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条 为自己而教
当我们做许多事之前,都要思索一下,我为什么要做?我为谁而做?如果事先你思索了,那么你是理性的,如果你只做而不思索,那就是盲目的。
有人会觉得“沙漠之子”余纯顺有点“傻”,用生命去挑战极限,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很不值得。可余纯顺不这样认为,他的日记表明他做一切都是思考过的,他清晰地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而且为谁这样做。他自己的身心都在他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他和精神病人、老年痴呆患者的出走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当时许多人不理解雷锋,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是很傻的,可他并不那么认为,他公开的日记告诉我们,他活在一个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的所有“古怪”的行为都是符合他的逻辑的,因此,他并不疯狂。
那回到题目上来,我们从事教书这个行当,是为谁而教呢?
有许多先进人物说,他们是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教,他们教书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基于这样的思考,他们可以完成忘我,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颂扬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是每个时代的英雄,值得我们仰视。如果他们确实心口如一的话,我愿意称他们为“圣人”,如果一切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是尘埃的话,那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模范教师真是一尘不染的“明镜”了,称之为圣人和明镜是因为他们照亮了这个世界,也照出其他很多很多人心中的尘埃,至少我发现,我的心中满是“尘埃”,须时时拂拭,方可勉强光彩照人。
自古而来,这样的“圣人”总在少数,因此,学校才要有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严格的管理作底线保证教师不偷懒,也要用制度激励教师,什么聘用合同制,奖金分配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都为了让德才兼备的“好人”受好一点的待遇,让不称职的教师淘汰出局。也就是说,学校的种种制度设计都基于一个基本常识:教师中圣人不多,或几乎没有,有的只是普通人,他们并不因为承担着要教化别人的工作而摇身一变成了圣人或明镜。(www.xing528.com)
把教师打扮成圣人是有害的,两大害处,一是造“假”,让教师自以为真是圣人了真可以像圣人一般随意指点起别人,这样的戴着面具的“假圣人”使真实的“我”被深深地隐藏,“我”一旦被隐藏,就会活着太累,许多教师工作不愉快与每天上班背着沉沉的表演圣人要用的“行头”有关。而更糟糕的是,自我一旦隐藏便难以找回,就会变得盲目而不理性,这样的话,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就失去逻辑起点,原本极有可能通过几十年努力而成“圣人”的潜质也被糟踏掉了,假圣人将永远成不了圣人,他连一点点进步的可能性也将丧失殆尽。二是至“伪”,“伪”总与“虚”作搭配,表现出人的两面性,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两面性,也是在不同场合作出不同的表演的两面性。这是一种伪善,显得造作,也让自己难受,当你想得到而不能讨诸行动,或当你要拒绝却不可以说“不”的时候,你在承受人格被撕裂的痛楚,也许,正是通行“伪善”使中国人格外拘谨和内向,妨碍我们做“求真”的表达,当我在各种场合听到各式各样的人包括孩子们说出相同的、他们未必理解的、有时不得不说的时髦话语时,我简直在为这个民族的未来绝望。一个朝代结束时,那么多食旧王朝俸禄口口声声“仁义礼智信”的大小官僚忠臣们瞬间改换门庭,成为新王朝的走狗,历史已记载了外部道德规范的脆弱,口中的道德有时正表示内心的虚妄。
那么,除了少有的圣人,倒是应富有理性地思考那个早就应该思考的问题,用心去思考:我为谁而从事教书这个行当?原来是为着自己!为着自己的幸福,希望自己首先胜任工作,只有胜任才可以换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还希望工作愉快,从教师那平凡而细小的工作中去把握生的乐趣。如果恰好条件允许,何不让自己做得更好,做得更好就不再反映在你劳动力的价格上,而是你作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上,这样你个人价值的实现便把你从一般为谋生和简单的乐趣提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境界里,到那时,你才可以全然不顾别人对你的评价,你不在乎评价,是因为你在为你自己活着,在为自己的越来越深的对幸福的理解中工作,你是理性的,因而也是坚定的。
最后,你这样为自己做了几十年,你的心早已充盈,你就可以无私输出和奉献了。可有一点我们心中都明白,能够输出和奉献的人,他们何尝不是为了自己,为自己等待升华的灵魂。
如果你同意我以上的说法,那我要用四个字下一个判断,那四字是:
没有圣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