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学批判大纲》:形式、样式与审美对象

《美学批判大纲》:形式、样式与审美对象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形式和样式上篇已经指出:艺术品是纯化了的固定在物质材料上的审美对象,不仅有它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还必得有一个物质载体。《圣经》用说教、象征、隐喻、预言这样一些手段以唤起人们的信仰;科学则展示出论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说服人;艺术则从现实中抽出审美对象以唤起人们的爱憎来提高人的品格:这些才是它们的形式。对这个载体我们把它叫做样式,以便和意识形态的形式区分开来。

《美学批判大纲》:形式、样式与审美对象

第一节 形式和样式

上篇已经指出:艺术品是纯化了的固定在物质材料上的审美对象,不仅有它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还必得有一个物质载体。由于载体是一眼就看得见的东西,不少人就把这不同种类的物质载体看成是艺术,认为艺术就是指绘画、雕刻音乐建筑电影……是这些东西的统称。这是不正确的。这些物质载体能为各种意识形态所利用,而不是艺术专用的东西。《圣经》、《资本论》和《红楼梦》都印成了书,使用的都是纸张和文字,但它们还是宗教科学和艺术,是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圣经》用说教、象征、隐喻、预言这样一些手段以唤起人们的信仰;科学则展示出论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说服人;艺术则从现实中抽出审美对象以唤起人们的爱憎来提高人的品格:这些才是它们的形式。今天人们已经把科教片、新闻记录片和艺术片清楚地区别开来,虽然它们都叫电影。对这个载体我们把它叫做样式,以便和意识形态的形式区分开来。

当初,因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相当简单,各种意识形态有的没有产生,有些虽有萌芽却混在一起,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生产门类的增多,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逐步发现了它们各方面的特性。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对这些方面分开来深入地进行研究和解决,于是各种意识形态就日益清楚地区别开来,它们的形式也日益被准确地把握。样式是随着人们对各种物质材料性能的把握和最切近物质生产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发展起来的,它首先服务于生产的需要,然后才逐步被各种意识形态利用。就拿绘画这种样式来说,它就曾服务于巫术、宗教、科技商业政治军事,至今还不是艺术专用的东西。后来才出现专为艺术制造的工具,例如乐器。但是这既不能保证它的使用便是艺术,而且也无法阻止它们为别的目的所使用。小贩的叫卖过去是常用乐器的演奏和唱腔来进行的。新样式会反作用于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但不会混淆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因为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是由它们独特的内容决定的。倘若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把艺术和样式分开,也就会把艺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淆起来,而误入歧途。(www.xing528.com)

人们之所以不满足于对现实的审美而要把审美对象从现实中抽取出来固定在另一些物质材料上,既使它具有稳定性甚至可以移动和携带,便于长期欣赏和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又使对象纯化了而得以避开物质利害关系和科学认识关系的现实干扰,更便于欣赏。那当然得先具备审美抽象力,能在头脑里形成撇开非审美关系的审美对象,然后才谈得上用另外的物质材料把它再现出来。但是审美不但要具备主观努力,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马克思就曾指出:“非常操心的穷困的人对最美好的戏剧没有感觉。”(《经济学哲学手稿》P89)因为贫困使他无法摆脱物质利害关系的支配,人毕竟首先得活着然后才能审美。能否设想原始人能比今天的穷人生活更好些,更能摆脱物质利害关系的支配?看来这样的设想缺乏根据。显然,原始人比今天的穷人生活要更为困苦。而且,现在的穷人面对的是已经不能吃不能用的艺术品,而时刻处在饥寒中乃至死亡边沿上的原始人心目中出现的,不是能吃能用于他有利的事物而是威胁着他于他不利的事物,他竟能不顾这一切去审美?并且还要从这种动机出发,用另一些物质材料把一个不能吃不能用的审美对象再现为艺术品而花费比今天的人干这件事情多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劳动?这是不可想象的。艺术只能在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已经不愁衣食,能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时才能产生。在远古时代是不能出现的。所以,恩格斯认为真正的艺术在奴隶制社会里才开始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