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建-一个称职的队长,创造奇迹

小建-一个称职的队长,创造奇迹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象小建丁常保听说张小建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许多年之前了。但是,看到小建那拼命三郎的受苦架势,一下子震惊了。来向阳沟第二年,大家一致推选小建担任大队基建队副队长。事实证明,小建这个队长是称职的。四一件件事情,树立了小建的威信,大家一致选他为向阳沟的生产队长。在小建的带领下,向阳沟大队1973年在两个月的伏旱下,164亩川地上了“纲要”,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受到县里的嘉奖。五小建的事迹,不胜枚举。

小建-一个称职的队长,创造奇迹

印象小建

丁常保

听说张小建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许多年之前了。

三姨家住在双河乡的康家沟(原向阳沟村),每次去她家,“研究”窑壁上镜框里的相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一张全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相片,几乎是三姨家老幼都津津乐道的。那个人在康家沟十年间的大凡小事,总是被讲述者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提及,仿佛讲述昨日的家长里短,仿佛30年前的事情有着最完备的影像纪录,仿佛那张相片或者那个人是挖不完的故事宝藏。于是,一个名字被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光着头,黑瘦的脸,身穿破袄,腰系粗麻绳,扛着一把老镢头的人,走进了我的记忆。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稚嫩的中学生,当人家提及“插队”、“知青”这些词时,没有在心中留下任何一点波澜。而当三姨夫告诉我,张小建,一个北京人,20岁不到,千里迢迢来到志丹县双河乡向阳沟村插队当农民,立志要改变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又听到他多次放弃求学和招工招干机会,为改变向阳沟的模样而愿奋斗一生,坚持乡村大有作为时,我简直茫然失措了。原来一个人可以这样生活,我用尽平生所学的一切知识,也无从解释和理解。

他,就是一个谜,总在我心中萦绕。

1969年2月6日,一批北京知识青年插队来到了志丹县。当时志丹是延安地区最贫困落后的地方之一,可谓穷山恶水。但小建从来到向阳沟的第一天起,就遵照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教导,处处以贫下中农为榜样,虚心向农民师傅拜师学艺,从最简单的农活做起,砍柴、犁地、锄草、打场,样样都努力去学,尽力去做,把自己磨炼成一个种庄稼的行家里手。

他甘当一个普通的农民,很快就融入了向阳沟的农村青年当中,也得到老农们的认可;除了那京味的话语声,就再也找不出与当地农民的差别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脏活重活抢着干,危险时刻总是冲在最前头。这就是小建。饿了吃几口干炒面,渴了喝几口山泉水,困了随便就地一躺,自由自在,好不潇洒。这就是小建。仿佛一夜之间,一个从未沾过庄稼地边的大都市学生,一下子参透了生活的本质,根已悄无声息地扎入了黄土地的最深处。

这方深厚的黄土地滋养着这位年轻人的心。

村民们原本对这批北京知青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他们以为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娃,受不下这苦,吃不了这罪,一定会提前“回城市”或者“镀金”走人的。他们不相信城里人能在农村扎根,图什么呢?但是,看到小建那拼命三郎的受苦架势,一下子震惊了。大家说:小建不是城里人,他骨子里就是农民一个。这种触动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来向阳沟第二年,大家一致推选小建担任大队基建队副队长。他们想看看这个朝气蓬勃、不知疲倦的年轻人还能给村里带来什么新气象。事实证明,小建这个队长是称职的。

由30多名北京知青和农村青年组成的基建队,仅用40天时间就修通了一条千余米的水渠,让几年前的“半拉子”工程恢复了生命,1970年七一这天,崭新的水渠接通了泉水,几百亩川地第一次享受到了清水的润浸。紧接着,他们又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苦干加巧干,打成了十多座“丁字坝”。

在汛期中,刚落成的槐树庄滩坝面临决口,小建带头跳入汹涌的洪水,与社员们一起,胳膊挽胳膊,手拉手,筑成了一道血肉之墙,挡着洪水的冲击;最终奋战了三天三夜,保住了槐树庄滩大坝。在三队修梯田时,队里只能隔天派来毛驴驮一次水,小建就带领男知青们轮流背驮桶下山取水。驮水的大木桶就有近十斤重,灌满水少说也有八九十斤。小建和知青们硬是凭着一副“铁肩”,把几百斤清水从沟底背上山来,保证了基建队吃住用水。

一件件事情,树立了小建的威信,大家一致选他为向阳沟的生产队长。小建担当了这个最基层的“村官儿”,备感责任重大,更是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农业生产上。每天,天还不亮,全村总是他第一个起来,也不吃饭,挨家挨户叫醒社员,领着大家上山。他一边扛着犁,一边从随身的口袋中掏出一把炒面或炒熟的玉米塞进嘴里。他并不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带好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甚至别人不愿干的活儿。1974年夏,队里在柳树梁打麦子,最炎热的一天中午,柴油机皮带卷裹麦秸突然起火,风助火势,火苗蹿起一米多高,烟尘弥漫,从未见过这阵势的老乡都傻了。马上就要烧到麦垛的紧急关头,小建奋不顾身冲上去,指挥着乡亲们用棉袄、树枝扑打,用沙土撒盖油火,终将火扑灭。自己的脸被熏黑,手上烧起水泡,社员们说,小建只想着保护集体的财产,完全不顾及自己,真是条汉子!

1973年春节,他回北京探亲,但怕耽误了春耕,只住了七天就急着归队了。队里要购置农用机械,一时资金筹备不齐,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平日节余下来的三百元钱掏了出来。烈属赵干妈打窑洞缺少人手,小建不管平时多忙多累,每天收工和节假日,一定和队里的年轻人一起帮助大干一阵,直到新窑完工。他曾对赵干妈说:“您的儿子牺牲了,您就把我们当成亲儿子吧!”以后,他经常帮助赵干妈家背柴、干农活,回北京工作后每年还给干妈寄生活费,照顾干妈养老,在向阳沟传为佳话。在小建的带领下,向阳沟大队1973年在两个月的伏旱下,164亩川地上了“纲要”,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受到县里的嘉奖。

小建的事迹,不胜枚举。可他永远是那么低调,那么沉静,像周河中的一粒石子,从不为自己的荣誉得失而感怀。岁月流逝,时间已到了1977年。期间,他有好几次回京或升学、提干的机会,但他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和他一起到向阳沟的30几名知青全都走了,只剩他一人。1975年、1976年来的两批知青也走了,可他还坚守着这块“阵地”。

岁月的长河流经1978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向阳沟的面貌有了一定变化,但是,总体上还是贫穷落后的。他痛苦,他思索,他疑惑,为什么一个人的努力竟然如此微不足道?于是,当志丹县个别公社暴露的“强迫命令”事件引起他的深层思考,他对志丹学大寨出现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但了解到这些问题已极大地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时,他真的震怒了,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与李小康等几个知青共同写信,向党中央反映了这些违法乱纪的严重问题。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省委和地委的工作组进行了查证落实,妥善处理了此事,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www.xing528.com)

长时间的高负荷劳动,营养跟不上,睡眠太少,积劳成疾,他病倒了。大家劝他赶快回京治病,他却不动声色,不肯走。于是老乡急了,几个晚上,老乡们轮流上阵,围坐在他的炕前,极力相劝。看着眼前淳朴善良的乡亲,他潸然泪下,狠下了心,拖着一副病恹恹的身体,回到了阔别10年的故乡北京。

我常常想,1969年来向阳沟的一群打打闹闹激情澎湃的年轻人,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那个瘦弱腼腆的小伙子,而1978年底离开时,那风尘、沧桑、坚毅的面孔,没有人会不认识、轻易忘记的……

几年后,小建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向阳沟,曾感慨地说:假如我还在向阳沟,就一定会带着社员干到底,改变向阳沟的面貌!有个村民说:你不走,把你累死了,向阳沟还是这样!几十年了,向阳沟变了多少呢?

小建听了默默不语。他站在洒下自己汗水泪水的绿色的峁梁上,思绪飞得很远很远……事后,他曾冷静地分析道:“改变面貌,不能仅靠一人的苦干,要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靠国家好的政策扶持,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农村十年的历练,使小建在人生事业上有了更长远、更崇高的追求。

回京后,小建还是那个小建。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他始终像一个本色的农民:务实、低调、严谨、朴素。他常说,有了农村这十年的磨炼,机关工作中再苦再累也不在话下;有了志丹的农村和农民在自己心中,就知道什么是中国国情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干工作、定政策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正是由于这样兢兢业业、扎实努力,他在其就业工作领域又成了专家,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共和国的副部长。

他至今和向阳沟的村民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村里人有个事情总要和“队长”合计一下;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情,总忘不了“邀请”一下这个北京的“亲戚”。志丹人去北京,也要叨扰一下他。他曾经的“足球学生”闫文军去了北京,就住在他简陋的家中。他从公共食堂给他打饭吃,把他送上公交车,自己骑着车到目的地站牌下等候。1997年,小建几个知青把向阳沟村民陈福才、李邦忠等四人邀请到北京,领着他们登长城、逛故宫,游览北京名胜,参观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大开眼界,“串了个美气”。

小建虽处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还一直忘不了为向阳沟办些实在的事情。他和知青们凑钱捐款创立了“助学成才奖学金”,为向阳沟村能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娃娃们发来贺信,寄来奖学金,捐助了村里18位农民子弟考入大学,勤学成才。他给向阳沟的待业青年争取了省上技校的名额,让他们免费学习一技之长,改变人生道路。

他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小小的向阳沟,因为有了部长的牵挂而非凡了。

因为《志丹书库·知青卷》的编纂工作,我和三姨、三姨夫在北京见到了小建部长。

那天来了不少知青,三姨、三姨夫与他们拥抱着、拉着手、嘘寒问暖。我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久别重逢的感人场面。门被推开了,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哦,这就是那个人,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年近六旬,并不显老。大家说,小建部长来了。他只是笑笑点点头,跟三姨三姨夫打着招呼。三姨夫更是久别重逢,拍着他的胳膊说:“你还没老啊!”他寒暄了几句,就拉了几张椅子让我们围坐在一起。我向他简单谈了此行的目的,介绍了书库的情况,他只是注意地听着,偶尔插言问几句。

正式落座时,他握着我的手说:“今天是你的事,你坐上首,我们听你的。”我心想那哪成啊,几番推让,他坐在了上首,我坐在他的身旁。看得出,他的兴致很高,不断为我们夹菜,并讲了几个笑话。这与我印象中寡言少笑的小建大相径庭。我先向大家介绍了志丹的经济社会综合情况,又谈到了知青卷。他接了一句:“我还以为是资料收集工作,没想到小丁规划这么宏大,内容这么丰富。你好好给大家说说。我们支持你。志丹的事儿也就是我们的事儿!”我听他这样说,许多顾虑全都消除了。原来,我真的到家了,见到了自己的人。后来,他果然没有食言,又几次召集知青们开会,组织写稿、注解照片。我收到了他们16篇高质量的文章和200张图片。

是知青这个情缘,让我第一次见到了小建。也是小建,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这段历史的意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重要的是,当世人面对属于自己的逆境或困苦时,有人直面,有人退缩,最终的差别在于当初已定下的进或退的格调。

那天在小建家,我说,你就是一个传奇,从农民到部长的传奇。他笑了,不肯承认。我又想,这是必然,就像当初那个青年,若在向阳沟待着,肯定是个好农民。他的秉性和人格,决定了他在任何一条道路都会走得很远很远。

自从编了知青卷,我被许多事情感动着。以我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尚写不出经学大论、经典之作。但是,就在这收集和整理文章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思考。三姨家的照片,和许多知青一样,以前只是平面的一张照片而已,想要生发出太多的东西确乎很难,但是了解了他们的经历和苦乐之后,才真正明白照片里蕴含的无穷的故事和情思。他们那一代人的命运,随着国家的形势一起起伏跌宕,却欣然地面对,无怨无悔,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人固然渺小,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知青们改变了自己,从而改变了社会本身。我想,这就是编知青卷的最终目的。

2009年6月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