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产旅游管理:遗产级别的重要性指标与社会认同性

遗产旅游管理:遗产级别的重要性指标与社会认同性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遗产分级是要面向社会公布的,应该是无特别受众要求限制的排序结果,因此,在重要性指标选取上要有较高的社会认同性。

遗产旅游管理:遗产级别的重要性指标与社会认同性

二、遗产级别

1.级别等同于重要性排序

(1)分类与分级

分级与分类相对应,分类是一种并列,而分级是一种秩序,重要的存在应该获得高级别。关于分级,人们实际上事先做了某种假设,即我们隐喻地认为分级是社会对待重要性存在差异的一种表现。分级是人类社会自阶级形成以来就有的事情,分级、保持秩序、变更秩序,是社会的原动力之一。人们可能因习以为常而忘记这些预先的假设,有时人们也刻意提示着秩序的存在。

(2)分级的前提

分级首先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排序,那个范围是有边界的,目前认识人类社会的最大空间范围可谓是全球,此外还有国家、地区等依次缩小的空间范畴。其次,分级要求对象物是同质的,不同类的存在是不能排序的。再次,级别高低决定于对象物本身质性的高低,在个别情况下也决定于认定机构的工作是否公平,进而涉及认定机构的资质问题。

(3)重要性的指标表达

重要性毕竟是一个抽象的表达,用什么指标来表达重要性差异,比附或借用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既有分级是人们经常的选择。同时也可以按照对象物的某种性质来做高中低的分级划分。遗产资源有着来自各种视角下的性质,由任何一种性质都可以做出等级划分,如果那样做,在认识主体不做特别假定的前提下,将会出现多种级别序列并存进而导致公众认识上的混乱。当然,如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在自己的范畴中做级别认定而不将分级结果向外公布出去,那样也是无可非议的。遗产分级是要面向社会公布的,应该是无特别受众要求限制的排序结果,因此,在重要性指标选取上要有较高的社会认同性。

(4)三种指标

首先是空间指标。由于宇宙总体上是唯物的,空间是物理世界中无须证明、无处不在的要素,按照规模来划分最容易被社会迅速而长久地认同。其次是时间指标。以遗产为例,总体而言,时代越久远的存在其相应的级别应该越高。

空间和时间是世上绝大多数对象物得到被认识的基本坐标轴,认识两者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因为认识者的局限性而可能导致的曲解性认识。规模大小往往是指当代存在的遗产的规模大小,认识者难以常备不懈地意识到过去和将来都有规模大小问题,现在看起来不大的遗产在过去可能是非常大的建筑,故此,规模实质上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至于时间上的秩序划分,由于受到生命百年的制约,遥远的过去和未来,让当代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以几十年来划分,那么与遗产所囊括的时间跨度来比,这个单位就太小了,但人们还是喜欢将近代划分的时间段相对地缩短一些,而古代的时段就长很多,即当代人会用不同的时代跨度单位来认定它们的重要性。

由于人口分布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相对比较拥挤了,茫茫大地变成了小小寰球,再加上知识的传承,(当代)人类对地球空间的把握能力要高于对源自历史、走向未来的时间把握,因此规模分级较为可靠些,而时代分级的可靠性要相对弱一些。

第三种指标是指对象物本身所固有的技术指标,关于遗产比如有杰出性、鬼斧神工、非人工所能为等规范的或不规范的说法,每个学术领域都有自己一套专门的概念及视角体系。当然,遗产自身所固有的一些性质是很难度量的,我们还只能通过描述的方式来区分重要性差异。

2.遗产的一极性质分级

世界认同了遗产的稀缺性,这是一个一极性质,并且由稀缺性出发,又出现了程度更高的濒危性说法,这样就有了濒危性、稀缺性和其他类型三个级别的划分可能。

遗产有很多性质,而稀缺性可谓是最突出的性质,为了凸显遗产的这类特点,本书首次提出了“一极”概念,遗产资源乃至于旅游资源的许多性质都属于“一极”范畴,只是我们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它的存在,比如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不可移动性、生态脆弱性等。

提出了稀缺性后,我们并不想提出并讨论那个与稀缺性相对应的余集合——非稀缺性遗产,这就是“一极”认识问题的特有模式。应该说存在着非稀缺的遗产资源,或者说仅仅是个例,或者是人们的认识存在着疏漏,至少现在还没有被提到重要的认识范畴中。

虽然这里明确了一极性质概念,但在小范围内做一极之余集的反规律思维,经常会让我们找到创新意识的切入口。比如,如果某种存在的遗产性不很强,但作为地区小市场发展的基础还是可以的,而且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那种非稀缺性也可以渐渐演化出稀缺性来,因为我们的大量投入使其产生了独特性,那就是稀缺性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或者也可以认为,那些作为具有非稀缺性(低稀缺性或弱稀缺性)的遗产资源,不管将来的命运如何,至少现在作为休闲资源来开发还是有意义的,只是这种讨论已经远离了遗产旅游范畴而已。

3.三等级划分

分级意识、一极性质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分为二”的世界观。凡事都有两个方面,而两个方面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一极性质告诉我们哪个小范畴很重要(稀缺性),哪个大范畴(遍在性)不重要。相比较于“一分为二”视野下的选择犹豫和争论,三级划分直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平台之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在发展自己的思考,然而,人类每一次推进自己思维的幅度是有大小之分的,始于最初的“一极”发现和耦合认识问题,如果一时耦合不了,就在那个一极概念前加个“非”字而变成两类,要想弄出三类来,经常性的做法是增加一个中间型或混合型。

一极、二分,再而增加一个中间型,这样的认识结果令当代人是不满意的。中间型的提出也意味着这个思路基本上走到了尽头,因为中间型不是独立的,是完全依赖于二分法所给出来的非真视角,况且这样的三类划分缺少秩序意味。三分法一个新的角度是按照秩序来,高、中、低三个档次是基本的划分方法。

有序划分与无秩序命名(分类)各有用途,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法好,在对遗产进行总体定义后,立刻进入三等级划分工作,是关于秩序化努力最有效率的实现途径之一。

4.借助上级系统的秩序划分

从深厚感来看,可以认定遗产重于旅游,那么什么又重于遗产呢?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生产、国防等系统,显然可以被置于比遗产还重要的位置,那么借助上级系统的秩序,如依照国际、国家和地方秩序的模样所划分出来结果,可能不经起步阶段的推广工作就会获得过半的认可,因为社会深知政府的权威性。

政治社会中,有行政三级、行政到县的说法。三级划分是人类社会关于国计民生等最重要系统里广泛采用的分级方法。

5.遗产的三级划分

(1)世界级遗产

站在旅游立场上,世界级遗产是指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国旅游者的遗产资源。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要求遗产本身具有广泛认同的价值,或者是遗产本体体量超大,或者是发生过影响世界的大事件,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找到有些遗产为什么是世界级的原因。

当然,有些世界遗产确实是世界的,有些遗产只是相邻国家之间的地区级的。为了符合三等级便于认识的设定,以想象中的国家为范畴,具有超越那个范畴的影响力的国际性遗产就可以被确定为世界级遗产。实际上几乎任何一个遗产都位于某个国家内,遗产是做不到呈现一条线而沿着国境线走的,有归属争议的世界遗产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是用国际旅游者的多少,用国际机构的认定,用是否有国际资金与技术的流入,用政府和国民是否据此向外国炫耀,来确定哪些遗产是世界遗产。(www.xing528.com)

本书认为的世界级遗产既指经过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遗产,也包括具有国际性但目前还没有得到联合国认定的那些遗产。

(2)国家级遗产

国家级遗产是指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而吸引国民前往旅游的遗产,其可以激起人们爱国情怀、民族意识。从可操作指标上讲,国家遗产是指受到中央政府指定或通过民意调查结果被确定为国家顶级旅游吸引物的历史遗存和自然存在。可以认为,世界遗产是所在国国家遗产的组成。为了避免重复,对国家遗产以国内游客为主和以国家权力机构的认定为限定,可能会使得认识更加清晰些。

这里需要关注一下国家的概念,国家和国际有什么不同。国家是权力主体唯一的空间,在国家内部由非权力者原创一个新概念而凝聚人心,无论怎样解释都很有可能会动摇已有的权力金字塔。而国际是一个成员间概念,那里没有绝对的权威,顶多有霸权行为,而霸权不是法制所赋予的概念,霸权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遗产概念产生于国际社会并在国家缝隙间发展壮大,遗产概念完全依据自己的力量壮大于某个国家内部,由此我们深感遗产概念生成路径的伟大。

(3)本地级遗产

地方遗产是指国家内部某个地区的遗产,可以解释为省级及其省级以下政府认定的遗产,也可以说其主要接纳国家内部某个区域的旅游者。地方是相对于中央政府所在地而成立的概念,以中央政府为立场指点四周,那就是在讨论所指方向上的地域之事。地方遗产也可以称为本地遗产,本地则是站在非首都地区立场即以遗产地居民的身份来讨论遗产的。虽然本地遗产和地方遗产所指的对象物是相同的,但意味着今后的行动主体和行动方向有所不同,论及地方遗产,很容易想到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支持,而言及本地遗产,可能就将重点放在自力更生上。

在中央财政吃紧的总趋势下,权力在下放,或者说地方在收回一些以前因国家威严而上交的权力,此种情形下让开发和保护遗产的意愿在地方层面上表现得较以往更加强烈了。

有些国家遗产因国库财政吃紧而下放给了地方政府来管理,因此在日本出现了国定遗产概念,意在国家指定级别而地方出钱管理,或者是国家出钱、地方出人力,或者是国家与地方共同管理。与其抱怨国家财政的不大力支持,远不如将其认为是本地遗产为好,毕竟其坐落在地方属地,对其保护和开发所带来的利益也主要落在本地上,通过管理国定遗产,就心情而言可能产生由无奈到乐在其中的转换过程。一个概念的替换就让抱怨者变成了负责任的人,这是灵活运用视角、深入认识社会问题的魅力表现。

更多的地方遗产确实不够国家级别,但可以养活一个村子,提高居民的地域自豪感。定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定居所生成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地域和谐的基础。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又让人口流动起来,游民现象让社会产生了不安定的迹象。在驱向利益现象非常突出的经济大发展阶段里,地方遗产为游民不丢弃根系意识起到了积极的加强作用。

众所周知,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多多少少会让旅游者产生些负面的行为动机,游牧时代就是一个战争频繁发生的时代,那时的人们都觉得别人家的东西好像比自己家的好,掠夺是最快捷的获得方法,故此那个年代人们也确实是只爱我家而不爱惜别人的家园。地方遗产的存在,其宏伟、深邃和杰出,会让旅游者产生敬畏,继而出现第二故乡的情结倾向,这样的考虑,会提高现代社会受制于定居地束缚力的意识,即便是人在旅途中也会有这样的意识,即遗产旅游有助于推进社会稳定的建设步伐。

随着地方逐步走向富裕,居民会以置业的价值观认同用在本地遗产建设上的投入行为。

6.个人遗产

(1)“三加一”思维模式

世界级遗产、国家级遗产和本地遗产,已经基本上概括了遗产集合的全部。仔细研究这个视角,其实三种级别的受众范畴都是在空间上为一整体的,只是认同的人群规模不同而已。如果每个地区都有一些人认同某类存在,那么从各个地区抽出来这些人合在一起而共同认定的存在称为什么遗产,如此认识将让我们感觉到原有的认识路径似乎有点漏洞

个人遗产作为候补增加对象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出来的,好在社会已经认同“三加一”这样的模式,而“三加一等于四”这样的认识仅适合于过去的岁月。“三加一”为继承和发展既有的关联提供了一种思考模式和技术。

进入体验时代,思维也要有新的模式,这种“三加一不求和”、“三加一等于人才培养”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值得参考和受启发的抽象案例。过程模式很重要,“三加一”思维模式为个人遗产概念的存在找到了依据。个人遗产的提出,是平衡传承与创新关系的一种结果。

(2)个人所有遗产

或许是为了遗产等级划分更完美,我们增加了个人遗产等级,当今我们也确实感觉到私有力量的发展与壮大,财富的增加使私有和公有、共有都更加强大了。在遗产领域中,由于公有和共有所具有的福祉性及低效率性,以及由于私有的利益指向性和高效性,决定了遗产领域公有为主、私有也有其发展空间的格局。对我国而言,自1949年就实行公有制集体所有制,让截至1978年的个人遗产成分所占份额很小。即便是现在实行了市场经济,由于私有财产积累时间有限,真正有能力购置私人遗产的群体仍十分小,广大的资本市场还在为快速致富寻找市场机会,个人遗产还只是一个潜在的领域。

然而,由于财富超越了基本需求阈值,陡然间人们倾城而出,遗产地瞬间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力。虽然说工农业及现代产业是生产价值的地方,遗产属于消费财政收入的领域,但目前国家还不能承受得住长期的巨额赤字。居民遇到假期就旅游,政府也不能见到古迹就是遗产而保护,总不能劝说居民不去遗产地旅游,更不能批评目的地自封遗产地的行为,那样无形中会伤害居民建设家园的热情。

故此,通过遗产概念这块平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追求,这种情形让个人遗产概念得到了生存空间。正是在这个矛盾难解的时位,“认养”概念在旅游实践中出现了,国外文献中也可见景区私有化问题的研究倾向。

公共遗产私有化是形成个人遗产的一个途径。不是说全部的公共遗产都要私有化,那样就公私不分,搞乱了社会系统中遗产所有权基本合理的现有结构。遗产的拥有主体仍然应该是公共的,陡然增加的遗产中,或许也有自封的遗产在其中,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可以尽能力保护其中的主要部分,剩余部分可以邀请大型企业做些公益支持,如果还有剩余,个人财富就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了。

原本财政支持着遗产,一个力支撑着一个概念,如同一具太阳伞般清晰漂亮,然而当众人都要遮阳时,人们不希望各举一把伞,那样就没有同一片天空的感觉,至少遗产是人们愿意共同举起的一个概念。如此,当原有概念被做大时,即便有一根支柱做极限努力也会力不从心的,此时就需要一些力量支撑,主、副柱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将原来的“伞”演变为巨大的棚厦,否则文化就不能得到发展。

(3)个人性认定遗产

在人的成长和生活过程中,一些经历确实终身难忘,这些深刻的印象都有着确定的空间位置,虽然不是全社会都认可,但对个人来说这些经历及其经历发生地是遗产,当然这是个人遗产概念的外延部分。

个人认定的遗产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小组式的(group),也可以是一代人式的,如家族的根系所在地、越战老兵重游,我国就曾有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地”等都属于这一类。总之,全员认定程度低,代际传承性不强,而对特定个人或人群特别重要的这些经历(地),都可以归类为个人认定遗产的范畴。

(4)个人遗产讨论

如此演绎个人遗产,是否会产生泛化疑问?旅游研究中也十分流行旅游资源泛化的说法,这是带有不认同情绪的一种表述。如果说科学是中性的,那最好用多元化替代泛化的说法。学者对原本已经十分清楚的范畴掌握起来十分得心应手,当那个范畴发生演进而且是急速演进时,由过去业已固化的认知结构转向新的认知结构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况且在开始时我们还说不清楚那个新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以泛化来定位那种现象。但从发展角度上看,泛化是一种发展趋势,用积极的词语表达则可以说成多样性是社会的一种选择,因为参与的人数在增加,用众人去除泛化集合所得的商值并不是一个大数,这个数低于每个人的掌控能力。

用多元化、多样性替代泛化,关注俱乐部机制,这样的观点提示着积极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