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格局,是指在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武装力量之间进行对抗或组合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军事力量结构状态。研究把握军事格局的演变,对认识世界战争、局部冲突的规律和特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二战”前世界军事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近300年中,世界军事格局曾发生过5次大的演变。第一, 1618年至1648年建立的以军事力量相互制衡的格局。17世纪初,爆发了全欧性的“三十年战争”,最终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确定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基础上,在欧洲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军事格局。第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英俄葡奥等国签定同盟条约为标志,形成了以大国均势为特点的维也纳体系即五强的军事格局。第三, 19世纪下半叶确立的英法俄与德奥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19世纪下半叶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巨变,国际力量结成以德法关系为轴心,出现了德意奥与英法俄对峙的两极军事格局,终于打破了欧洲一个世纪的总体和平,走向了全球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四, 1919年初形成的以英法美日等国为代表的多极军事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建立了著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特征的格局,再一次形成了一个新的多极化的军事格局。第五,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德意日与英法美争雄的两极格局。20世纪初,纳粹党在德国上台,疯狂扩军备战,与英法美相对抗,以德意日为轴心的集团同由英法美等国构成的同盟国形成对峙,两极军事格局形成,并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二战”后两极军事格局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曾经在欧洲多极军事中称雄一方的列强,如德、意、日、英、法因战争损耗大都降为二流强国,只有美苏两国保持着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为了称霸世界,这两个昔日的盟友反目成仇,反法西斯同盟由此分化瓦解。经战后初期各种斗争和较量,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军事格局,即“雅尔塔格局”,其标志是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和1955年5月华沙条约组织的诞生。两极格局以军事对峙为核心,从而决定了当时世界军事格局的两极框架,其基本特征反映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美苏两国处于严重军事对峙状态;第二,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构成冷战局面;第三,美苏通过两大军事集团在世界其他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形成各个热点地区;第四,美苏之间以军事对抗为核心的对峙结构制约着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一切服从军事斗争的需要。
(三)“一超多强”格局的初步形成
自从1989年底美苏首脑在马耳他宣布冷战结束,特别是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战略格局与军事格局发生了巨变,两极军事格局已彻底瓦解。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军事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调整,各种政治力量重新进行分化组合。经过十几年的过渡之后,“一超多强”的世界军事格局框架已初步形成。
所谓“一超多强”主要是从军事实力和战略企图两个方面来评估,“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1.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两极格局的终结,导致了世界军事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惟一军事超级大国。
首先,从实力上看,尽管美军现役兵力在1999年已削减到近140万人,只居世界第二,但它不仅拥有庞大的三位一体的核进攻能力,而且其陆、海、空三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联合作战,武器装备在总体上遥遥领先于任何对手,因此,其实际作战能力高居世界第一。(www.xing528.com)
其次,从战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看,美国的经济实力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其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24%。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一高两低”(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特征,出现了高于西方其他国家的持续增长,尽管近几年出现了经济下滑,发生了“9·11”事件,但其在综合国力方面仍比世界其他强国占明显优势。而美国经济发展强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快。在绝大多数关键高技术领域,包括军事技术在内,占有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美国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再次,从战略企图来看,美国声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利益,并在各个地区承担防务义务。“领导世界”一直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目前,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带有浓重的对外扩张和干涉的色彩,其主要战略目标是要防止在世界上重新出现对美构成战略威胁的新对手,从而确保“美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和巩固“既定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因此,美将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维持其世界领导地位、建立单极世界、对付地区冲突的重要支柱。自1990年以来,美以各种名义在世界各地使用军事力量的行动明显增多,对外出兵达40多次。[8]
2.军事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在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过程中,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力量也在迅速增长。如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东盟等。虽然它们的综合国力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拥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也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进行全面竞争,但是它们的军事实力或潜力也较为可观,能够在世界局部地区起主导作用,因此它们都是军事上力量较弱的“一极”。这些力量较弱的“极”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力量强大的一“极”,一起构成了相互制约的世界军事多极格局。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目前有15个成员国,人口达3.7亿,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实体。其中,英、法两个成员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具有一定的核攻击能力;德国则是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冷战时期,北约一直是欧洲安全防务的主体。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防务面临着调整。近年来,为了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欧洲安全防务体系,争取欧洲安全防务主导权,欧盟国家一方面力图“欧化北约”,并加强西欧联盟,组建欧洲军团以及独立于北约之外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另一方面,积极介入世界热点地区事务,扩大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因此,欧盟无疑是军事多极体系中实力和影响力都较强的“一极”。
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主要的军事力量,也继承了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尽管俄罗斯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政局动荡,民族、宗教问题不断,并面临着北约东扩、战略空间日益缩小、国际地位下降等严峻的现实,但不可否认,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复苏潜力,拥有相当先进的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拥有强大的足以毁灭任何对手的核武库和仍然较为强大的常规力量。因此,俄罗斯仍是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军事强国,是军事多极体系中极重要的“一极”。它的军事力量依然是一个可以并可能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日本是世界上除美国、欧盟之外的第三大经济力量。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日本正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积极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军事上,日本屡屡突破战后和平宪法的禁区,军费开支高居世界第二,陆、海、空三军自卫队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作战能力上衡量,均已处于世界前列。通过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进一步加深,也使日本自卫队在合作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日本对外用兵已有可能。因此,日本也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一个军事强国,成为军事多极体系中的“一极”。
印度是南亚地区大国,人口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长期以来,印度奉行称霸南亚的军事战略,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争做世界政治、军事大国。现有兵力规模居世界第四位。特别是1998年5月不顾国际社会多年来的核裁军努力,连续进行了五次地下核试验,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有核国家,并正在努力向建设“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方向发展。因此,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从战略企图看,印度都可以作为军事多极体系中的“一极”存在。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建立起一支能够保卫国家安全、维持本地区和平的现代化国防军。中国无疑是亚太地区一支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是世界军事多极体系中重要的“一极”。
另外,东盟、巴西、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和集团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们的军事力量对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初步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军事格局中,美国居于最为主动的地位,欧盟、日本等作为美国的伙伴,将成为美国实现全球利益的助手,而同时也将受到美国的制约。中、俄、印、东盟等在积极保障自身安全、谋求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中,不断加强合作,倡导新的安全观念并身体力行,代表着一种新的活力。可以预见,“一超多强”军事格局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并随着各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升降而在地位的重要性上有所升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