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本卷特色 精心设计篇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的篇目设置
为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国务院赋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以下简称《抢险救灾志》)的编纂任务,《抢险救灾志》编委会先后制订《〈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办公室三次修订《抢险救灾志》篇目,并与2009年4月26~28日在成都军区召开了《抢险救灾志》编纂业务培训。根据这次研讨会的安排,笔者就《抢险救灾志》的篇目设置谈几点意见,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一、《抢险救灾志》基本篇目说明
《抢险救灾志》基本篇目分为组织领导、救援力量、赶赴灾区、抢救生命财产、抢修基础设施、防治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稳定、发挥政治优势、抢险救灾保证,共9篇。这些基本篇目是在按照志书篇目设置基本原则和全志编委会的编纂方案所规定的内容,着重突出抢险救灾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抢险救灾志》基本篇目的设置,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遵循志书编纂基本原则
志书篇目设置有其自身的原则和方法,不论是记述一地的地方志,还是记述某一事件的专志,都必须遵循“事以类聚、以类相从”设置原则。《抢险救灾志》篇目尽量体现这一原则,力求各类事物、事件区分清晰、归属得当,便于各参编单位编写资料。例如,在第二篇“救援力量”第五章“专业救援力量”,把中国专业救援队和国际专业救援队分别列为两节来记述。目前,设置的9篇36章,各类事物、事件彼此之间均有界定,各篇、章重点比较突出,分类比较清晰,尽可能地避免了交叉和重复。
(二)根据全志方案规定内容
《抢险救灾志》作为《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其中的一卷,必须依据全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赋予的任务和记述范围来设置篇目,绝对不可强调专业特殊而自行其是。例如,全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赋予我们的任务和内容是:“主要反映广大军民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重的困难,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超人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包括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有关组织、领导层决策部署,组织救援、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安全保卫(包括重要场所警戒)稳定社会。”所赋予的任务共有197个字,大体分为组织领导、救援力量组成、救援力量投入、灾区现场抢救(包括转移群众)、救灾物资装备调剂运输、灾情监测预警及次生灾害防治、基础设施抢修及灾区现场清理、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等8大类。大家在研究设置篇目时,深感抢险救灾是救灾初期阶段的主体行动,所以紧紧把握全志赋予的任务来设置基本篇目,避免与其他各卷重复和交叉。
(三)体现本志(卷)本质特点
《抢险救灾志》作为《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其中的一卷,篇目设置必须突出“抢”字的本质特色。其一,紧紧围绕记述对象及其由此引发的行为、过程、结果,按照事件或对象来设置。例如,将第四篇的标题定为“抢救生命财产”,就是直接点明本篇的重点记述内容为地震发生后,各种救援力量抢救埋压人员和保护国家财产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在第五篇“抢修基础设施”第一章交通设施的各节中,不是简单分列“公路、铁路、机场、通信线路”等,而是根据本卷所要记述的内容,以“打通公路、抢修铁路、恢复机场、疏通水路”等作为标题,直接反映抢险救灾中的有关抢修各种基础设施的行动。其二,严守“疆界”,体现抢险救灾主线,注意与其他各卷的区别,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例如,第一篇“组织领导”往往与其他各卷有交叉重复,重点记述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的应急处置和行动,抗震救灾指挥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有力指挥。记述清楚后,将为今后提供借鉴。再如,第三篇“赶赴灾区”,原本打算与第二篇合并为一篇,因为救援力量与所到达灾区两者联系紧密。经过反复讨论和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参加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部门和同志们的意见,感到此次各种救援力量进入灾区,是整个救灾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体现了统一协调、军民联合、通力合作、快速有效的特点,创造了许多奇迹和世界第一。暂时单独设置了这一篇,将为今后提供宝贵经验,将来视资料收集情况再决定是分设还是合为一篇。同时,鉴于各卷都没有涉及且部队作用又十分突出,单独设置了“发挥政治优势”一篇或一章,这也要视资料收集情况根据全志编委会的要求最后确定。
二、关于注意交叉、避免重复问题
看到各卷的篇目设置,总的感到基本成功,体现志书各卷的特色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客观事实,体现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宗旨,全志编辑办公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讨会的目的是相互借鉴和学习,解决一些存在问题。几大卷中个别地方有交叉重复。当然,一部11卷的鸿篇巨制没有交叉,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客观的。应当允许交叉、注意交叉、解决交叉,但必须避免重复。《抢险救灾志》基本篇目,容易与地震灾害、灾区生活、医疗防疫志(卷)出现交叉重复。将来《抢险救灾志》概述的内容容易与全志总述、大事记和有关志(卷)交叉重复。因为是篇目设置研讨会,我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注意交叉问题,二是避免重复问题。也就是说,各卷原则上允许交叉(衔接),但要有所侧重,注意、解决交叉问题,但就全志各卷的篇、章、节的标题和内容不能重复(不含各单位自行单独出版者)。
(一)《抢险救灾志》与其他各卷交叉问题的处置
目前,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篇目材料汇编》上来看,篇目设置交叉重复主要体现在地震灾害、灾区生活、医疗防疫卷上。
《抢险救灾志》与其他卷交叉问题
上面仅就篇名的交叉重复问题列出简表,篇下各章、节也有交叉重复问题还没有单独列出,至于节下各目和内容更会有交叉重复。就交叉问题,不要回避而应允许,用各自突出主线和专业特色来解决交叉问题。我们与有关卷主编协调,严格按照协议严守“疆界”,力争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www.xing528.com)
(二)《抢险救灾志》与其他各卷篇名重复问题的处置
坚决避免篇、章名称重复。首先,要避免篇名重复。要在这次研讨会上,由全志统一权衡、推敲决定;其次,对于章名重复也要尽量避免,两卷主编相互商量决定,如果有困难可请示全志协调。总之要避免篇、章名称的重复,所设标题都要围绕本卷的核心来设置。当然,节的标题也要尽最大可能不出现重复。还有,篇目设置毕竟是带有主观色彩,随着资料的完善和占有,随着对抢险救灾志认识的不断深化,可能少量章节还要进行修改。
三、几点建议
这次全志编委会召开篇目设置研讨会,时机恰到好处,举措十分必要,为今后编写《抢险救灾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篇目设置时,涉及一些问题,感到有必要直抒己见,向全志编委会提出来,以便下一步志稿编纂。
(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与其他分志的名称问题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书名欠推敲。书名11个字太长、拗口,将来志书出版后从书皮上看不像志书名,有点像资料汇编的名字,“特大”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震分类名称,其实是不是“特大”,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即可科学地概括,分志名称也不好安排(志中套志不大可取)。建议改称《汶川地震志》,各分志改称卷。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改称《汶川地震志·抢险救灾》,其他类推。全志《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与分志《抢险救灾志》内容上有重复之感,全志称“抗震救灾志”,本志称“抢险救灾志”,就是说书名与卷名内容几近相同,不符合志书命名原则,在设置篇目就有些作难,抓不住要害。同时“抗震”也不尽科学,地震无法抗拒,只能预测和减少灾害损失。所以,建议改称《汶川地震志》。因为是否是特大地震,在志书内容上已经记述得清清楚楚,无须标明。志书篇章的标题要求是名词或词组,“特大”也是形容词。其他分志的名称也要适当考虑修改,既然称分志,又不设大事记和附录,各分志的体裁就不全,最好改称××××卷。例如,《汶川地震志·抢险救灾》,或《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以求全志的完整。
(二)关于综述、大事记、人物、附录等问题的编写建议
全志设置综述,分志设置概述,按照《编纂方案》的预想,全志综述文字达50万字,势必在内容上与各分志概述重复,特别是与“图志”概述(要求20万字)、《抢险救灾志》重复,甚至到最后我们要大量压缩文字,所以建议全志综述文字不要过多,通常3万~5万字,为突出全貌和精华,建议综述与图志、大事记合并,使得综述集全书的精华于一卷,位于卷首,大气磅礴、有血有肉,成为上乘开篇之作,引领读者阅读其他各分志。另外,建议各分志设立大事记、人物、附录等内容,既然是分志(分卷),志书的述、纪、志、传(人物)、图、表、录七体必备,缺一不可。如果各志(卷)缺少大事记、人物、附录等内容,显得志体残破、不全。同时,全志的大事记、人物、附录不可能包括各领域的内容,分志(卷)收集的内容和等级、层次也不一样,各志(卷)的大事记、人物、附录无疑是对全志内容的补充,也使各分志(卷)保持了相对的完整。因此,全志的大事记、人物、附录要与各分志(卷)的大事记、人物、附录有严格界定,比如《抢险救灾志》不设大事记、人物、附录,大军区级至各军级单位的活动,受表彰的人物和形成的主要历史文献、图照,不够入全志大事记、人物、附录标准的就失去入各分志的资格。
三、尽快制定全志《总凡例》
编纂一部志书首先要“先严体例”,是志书编写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大法,其意义和功能不必多言。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编纂方案》和《行文规范》,但还要有明确的《总凡例》。否则,各分卷的《编辑说明》便无从写起。因为各分卷的《编辑说明》是根据本卷的特点对《总凡例》的补充和说明。例如,有的分志里先有综述,各篇有概述,已经出现不统一的现象,所以要尽快出台《总凡例》。因为这是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专志,没有总凡例容易给后人留下不好的示范。
四、关于设置“发挥政治优势”篇的请示
《抢险救灾志》单独设置了第八篇“发挥政治优势”。不仅在部队十分突出,而且是必须记述的内容。但是属于各分志(卷)的共性,各卷都有发挥政治优势的问题,但都没有独立列篇。因为全志没有独立列志,其他各分志也没有列篇。
欢迎全志专家对《抢险救灾志》莅临指导,以便我们少走弯路。
(原文为2009年6月3日在全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篇目研讨会上的发言,本文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