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 让我们现代起来
现在提的发展,是西方观代化理论的一部分。我们一般理解现代化理论,就是强调物质层面的发展,比如说住房、汽车、各种各样的时尚商品。这个社会的繁华是由极大丰富的物质构成的。那么,是不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比我们的前人更幸福呢?看来未必,像古代文人的那种怡然自得的神情,也许你在现代化的地铁和大街上再也见不着了。
人们为生存在奔波、在竞争、在赛跑,不得不承受焦虑和紧张。现代化的缺点也许就是物质在发展而人的精神方面的满足感并不发展,所以许多人反对现代化。可是,我认为,生活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我们事实上己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了,那么,放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是我们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问题,会不会被现代化淘汰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里既保持竞争优势又不使自己精神堕落的问题。
邓小平不主张争论,他说发展是硬道理。什么叫硬道理,硬道理就是不容置疑的道理。我是唯物主义者,我认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渺小的个人无法抗拒的。
因此,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如何现代化,如何成为现代人,以适应现代化。这个问题与所有教职工有关,因为只要你在学校工作一天,你就有一天的责任将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用现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那么,人怎么才能现代化呢?首先要了解现代化的本质,现代化的本质是发展,那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什么?主要指标当然是经济指标,也就是现代化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我们以前有何不同呢?以前是阶级斗争为纲,那么你这个人是阶级人;以前是计划经济,那么你这个人是计划人,你进大学是按计划招生的,分配也是按计划的,你是国家干部,不管你是否胜任,谁都无法改变你的干部身份,因为你是国家计划的。现在是市场经济,你是什么?你是劳动力商品,我也是劳动力商品。我们既然是商品,那么这个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多少,现在无法知道,而一旦你这件商品要在市场上交换了,你的价值就会用价格的方式表现出来。
过去劳动力不是商品,因为你由组织安排,你从来不必进入市场参加市场交换,现在不对了,现在你已经面对市场了。你说你就赖在北郊学校一辈子不走了,不参与市场交换行不行,我说这是你一厢情愿的事,因为教师开始富余,教师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了,你自己不“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事实上将你“商品化”了。当你被迫面向市场的时候,你才深刻地知道了,究竟什么叫市场化,什么叫现代化。
在配置学校人力资源方面,市场化的方式是现代的,服从领导或许是“前现代”的,“计划”的是前现代的。所以你说你不要参与市场竞争和交换,我不同意,你说你不要也没有用,因为现代化了,历史就是这样无情。
那么,在参与市场交易之前,你必须要知道市场交易的规则。比如说,我校内部人才市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亚当?斯密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实这只手看不见却可以推测。怎么推测呢?从需求中推测你的价值。如果你被你的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需要,你的价值就会很高。
首先,价值最高的就是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师,因为我们学校要“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孩子是特殊顾客,顾客的需求决定了你的基本价值。所以,如果你总是被家长、学生举报,你就在给自己降价。怎么知道你受欢迎?有我们的满意度调查作证呀。
其次,是同事需要你,这对你的价值很重要。你不能与同事合作共事,总和别人闹不团结,给别人添麻烦,总搬弄是非传小道消息,像小市民一样耍泼,那么同事不欢迎你,没有一个组室要接受你,你就跌价了。有的班主任向我反映,说个别任课教师请不动,或学生成绩上不去,任课教师却不作为,那好,以后可能没人请你任课了。有的任课教师控制课堂纪律不行,就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往班主任教师那里一扔了事,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却总要别人帮助解决,那么你可能也不那么受欢迎。
再次,还要看你的领导对你的需求,如果你能按《质量手册》的规定努力工作,达到各项质量标准,那么你的上司就会需要你。如果你总是不服从学校质量制度,差错不断,你的上司可能对你有意见,那么你的价值可能也不太高。
所以你在校内人才市场有没有竞争力,取决于你有没有创造出对你这个劳动力商品的高需求,看学生和家长、同事、领导对你的需求。
有的教师或许会说,自己又没有犯错误,为什么没有人聘他。我的回答是,在市场上有一件商品,即使质量极高,但如果没有需求,对不起,你一样是没有价值的。
过去语文教师上语文课照教参上,分析分析课文,划分一下段落就行了。现在语文教改,七十多篇课文,没有教参,全靠你肚子里的功底。因此,你得提供新的服务,就是要教学生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尽快理解掌握。英语,可能过去讲究语法,你用中文解释英语语法,那没有问题,学生考试照样可以,现在强调口语了,你发音不准,学生可不答应。学生不需要你,只好请你回家去了。(www.xing528.com)
有教师说,这样是不是太残酷,我说对的,市场只认价值不认人,是残酷,但这个残酷又是公正的,最符合人道的。过去是平均主义铁饭碗,看上去很公正,很人道也很温柔,但不行,什么都不发展了。国家不发展,人成了懒汉也不求发展了。
市场的残酷性是只对一部分人而言的,我认为,市场的存在可以让人增值。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市场在给有作为的人增值。
也许这就是现代化给人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当教师的不先现代化起来,那我们怎么帮助孩子们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
用理性照亮自己的人性
我们身处现代化的过程中,从事着现代化的教育,培养着现代的孩子,我们要首先做一个现代人。但是现代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心理和思想观念。我们还都不是现代人,还没有真正地具备现代心理和思想观念,所以教师也要有一个“化”的过程,叫做人的现代化。
在要成为现代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化作一些了解。我们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完整地理解现代化很重要。现代化即现代性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增加和扩展。我们一般理解的现代化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的经济现代化。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缺乏现代性的思想和观念的因子。因此,我们的现代化有一个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强烈,但思想观念远远落后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将现代性赋予人的思想观念之中的运动,史称“启蒙”。什么是启蒙?康德在1784年的著名短文《什么是启蒙):一书中写道:“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其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也就是去除“蒙蔽”在“真实人性”之上的一切巫术、迷信、假权威、盲目的偶像崇拜、僵死的教条等,正是这些东西,蒙蔽了人们的认识,压抑了人们的正常合理的欲望。
使人恢复理性是启蒙的任务。现代人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克服了无知、愚昧、轻信和偏见,他们追求现实的、现世的幸福,因为追求幸福是人的自然本性;他们的一生为认识自我,把握并完善、超越自我,从而得以自我解救和自我创造;他们需要正义的国家和法律,来保障个人在不妨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使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相结合。
在理性照亮人类的时候,下列词语值得我们咀嚼:“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个性解放”“怀疑”“自主”“独立”“契约精神”“法治”“效率”“潜能开发”“发展进步”“竞争与合作”等等。这些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罕见,传统中国人的“真实人性”被长期抑制,一是传统的道德伦理秩序对人的自然本性和物欲的抑制,这被鲁迅先生称为“吃人”,吃掉的是人性,滋生的是恶与虚伪;二是严密的专制制度和宝塔式的组织结构,这一制度和结构实现了“大一统”和“超稳定社会”,却扼杀了最可宝贵的创造力。
现代人的风采,绝不在追逐物质性的所谓“现代时尚”,而是努力对自己进行启蒙,即用理性照亮自己的人性,并让自己真实的人性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样看来,现代化主要就是一个去除蒙昧的过程,也是自我觉醒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尤其是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和潜质,自信地面对和拥抱纷繁芜杂的客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自己幸福的梦想。
人的现代化的过程,既是价值观、世界观转变的过程,更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终身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去积极迎接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去完成自我的觉醒,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人生使命。老师们,我们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