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离苦离乐,用中道智慧处世
人生有悲有喜,有苦有乐,只需轻尝滋味,不必贪恋执著。不偏激,不倚靠,用中庸的人生态度化解纠纷和争执,用厚道的处世智慧面对人间百态。
佛陀的修道论既不主张享乐,也不主张苦行,而是提倡不苦不乐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原则就是认为我们的身心及所处的环境都是无常的、无我的、暂有的、幻有的,能够做到这点,我们便可让名利得失的心渐渐沉静下来,然后自己从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为自己和社会谋求幸福。
中道思想,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实相。思想,指我们的意识形态。有的人思想不圆融,才会有偏激的行为存在。而我们只有中道的思想还不够,还要付诸行动,把中道思想落实在行动上,用中道的思想体现中道的智慧和实相。所谓实相,即是实实在在的心境、实实在在的相貌。人们之所以探讨中道的思想和智慧,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属于相对的世界,无论人还是事,都是在相对中生存的。
那什么叫做相对?就是能形成对比的一面,例如,电灯开着,便是光明的,把电灯一关,则是一团黑暗,明与暗是相对的。另外,善与恶是相对的,内与外是相对的,美与丑是相对的,动与静也是相对的,等等。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人们始终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里。由于处在相对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事情的看法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很难达成共识,所以人与人之间才会产生是非、争执,乃至仇恨。
而所谓中道的智慧,就是待人接物要厚道,不偏左、不偏右,做事情不能太积极,也不能敷衍了事。如果太积极,有可能“钢刀易折”;如果太消极,事情就不容易成功。中道的智慧是用来化解我们对事物的偏颇评断、与人的争执和不平衡的心理及行为。同时,中道智慧也让我们用一份淡然之心面对尘世,不为欲望所累。
麻衣道士史宗曾有诗《咏怀》云:“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诗的前两句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指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只有控制自己的欲望,超凡脱俗,才能够无忧。清虚,指清静淡泊,不为世俗所役。三四句借用春秋时隐士荣启期尝行于郧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的故事,指出有太多欲望的人没有清静淡泊的人快活。五六句用不系舟之喻,表现清虚者无欲而恬然的心情,生动而贴切。最后两句中的尘累,是佛教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也指世俗事务的牵累。作者用当毕来对待尘累,表明自己对淡泊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东晋时,吴隐之经旧邻韩康伯的推荐,出任辅国功曹。随后官职不断升迁,历任卫将军主簿、晋陵太守、左卫将军、广州刺史、太常、中领军等职。然而他没让生活随着他官职的升迁而变得奢华,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下属们对此都有些不解,有人问他:“你寒窗苦读,有了今天的地位却不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你不觉得有点吃亏吗?”
吴隐之则说:“一个人读书做官,如果只为了贪取富贵,那么他的人生理想就十分低俗,人生也就无味。对这些人而言,读书做官便是件坏事,是促其堕落的平台,又有什么值得称道呢?我不想成为这种人。”(www.xing528.com)
每月领到俸禄,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济贫穷的亲友和乡邻。他的家人起初并不赞成,常常责备他:“你不贪不占,这在做官的人中已是很难得了。我们家也不富裕,倘若再将辛苦所得的俸禄白白送给别人,那当官还不如做百姓呢!”
【藏经阁】
一切见,常、乐、我、净。烦恼,慧性不明故。以慧为首,修不可说观慧,如中道一谛。
——《梵网经》
吴隐之耐心地劝他们,对他们说:“戒除贪心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时时刻刻的努力。我担心自己一旦富裕起来就开始追求享受了,现在清苦一些是好事啊!”
富庶的广州地区官吏贪污丑闻不断,朝廷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朝中大臣在推荐吴隐之时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贪,那么任何东西都无法诱惑他。这样才能保持公正,让人信服,使社会风气发生大的改变。吴隐之有许多贪取的机会,但他都经受住了考验,不为苦乐所动,静心守着自己的廉洁忠诚,这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吴隐之在广州任职期间,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使当地习俗日趋淳朴,使官吏奉公守法。
吴隐之之所以能够做到不贪、受人尊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有一颗“离苦离乐”的厚道之心。佛教的中道思想,提出处世要“离苦离乐”,要用中道的智慧处世,在绝对的是与否之间找到一片天地。星云大师说:“我们在这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如此就可在静心中过着美满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有一颗“离苦离乐”的厚道之心,用中道的智慧帮助自己脱离烦恼和痛苦,获得人生的自在和无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