵员的加强,明军在抵御鞑靼、瓦剌的进攻中,不断取得胜利。据《明武宗实录》载,明正德十年(1515年)九月,“虏十万余骑,从花马池入固原,联营而行,长七十余里,肆行抢杀,城堡为空”,关中惊恐,朝廷震动。总兵官潘浩等被追究责任后,“戴罪杀贼”。为加强花马池边防力量,每年秋季,三边总制都要调集三边兵马前往花马池,沿长城巡防。明嘉靖八年(1529年),三边总制王琼曾亲自统领大军移驻花马池,并教诸将“演摆墙拒战之法”。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吉囊部分道攻掠宁夏花马池、固原等地,当其北返时,被总兵官王效、副总兵任杰等击之于铁柱泉等地,吉囊远遁。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贾应春总督三边军务,其镇数年修筑边墙、组织军屯,成绩显著。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十一月,鞑靼吉囊部2万余骑分别攻掠铁柱泉,又南攻固原。同时,又沿下马关而至蠡山(今宁夏罗山),掠庆王陵园,“大掠数日”,引起全陕震动。庆王陵园位于大罗山东麓,占地约30平方公里,陵园建筑富丽堂皇,此次掳掠为陵园一大劫难。十二月,喻时总督三边军务,组织反击。次年二月,宁夏总兵官吴鼎、固原总兵官许经领兵反击吉囊部,经多次战斗,致吉囊领兵北撤,又扰掠花马池、宁夏。副总兵王勋放弃清水营,吉囊部再度向南进攻,掠固原、隆德等地而返。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鞑靼俺答部从定边营入境,路经韦州、南攻固原,总兵郭江和千总李大举等战死;陕西副总兵时銮领兵至瓦楂梁御之,几乎全军覆没。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垕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明廷派兵3000人驻下马关。与此同时,宁夏总兵官雷龙、灵州守将何其昌等领兵出塞,在河套地区击败鞑靼部众。明隆庆三年(1569年),鞑靼绰力兔小黄台吉等部屯于黄河以东地区,宁夏总兵雷龙领兵出兴武营袭击,杀100余人。

庆王陵园被洗劫,为明军蒙受的一大耻辱,也为后人研究宁夏明代历史增加了极大困难。明隆庆五年(1571年)六月,谢朝恩任宁夏总兵官,授鞑靼吉囊为都督同知。八月,许鞑靼互市于宁夏清水营、红山墩,人“无不踊蹈之”,自此明边境20年无战事,红寺堡地区得到相对的和平与稳定。

罗山起义杀清将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主力撤离陕西后,其余部在贺珍、贺弘器、李明义等领导下,农民起义军组织当地群众,联合前明将士,共同抗清。在宁夏南部地区,组织抗清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为贺珍部将武大定。武大定原为明朝固原副将,在固原组织抗清,“徒党甚众”,同东南抗清斗争相呼应。清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清军入关后,一面以“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所谋者惟闯贼”,“仰承天命,吊民伐罪”(《清史·列传》卷5),拉拢汉族上层;另一面对广大人民实行高压政策,镇压不归顺者,圈占耕地房屋。清初,出现全国抗清高潮,抗清斗争波及今红寺堡地区。斗争的主力仍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即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及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清廷视农民起义军为最大障碍,组织全力镇压。据《清实录》载,所谓“今日事势莫急于西贼”,“破此则大业成矣”。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廷命刑部左侍郎孟乔芳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继续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十二月,武大定处死了清军固原总兵何世元、副使吕鸣复和游击周存德、马应熊,守备赵文光、董师吉、魏尚忠等人,一时声势大振。次年五月,为反击肃亲王豪格围剿,武大定率众退入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后来,武大定部被清军击败,部众2000余人遭残杀,但余部仍在各地坚持抗清斗争,直至清顺治六年(1649年)。

清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宁夏发生兵变。宁夏副将王元、马德因反对官府无故监禁士兵赵锐,其部众攻入宁夏巡抚衙门后,处死首任巡抚焦安民。宁夏总兵官刘芳名采用分化瓦解,扼杀此次士兵暴动。兵变首领杨成名、白友大被杀害。清顺治四年(1647年)春,马德等人同农民起义军贺弘器部众联络,在豫旺城一带进行抗清斗争,夺取清军武器、物资,一度攻克安定(今甘肃定西县)。同时,王一林等也在螺山(今宁夏同心县境罗山)起义。罗山由大小罗山组成,位于韦州镇与新庄集(今属宁夏红寺堡地区)交界处,山上有沟谷、泉眼多处。当时,王一林等凭借罗山,杀死前来围剿的清军参将张纪,反清起义遍布宁夏南北各地。五月,为镇压宁夏抗清斗争,陕西总督孟乔芳率军屯驻固原,起义群众先后遭残酷杀害。宁夏总兵刘芳名领兵在乱麻川(罗山地区)进攻王一林后,继而追击至豫旺城,进行剿杀。至秋季,刘芳名发兵河儿坪,屠杀马德、李国豪等起义农民千余人,在固原击败贺弘器、李明义等大顺农起义军余部。副将马宁则率清军激战于半个城(今同心县城关),大顺农民起义军在部将洪大诰率领下,英勇还击,最后战败。

“三藩叛乱”殃红寺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力排众议,下令削藩。同年十二月,平西王吴三桂自恃兵强,悍然叛乱。清初,清廷任王辅臣为陕西提督,驻守平凉。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年初,王辅臣接受吴三桂“平远大将军印”。三月,王辅臣派总兵李国良等领兵8000余人,分别攻占定边、靖边、花马池、惠安堡、韦州等地,并进攻灵州和兴武营,今宁夏南部和东部均沦为“三藩叛乱”势力范围,战祸殃及今红寺堡地区。此时,清廷提升宁夏总兵陈福为陕西提督,驻兵宁夏灵武,陈福遂率军抵御王辅臣叛军,并在甘肃提督张勇、左都督孙思克和都督同知王进宝等将领率军配合下,各地平叛进展顺利,先后收复花马池、惠安堡、韦州等地,斩叛将朱龙、倪五等人。八月,陈福与副将泰必图统领官兵前赴平远地方,“击败贼众,擒斩伪官二十二员、贼兵二千有余。获器械等物无算。”十月,陈福和副将泰必图率兵南下攻固原,遭到叛军顽抗,攻城一月未克,泰必图战死,清军旋即退保灵州。期间,贝勒洞鄂等率领清军进攻平凉,要求陈福南下配合。

十二月,陕西提督陈福为先解除中途遭受袭击之危,再度发兵进攻固原。因寒天飞雪,将士非常劳苦,加之前次进攻固原失败,军中士气低落,大部士兵不愿出征,陈福强令军队进驻惠安堡。十二月二十二日深夜,宁夏参将熊虎、刘德等发生兵变,杀死陈福。陈福被杀后,清廷认为宁夏已全部叛归王辅臣,准备发兵清剿。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宁夏提督赵良栋由天津驰返宁夏,宣布清廷安抚之意,捕杀了熊虎、刘德、阎国贤、陈进忠等,“散其党羽”,其余士兵未受牵连,并“招抚河东二十余”,秩序很快安定,制止了叛乱势力扩大蔓延。同时,清廷加强军事控制,调塔拉笃祜(满旗驻宁官员)领蒙古土默特兵驻防灵州、定边等地,又以都统毕力克图为平远将军,统辖驻守宁夏的满蒙八旗兵。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月,王辅臣派平凉总兵陈甲率步骑1.5万余人,再度围攻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被副都统恰塔等率兵击败。五月,宁夏河东诸堡叛军相继投降。同月,八旗将领抚远大将军图海统领蒙、满、汉大军,于平凉城北虎山墩击溃叛军。六月十五日,伪固原巡抚陈彭、庆阳总兵周扬名等叛将率众向清军投降,红寺堡地区与西北地区社会秩序渐趋安定。

清廷设置平远县

清朝初期,清廷撤销明代藩王王府牧场。不久,在下马关设置参将,先后有8名参将镇守。韦州、同心为宁夏府灵州属地,今红寺堡地区得到一定开发。但清廷重视武装控制人民,忽略地方和文化建设,造成驻军过多,带兵武将集中。北有宁夏将军率八旗军驻满营、宁夏镇总兵驻府城,南有陕西提督驻固原,灵州、韦州等地驻扎中下级武将更多。由于整个宁夏处于“腹地”、战略后方,战事较少。

清末,官腐吏贪,官逼民反,西北农民起义迭起。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1862年)春,太平军进至陕西渭河地区,与入陕的捻军、四川起义军蓝大顺部联合,屡败清军。不久,陕西回族反清斗争爆发。八月,盐茶厅所属平原所(驻今宁夏同心县豫旺镇)清军回族把总马兆元举起反清旗帜。继而,固原以阿訇纳三为首,盐茶厅以王大桂、田成吉为首,平凉以穆生花为首,纷纷发动本地回民武装反清。同时,同心回民军攻灵州,盐茶厅回民军进攻惠安堡,宁夏北部等处回民亦响应反清。在此期间,陕西回民军白彦虎等部,先后进入甘肃,聚集董志塬,兵强马壮,号称“十八大营”。清军调集兵力,由陕入甘穷追不舍。在此形势下,马化龙决定策应陕西回民军,利用平凉和固原两地有利地形,与陕西回民军互相呼应,牵制清军北上。

清同治二年(1863年)秋,穆生花率领固原、陇东回民军占据平凉。马化龙遂令平罗回民军围攻宁夏府城,金积堡、吴忠堡回民军攻击灵州城。十月十七日,回民军攻克宁夏府城。次日,金积堡回民军响应宁夏府城回民军行动,经过认真组织,旋即攻击并占领灵州城,知州钟兰、守备叶生莲皆被击毙,回民军在宁夏南北连获大捷。与此同时,回民军反清斗争遍布乡村,同心一带回民军以王大桂为首,盐茶厅回民军由田成吉领导,固原回民军则由阿訇纳三领导。同心回民军首攻惠安堡、灵州等地。其中,马兆元一支,与马化龙、王大桂产生分歧。同治二年底,王大桂、马化龙同时向清廷求抚。马兆元未能立足于金积堡,遂南下同心,被王大桂骗至营垒内,将其杀害,马部回民军受损极大。各地回民军反清斗争,主战场虽然不在今红寺堡地区,但波及今红寺堡地区。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清廷在镇压金积堡回民反清运动后,同治帝从总督左宗棠之请,“以平(凉)、宁(夏)之间,土地辽阔,宜建置”(光绪《平远县志》),在平远所下马关设置平远县。下辖下马关城(今宁夏下马关镇)、豫旺堡里(今宁夏同心县豫旺镇)、毛居士井堡里(今甘肃环县毛井)、元城子里(今甘肃环县元城子)、白马堡里(今甘肃环县白马堡)、可可水里(今宁夏同心县王团镇张二水)、夹道堡里(今宁夏同心县王团镇)、同心城和韦州城。平远县“仍隶固原直隶州统辖”,红寺堡地区属平远县管辖。平远县位于灵州与固原之间,“幅员割之盐、固、灵州地”,平远建县意义重大。

六、红军传佳话当代军民情

1929年1月1日,宁夏正式建省,成为宁夏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从1933年初起,马鸿逵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宁夏省党部主任、十五路军总指挥等职,统治宁夏长达17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马鸿逵将银南9县划为银南专区,并设立专署,红寺堡地区先后分属镇戎、金积、中宁等县。在此期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在今红寺堡地区活动达半年之久,成为红寺堡地区的红色记忆。从1947年8月上旬,回汉支队坚持在盐、环、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949年9 月15日,红寺堡地区全境获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今红寺堡地区主要由部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驻守,广大官兵全面开展剿匪,积极投入保卫新生革命政权的斗争。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谱写了新篇章。

红军兵围韦州城

193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西征命令。由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共1.7万余人,组成“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作战。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刘晓任政治部主任,部队分左右两路。左路由红一军团组成,辖一、二、四师约8000人,左权代理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右路由红十五军团组成,辖七十三、七十五、七十八师及跟随行动的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等约9000人,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率七十三师、七十五师等部,从定边一带,经盐池县南部之麻黄山、大水坑等地,直插豫旺县境。下马关城,因马部守军依托民房和寺院抵抗,红七十五师一部占领了下马关北之红城水。

马鸿逵对韦州防务非常重视,盐池县、豫旺县失守后,危及金积、灵武,韦州更接近银川,不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均居重要地位。宁夏东南部只有罗山是阻止红军西征的唯一重要据点。6月28日,红军七十五师攻克下马关后,与红七十三师合兵包围了下马关以北、罗山以东的韦州城。此时,驻守韦州的马鸿逵骑兵第一团下辖的第三营,人称“红马营”,营长陈廷琳,同时还有保安团100多人、壮丁队约300人。红军未到之前,马部已先行拆除城外民房,撤回城内固守。城上堆置石块、枕木和用棉团做的火球,严防红军登城。29日,马鸿逵派飞机在东关、南关投弹轰炸,红军凭借城内民房隐蔽。30日夜,红军用猛烈炮火开始袭击,随即架起云梯攻上城墙,击毙马部保安队副司令苏元等多人。马部守军用机枪连续扫射,往城下抛枕木,阻止红军攻城。在韦州城被围之际,守军向马鸿逵发报求援。在红军进驻下马关后,即派人去韦州附近地区进行宣传,韦州保安司令苏廷瑞派壮丁队将4名红军工作人员抓去。为争取和平解放韦州,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曾先后4次派回民独立师师长马青年去韦州谈判,但均未奏效。与此同时,马鸿逵派骑兵第一团(欠1营)、骑兵第二团(欠1营)、骑兵第三团(欠1营)、骑兵第四团第一营,省保安处骑兵第一大队,另配属迫击炮2门、机枪4挺,计1400多人驰援韦州,由骑兵第二团团长马光宗统一指挥作战。并限其7月2日到达石沟驿,3日到惠安堡,4日拂晓前解韦州城之围。马鸿逵又用阿语在电话中通知韦州守军:“十里墩望见大火,就是援军到了。”

7月3日,红军趁夜色发起进攻,并一度架起云梯,攻上北城,击毙马部守军壮丁队长苏瑞琳。此次战斗异常激烈,后因守军火力凶猛,红军遂退回城下,将韦州城包围,城内守军十分恐慌,频频向马鸿逵发报求援。马光宗奉命率部由金积、吴忠等地出发,于7月2日夜12时到达石沟驿。7月3日晨5时,以骑兵第二团为前卫,向韦州以北惠安堡急进。3日上午,马光宗部到达惠安堡附近,侦悉惠安堡已被红军占领,遂电话请示马鸿逵。直至下午4时许,马鸿逵才电话通知马光宗绕道。6时,马光宗率军出发,朝韦州方向疾进。7月4日晨,马光宗率部到达十里墩后,令骑兵下马徒步至韦州。马部先出动5个营的兵力攻城。其中3个营(第二团之第二、三营及第一团第三营)攻击东关,第四团第三营攻击北关,第一团第二营营攻击东南角,其余兵力在外围接应,第三团为预备队,省保安队在塘房梁担任警戒。此时,红军正忙于攻城,对增援的马部骑兵尚未觉察。当发现背后十里墩有马部援兵时,便立即调整部署回头迎击,战斗异常激烈。马鸿逵派参谋长马光天乘飞机在韦州上空侦察,并向红军投弹轰炸。战至下午2时许,红军因腹背受敌,一时难以取胜,遂退出韦州,到达红城水一带,与驻在这里的红军会合。战后,马光宗部暂驻韦州一带。

罗山脚下枪声急

红军退出韦州之后,马鸿逵令马光宗即行撤回。马部守军全部摧毁韦州城东关、南关民房。同时,在康济寺塔内装入大量煤炭,并毁坏楼梯内设施,以防止红军再次占据攻城。当地保安团等和富户乡绅们唯恐援军撤走后,势单力薄,便一再挽留。马光宗便派骑兵第二团团副马绍祖到石沟驿,向马鸿逵报告韦州军、绅挽留情况,马在电话中指示:“一、准派保安处骑兵第一大队大队长保(何)德良率部留驻韦州,共同防守。二、由马光宗把红城水的红军情况侦察明白,准备进攻。”

红十五军团团长徐海东料定马部必偷袭红城水,决定亲自设伏、待机歼灭进攻的马部。7月5日凌晨,马光宗指挥马部第一、二、三、四团和一个炮兵连,由营长田凤翔率队沿大、小罗山向红城水搜索,其余部队随后跟进,直接危及红军在韦州南河沿窑洞的战地医院。红军与马部骑兵在韦州至红城水之间进行了激烈战斗,使战地医院安全转移,同时击毙、击伤马部副营以下官兵100余人。马光宗部骑兵大队到达红城水地区后,即向上垣发起进攻,村内空无一人。因红军在上垣仅有少量警戒兵力,上垣遂被马部占领,一怒之下放火烧毁全部民宅,同时占领了旧红城水(仅有旧城墙)。此时,红军主力已驻在下垣。下午,埋伏在下垣玉皇庙的红七址三师第二五○团第三营和回民独立师,全力扑向马部军营。红军又从南侧煤山出击,以猛烈火力反击。南城根枪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马匹横倒斜卧、尸体遍地。马部难以阻击,遂退出上垣村,撤至旧红城水顽抗。7月6日凌晨,马鸿逵派参谋长马光天乘坐飞机,飞临红城水上空进行侦察,发现形势对马部不利,急飞回报告马鸿逵。临飞回前,马光天投下4枚炸弹,使红军受到伤亡。马鸿逵获报后,又派马光天乘飞机飞到红城水上空,给马光宗投送命令,令其即刻率队撤回,以免被红军消灭。马光宗接到命令,立即下令部队撤退。此时,战斗呈胶着状态,马部无法撤退,红军占优势,愈战愈勇。此次战斗,击伤马部营长马进锐,击毙、击伤马部官兵200余人,击毙、击伤战马200余匹。马光宗收拾残部兵马退回韦州。次日,经惠安堡退回金积县。

7月13日,《红色中华》这样报道红城水战斗:“我军之一部在红城梁(水)击溃马全良全部(约3个团),敌伤亡300余人,我军缴获甚多,残敌一部退过黄河西岸,一直退守惠安堡。”

关口定计袭彰恩

1936年豫旺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豫旺县江湖游击队和回民游击队相继成立。马鸿逵在金积、灵武、盐池、同心一线大量抽丁拉夫,组织壮丁队并强化军事训练。当时,罗山坡壮丁队有40多人,在红寺堡和买家河湾(当时两地均属金积县)等地进行训练,壮丁队队长魏九西带领壮丁队驻守龚家岭。7月初的一个深夜,西征红军包围了龚家岭堡寨,并将40余人的壮丁队带回至下马关。

鉴于罗山坡壮丁队骨干大多是哥老会成员,红军为争取这部分人抗日,对其进行了一个月的整训和教育,由红军配发武器、弹药,成立豫旺县江湖抗日游击队。哥老会骨干罗锦秀为大队长、韩登云为副大队长,豫旺县工委副书记郝建山为政治委员。抗日游击队协助政府打土豪,为红军筹备给养,配合陕甘宁边区工作团到金积、吴忠两地做马部士兵策反,有时与马绍武股匪进行战斗。

1936年10月,江湖抗日游击队在关口村召开作战会议,决心夜袭中宁彰恩堡。关口村位于罗山北坡的一个小村庄(今属南川乡),由红军陕甘宁省骑兵独立第二营驻守。第一大队里有20多人是中宁县人,其中有3人为彰恩人。他们迫切希望拔掉马鸿逵驻彰恩这颗钉子。因为,当时马鸿逵部驻中宁县广武河防大队有3个小队驻在彰恩堡,不但控制渡口码头,而且还阻碍当地群众与关口红军和游击队的联系。事先,郝建山已派人摸清了恩和、鸣沙的敌情。同时,驻关口的骑兵营也掌握了彰恩堡的全部情况。10月29日凌晨,骑兵独立第二营以一个连的兵力从关口出发,以放马形式向北转移,天黑前至牛首山隐蔽。夜晚,早以部署好的两大队主力分两路进攻彰恩堡,先期活捉马部广武大队长罗得理,而后攻占该堡。此战,俘马部多人,缴获枪支22支和大批弹药。一时间,江湖抗日游击队的行动闻名于罗山各地,韩登云等还被派送到中共陕甘宁省委驻地甘肃河连湾学习。

1936年11月中旬,红军部署山城堡战役,豫旺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随军东撤时,保卫局干部折国俊深夜进入罗山,通知郝建山天亮前带领游击队撤离,向环县甜水堡进发。郝建山带领第一大队当即出发,当第一大队进至甜水堡附近白家沟时,副大队长吕占彪串通叛变,郝建山等4人被绑缚。在返回路上,郝建山果敢机智,挣脱逃离,但游击队惨遭不幸、大部离散。罗锦秀率第二大队借口做善后而未动,后投靠马鸿逵部。1949年9月,罗锦秀率游击队在盐池县惠安堡缴械投降。

红寺人民得解放

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回汉支队活动于西线。4月11日,回汉支队、盐池县游击队,奉命配合三边军分区第二团和第八团,伺机歼灭盐池惠安堡一带马部军队。回汉支队在队长刘思孝、政委梁大均和副队长金三寿的带领下立即出发,冒雨夜行60余公里,包围惠安堡。在第二团、第八团正面攻击下,经过7小时战斗,马部多数溃散,一部被俘,少数钻进炮楼顽抗。为防止马部增援,副支队长金三寿大步走向马部据点,立即向清乡团喊话,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使其缴械投降。此次战斗,俘副县长兼警察局局长赵耀西及国民兵司令等数十人,缴获枪支弹药及军用物资,直逼下马关、韦州。

8月5日,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师、西北独立第二师组成北线西进兵团,在3日内连克安边、定边、盐池3座县城。马鸿逵部、张廷芝部一触即溃,闻风向西逃窜。8月30日,西北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挺入宁夏同心县豫旺堡一带,配合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解放宁夏。9月2日,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率部挥师宁夏。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2师在师长兼政治委员黄罗斌率领下,开始向宁夏进军。9月10日,独立第一师、第二师进驻下马关一带。独立第一师机关驻城隍庙,第四团驻南关,沿边墙一带设防,团指挥部在东城墙的墩台上、城东北、西北两拐角处部署山炮和重迫击炮,第二营驻刘家滩北侧陈儿庄,担任独立第二师警戒和和阻敌增援任务。第六团驻下马关北关,沿西沟一带设防。独立第二师驻下马关东滩地区,师机关驻刘家滩,一个团(原第二五六团)驻二铺墩村沿边墙防御,一个团(原第二五八团)驻吴窑坑。10日凌晨,国民党宁夏兵团第一二八军在军长卢忠良亲率第二五六师的3个团和保安团、骑兵第三十团、第十九团以及驻韦州骑兵大队(黑马队),万余人偷袭下马关。独立第一师指战员顽强坚守阵地,用机枪和手雷弹粉碎马部多次进攻。马部遭到强烈反击后,见攻占下马关无望,旋集中兵力转向驻东滩的独立第二师及独立第一师四团二营发起进攻,独立第二师损失惨重。第六十四军主力继续向中宁进军,第一九一师五七一团自固原出发增援下马关。第五七一团和炮兵营,日夜兼程,大部队通过田家老庄继续赶路,终于在11日上午8时于黑王岔一带与独立第一师会合。两支部队合兵开进下马关,马部见解放军援兵已到,急向灵武逃奔。解放军解放了罗山东部地区。

9月13日,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二团、五七三团由同心县城出发,经红寺堡境内的土坡、耍崖子山斜插中宁县东南山。9月14日凌晨7时,部队沿红柳沟南侧进至鸣沙,整个红寺堡地区回到人民手中。9月15日,独立第一师与第五七一团冒雨向韦州进发。马部韦州守军骑第三十七团向惠安堡方向逃跑,剩余民团多次派人联系,主动出城迎接解放军进城。至此,国民党马鸿逵政府在红寺堡地区的统治土崩瓦解,红寺堡地区各族人民在战争的洗礼中迎来解放,以新的姿态开始创造前所未有的历史。

军民联手惩叛匪

1949年9月15日,红寺堡地区解放。当时,宁夏南部地区和东部陕甘宁三角地区股匪众多,加之与原三边地区比邻的张廷芝等惯匪,小到三五成群,大到四五百人,隐匿于偏僻地区。山区土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蒋介石、马鸿逵留下的潜伏特务,一部分是假投诚而后又叛变的马鸿逵部官兵,一部分是反动地主分子,他们欺骗、煽动不明真相群众。匪徒利用地形的优势,建立各种秘密藏身之处及联络点。活动在今红寺堡地区首当其冲的是陕北股匪张廷芝部。1949年12月中旬,中共宁夏省委、宁夏军区成立同心、海原、固原剿匪指挥部,并以独立第一师一团和民兵为主,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宁夏地区剿匪斗争。1950年初,张部1000余人与同心县最大股匪马绍武秘密联络后,公开叛变为匪。2月,原国民党第二十二军某部连长王敬武在甘肃庆阳地区叛乱,窜到同心地区骚扰。3月8日,匪首张廷芝、田凤祥按照预先计划,带领残匪202人到海原县高崖乡庙山活动。当残匪骑马窜至同心县韦州塘坊梁、甘沟一带后,韦州区政府立即组织民兵和群众进行堵截。张匪便绕罗山向火龙沟、关口地区(今南川乡)钻洞子崾岘逃窜,遂被当地民兵和同心县公安队截击,民兵牺牲2人。3月9日晚,张匪逃至红寺堡地区,关口地区民兵进行堵截,战斗中民兵牺牲3人、负伤1人。当张匪逃至买家河湾四十里洼地时,被从吴忠赶来的宁夏军区独立师剿匪部队击溃,张匪率部众向后套方向逃走。

1950年5月,特务、土匪、原马鸿逵部骑兵第十师三十九团团长杨生荣、原马鸿逵部第一二八军三师师长周福财、红城水自卫大队大队长陈元混入下马关,与关口地区的彭善斌、杜生荣、包占山等相互勾结,发动下马关、关口区区小队叛变。

5月初,同心县公安队决定从关口区区小队抽调15人(区小队共有25人),补充壮大县公安队兵力。5月4日,关口区区委书记孙鸿禄、区长蔡廷明护送抽调人员去县公安队。深夜,彭、杜、包等突然叛变,将熟睡的孙鸿禄、蔡廷明捆绑后,折回下马关又将区小队队长王长治绑缚,抢劫区政府。在向罗山行进途中,正要将孙、蔡、王杀害时,下马关、关口地区部分群众赶到,将3人解救。5 月5日,在陈元等预谋下,关口区区小队叛变,将新庄集区委书记臧正德等干部绑缚后,逃至下马关东滩一带。当日夜,抢劫下马关区营业所、税务所,抢走5支枪、10余匹马和群众的大量衣物。7日,下马关、关口区区小队共63人叛变并进占罗山。叛匪编成一个总队,杜生荣、陈元分别任正副队长,下设两个中队、6个分队。17日,陈元、王重荣等在下马关与杨生荣、周福财开会,周、杨分别自封为正副司令,并将该部编为混成旅,委任匪首张海录为旅长,其活动异常嚣张。18日,宁夏军区独立师剿匪部队进驻下马关。匪徒摄于剿匪部队的威力,开始内部分化,将分队长包占山打死,关口区区小队叛匪顷刻瓦解、缴械投降。6月12日,彭善斌率领下马关区小队22人、25支枪于达东岭投降张海录。14日,在马家河湾大肆抢劫。7月7日,在宁夏军区独立师剿匪部队的追剿下,叛匪众叛亲离,由吊沟赶至下马关向区政府缴械投降。

在军民联合打击下,经过剿匪部队和民兵8个多月的协同作战,红寺堡地区取得剿匪斗争的重大胜利,活动在同心地区的马绍武、张海禄、张廷芝等股匪被彻底清剿。清剿斗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定日子。

拥政爱民谱新篇

1967年3月1日,境内北部鲁家窑地区划归236部队作军事用地。1983 年4月,兰州军区在鲁家窑地区建立炮兵靶场,军用土地面积为83万余亩,统由84555部队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1236”工程指挥部成立后,红寺堡地区计划开发土地75万亩,其中计划占用靶场45万亩。如果红寺堡灌区内45万亩军用土地不能收回开发,其余30万亩土地也不能开发,45万亩靶场区对于“1236”工程和红寺堡开发意义重大。而炮兵靶场45万亩土地位于鲁家窑与红寺堡之间,是实弹射击密集落弹区、战术演练的主阵地配置区,地区开发与军事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兰州军区、宁夏军区考虑到宁夏“1236”工程和红寺堡开发意义的重大性,人民军队不与民争利,决定重新选址建立靶场。后来,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在贺兰山东麓重新建立训练基地,谱写了拥政爱民新篇章。

1991年,宁夏军区继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固海扬水工程后,又投入大量兵力、车辆参加盐环定扬黄工程。司令员李良辉任总指挥,率272名官兵、27台机械车辆,组成2个施工连,参加盐环定扬黄水利工程建设。官兵把盐环定扬黄水利工程当作造福全区人民的“心连心”工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于1993年5月3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自1998年9月5日红寺堡开发区成立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和部队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成为当代移民开发的一项重要活动。2000年5月,红寺堡遭受沙尘暴袭击,部分扬黄支、斗、农渠被沙土埋没。宁夏军区及时组织协调武警宁夏总队直属支队和给水工程部队近300名官兵,动用16台车辆,清理被沙土埋没的支、斗、农渠168多公里,平整土地1万余亩,捆扎大量治沙草网,进行救灾。两天后,沙尘暴再次袭击红寺堡,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带领部队一边清渠,一边帮助群众平田整地、浇水,捆扎草网固沙,使万亩农田及时得到灌溉。2001年4月,宁夏军区所属部队和驻宁部队参加红寺堡灌区百里绿色长廊工程劳动,宁夏军区部门以上领导冒雨参加红寺堡灌区植树造林。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后,当时该灌区有2159名孩子因贫困上不起学或被迫辍学。宁夏军区与驻宁部队组织部队27个团以上单位与红寺堡灌区移民新村的6个乡镇27所小学结为帮扶对子,实施援助活动。

2004年10月,红寺堡开发区成立人民武装部,部长由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白万利兼任。与此同时,武警吴忠市支队5中队及基层乡镇人民武装部成立。2005年4月11日,宁夏军区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红寺堡参加植树造林活动。2006年,宁夏军区协调部队与红寺堡移民区42个行政村、75所小学结成共建对子,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宁夏军区参加和支援红寺堡新农村建设,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的充分肯定,被总政治部和中宣部确定为重点宣传对象,人民军队与回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民共建谱写新篇章。

(原文发表在《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本文略有修改)

(原文发表在《红寺堡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本文略有修改)

【注释】

〔1〕猃狁,《史记》索隐:匈奴别名也。唐尧已上曰山戎,亦曰荤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

〔2〕南仲,周历王时期大将,曾率周军到北方征战。

〔3〕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卷七。

〔4〕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

〔5〕《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段颎列传第五十五·皇甫规》:许多羌种“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

〔6〕《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段颎列传第五十五·段颎》。

〔7〕孙生玉主编《宁夏军事志·重大战事》(上卷)。

〔8〕《旧唐书·杜希全传》。

〔9〕《资治通鉴·唐纪》。

〔10〕吴广成《西夏书事》卷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