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条 做回女性
男性或女性的意识都是后天习得的,男性与女性各自的特点是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以对方为镜而形成的。恋爱中的男女双方表现得最为典型,男士大多会表现出格外的坚强、潇洒而阳刚、伟岸,女士则大多含情脉脉、风情万钟,含蓄而温存,正是这种相互取悦的交往,使一方对对方的心理期待强化了各自鲜明的性别意识。
不可否认,因为自然生活之严重不足,“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当代男性,有某种中性化倾向,表现为“小器”、“胆怯”、“自私”、“踌躇不定”等非男性特点,这一方面与儿童时期的教养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与“自然野性生活”缺乏有关,即使是“扮酷”,也多为商品时代的时尚符号。但是,女性的固有特质的缺失和中性化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男性的中性化。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如果女性为“阴”,男性为“阳”,那么,男女是相生的,即在交往中确认对方特性的同时确认了自己的特性;男女相克的,即在交往中,各自寻找差异,并将自我与对方固定在两个极端的点上。照这个理论来解释性别意识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男女性别各自中性化是违背“天伦”的,可以想象得到的是,中性化的男女不再相互吸引,可能导致人类“种”的繁衍的困难,其后果不啻是一种灾难。
另一种因素也在强大地影响着性别塑造,即社会文化因素。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将一切展示的女性美一律概括为“封建的”或“资产阶级的”,这些运动不仅取消了女性妩媚外形的合理化,而且取消了女性的独特气质,使女性的语言、仪态、神态、动作乃至思维方式普遍的男性化,甚至于有过之无不及。虽然女性可以不再作为审美对象,但女性特质的消失并未令女性自恰。在革命化的男女平等中,女性开始粗鄙化,并使整个社会文化粗鄙化。而未经革命洗礼的儒家文化圈,如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女性则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原始的诗意”。不仅令男士,也令女性称赏。因而,在我国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补课” 中,实在需要占一半人口的中国妇女,回归含蓄、高雅、可爱、温柔的女性特质。期待着现代女性不再是革命着的“铁姑娘” 形象。这不是男性的期待,而是中国“人种”的期待。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中国女性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民族女性的优点,比如特别有礼、矜持、勤劳、忍耐、有气节、明事理、识大体等,她们虽足不出户,却是传统家庭的主心骨。她们可能不如西方女子那般的浪漫多情、奔放热烈,但她们身上却凝聚着东方文明的精华元素,而这些元素在今天中国现代妇女身上面临失传的危机,实在是我们面对强悍的西方文化“入侵”时的不幸。失去这些传统优势的妇女,当青春不再时,还剩下多少可爱和美丽呢?(www.xing528.com)
妇女有一些特殊的本领有利于女性获得自身的独立和解放,比如女性的大脑“不那么偏重一侧,她们不像男人,把事情看得那么刻板正式”,决定了她们的思维是“网式”的,这种思维使女性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有优势。她们灵活的头脑、敏锐的直觉、广阔的关联性、长远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力,使她们在传媒、教育、医疗、服务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在中小学校里,女教师占了多数,我认为,女教师占多,并不是学校里男孩子中性化的原因。相反,真正的女教师倒是可以激发出男孩子们的男性意识,如果用“阴”“阳”理论加以分析,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问题是,我们的女教师一旦丧失了自己作为女性的性别特质,以“刚”、“烈”、“横”和“粗鄙”的形象出现,在对男孩子的管教中以中性化的行为标准硬是抹杀他们的性别特点,并且以不屈不挠的意志驯服而非巧妙感化“顽劣”,对“调皮”和“野性”绝不宽容,那么,经年之后,男生们要恢复男生性别,也只有去“扮酷”了。此外,女教师对女学生非女性特质的诱导与纵容,一方面使女孩子们不复可爱,另一方面也使班级群体的男生集体“阳衰”。一定程度上,“阳衰”正由“阴盛”造成。
由此看来,女教师做回女性,有其教育学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