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头禅的特色:超脱苦难,获得解脱

牛头禅的特色:超脱苦难,获得解脱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头禅是指四祖道信的弟子法融系统的禅学。为牛头宗之开山祖,世称“牛头法融”。大意是,牛头禅以般若思想为背景,达到世界万物以及社会人生如梦如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丧己忘情”,超脱苦难,获得解脱。牛头禅因发育于三论宗和南朝玄学发达的地区,所以受两者的影响很大。受南方佛学影响,牛头禅提出“道遍无情”、“无情成佛”的观点。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联则表现出牛头禅的特色。

牛头禅的特色:超脱苦难,获得解脱

牛头禅是指四祖道信的弟子法融系统的禅学。因法融长住今南京西南的牛头山,故名。

在现存资料中,最早提到道信传法融的,是李华所撰《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其中说:“信门人达者,曰融大师,居牛头山,得自然智慧。信大师就而证之。……融授岩大师,岩授方大师,方授持大师,持授威大师。”据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道信传法于法融,当在贞观年间,并说:“贞观中,双峰(道信)过江,望牛头,顿锡曰‘此山有道气,宜有得之者’。乃东,果与大师相遇,性合神契,至于无言,同跻智地,密付真印,揭立江左。名闻九围,学徒百千,如水归海。”法融与道宣属同时代人,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法融有详细记载,说他姓韦,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年19入茅山依三论炅法师,“乃凝心宴默于空静林,二十年中专精匪懈,遂大入妙门,百八总持乐说无尽”。贞观十七年(643),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别立茅茨禅室。但道宣并未提到法融与道信的关系。所以,道信旁出牛头并确立由法融传智岩、智岩传慧方、慧方传法持、法持传智威、智威传慧忠的牛头宗传承系统,并无确凿的事实依据。但法融其人及其禅学的存在却是事实。

天下祖庭五祖寺山门

法融像

(594~657)唐代禅僧。为牛头宗之开山祖,世称“牛头法融”。(www.xing528.com)

牛头禅是根植于般若空观的一个禅学派别,《绝观论》和《心铭》代表了牛头禅(法融)的早期思想。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说,法融“先因多年穷究诸部般若之教,已悟诸法本空,迷情妄执。后遇四祖,印其所解空理,然于空处显示不空妙性故。不俟久学,而悟解洞明”。又述牛头“宗意”是:“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大意是,牛头禅以般若思想为背景,达到世界万物以及社会人生如梦如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丧己忘情”,超脱苦难,获得解脱。

牛头禅因发育于三论宗和南朝玄学发达的地区,所以受两者的影响很大。法融《绝观论》以“大道冲虚幽寂”开端,立“虚空为道本”,认为“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实相者,即空相也”。法融又认为,“无心合道”、“无心用功”,因为“道”是超越心、物的本体,只能以直观体悟。这与庄子神秘主义以及玄学得意忘言之说相通。禅法上,法融重“无心绝观”或“绝观忘守”,认为“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故以“丧我忘情为修”,这很不同于东山法门的坐禅观心,却与玄学思想关系甚深。

受南方佛学影响,牛头禅提出“道遍无情”、“无情成佛”的观点。三论大师吉藏在《大乘玄论》中说,“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后来天台中兴者湛然则直接提出“无情有性说”。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联则表现出牛头禅的特色。

可以认为,在禅的中国化过程中,牛头禅起过重要作用(主要在老庄化、玄学化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