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由唐末僧人洞山良价和其弟子曹山本寂共同创立,它在五家禅中的影响仅次于临济宗,以独特的思想风格而令人注目。「五位君臣」是曹洞宗的重要教义。
曹洞宗因受希迁《参同契》中“回互”说的影响,特别重视如本体(理)与现象世界(事)的关系。良价和本寂从理事个别交涉的关系上,建立各种“五位”(五种位次、境地)的学说,并以此接引、勘验参学弟子。“五位”学说中以“五位君臣”最有特色。
曹洞宗祖庭曹山寺
“五位”以偏、正加以显示。“偏”代表事,“正”代表理,事理互相配合(偏正回互)便构成 五种形式。本寂解释说:“偏位即色界,有万形象”,“朕兆生来,故有森罗万象隐显妙门也”;“正位即属空界,本来无物”,立于“朕兆未生”之位。曹洞宗认为,在真如本体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上,有四种可能出现的片面性认识,一是虽承认有所谓的精神本体,但不懂得万物由精神本体派生,于体用关系上忽视用的一面,这叫“正中偏”,属君位,应以“体起用”的理论加以纠正,使之“背理就事”。二是虽承认现象是假,但不懂得透过现象进一步探求客观的精神本体,体用关系上缺少体的一面,这叫“偏中正”,属臣位,应以“用归体”的理论加以纠正,使之“舍事入理”。三是既承认有所谓精神本体,又已开始由体起用,但尚未臻完善,这叫“正中来”,或“君视臣”。四是既承认现象是假,又力图透过所谓幻想去探求精神本体,但也未臻于完善,这叫“兼中至”,或“臣向君”。曹洞宗认为,只有坚决从唯心主义立场完整地对待现象与本体的关系问题,即既承认万物由本体派生,又承认万物本质是空无自性,才能克服上述四种错误,这时叫“兼中到”,或名“君臣道合”。
普利寺墓塔(www.xing528.com)
高僧圆寂后,常于寺院附近建塔瘗其舍利,日久天长,遂成塔林。
曹洞宗视“道合君臣,偏正回互”为理想的世界观,具备这一世界观时,便能“冥应众缘,不随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或者被形象地描述为:“浑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臣主相忘古殿寒,万年槐树雪漫漫,千门坐掩静如水,只有垂杨舞翠烟。”也就是说,这时已达到体用圆融,理事圆融,人、情、境圆融的至极境界。
清凉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曾给曹洞宗的“偏正回互”(五位君臣)思想以重要地位,说:“大凡祖佛之宗具理具事,事依理立,理假事明,理事相资,还同目足。若有事而无理则滞泥不同,若有理而无事则汗漫无归。欲其不二,贵在圆融。且如曹洞家风,则有偏有正,有明有暗。……苟或不知其旨,妄有谈论,致令触净不分,讹不辨;偏正滞于回互,体用混于自然。”他指责有些人对曹洞宗旨缺乏真正认识,只有看到偏正的回互一面,事实上,曹洞宗讲偏正、臣君,不仅说了回互,而且也包括了不回互,这才是完整的体用关系、理事关系。所以历来有曹洞“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之誉,与临济宗的大刀阔斧形成鲜明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