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拼命三郎”,骁勇善战,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内战时期被任命为第50军军长,后离部避居香港。
第50军是抗战时期编练的新军,其兵员组成都是由川军负责。这个杂牌军长期位于环境复杂的第三战区,一方面要防备顾祝同对该部的渗透,一方面要和日军、伪军以及新四军作战,这就使得部队内部始终处于动荡与崩溃的边缘,并最终导致了第144师全师投敌,副军长潘左负罪自杀的悲剧性事件。于是在抗战胜利时,背负着骂名的50军被裁编了。50军番号的重启是在内战后期的事了,当时54军根据国防部的需要,以一部分部队使用54军的番号开赴东北作战,留下来的一部分则把50军的番号要了过来。就其性质来讲,50军是54军的姐妹部队,尤其是所辖的36师,更是军中翘楚,为虎啸师,这就使50军的战斗力反比54军更强。
胡家骥,字德丞,湖南湘乡人,生于1906年。胡家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这位干工兵出来的青年军官,是同期同学中升得比较快的一位,甚至比那些干步兵的升得还快。不为其他,就因为胡家骥打仗不要命,逢战必打头阵,部下在他的鼓舞下都能拼死效力。所以胡家骥到哪都受上级的欢迎,因为他到哪个部队,这个部队就能弄出点“辉煌的战绩”。
胡家骥除了干过工兵排长外,一直在步兵部队服务,而且是在警卫军里服务。后来警卫军扩编为三个师,胡家骥被分配到36师当中校团附。在36师,胡家骥继续发挥他那“拼命三郎”的作风,在和红军、19路军的作战中屡立战功,成为36师中一名善战的团长。不过胡家骥在当上团长后,还是像连长一样时不时地带着部队打冲锋,弄得宋希濂得经常把他叫过来说:“你现在是团长,不是排长,团长就应该待在团长的指挥位置。”胡家骥则笑道:“一时手痒,下次一定改正。”
胡家骥是一直没能改掉这个毛病。1937年淞沪会战的时候,胡家骥团奉命首打被日军占据的汇山码头。在这次战斗中,胡家骥又手痒地亲率一个营打起了冲锋,结果身中五弹,被送下火线治疗。胡家骥命大,中的五弹都没伤及要害,于是在伤愈后就跟着宋希濂去了荣誉第1师,当了旅长。1944年的时候,已经是88师师长的胡家骥奉命担负龙陵的主攻任务。胡家骥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亲带一个加强团打起冲锋。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东老坡主峰,为后续部队的前进打开了道路。不过这回他又负伤了,只得乖乖地回到师部指挥接下来的战斗。龙陵收复后,胡家骥被记首功,并被授予四等云麾勋章。(www.xing528.com)
滇西攻势结束前夕,71军军长钟彬调青年军任职,继任军长的是原副军长陈明仁。这陈明仁和胡家骥的脾性十分相似,而且都是打仗不要命的那一类。两人相见是惺惺相惜,成为至交。可在内战战场上,奉命开赴东北战场作战的71军经常被上级分割使用。胡家骥的88师就给了新6军军长廖耀湘指挥。胡家骥是五期,而廖是六期,对于满脑子黄埔期别影响升官限制的胡家骥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学弟指挥学长的。加上陈明仁在东北也不是很得志,这就使胡家骥更加抵触廖耀湘的指挥。于是,胡家骥在廖的一纸抗命的状告下,被杜聿明撤了差。
胡家骥勇敢善战的名声在军中是出了名的,所以他在撤职之后仍被杜聿明留在了东北,当了指挥沈阳防务的警备司令。这个职务一直做到沈阳被解放前夕,才跟着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飞回了南京。因为沈阳的丢失,卫立煌被撤职查办,而胡家骥却没有受到处罚,反被任命为50军军长。由于胡家骥早年曾经在50军的基干师——36师当过团长,和36师的历史渊源较深。国防部便在原50军军长叶佩高辞职之后,让胡家骥接手,希望能让50军发挥更高的战力。
然而,国防部的算盘打错了。胡家骥的到来,不仅没有受到50军的欢迎,就连与胡有历史关系的36师也对胡家骥的命令阳奉阴违。胡家骥对于这个情况也是无能为力,只得被动地跟着50军的实际指挥者副军长胡翼烜一路南撤。一直到1949年11月36师在阳江覆灭的时候,胡家骥认为在50军已经没有继续留下去的必要了,便决定离部避居香港。50军残部撤到海南,经过休整又撤往台湾,其余脉延续至今。而胡家骥则在香港深居简出,平淡地度过了余生,享年9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