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作为中国士人所创的文化教育组织,经过了自唐初至五代末年,近350年的历练,终于初具规模,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人心灵的栖息地。多少书生意气风发地在书院云集,逗留,自发担当起了文化传承,文化接力的重任。
在完成唐代书院和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发展情形的考证和怀想后,我们对书院的初期形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让我们来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书院,源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书斋衍生了民间书院,它与书斋不同的是,由针对个人走向了服务公众。官府整理图书典籍的机构,催生了官府书院。书院起源于官名两条途径,使自己同时拥有了民办和官办的传统。从此以后,书院就在这两大力量的影响和推动下,开始了坎坷而辉煌的成长。
在中国书院的发展史上,唐五代时期,还只能算作书院的起始阶段。唐五代近350年的书院,初期 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唐初至唐代中期,即公元618—712年,近100余年的时间,书院在民间自由流浪,总共只有5所,它们是由士大夫个人的读书、治学和藏书之所,发展成聚徒教授的教学机构。
第二个阶段,自唐中叶开始至唐末,即公元713—907年,近200年时间内,官府书院出现了,皇帝和大臣们一起在官府书院开展各种文化、政治、学术,乃致教学活动。这一时期官府书院有8家,民间书院有44家。
第三个阶段,为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即公元907—960年,这时期天下大乱,官府书院等同虚设,不甘泯没沉沦的读书人、文化人仍自发组织起来,以民间书院的形式承担起了“救斯文于不坠”的社会责任,共建民间书院13所。
纵观唐代五个时期的书院,确知院址的有61所书院,散布在全国的13个省区,若以长江为界,南方的书院明显多于北方,而尤以江南的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四省的书院相对较多。以江西为中心的书院集结区,预示着这个地区正在积聚力量,成为后世书院发展的动力。(www.xing528.com)
与书院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是这个时期书院的功能,呈现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中。官府书院的功能大致涉及到出书、藏书、讲学、赋诗、顾问等五种功能,这在曾任集贤书院副知院事的张九龄作为当事人,在《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中有过明确的记载。民间书院的功能有藏书、读书、游宴会友,吟诗作文,学术交流、教学授受、讨论政治、研究著述等七种。
初期书院的形态多种多样,在48所可以描述特色的书院中,有12种具有教育教学功能,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唐代300年间只有4所书院具备教育教学功能,五代十国50余年上升为8所,其显著增长的趋势,预示着学校性质的书院将取代读书治学的书院。
当然,在强调书院的教育功能的同时,应该想到当事人在书院开展藏书、读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着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事业,因而“教育、教学”不能包括所有的功能,只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功能之一。我们在文史中寻访书院的痕迹时,绝对不能忽略那些不从事教育教学的书院,不能忽略它们对书院力量的推动作用。
唐五代时期的书院,往往与僧院、道观并立,而又强调与佛道的区别,但同时又体现了一种文化的交融。这个时期的书院大多置身于山间风景极佳处,士人们在此画景中潜心读书,寄情山水,修炼身心。
值得强调的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的山间书院,因为前来读书的人日渐增多,如何使书院管理正规化,学习制度化,经济自给化,使书院的正常运转,不受战火影响等问题出现了,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聘请名师督学,这些都不难,难的是经济的自给化。
于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的山间,有一大批文化人在读书之余从事荒地开垦,过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集体化自给生活。在土地上挥汗收获粮食,在书本里苦读汲取精神。那样的读书人,除了在书院学到了形而上的知识,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劳动锻炼和健康的体魄,当飓风一样的世事变迁向他们袭来时,也许他们会比久居书斋的普通读书人拥有更多承受反击的力量和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