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竹山书院的兴衰与徽派园林建筑特色

竹山书院的兴衰与徽派园林建筑特色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歙南雄村的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等形式的园林体系,俗称“竹山书院”,该建筑于乾隆二十四年建成。竹山书院就是由当年称富宇内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曹堇饴瞩其子为达其宿念而建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中靓丽的一部分。

竹山书院的兴衰与徽派园林建筑特色

南雄村的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等形式的园林体系,俗称“竹山书院”,该建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

中国从孔老夫子开始,千百年来一直有重儒轻商的传统,因而无论徽商在辉煌时如何富有风光,却依然向往读书入仕。竹山书院就是由当年称富宇内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曹堇饴瞩其子为达其宿念而建的。

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富甲天下,曹堇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他命二字干屏、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

桃花坝是临新安江的古坝,形如稚蝶,坝上古时遍植桃树,有数十品种,桃红柳绿,灿如图绣。清代曹文埴石鼓观斋诗抄中有云:“竹溪有桃数百株,花时烂漫如锦,春和景明,颇堪游晀。”相传,清人袁枚也曾来到桃花坝观赏桃花,并讲了一句很有诗意的话:“书院如临江至秀女,坝则为女之美眉也”。站坝观景,水天一色,船影憧憧,坝下之水,确如秀女之秋波,顾盼含情,令人心旷神怡。

竹山书院南北的长比起东西的宽约两倍有余,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书院的房舍乃老式徽派建筑,不论是从选址、设计、造型,还是从结构、布局和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保持着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国宋代以后私人所创办的书院,现在绝大多数已荡然无存,像竹山书院这样古貌犹存,房舍齐全的确少见。近世族人曹家珍归故里有《雄村志行》七绝六首之一云:“竹山书院惜尘村,东壁图书半剥空,金铎弦歌声已沓,石狮依旧啸秋风。”尽管今天境况萧然,毕竟它作为古代徽州建筑的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园地中芳香犹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中靓丽的一部分。

来到竹山书院门前,就见大门台阶前,两排方方正正的旗杆石墩,这是逢节假日来插旗子的。不难想象,当年那十六杆大旗竖立门旁,迎风猎猎,彩旗招展,竹山书院该是何等的显赫气派和风光旎逦。(www.xing528.com)

书院大门开在一字形围墙中央,一道高大砖饰牌坊式的门楼,三间三楼四柱造型,门楼二三层的四方檐角各饰有一只鳌鱼以示防火避邪,更寓有莘莘学子独占鳌头的意思。门楣的额匾上有楷书“竹山书院”四个遒劲的斗大字,出自清代金石书法大家邓石如的手笔。

邓石如,安徽怀宁县人,善书法篆刻,然奔走江湖,一生不得志。乾隆庚戌年来歙县,为状元金榜所赏识,被引荐给雄村养老的曹文埴尚书。邓石如資见之礼是刻章两枚和四体屏条四幅。曹文埴见之大加赞美,并出荐函数封向在朝廷为官的儿子曹振镛以及自己的好友推介。邓石如甚为感动,给曹府书写了一四体《千字文》以答谢,并为竹山书院题了匾额。

踱至书院门口,门旁见两座左右对称竖立的扁石鼓。门前有平台,台的两侧立着望柱栏排,台面高出路基均一人身长左右,从台中间向上登七级台阶,才可跨进院之大门。跨入高高的门坎,走人这旧时的高等学府,也走进了古徽州深厚的文化遗韵中。

入门处竖着一个木屏风,这可是造园者的杰作,其目的是为了不让院中景物先入目中,给人造成“悬念”的手法。正好应了《红楼梦》中贾政的话:“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先入目中,则有何趣。”

书院的主体厅堂进口是前廊,隔天井为三开间后堂,相连天井外边的两廊立有方形石柱8根。正厅堂面阔16米,进深8米,宏大宽敞。十六根楠木冲天大柱高耸屋顶,矗立堂中央,故俗称“楠木厅”。据说,在楠木柱上,如用铜元在柱壁间摩擦几十次,就会贴附住不会落下,长至几天都这样。

大厅堂的正壁间悬挂着一幅蓝底金字的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此联为曹文埴所撰写。既阐释了书院的得名由来,也寓含着对于治学处世为人的砥砺,而且巧妙地将“竹”,“山”二字镶嵌其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