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产意识在社会富裕阶段的固化

遗产意识在社会富裕阶段的固化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进入平稳的富裕阶段后,人类会固化遗产意识于需求系统中。

遗产意识在社会富裕阶段的固化

一、遗产意识的出现

1.持续高速发展的得失

“有得有失”,这是社会在总结过去发生的事情时经常使用的四个字,尤其是当社会处于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中,人们在得到很多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一般情况下,持续高速发展阶段的“得”要大于“失”,因此,虽有遗憾,但社会还是要开足马力向前发展的。

然而,当技术进步进入了相对缓慢的阶段时,社会整体上将不得不被迫地减缓生活和生产节奏,生活中增加了休闲内容,逐渐闲下来的人们会开始反思此前失去了什么。另一方面,即便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物质和财富积累远远超过日常所需,人们开始质疑再继续消耗资源而加足马力生产是否还有意义时,此阶段的闲暇也是增加的。也即在当今的时代里,无论技术进步是快还是慢,只要居民的基本生活状态远高于温饱水平,关心失去了什么的人群总是在增大的,人们开始依恋于记忆、留恋于过去,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和高度怀旧的“双高”时代,遗产意识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是不难理解的,毕竟,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持续了近30年。

2.遗产意识先觉者

从区域上看,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的某些国家率先进入富裕阶段,怀旧意识也首先出现在那些区域。此外,在发展中国家,基于因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而使得发达国家的遗产意识的进入以及国民收入的贫富差异化,一个国家内部也会分离出遗产意识先觉者,在高歌猛进的社会中必有部分人群首先获取了保护意识,这一阶层的人们会反思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下去是不是完全正确。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整体毕竟是非均质的,总体由各个模块所组成,一路快进的队伍中既有落伍者,也有一部分自认为觉醒而放慢脚步的人群。在发展中国家,遗产先觉者主要由下列人群组成:

◇ 进入富庶阶层的有闲群体;

◇ 生活中有机会接触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人们;(www.xing528.com)

◇ 记者、学者、文化工作者、教师等特殊职业者;

◇ 怀旧的老人群体;

◇ 大型企业的领导人与文化产业的精英们。

3.时空交会下的遗产物

宇宙中万千事物有着共同的也是两个最大的标尺轴——时间和空间,时空观最容易让我们反思对象物的所在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需要证明这两个变量的存在,它们作为公理和常识认同即可。沿着时间线索,可以向过去和未来两个相反的方向寻找,面向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面向过去,看看人类自己曾走过的路,人们感到了一种真实,那毕竟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崇拜先祖的所为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价值取向。在空间上进行搜索,人们会发现在某些区域上的历史残留、遗留,成为了当代人放置与储藏珍贵心情载体。在时间上的回顾使得那些出现了的事物正在走向或已经走进历史而变成了记忆,有些故事还会因记忆不起而遗忘,而在空间上的寻找可发现提示这些记忆的载体。反思后人们捶胸顿足,进而重整价值观结构,伴随保护珍贵遗存的努力而让遗产概念应运而生。

在社会处于温饱水平的平稳阶段里,人们维持着亘古不变的较弱的遗产意识,那个阶段社会几乎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向自然获取物质财富。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由于相继受经济利益诱惑和饱食后空虚煎熬因子的双重作用,社会先是继续保持那个很弱的遗产意识,甚至是疯狂地利用那些业已存在可资于生产的资源,而后才开始逐渐强化遗产意识。在社会进入平稳的富裕阶段后,人类会固化遗产意识于需求系统中。当然,如果社会出现了动荡与动乱,遗产意识将走到谷底,人类会为生命和生存、权力和正义而流血牺牲,那时的遗产意识几乎是不存在的。

在空间上人们可以发现位于具体地域“有名有姓”的遗产,近距离接触具体遗产对象,让人们产生亲切感,而居民通过遗产而产生的地方归属感或地域自豪感更有利于遗产保护,通过一个个的具体保护无疑可以推进遗产的整体保护事业。

虽然平时我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并列时间与空间,但在遗产上却不得不采取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形式。当然,如今我们是将旅游概念冠在了遗产上,空间性会得到某种程度的提高,因为社会是以空间移动形式捕捉旅游的,彼时两变量或许可以并列了,但那是后话,此时还没有进入到那个层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