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岭南文化特色 促进文化大省建设[1]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当今世界的潮流,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当然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毫无疑问要有全球眼光,要自觉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并非某些人所简单认为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更不是同质化。全球化并非对民族文化的排斥,更不是民族精神的消解。相反,要适应、参与全球化进程,必须在文化建设方面保持民族文化特质,重视并增强文化的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建设方面,更是真理!
建设当代中国文化,既要弘扬作为中华民族价值系统的优秀文化大传统,也要光大地域文化中承载的优秀文化小传统。岭南文化是和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在价值上不分伯仲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务实、进取、开放、包容、平和的特质,她不务虚名,不尚空谈,从容淡定。“平常心是道”是她的真实境界,“担水劈柴,即是妙道”,是她的独特神韵。在市场经济时代,充分利用岭南文化的这些优秀资源,是我们建设文化中国的应有取向。
广东正在建设文化大省,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文化大省建设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途径可走。其中,弘扬岭南文化特色,让岭南文化在新世纪大放异彩,便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www.xing528.com)
《岭南文史》杂志创办甚早。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便经常在广州北京路古籍书店门市部翻阅,甚至购买。她是国内最早的、有意识地研究、宣传地方文史,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优秀杂志之一。在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在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岭南文史》理应受到各方面的关爱和鼎力支持,应当而且也必定会越办越好。
早在1894年,孙中山先生就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宏伟理想。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乃至在商潮滚滚中办好《岭南文史》,其最终目标,是为了现代化的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共同努力!
【注释】
[1] 本文是作者应《岭南文史》杂志之邀而为该刊2006年第2期撰写的“卷首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