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类 精心撰写
中卫军分区在中宁县举行各县(区)军事志主编、主笔集训,我感到军分区党委、首长对军事志编纂工作非常重视,今天举行各县(区)军事志主编、主笔集训是一项重大举措。借此机会,结合评审《中宁县军事志》,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谈一谈军事志的分类问题,二是谈一谈军事年鉴编纂问题,三是谈一谈审查志稿的问题。结合《中宁县军事志》,这里主要谈一谈军事志的分类问题。
一、志稿成功,瑕疵较多
2000年6月,在宁夏三级军事志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我第一次浏览《中宁县军事志》初稿,只是提出初步意见,后来先后多次检查了志稿。2006年年底,中宁县人民武装部再次送来《中宁县军事志》第二稿。这次,我比较仔细地阅读志搞,开始进行全面地审阅,并要求军区志办全体人员帮助整理。2007年初,军区志办帮助整理出第三稿。2月5日,在宁夏军区军事志工作会议期间,将第三稿交于人民武装部,要求补充增加相关内容,但补充得不是太多。我于4月6日发了一次“火”,也是退休以来的第一次。这次,大家对送审稿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尽快归纳整理、修改,形成新的终审稿。
自1998年以后,中宁县人民武装部编写人员经过近8年时间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撰稿任务。这充分反映了主编与副主编的高度敬业精神,我深受感动,愿意为志书多做一些贡献。在出版前,我主要是从体例、结构、史实和重点内容上进行审查,在文字、逻辑和可读性方面还没有很好修改,待终审稿出来后再进行最后终审。刘建军参谋基本代表我的意见。结论:《中宁县军事志》志稿比较成功,但仍有不少瑕疵,需要认真汲取这次评审会议上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意见,严格按照《军事志编纂细则》进行修改增删,特别是补充资料,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宁县军事志,与《中宁县志》交相互映。
二、科学分类,合理合并
大家认为《中宁县军事志》志稿优点和特点很多,特别是篇目设置比较科学合理,编纂指导思想正确,地域特色比较显著,军事特点比较突出。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篇目设置科学合理,《中宁县军事志》除卷首、卷末外,共设置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活动、历代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当代驻军、军事人物8篇。如:第一篇军事环境之下各章,分别设置了地理形势、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交通邮电、军事设施6章;第三篇军事活动,分别设置了历代兵事和当代军事活动两章。其第一章历代兵事,分别设置宋夏及以前战事、元明时期兵事、清代战事、中华民国战事、解放中宁5节;其第二章当代军事活动,分别设置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保障3节。《中宁县军事志》的篇目设置相对合理,为其他县、市、区做出示范。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像一部军事志书。这里就有一个分类学的问题,它告诉我们志为一类。(www.xing528.com)
分类是依据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把事物集合成不同类别的过程,而研究分类的学问就是分类学。军事志的分类,就是依据军事活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以及活动对象所具有的矛盾特殊性进行的。恩格斯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因此,对于某一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这就是说,每一军事活动的形式,都是客观世界相应运动的反映,而每一种运动形式的特殊本质,都是由它本身的特殊矛盾所规定的。在对军事活动内容分类时,要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即运动形式,还要循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转化。依照上述要求分类,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材料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使认识不断深化。军事志的分类反映着编纂者一定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我们在设置军事志篇目时,一是分类必须相应相称;二是每种分类必须符合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出现分类重叠和分类过程的逻辑错误;三是分类必须按照层次逐级进行。此外,还必须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总之,军事志的分类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做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必要的条件和正确的方法。
我们收集资料也好,编写资料长编也好,都离不开分类,也离不开合并同类项。军事志书作为系统、全面、准确地记述一地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科学著作,决定了它必须“横分门类,纵述历史、以横为主,纵横结合”的结构原则,做到“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当然,“横分门类”不可绝对化,至少在节以上要合并同类。片面强调“层层横分”“横分到底”,往往犯割裂、零碎的毛病,谈不上体现因果关系和规律性。形式逻辑要求,划分门类必须是从同一个属概念划分出若干个并列的种概述,上一层必定是属概念,而下一层必定是最近的种概念。也就是说,在目或子目上,“辈分相同”。有的志书篇目种、属概念混杂,“父子同辈”甚至“祖孙同辈”是不可取的。否则,即为“不完全分类”或“子项多出”的逻辑错误。一句话,要科学分类、合理合并。
三、精心修改,尽快出版
《中宁县军事志》优点和特点很多,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缺点。一是资料挖掘得不够深细。志稿共8篇,其中纵贯古今的有6篇,涉及古代军事斗争部分比较多。特别是在历代建置沿革、军事组织、重大战事、民众武装、军事工程、军事人物等篇章中,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这是第一部军事志,应多挖掘历史上的军事资料,特别是重大战事方面的资料。二是个别节、目还需推敲。“民众武装”“军事组织”篇个别章节有些过于简略,有些节不够成功。人民武装动员、经济动员、战备交通都需要补充大量资料和照片。三是个别节、目标题还需要推敲。此外,还有地图照片、表格设置、历史纪年、时间表述、数字表述、计量单位等,还没有进行严格审查。
主编、副主编要结合大家所提建议,集中时间、精力,将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梳理成条文,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精心补充、修改。换句话说,《中宁县军事志》中要能够多挖掘古代历史资料,补充有关内容,进一步核对重要史实,做好纠错工作,就能够上档次。这次评审会议结束后,要反复推敲、精雕细刻。因为《中宁县军事志》初稿在内容上还有缺陷,只是像一部志书,距离一部优秀志书还相差较远。我在这里明确表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全体参与修改,并委托潘卫民为副主编、刘建军为责任编辑,我作为顾问将一如既往地负责到底,认真进行审查修改,将精品留给后人,真正出版一部中宁大地上的特色军情书。武装部党委要发动各科和专职武装干部以及离退休老干部,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翔实资料和图片,以保证志书出版后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可读性。同时,工作要努力往前赶,力争在“八一”前评审《中卫县军事志》时发行此书,为建军八十周年献一部厚礼。
(原文为2007年4月10日在中卫军分区县(区)军事志主编集训时的部分发言稿,本文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