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学者王阳明(守仁)在著作中,大量潜引禅宗教义,乃至直接援用禅语。阳明学的核心「致良知」学说与禅宗「顿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知」二字本来出自《大学》,但王阳明将它禅学化,称作「圣教的正法眼藏」、「学者究竟的话头」。
王阳明曾有过一段漫长的参禅经历,他自己承认:“吾亦自幼笃志二氏(佛道),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传习录》)王阳明一生为官所到之处,遍求佛刹,遍访禅师。他在对弟子们的教学中,曾“令看《六祖坛经》,会其本来无物,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为直超上乘,以为合于良知之至极”(黄绾《明道编》卷1)。他的同时代人陈建在《学通辨》中认为,“阳明一生讲学,只是尊信达摩、慧能,只是欲合三教为一,无他伎俩”。这就直接揭示出王阳明哲学与禅学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当时学者中已有人直呼其学说为“阳明禅”了。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皆有”,致良知便可以作圣成贤,是故“满街都是圣人”。这与禅宗“见性成佛”主张如出一辙;“良知”实际成为“佛性”、“如来藏”的代名词。真如佛性既然可于一念悟时见得,般若菩提可于一念觉时证得,则良知也可于刹那间致得,这可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阳明学另一重要内容“知行合一”说,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禅宗“定慧双修”的思想。而他的著名的“四句教”则具有禅宗顿悟与渐修不悖的旨趣。王阳明承认,他的“心即理”说“如佛家说心印相似”,是心学区别于其他理学派别的基本标志。
严格意义上说,王阳明学说仍然是一种入世的哲学,而不是出世的禅学,“阳明禅”这一概念应该予以特定的内涵。王阳明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的,这就决定了他与禅宗消极出世的宗教神学之间的矛盾。尤其当他正式踏上政治舞台、实践他“成圣作贤”这一人生抱负之日起,他更明确地意识到佛教与儒家传统伦理观念的距离。佛教的出世哲学难以为现实所用,它与“修齐治平”的圣人境界相去甚远。他又认为,佛教逃避现实的个体心性修养实在是自私心理的反映,目的“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这也与他重视世上磨炼,重建君臣父子封建伦常原则的理想难以吻合。正因为禅学与王阳明的人生理想、政治抱负缺乏统一的基础,所以他一再批评和反对禅学。(www.xing528.com)
但是,禅学的心性论毕竟对阳明学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禅学符合“圣道”,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加工改造,使它为入世的哲学服务。王阳明说:“使其未尝外人伦、遗事物,而专以存心养性为事,则固圣门精一之学也,而可谓之禅乎哉!”(《重修山阴县学记》)这就是说,只要坚持封建人伦、修齐治平等基本原则,吸取禅学的心性之说,可以造成一种更为有效的学说。这样的“阳明禅”,是典型的援禅入儒的学说,它不仅带有禅的印迹,而且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禁欲主义、静坐、修养),但在本质上它仍然是入世的哲学,因而称之为“阳明心学”更为适宜。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在西湖畔一座寺院内,有一名三年不语不视的禅者,一天,王阳明对他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和尚猛然惊醒。王阳明问他家中还有谁在?答道还有老母在。又问:“起念否?”答:“不能不起。”于是,王阳明“即指爱亲本性谕之,僧涕泣谢。明日问之,僧已去矣”(《年谱》,三十一岁)。他就是这样用禅宗的机锋来宣扬儒家的伦理观念的。
王阳明像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