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行安康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调查结果

工行安康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调查结果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工行安康市分行积极营销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调查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法》等,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工行安康市分行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调查结果

对工行安康市分行积极营销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调查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法》等,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工商银行安康市分行采取“抓大不放小”的做法,即:贷款支持的重点为“三大”(大行业、大企业、大项目)、“四重”(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营销中小企业贷款,在支持辖区经济的发展和寻找自身利润增长点的有机结合上创出了一条新路,取得了明显绩效。笔者就此对工商银行安康市分行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主管领导、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

一、安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及总体融资概况

中小企业已成为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2005年,全市中小企业(含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6.64亿元,占全市GDP的22.3%,同比增长15.94%,实现营业收入104.56亿元,实现利润9.2亿元,上缴税金2.82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4%,就业人数达到21.7万人。

截至2005年年末,安康市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253075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6%,其中工商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71072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28%,仅次于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贷款主要集中在乡镇及农村市场)。2004年以来,工商银行安康市分行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定位为实现全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战略业务,积极实施“213”工程(即两个转变:实现融资投入由大客户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变;由国有企业向民营私有企业转变;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机构和队伍;构建起三个服务保障机制统一评级授信办法、标准化的业务操作规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现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业务的新突破。

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完善措施,不断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水平。首先,工行安康市分行在经营思路上实施了“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重”的信贷融资经营新理念,把拓展小企业信贷业务作为该行调整信贷结构、改善收益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来抓。其次,建立专业的小企业信贷管理机构和营销队伍,加大小企业融资产品的创新力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根据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信息不透明的现状,确定小企业信贷业务调查、审查重点,放宽小企业贷款准入条件。最后,完善小企业贷款与其他金融产品的联动机制。利用工商银行的网络优势,积极为小企业办理结算、企业自助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利用工行的人才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现金管理、融资组合等理财服务,降低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财务效益。

(二)分析市场,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健康发展。近3年来,该行通过对安康全辖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等)融资状况、各县区域经济现状、小企业的分布、发展前景及融资需求情况的充分调查和分析,认为汉滨区、旬阳县、汉阴县和石泉县由于中小企业占比较大,户数较多,且产值占绝对优势而成为该行的信贷营销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尤其是汉滨区以其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资源优势,带动了小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以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社会服务业、商品流通业、食品加工业为一体的市场体系;旬阳县以其矿产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采矿业为主的矿产工业经济。为此,工行安康市分行在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上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以汉滨区和旬阳县为基础,逐步向其他县城铺开,紧紧围绕资信状况良好、诚实守信、成长性好、经营信息规范的中小企业开展信贷融资服务,并在信贷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也为今后大面积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达成了政、银、企三方共同发展中小企业的共识。首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作为工行的战略业务,已成为全行上下的共识。工行安康市分行的领导高度重视拓展这一新业务领域,行长、主管行长多次与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就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何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找准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并最终实现银行、政府和企业多赢的经营方向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和交流,取得了政府的理解和企业的支持。其次,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企业贷款的通知》和工总行《关于2006年小企业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安康实际,积极配合市政府、市人行、市银监分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推进落实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参与人行安康中支和安康银监分局组织的赴台州学习考察中小企业融资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工行安康市分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改进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再次,紧紧依托安康市财信担保公司这一有效平台,与市财信担保公司联合举办“中小企业融资培训班”,对县级财政系统和中小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融资业务培训,初步建立起良好业务合作关系。在业务合作协议框架内,做到信息共享,客户共荐,积极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市场,打通了工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条融资渠道。仅2005年,市工行与其合作办理各项保证融资业务13笔6570万元,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渴望融资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不断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安康市部分中小企业以流通业为主,规模小,资金周转快,针对其行业特点及结算方式,工行安康市分行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办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贷款方面工行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将小企业贷款转化为个人经营性贷款进行灵活操作,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手段满足小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同时,培育、发展、壮大了工行中小企业客户群和客户对工行的依赖度,更加坚定了工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

(五)积极向上级行汇报,宣传和推介安康中小企业情况,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行的理解和支持,真心实意促进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为了摸清中小企业情况,工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全市中小企业底数,并向省分行形成专题报告,要求加大对安康市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与此同时,该行行长、主管副行长多次赴省分行汇报安康市中小企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潜力,并邀请省分行主管领导实地考察并指导工作,为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营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同时站在经济和金融最佳结合点的视觉上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濒于破产的企业,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政策,采用核销、还本免息、剥离等措施,核销50余户中小企业贷款本息8949万元,仅此一项工行安康市分行每年要支付总行呆账准备金借款利息274万元。同时利用财务重组的机遇剥离200余户5.2亿元中小企业不良贷款,为安康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极为可贵的解债减债空间。

(六)取得的效果。通过市场调研、制度完善、管理流程及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工作,该行在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服务的进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仅2005年,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5000万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4000万元,其他融资13377万元,年度累计向中小企业投入各项融资2亿多元。其中:民营个体企业9000万元,占比40%,近3年来,累计为75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近10亿元;中小企业实现综合收入31亿元,增加利润2.7亿元,上交税金1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5万个。融资投向主要包括中小型矿产业、加工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小水电、公路建设等。为改善全市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市容市貌建设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供氧输血”“添薪助燃”,充分体现了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坚定了该行将自身发展融入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

三、工行营销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www.xing528.com)

(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尚有较大资金缺口。工行安康市分行是陕西省工行系统内唯一的借差行(存款减各项备付金后小于贷款需借入资金),也是安康市金融机构中唯一的借差行。截至2005年12月底,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3.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3.6亿元。存款扣除各项准备金4.36亿元(含上存人民银行、工总行、省分行的各项备付金、库存现金及该行备付金),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19.24亿元。年均从省分行借款3.86亿元(该行的资金运用缺口),仅此一项每年支付利息1252万元。该行目前的资金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安康市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发展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加之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经营风险较大,给银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由于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物评估、登记涉及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及中介部门,导致程序环节多、收费高、效率低,进而影响了信贷投放效率,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

(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由于区域经济条件差,市场经济监督约束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信用意识相对薄弱,构建诚实守信、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尚待时日,致使控制信贷资产风险难度明显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营销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更快发展。

四、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建议

(一)积极创造良好信用环境。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企业树立诚信意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建立企业及主要负责人征信信息数据库,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增强银行业服务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为提高筹资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目前安康市多数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地方政府应在中省转移支付资金、财政资金、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等资金存放方面,多给予商业银行一些关注及更多的市场机会。另外,在涉及重大项目、重要规划以及行业、产业政策调整等经济、金融事务上,也应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加大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财务制度执行的引导和监督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土管、房管及评估中介机构的收费行为,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加强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切实维护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尤其是在企业改制、抵贷资产处置以及司法诉讼等涉及银行债权债务问题上,银行、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沟通与配合,站在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共同防范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必要时应实行公开曝光加以制裁,以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不断强化金融业服务中小企业的信心。

(五)坚定不移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服务。“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安康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用巨大,也为各家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业务拓展空间。因此,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是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各家商业银行应坚定服务中小企业的信心,通过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培育一大批符合安康区域经济特点、尤其是涉及“药、水、游”重点产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金融部门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西安分行2006年7月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