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主义学派:记忆测量与刺激反应

行为主义学派:记忆测量与刺激反应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行为主义学派:记忆可以通过“刺激—反应”来测量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产生了轰动,也佐证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行为主义的方法过分强调刺激—反应的支配作用,否认了心灵的内在活动或者说是记忆加工过程中的“重构”机制,就是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反作用以及意志和意象对记忆的调节作用,它夸大了外部环境的决定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记忆测量与刺激反应

(四)行为主义学派:记忆可以通过“刺激—反应”来测量

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采用“最纯粹的”方式研究记忆,他要求被试学习与头脑中任何事物都不相干的材料,即无意义音节的刺激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这些音节能够发音,但不构成意义。通过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来测量,用记忆“遗忘曲线”的结果得出了人类记忆和遗忘的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产生了轰动,也佐证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一个人是否能知道另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只能通过行为来把握,记忆的研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测试一个人记忆能力的时候,这种假设的前提体现得尤为明显和重要。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于过去事物回忆的当下测试判断,才能了解他的记忆能力。

然而,通过对抽象无意义的音节来发现人类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是形式化的研究试图用某种模式或机制来阐释复杂多变的行为,往往忽略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行为。但是,从生态效度(23)讲,现实生活中人们接触的大多是有意义的材料,这些在实验场景下死记硬背方式得出的认知基本规律对于人类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而后,根据巴特莱特在其《记忆》一书中用故事和图片作为研究材料的一系列实验也说明,记忆是关于过去反应或以往经历的一种主动组织,人们在试图记住特定情境时,经常激活这一情境的典型“图式”以引导记忆,即被试会运用先前的知识去记住任务。巴特莱特摒弃了联想主义被动储存的观点,提出记忆的主动建构,指出图式对于记忆、直觉和思维的重要性。

继巴特莱特之后的研究者主要研究个人对自己有关信息的记忆,即自传体记忆,其研究方法多为日记法、线索词法等。例如,奈瑟(U.Neisser)在《约翰·蒂恩的记忆:一个个案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尼克松顾问约翰·蒂恩回忆一系列发生在白宫的事件的方式后,提出了一个解释自传体记忆中记忆系列类似事件的概念“episodic”,并认为它体现了系列事件记忆的一般特性。(24)他的研究表明,现实生活的研究不仅能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现实的检验”,还能为确证或否认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效度提供机会,而现实生活记忆的研究有时也能提供可应用于现实的一些知识,并能辨别出一些以前实验室实验中没有发现的记忆现象。(25)(www.xing528.com)

就记忆规律而言,它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行为主义的方法过分强调刺激—反应的支配作用,否认了心灵的内在活动或者说是记忆加工过程中的“重构”机制,就是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环境的反作用以及意志和意象对记忆的调节作用,它夸大了外部环境的决定作用。尽管行为主义与内省主义背道而驰,但也无法摆脱“心灵等同于行为”的弊端,从而不能完全用测试记忆能力的方法来代替对记忆本质和机制的阐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