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历史的尘埃
许 艳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历史,对我们80后的青年,真的可谓之为“历史”。我所能了解到的那个年代,仅限于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等政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似乎只能依靠电视剧、电影的情景去想象,去感受当时的热潮。
温暖的阳光下,静静地翻看着父亲的一本本笔记,仿佛置身于一座布满尘埃的院落外。屏住呼吸,伸出手,推开门,当大门打开的一刹那,那些尘埃,那些历史中的人和事,仿佛从不曾消失过,就那么逐渐地在眼前鲜活起来,一丝一缕地呈现于眼前。
父亲当时20岁,已经是当时被称为城关公社城关大队革命委员会的会计,父亲用他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的生活和工作经历。那些知青和父亲年龄相仿,作为同龄人,他们共同经历了那个年代的动荡和不安,共同度过了那段青春岁月,那些知青的生活和经历也多多少少地被记载在那一本本笔记中。我慢慢探索着,在那一本本笔记本中追寻着当时的历史,追寻着当时在这里生活过的知青们曾经留下的足迹。
“知青”是那个独特的政治环境中孕育出的独特产物,它并不泛指有知识的青年,而是代表着另一个与知识不甚相干的意思——上山下乡的城镇青年。不上山下乡的不是知青,不来自城镇的不是知青,不是青年不是知青,缺一不可。至于知识,反倒可以忽略。
当年,无数青年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自觉地改造世界观,经风雨见世面,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是那一代人的豪言壮语。他们离别亲人,离别城市,接受下乡磨炼,踏上了艰苦的生活旅程,开始了一生难忘的生活。
1976年4月2日,十名来自北京的青年成淼、于建、梁莹、赵磊、张小渊、邓方红、张海慧、蔺瑞红、徐星、谢凌延来到志丹县城关公社城关大队革命委员会报到,迎接他们的是城关公社及城关大队社员们热情的款待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听完各队队长对于每个队的情况介绍,看过各队社员的生活环境之后,年轻的他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上山下乡的生活。每天跟随着社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个真正的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劳作在山岭上、田地间。到了夜晚,还要积极参加政治夜校的学习班以及大队召开的各种会议。
这些知青中的谢凌延由于过硬的政治素质,早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由于其优秀的政治素养,被任命为城关大队革命委员会的支部副书记,积极参与负责着大队革委会的各种具体事务。而政治素质同样过硬的张海慧也被任命为城关大队青年组织的副支部书记和民兵组织的副连长;赵磊被任命为妇女组织的副主任以及民兵组织的副指导员,成淼则担任民兵组织的副连长。
可以说当年这批优秀的知青都在城关大队的发展过程中承载过重要的历史使命。从父亲的工作记录中,我看到了他们多次在城关公社、城关大队革委会的会议中由于在劳动中的优异表现而受到表扬与称赞。而在父亲保留的1976年4月28日北京第110中学开出的便函中关于知青之一的张海慧的表现情况是这样写的:“在去延安插队的问题上,张海慧同志的表现相当突出。她是发起人之一,在插队一年前就组织了一个马列小组,坚定不移的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寨精神建设山区,铁心务农。在她的带动下,有十几位同学积极响应,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有四名学生去延安插队,一名同学去山西插队。”这充分说明了当年知青接受上山下乡磨炼的决心。(www.xing528.com)
毕竟,他们是年轻的。对于陌生的环境最初肯定是新鲜的。可是,当时间久了,青春年华总是在山岭上、田地间度过,他们年轻的心多少也会感到困惑吧?多少也会觉得空虚吧?可是,他们还是坚持着,持之以恒地度过了这些艰难的岁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无怨无悔的为之付出,为之努力,任凭青春岁月奔波在田间地头却始终坚持如一?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为了让自己真正不辱“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的使命。
毕竟,他们是年轻的。在辛勤劳作的间隙,也有着精神上的追求。当时的大队革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组成了由一些年轻富有朝气的社员和十名知青共计20人的文艺宣传队,丰富着全体社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先后编排了许多如群口快板《学习大寨民兵连》、锣鼓伴唱《政治夜校就是好》、秦腔清唱、诗朗诵、舞蹈《争取奋斗六十年》、大合唱《向阳大院开红花》等脍炙人口的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们也会摘抄一些优美的诗句激励自己:
海面上有和风也有狂澜,大地上有平原也有高山。一年中有春暖也有严寒,生活中有幸福也有磨难。
没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就难以经得起暴风的考验。
也许,正是这些优美的诗句深深地激励着他们,让他们努力着,坚持着,克服着一切困难,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而不求回报。
我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历史的尘埃,透过阳光照射下的那道间隙中,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面孔在我面前一一闪过,仿佛那些年轻的面孔还依然在山上劳作,依然在夜幕降临的归途中歌唱,依然在那个年代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那些坚持,那些单纯的信仰也许至今也在他们的心中激荡着,直到永远。
在温暖的阳光下,合上最后一本笔记,手指间曾轻轻触摸过的尘埃,转眼间流逝了。
多久没有心绪安宁的时刻了?那过去的时光,似乎已经只能变成尘埃。历史记载着他们的成长,岁月沉淀着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青春,他们曾经的梦想,他们对于这个社会曾付出过的独有的代价,在他们心中,一定还被长久地珍存着。他们继续成长着,温暖着,奔波着,行走着。
那个年代,已成为过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