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伊朗人质危机:改变世界的100天

伊朗人质危机:改变世界的100天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11月1日,霍梅尼号召穆斯林向美国示威,并将美国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经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斡旋,美伊双方在1981年1月19日签署了关于解决人质问题的协议。1月20日,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伊朗人质危机:改变世界的100天

1941年,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登基为伊朗国王,然而这位国王并不幸运,登基不久,苏英军队和美军便相继进驻伊朗,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二战”后,巴列维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苏联军队赶出国界,又于1946年12月攻占了由苏联控制的阿塞拜疆省,并且以美国为靠山,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这样的伎俩并不新奇,然而巴列维的这一决定却让他成了伊朗的最后一位国王。

在美国的庇护下,巴列维及其亲信沉迷于终日享乐的奢靡生活,而人民的生活却每况愈下,于是愤怒的矛头便一致指向了巴列维政权和美国,伊朗开始陷入民愤不断的局面,最终爆发了民主运动。巴列维从未稳固的国王地位无疑都在说明他是在那个错误时代里的一个庸人。

1951年,真主赐福避开巴列维,转向了穆罕默德·摩萨台。是年改革派摩萨台在人民拥护下,当选为伊朗首相,而巴列维则沦落到被软禁的境地,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以巴列维为首的伊朗保守派和美国。

巴列维在任期间,美国一直提供给巴列维王国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以获得更多的石油供应。因此巴列维政权的倒台,也使得先前看似合理的交易不复存在,但形势尚未严峻到美国无可挽救的地步。摩萨台担任首相,会消停的恐怕只有曾经不满的民众,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巴列维保守派绝不会罢休。

一场政治斗争正悄悄酝酿着,等待着在历史舞台上演绎。

1951年~1953年,伊朗民众在改革派政权管理下,已生活了两年,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伊朗改革派来说,它太短了;但在保守派和美国看来,它又太长了,甚至是煎熬。

电影《苏瑞亚:悲伤的公主》

伊朗南部部落的望族之女苏瑞亚是巴列维的第二任妻子,深受巴列维宠爱,二人曾经试图在伊朗推行改革。后来,意大利导演将二人的政治生涯及爱情婚姻故事拍成影片,留与后人。

1953年,“埃杰克斯行动”按照原计划展开,当时改革派的政权尚未稳定,而保守派和美国在伊朗的影响力仍然存在。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巴列维保守派于八月份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巴列维王国。在民众的心中,真主似乎被蒙蔽了双眼,又或是选择再次相信巴列维。事实上,重夺政权后,巴列维也尝试过改革。其实在美国的庇护下,巴列维也始终未曾忘记他和父亲的梦想——重温昔日波斯帝国的荣耀。

1962年,巴列维在伊朗进行“白色革命”——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但并未得到民众的认可,民愤甚至加剧,而对于这样的局面,美国并不能在伊朗民众心中撇清干系。在改革派眼中,政权受到干涉的改革都只是幌子。1976年巴列维又开展开明运动,却被认为是假意民主改革,再次导致大规模的民主运动。无奈之下,巴列维又依靠美国的支持实施大肆镇压,但民愤从未平息,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巴列维两次革命均以惨败告终,但其间巴列维并未停止他君王的享乐生活。而激起民愤的正是君主制已经适应不了当时民主进程愈演愈烈的社会现状,加上美国势力的贪婪干预,巴列维在民众心中只是一个傀儡。在巴列维的掌控下,伊朗形势一度失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伊朗已经民不聊生,暴动一触即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众始终相信真主会出现。

1979年1月26日——伊朗划时代的一天,首都德黑兰的民众走上街头,涌向宫殿,巴列维被迫离开,离开他君王的宝座,离开他君王的生活,带着伊朗的君主制一起离开。(www.xing528.com)

民众欢呼笑语,汽车鸣笛,老人安详而笑,小孩嬉笑打闹,民众疯了似的推倒巴列维父子的雕塑、画像,堆到一起,浇上燃油,一根火把丢过去,恨不能让心中所有的愤怒都随那团火燃烧净尽。

所有人都无法停下做这一切,伊朗的未来是否真能渐入正轨,此时他们不愿多想。这场在伊朗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赢得胜利的穆斯林为感谢真主,最终选择开创一个国家政权、法制法律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全部伊斯兰化的共和国时代,伊朗从此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伊斯兰共和国。

遵照真主的旨意,神职人员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出任伊斯兰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建立起新的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革伊朗,而这一系列的措施对曾经操控伊朗的美国无疑是戏剧性的打击。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不容许有咖啡馆、酒吧、红灯区等,甚至容不得象征美国文化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美国在伊朗的经济策略彻底失效,石油供应也不比巴列维王国时期。

意识到这些,美国不得不通过外交手段尝试与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建立关系,以减少自身的损失。要使得伊朗新政权与美国交好谈何容易,这必是一段遥遥无期的过程。然而矛盾再一次被激化,1979年,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这在其他情况下根本算不上问题,但在当时的紧张形势下,美国的行为无疑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1979年11月1日,霍梅尼号召穆斯林向美国示威,并将美国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

1979年11月4日,一群数量不容小觑的伊朗学生,自称“伊玛目的门徒”,在骚动的混乱中,轻易靠近了美国使馆的主建筑,意欲闯入其中,而当时驻守的陆战队队员迫于国际形势压力,只进行了象征性抵抗。抵抗期间,使馆职员紧急破坏了重要通信设备,并销毁了大量敏感文件,在国家关系面前,他们的生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当时使馆内,进驻人员约有90人,伊朗学生闯入后,扣押了其中66名,其余人员或伤亡,或逃脱。当天,另有3名美国使馆人士在伊朗外交部被俘虏。

伊朗挟持69名美国人质,时常蒙着他们的双眼,带到当地人和电视镜头前,以此要求美国将巴列维遣回伊朗接受审判。而美国一些外交政策现实主义者则认为,伊朗的行径是另有目的:不仅仅是对某些特定事项(如巴列维赴美国就诊)所做出的反应,而是对美国间接性的示威,以证明伊朗有能力与美国叫板。

事态开始陷入尴尬局面,伊朗与美国始终未停止交涉。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斡旋,美伊双方在1981年1月19日签署了关于解决人质问题的协议。1月20日,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