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学科融合:记忆划分的新类型
近年来,记忆研究出现了新的领域,包括元记忆、自传体记忆、社会记忆、前瞻记忆、内隐记忆等。自沙克特(Schacter)等提出记忆的多重系统理论(37)后,带有不同功能、结构的记忆系统纷纷成为研究的焦点,比如,根据记忆提取的正确性,研究者区分了真实记忆(True Memory)和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根据记忆指向的时间,研究者分为了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和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根据记忆内容的来源和去向,研究者区分了源记忆(Source Memory)和靶记忆(TargetMemory);根据记忆整合的要求,研究者区分了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场合记忆(Context Memory)……各个记忆系统功能、结构、特性的研究最初以行为实验为主,运用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等方法对其进行验证;(38)最近,记忆研究逐渐印上了神经科学的符号,2009年R.Squire Larry出版的《记忆:从心理到分子》(Memory: From Mind to Molecules),标志着记忆已经从艾宾浩斯为代表的实验派转向了以神经科学、生物学技术为支撑的认知神经科学派。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借助实验性分离的方法,在脑成像过程中让被试接受不同的记忆任务或者进行不同的记忆加工,通过比较多种实验条件下脑成像的差异来确定各个记忆系统在神经生理水平上的相互独立性。通过脑成像技术的使用可以对脑损伤病人的记忆缺陷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可探究记忆缺陷的病因,甚至进一步可探究意识与脑之间的关系。
自传式记忆。卡贝萨(Cabeza)(39)领导的研究组通过实验,对编码记忆的实验条件和真实世界条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研究。为了严格地研究自传式记忆,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带着相机在校园里拍照,并且将拍摄每张照片都当做是一个个人事件,并留意当时身体和心理状况。回到实验室后,研究人员给志愿者看一些不是他们自己拍的校园照片。在让他们看自己拍的照片和其他新校园照片时,研究人员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仪器对他们的脑部进行扫描。FMRI能够产生大脑图像,这种图像反映出大脑每个部分的血流情况。这项技术能够使研究人员很好地掌握记忆形成的时间、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唤回记忆。研究人员发现唤回自传式记忆时激活了与实验室记忆激活的相同的大脑区域。但是,自传式记忆还激活了与加工自我信息有关的大脑区域。此外,自传式记忆也激活了与恢复视觉和空间信息有关的大脑区域。
长时记忆。斯文·贝内克( Sven Bernecker)(40)在Memory: A Philosophical Stud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存储记忆概念的分析,并探讨了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问题,成为理解记忆的关键。贝内克认为,记忆不同于知识,记忆既不能涵盖信念,也不涵盖原因。他还认为,记忆不仅保留了知识的特征——成为其他知识的来源,而且记忆的功能也可以作为辨证和知识的来源。此外,记忆是不需要身份的,只需要过去和现在的态度和内容一致即可。内容相似的概念是前后相继关系的最好说明。
博耶(Boyer)、帕斯卡(Pascal)(41)在《思想和文化中的记忆》(Memory in Mind and Culture)一书中突出了个人记忆的研究。书中提到心理学家用一些精确的例子作为基本方法,来阐明记忆编码的复杂区域,从而对记忆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记忆分配的生命跨度和文化差异导致自我概念不同,从而影响到童年的回忆等问题,并随之进行了研究。
安德森(Anderson)(42)在长时记忆提取过程的研究中首次提出Fan效应的概念,他认为如果若干事件与某一概念有关,当其中任意一个事件作为再认探测事件出现时,被试对它的反应时或错误率就会随着事件数量的增多而出现反应时的延长或是错误率的提高。简单地说,与某一概念有关的事件联系越多,提取其中任一事件所花的时间就越长。安德森采用“人物—地点”的范式进行研究,这种Fan范式除了与Radvansky的情境研究所采用的Fan范式有相同的Fan展开等级之外,它在组合的呈现方式上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为:“某人在某地”(后以“人物—地点”表示)和“某地里有某人”(后以“地点—人物”表示),如:“老师在银行”,“银行里有老师”。安德森所采用的两个范式,通过主语及谓语的变化形成两种意思相同但表达形式不同的句子,这是范式模型之间的可逆性,这样可以形成两套不同的学习材料以对记忆结果进行比较。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重视Fan范式在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研究中的作用。黄浩、莫雷(43)等人研究了共享概念的性质对情景模型构建的影响,并提出Radvansky的情境模型理论对共享概念的句子在何种条件下能整合为同一情景模型的探讨中,没有考虑到共享概念的性质的问题。他们认为,由于情景模型的建构受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意向”五个维度的影响,如果共享概念不属于这五个维度之一,那么有共享概念的若干句子就不会构成同一情景模型,所以在记忆提取中就需要激活多个情景模型,因此反应时增长,干扰项增多,Fan效应显著。在“一人买多物”的句式中,因为共享概念是“人”,“人”是影响情景模型建构的维度,所以几个有共享概念的句式被整合为同一个情景模型,提取的反应时较短,Fan效应不显著;在“多人买一物”句式中,由于共享概念“物”并不是影响情景模型建构的重要维度,“多人买一物”的若干句子就不能被整合为同一情景模型,所以Fan效应显著。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44):蛋白质通过参与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过程影响记忆的形成。研究说,在强化记忆形成长时记忆的过程中,一系列电脉冲会穿过神经间的突触,激发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在相邻神经之间形成新的连接,记忆形成时,一种组蛋白会让DNA转录过程更容易发生,使基因表达并释放出神经传导物质,组蛋白如果没有足够的乙酰基,控制记忆形成的基因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形成和释放,进而影响长时记忆的形成。
短期记忆。在2011年3月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可能有两套短期记忆系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传统理论对人类大脑中长期记忆系统和短期记忆系统的区分可能不正确,大脑中可能有两套不同的短期记忆系统。他们说,过去研究发现,如果人类大脑中的海马体受到损害,那么就难以维持长期记忆,但仍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记住电话号码,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海马体支持长期记忆而不支持短期记忆的假说,并已经作为经典理论存在了约半个世纪。而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对双侧海马体硬化颞叶癫痫患者的记忆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疾病是癫痫的一种,会导致患者大脑中海马体的功能受到损害。研究中,这些患者被要求回忆看过的一些图片,比如一个房间的陈设等,结果他们都很难长期记住已看过的图片,超过60分钟就会和新图片混淆。但同时也发现,如果要求他们回忆图片细节,比如桌子和椅子哪个在左边,连5秒钟都记不住。通过脑磁图分析显示,这可能是因为这种要求细节的记忆需要调动大脑中多个区域,而海马体受损恰恰会影响这种多区域间的协调性,从而也会影响到短期记忆。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大脑中可能存在两套不同的短期记忆系统,一套与海马体无关,在长期记忆受损时也能正常工作,而另一套依赖于海马体,会和长期记忆系统一起受损。
以上就是关于记忆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前最新进展,尽管各学者之间的切入点、着眼点和学科角度不同,个体的思维方式也有差异,特别是上述新近的前沿成果,即使在今天仍面临着争议,但是对于我来讲,以探讨和商榷的方式呈现更为妥帖,而且对于记忆的哲学研究都有很好的借鉴之处,并从方法论上给予了我一定的指引。
【注释】
(1)材料取自于由〔美〕卡伦·霍夫曼:《行动中的心理学》,苏彦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在伊丽莎白·卢夫塔斯4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在她家后院溺水身亡。Elizabeth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1959年7月10日,是我生命中最悲剧性的一天。我亲爱的母亲,我刚习惯与她亲近,她却去世了。今天早上我们醒来的时候她就失踪了,一个小时过后我们在游泳池中发现了她。只有上帝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知道,生活还将继续,而且我们都得勇敢面对。在Elizabeth成长的过程中,记忆里有关她母亲去世的细节逐渐变得模糊。然而,在30年后的一次家庭聚会中,一位亲戚告诉伊丽莎白说当时是她发现她母亲的尸体的,刚听到这个消息后,伊丽莎白感到很震惊,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几天过后,有关当时在场的记忆逐渐浮出水面。伊丽莎白当时看到她的母亲穿着睡衣,面朝下漂在水面上。她开始尖叫,紧接着有警车到来,用一条干净雪白的毯子盖在了她母亲的尸体上。这段记忆一直在她脑中徘徊,但却抓不住。
(2)情景记忆是指人们对所经历事件的情绪体验的记忆,这类信息对于意识觉察或意识性操纵而言都是开放的,可以被有意识地控制和改变。
(3)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的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长时记忆主要负责对信息的贮存和提取。
(4)材料取自于由〔美〕卡伦·霍夫曼:《行动中的心理学》,苏彦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在H.M.7岁的时候,由于药物已经无法控制其因癫痫引起的痉挛,手术摘除了他的一部分大脑颞叶和边缘系统。虽然手术成功地控制了他发病的程度和次数,但是他的长时记忆却出了问题。在接受手术两年后,他仍然认为自己只有7岁。当他的叔叔去世时,他和其他亲人一样很悲痛,但是没过多久他开始问起为什么叔叔再也不来看望他了。必须反复向他提示他的叔叔已经去世了,每一次提醒又会开始一段新的哀悼。50年过去了,H.M.仍然不认识每天护理他的人,他经常重复地阅读同一本书和杂志,一遍又一遍。一个笑话不管听多少次他都会笑,每次都像第一次听到一样。直到现在,H.M.仍然认为自己只有7岁。
(5)前摄抑制是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6)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失认症是指在没有感官功能不全、智力衰退、意识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器官认识身体部位和熟悉物体的临床症状,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部位的认识能力缺失。
(8)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
(9)集体记忆是指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比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宗教团体等)对自己过去的记忆。
(10)前瞻记忆是与回溯记忆相对,指对将来某一时刻要做的事或任务的记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时间的、一种是基于事件的,前者是指在某一时间完成规定动作的记忆;后者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完成规定动作的记忆。
(11)内隐记忆是指从意识控制的角度探讨一种没有意识或明确意识的回忆。
(12)组织记忆是指那些存储于组织内部、可以用于当前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并非集中存于组织的某一单元,而是分布、保持于各不相同的组织存储介质。
(13)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14)Jocelyn Pen,Wax Tablets of the Mind: Cognitive Studies of Memory and Literacy in Classical Antiquity,New York: Routledge,1997.
(15)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16)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17)〔古罗马〕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周伟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忏悔录》第十三章。(www.xing528.com)
(18)创伤性记忆是指那些由于生活中具有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情绪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
(19)Elizabeth Loftus,Katherine Ketchum,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 False Memories and Allegations of Sexual Abuse,New York: St.Martin's Press,1994.
(20)〔美〕埃里希·弗罗姆:《精神分析的危机》,许俊达、许俊农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15—156页。
(21)〔美〕弗朗西斯科·德利奇:《记忆与遗忘的社会建构》,陈源译,载《第欧根尼》,2006年第2期,第34页。
(22)﹝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3—98页。
(23)生态效度是指心理学理论或实验研究结果推广到真实生活情境的程度的指标,它用来衡量某一理论或某一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实用价值。
(24)Ulric Neisser,“John Dean's Memory: A Case Study”,Cognition,Vol.9,No.1,1981,p.122.
(25)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第55—62页。
(26)G.Sperling,“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resentation”,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Vol.11,1974,pp.1-29.
(27)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28)Leahey,T.H.,History of Psychology: Main Currents in Psychological Thought,Michigan: Prentice Hall,1997,pp.1-177.
(29)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做“霍桑效应”。
(30)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31)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第55—62页。
(32)Hebb,D.O.,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A Neuropsychological Approach,Georgia State: Lawence Erlbaum Associate Inc.,2002,pp.41-131.
(33)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34)Baddeley,A.,Human Memory: Theory and Practice,N.J.: LEA,1990,p.55.
(35)阿尔兹海默症又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匿、病程呈慢性进行性。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 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36)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有时也被称为facial agnosia或face blindness)是一种神经心理性疾病,表现为对熟悉面孔的识别能力降低或丧失。一般来讲,面孔失认症病人不能再认出以往熟悉的知名人士及亲朋好友的面孔。
(37)Schacter,D.L.,A.W.Kaszniak,J.F.Kihlstrom&M.Valdiserri,“The Relation between Source Memory and Aging”,Psychology and Aging,No.5,1991,pp.559-568.
(38)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39)Cabeza,R.,“Imaging Cognition: An Empirical Review of PET Studies with Normal Subjects”,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Vol.9,1997,pp.1-26.
(40)Sven Bernecker,Memory: A Philosophical Study,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p.44-49.
(41)Pascal Boyer,James V.Wertsch,Memory in Mind and Cultur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pp.12-167.
(42)Anderson,M.C.,“Rethinking Interference Theory: Executive Control and the Mechanisms of Forgetting”,Journal of Menory and Language,No.4,2003,pp.415-445.
(43)黄浩、莫雷等:《共享概念的性质对拥有关系句子情景模型建立的影响》,载《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3期,第22—27页。
(44)左昕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学习记忆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载《海军医学杂志》,2009年第3期,第33—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