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由国家控制的很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社会的进步,国家的长治久安,都需要文化力量的推动和统治。国家需要通过对民众和官吏统一的教化,建立“尊神事鬼,以乐造土,四时农杂”的基本秩序。可惜,为政体服务的学校必然随着国家的兴衰而兴衰。
西周衰亡后,官办学校也随之消失。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创立了儒家学派,开创了“有教无类,学在民间”的新格局,但是他没有教学场地,也没有经济支撑,他的私学生涯几乎是在贫困和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尽管他有三千弟子,也培育了许多高徒,他的苦行曾式流浪教学依然在他离世后嘎然而止。
秦代采用了焚书禁学的政策,谁能想在家读书居然会成为一桩罪,书本和书生居然会令当权者那么惊恐和仇恨,可惜那些天籁般的妙思和经天纬地的雄略,在强权的烈火中一一化为了灰烬。
汉代时官学和私学并存,国家设太学,立经学博士,招博士弟子。私学称为“精舍”,大师在讲课时,“听者多达数千”,盛况堪称“奇迹”。
我国文化艺术在唐代步入了一个几至空前绝后的巅峰时期,科举制度的确立,官学尤盛,学习风气高涨。许多学子走出僻静的庭院,到喧哗的仕途寻找位子。
“书院”之名就源于唐代,这时的书院是政府文化机构,还没有发展成学校。此后,民间也出现了许多书院。
《全唐诗》中出现的“书院”,大多是指私人读书的地方,有些已初具治学、讲学和会文等功能,可以看作是中国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开始。(www.xing528.com)
北宋没有兴办官学,国民教育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民间的书院。书院作为民间教学机构全面兴起。北宋是个政治开明的朝代,读书人拥有最充分的言论自由,他们几乎在山间庭院里衣食无忧地过着浪漫惬意的生活。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以及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有四大书院和六大书院之称。北宋时期诸多学校者从事理学学说体系的创立,如作为先导的周敦颐、程颢、程颐等,开中国理学之先河,是整个书院时代的文化先驱,他们的学说代表了汉唐以来最高的思想水平。到了南宋,印刷术让书籍像流水一般随手可拘,乡村书院因此大量涌现,朝廷南迁,人才南聚,南方书院兴盛。文化传播需要许多有心智的文化大师的共同努力,朱熹、吕祖谦、陆九洲等名儒大家的推动,使得书院的组织制度、基本规模和教育职能逐渐明确完善,最终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文教育基地。
元朝的统一,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大融合,朝廷采取开放书院办学的政策,并且打破了自唐末以来书院由民间创办经营的传统,元代官府创办的书院有专项“资金”、“田产”编制,各级官员兼任掌管书院的山长。民间创办的书院,官府也酌情给予资金、田产的补贴,山长经过官府确认后,同样可授予相应的官阶。官府通过朱熹措施,提高了书院及书院管理者的政治地位,保障了书院的平稳发展。但是也正是因为官府参与对书院的管理,书院的自主性渐渐减少,书院倡导的自由主义精神,最终被政治彻底扼杀,书院名存实亡。元代终结,书院随之解体。
明朝初期的一百年内,书院教育几乎是一片废墟。朝廷提倡官学,并且规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只能出自官学,读书人遂纷纷投奔官学,民间书院自此门庭冷落。明宪宗时期,朝廷由盛转衰,天下乱,则书院起,官学弊,则书院兴。明正德年间,书院再次鼎盛。明代的学术,从之前的朱熹理学转为王阳明、湛若水的心说,书院再次成为新兴学术思潮的大本营。
清代,书院因朝廷的支持,办学的规模和数量达到全盛。据记载,有名可查的书院达3868所,书院制度普及中华大地。但是,由于清廷的控制和清政府闭关自守的腐败统治,书院难以承担思想创造,文化更新的重任,而且滋生了种种弊端。
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改书院为学堂,延续了约千年的书院教育的大门,至此哄然关闭,绚烂的学院风景,终归于史册中素淡的白纸黑字。
让我们掀开一片片历史的旧瓦,透过风花雪月的细语,金戈铁马的喧嚣,聆听时光深处清澈而不绝如缕的朗朗书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