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杰夫,行伍出身,打仗拼命,认真负责,军中有“撼日军易,撼杰夫难”之说。被编余后,接下第21军指挥权,后在大邑起义。
第21军是刘湘的招牌部队。四川混战数十年,刘湘就是靠着这个招牌打遍四川军阀无敌手,并最终坐上了四川王的宝座。如日中天的刘湘不会想到,就在他去世后的不久,这个部队就入了中央军的魔手。在中央军的“呵护”下,这个军虽然得到了更好的装备,但却被弄得里外不是人,它既是二二八事变的刽子手,又是反共的死硬派,如果说这样的部队到最后还能走上起义道路的话,估计没多少人会相信。
王克俊,字杰夫,四川广安人,生于1902年。王克俊是典型的行伍出身,并在四川军阀历次混战中,选择跟了杨森。后来他的直属上级郭汝栋和杨森分了家,王克俊也就跟着郭汝栋投入了中央军的怀抱。王克俊所在的26师虽然仍以川人为主,但接受的却是中央的补给。于是26师在历次作战中都十分卖力。或许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王克俊打仗格外地拼命。
王克俊是少数几位在第三战区能打满全场的将军之一。从1937年的淞沪会战开始,到1944年的衢州战役结束,王克俊都参加了。他凭借着自己的战功,逐渐升至第26师师长、第49军副军长。在上高会战中,王克俊奉命指挥76团在赣江阻击日军渡江部队。当时的战斗十分激烈,团长和副团长先后负伤退出战斗,作为更高一级的师步兵指挥官,王克俊拔出手枪也赶上了一线阵地督战,终于在激战一下午后,将日军击退。战后,部队中的官兵编了一句顺口溜,那就是“撼日军易,撼杰夫难”。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借此也可看出王克俊在26师中的地位,以及官兵对他的景仰。
抗战胜利后,出身杂牌的王克俊被编了余。不过在哭陵事件的连带影响下,王克俊被国防部派到沈阳警备司令部当了副司令。不久,远在台湾驻防的整编第21师奉命开回江苏与解放军作战。出人意料的是,已经享受到美械待遇的整21师在和解放军交手时,是如此地不堪一击。被打败也就算了,可气人的是损失的官兵有一大半都是被俘虏的。明眼人都清楚,这明显就是在受到厌战气氛的影响下,大部分官兵所做出的明智之举。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一接触就投降。在这种情况下,整21师师长刘雨卿,也就是王克俊当年在26师服务时的老师长,也辞职了。连部队一号首脑也不想打了,这仗不败才怪。
刘雨卿辞职前,想到了正在东北“欣赏雪景”的老部下王克俊。这王克俊人老实,而且很会打仗,把部队交给他来整顿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在刘雨卿的保荐下,王克俊成了整21师的继任师长,同时也是最后一任。刘雨卿不会想到,在经历过退役风波以及东北冷板凳之后的王克俊早就没了当年的战意。现在的王克俊只想安安稳稳地领着薪水,养家糊口,仅此而已。
面对老长官刘雨卿的再三邀请,王克俊最终还是接下了部队的指挥权。好在王克俊是一个办事认真负责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已经恢复军级番号的21军逐渐恢复了元气。于是这支被国防部认为已经可以承担作战任务的部队,被布置在申港,承担起重要的江防任务来了。为了拉拢王克俊卖命,国防部还给21军增编了一个230师,并且抽调大量黄埔干部来充实230师。于是在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时,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富有戏剧性的现象。
这个现象弄得21军的上级指挥单位也是十分迷糊。从情况判断,21军主力已经朝着上海方向溃败了,但是在21军的阵地上却仍有激烈的枪炮声。原来,“久经阵战”的145师和146师发挥出了以往的正常水平——一触即溃,而那个新成立的230师反倒是坚守阵地在和解放军死磕。(www.xing528.com)
在王克俊的努力争取下,21军残部终于得到了一艘货轮,作为该部撤往舟山的保障。临走的王克俊还不忘给国防部摆了一刀,他把230师残部留在上海市区,自己带着主力,也就是145师和146师所剩下的3000多人,“转进”到舟山了。事情的发展如王克俊想的一样,230师残部在副师长许照的指挥下,是整个上海守军中坚持到最后的部队。虽然结果是许照带着部队投诚了,但对于王克俊来说,他已经可以向国防部交代了。
不过王克俊也有失策的时候,因为这支他竭力想保存下来的部队,在抵达台湾后不久,竟然得到了裁编的命令。兵可以不要,但番号一定要保留下来,不然就对不起老长官刘雨卿了。王克俊立即动身前往广州,他要亲自找国防部长阎锡山争取。此时的阎锡山才刚当上国防部长没多久,他在公式化地听完王克俊的汇报后,就开口拒绝了王克俊的要求。王克俊也没再说什么,他随即起身立正,在行完注目礼后离开了办公室。
阎锡山并不知道太太平平离开办公室的王克俊已经准备和他阎部长打持久战了。于是从第二天起,国防部的办公楼外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景象。那就是但凡阎锡山下轿车,就会看见一位佩带少将肩章的将军向他立正敬礼,并说“阎部长早”;当阎锡山下班准备上轿车时,这位将军又会过来立正敬礼,并说“阎部长走好”。一句话不多,一句话不少。乍一看,还以为这位将军是阎老西的高级副官呢。阎锡山起初并没有把王克俊的这个奇怪行为放在心里,可这位王将军的行为始终坚持如初,竟然硬是持续了三个月。
阎老西要精神崩溃了,他已经有很多烦人的事要处理了,却还得天天面对这样一个“苦瓜脸”。期间他要卫兵把王克俊赶走,但负责国防部警卫工作的负责人却说,王克俊没有任何不轨行为,他们不能把王赶走(估计这位负责人也是被王克俊买通了)。阎锡山也曾找王克俊解释自己的难处,这时候王克俊就会像机器人一样地回复说,我能理解部长的苦衷。但第二天照样干起了“老本行”——向阎部长敬礼问安。阎锡山终于支持不住了,他只得以李宗仁政府的名义,同意保留21军番号,但是人枪没有,得王克俊自己去解决。
对于王克俊来说,有番号就行了,反正政府是承认他的军长地位了,他的21军也合法化了。于是他终于兴高采烈地前往四川重募部队去了。王克俊是走了,但阎老西并没有闲下来,因为在王克俊离开后不久,更为壮观的“高级副官”队伍,开始出现在他的面前……估计这时候的阎锡山一定后悔选择离开太原了,于是,在他的争取下,“行政院警卫师”成立了。他终于可以借自己行政院长的身份,从警卫师里抽调部队来把这些“高级副官”赶走了。
或许有人会问,这是不是笔者编出来的故事啊?其实不然,笔者在五年前幸运地采访到一位老兵,这个故事就是这位老兵告诉我的,而这位老兵便是当年追随王克俊左右的护兵之一。不管故事真假与否,笔者在这里权且记之,这也是对王克俊能维持21军番号的一个解释。
有了番号的王克俊终于在四川纂江将部队成立起来了。遗憾的是,历史这个舞台没有给他再表演的机会,在四川的国民党部队不是起义就是覆灭的影响下,和解放军没什么深仇大恨的王克俊在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后,就带着部队在大邑宣布起义了。对他来说,他没有对不起刘雨卿,同时他也给自己的部下找到了生路,这就可以了。经过一年的学习,王克俊被分配到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并当选过全国政协委员。1975年6月,王克俊在成都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