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玉君的聊天心语:刻骨铭心的记忆

王玉君的聊天心语:刻骨铭心的记忆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刻骨铭心的记忆王玉君年少时的记忆让我刻骨铭心,让我那样的不可忘怀,它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刻在我的心灵深处。2009年5月,部分返乡北京知青在志丹陵前合影黄沟门村插队的短暂生活在我们的一生中虽然一晃而过,但记忆留给我们的却是永远值得回忆的往事。经队长再一次述说后,我又细细地观察了谷苗和青草,我感悟了,也真正的感觉到不管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掉以轻心,都要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才行。

王玉君的聊天心语:刻骨铭心的记忆

刻骨铭心的记忆

王玉君

年少时的记忆让我刻骨铭心,让我那样的不可忘怀,它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刻在我的心灵深处。1969年初,我们这些热血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贫下中农中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带着向往、带着神秘、带着少时的童心奔赴革命老区延安,在志丹县顺宁公社白草台大队黄沟门小队插队。

2009年5月,部分返乡北京知青在志丹陵前合影

黄沟门村插队的短暂生活在我们的一生中虽然一晃而过,但记忆留给我们的却是永远值得回忆的往事。

间 苗

每当谷苗长出来之后,队长就会带着我们知青下地间苗,说白了,就是把谷苗周围的草锄掉,把谷苗太集中的不健壮的小苗去掉,让粗大的苗快速长大、长高。

一天,我们扛着锄头跟着队长来到谷子地。按队长说的方法和位置,大家“一”字排开,从这头向直线的另一头“进军”,大家高兴得有说有笑,边锄草边间苗一个跟着一个的往前走。那时候我觉得:哦,锄地、间苗原来就这么简单,我不是也学会了嘛!

“喂!这是谁干的,怎么把苗子锄下(音hà)了,把草给留下(音hà)了?”队长用浓厚的陕北口音冲着前面喊。我们大家都回头看着队长,此时我发现队长站的地方,说的事正好是我负责锄的那几行。队长继续说:这样锄地秋后收啥嘞?以后咱们吃啥呢?我放下锄头立即跑到队长跟前,说:队长、队长,是我锄的不对吗?错了错了。“你这个娃呀,谷子锄了,草给留下(音hà)了,以后咱们咋办呢?”

此时的我,自信全都没有了。本来觉得这活如此简单,队长一说,自己觉得全懂了,也认识了,那就干起来吧,可没有想到真正干的时候还真的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才行。后来根据队长描述谷苗的识别方法才发现:谷苗的根长出来是紫红色的,且发扁,而草的形状类似谷苗,但杆是绿色的。经队长再一次述说后,我又细细地观察了谷苗和青草,我感悟了,也真正的感觉到不管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掉以轻心,都要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才行。

插队,和老乡们在一起,使我们这些起初不认庄稼、不会干农活的青少年在乡亲们的不断说教和我们不断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务农的本领与知识。锄草学会了,秋天的收割也在大爷、大妈、队长以及姐妹们帮助下完成了任务,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将我们辛勤劳动果实收入了仓中,给来年备下了供给。

不长肉的瘦猪

那头猪,被队长买来让我们几个北京知青喂养了近一年,但它看上去好像在跟我们作对,不愿意往大里长、胖里蹿,总是以极其缓慢的步伐在前进。现在想起来,我们觉得很对不起这头不愿意长肉的小猪,因为它的生长快慢、长肉不长肉以及它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我们这些喂猪人的手里。可当时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任何喂养经验的青少年来说真觉得是件难事,不知该如何喂养这头猪宝宝。虽然队长也告诉我们怎么喂食,但每次到喂猪的时候,我们几个就犯了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我们几个就把我们吃剩下的饭菜倒在猪食盆里,剰多少猪就吃多少,今天没有剰的,猪就只好受委屈不吃了。假如我们一天吃一顿饭,那么猪就吃一顿,我们一天吃三餐,当然猪宝宝也就随之加餐,高兴之余我们还会经常给猪加点洋芋、菜叶、麸皮什么的,但是,我们养的猪仍然不见长肉。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队长来到我们猪宝宝的住所,要看看我们养的猪是否长大了。我们高兴地告诉队长,我们养的猪它不愿意长大,和给我们买来时差不多。然后队长就问我们如何喂猪的,我们就一五一十地详细道出,队长听后生气地说:“我说啥了?你们不按我说的去喂,猪吃不饱咋长肉啊?你们这些娃呀……”于是,队长又细细地给我们说了说:要一天喂三次,麸子、菜叶或野菜、洋芋等做熟混合喂。(www.xing528.com)

听了队长的话,我们几个决心这回一定要好好喂养我们的猪宝宝。可是每天到喂猪的时候,大家又开始慌了神,平时连我们几个吃的饭都有时候不是做糊了就是做稀了,哪能像我们初到生产队时大妈大婶给我们做的饭菜那么好吃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开始凭着兴趣、意愿行事,今天小猪可能是饥肠响如鼓,明天又会受宠若惊地饱餐一顿,就这样我们可怜的猪宝宝饥一顿饱一餐的在我们的喂养下自然成长。

一年多过去了,我们的猪宝宝看起来还是那样的可怜。40年后的今天,我们想起当时的小猪不长肉完全是应该的,陕北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小猪除了要抵御时不时的饥饿外,到了冬天还要以自己瘦小的身躯去抗争严寒对它的侵袭,所以我们理解猪宝宝的瘦小和不长肉,原谅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来年的美餐。

和老区的弟妹们一起成长

每当想起在白草台大队小学校做所谓的“教书先生”那段时光,让我回味无穷。白草台大队小学校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现称复式班),学生总数只不过40多人,而且是挤在两间不大的房子里,两位老师的办公室也就是四平方米左右,可以放一张桌子和两个凳子。由于没有固定的民办教师,所以有了北京知青的到来,我们就先后几批承担起大队小学的教书任务。

但我们本身自己还没有长大与成熟,还只想着嬉闹和玩耍,带着这种想法我和另一位知青欣然接受了大队支书交给我们的任务。再说,我们中学还未毕业,学识浅薄,知识贫瘠,有何资格去教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当时所知、所会、所懂的,毫无保留地给予山区的弟弟妹妹们。当时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教室里,四至五年级的在另一个教室里,给学生上课是分时、分段、穿插进行的。当给一个年级上课时,为了不让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受到影响或耽误学生的时间,我们就出一些习题,布置一些默读课文、默写或者上体育课等内容,充分利用时间。我们还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劳逸结合,在脑力劳动的间歇中增加体育锻炼,在没有篮球的情况下,我们用纸一层一层的包起来当做篮球,在教室门前的空场上扔来投去,玩得既开心又热闹。

小学校的条件的确不好,它不仅仅是屋子小,而且会经常出现今天这张桌子腿断了,几个人坐的凳子(长凳)又折了,明天桌面又坏了。好在我们只要一跟老乡说,不管谁都会来帮忙,有时候学生自己用砖头砸几下,桌子就能用了……说起来,我们还真的向弟弟、妹妹们学了一些简单修理的土方法呢。学校的弟弟、妹妹们有的家里条件很差,连书都买不起,写字有的在沙子上写(我们当时也没有能力给弟、妹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有时候就将课文抄下来或把习题及解题的过程写出来,以便弟、妹们回家后复习和学习。

由于当年我们的科学知识掌握的有限,教学水平更是平平,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遇到一些书中的不解,于是我们两个小教书“先生”就相互讨论、查书、查字典将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在当年教弟妹们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促使自己不断提高,可以说我们是和山区的弟妹们一起成长。在大队小学校教书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它在我的一生中是永远抹不掉的、特别有意义的、值得回味的片段,故而才有了我后来的大学梦,更奠定了我此后的一生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我应有贡献的基础。

变迁

“妈,这次回志丹一定要把你们当年住过的窑洞照下来,让我看看你们当年住过的窑洞是什么样。还有志丹陵,千万别忘了。”“没有问题,重返故里,肯定都要去看看的,那可是我们北京知青的第二故乡啊!”

40年后的今天,花甲之年的我们带着儿子、女儿们的嘱托,又带着急切的心情在村长的带领下,乘着村里年轻人开的车(40年前村里没有自行车)来到黄沟门。看看村里的山(山上现已变绿),村里的地(部分是油井),村里的水(各家全部是自来水)以及村里的乡亲们(年迈者依然康健),村里处处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让我们看也看不够。尤其是那位40年前给我们做过饭的大妈(现已八十高龄),从我们进了村子就始终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拄着拐棍迈着步履维艰的步子行走在高低不平(村里正在盖房、修路)的村路上,多次的劝说都没有削弱大妈要陪伴我们回来漫游故里的意愿。大妈阳光般的笑容和跟在我们身边的小字辈们的微笑,使我们流下激动和感激的热泪。

当现任村长把我们带到40年前北京知青居住的窑洞前,我脱口而出:“对对对,这就是我们当年住的窑洞。”40年后再看我们住过的窑洞,的确显得破旧了许多,但它的面貌还在,看上去还是那么的亲切,这要感谢黄沟门的父老乡亲,它没有因为我们的离去而改头换面,依然保留至今。我立即用相机照下我们的旧居,同时我也将40年后的新面貌、新村庄、新居室、大变迁一一留在了我的相机里。我要给我们的后代展示一个过去的老区和如今新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前前后后(现村里已有了棚中果蔬、山已变绿、旅游景区也给老百姓格外的享受)。

回想起40年前志丹的村村落落和点点滴滴,今天我们又亲眼看到了志丹旧貌换新颜。志丹县城到处都是高楼林立,配套齐全的生活居住小区,背靠大山面临宽阔大道的窑洞群,以及虽未全部建成但早已初见端倪的(已有能力生产出让我们品尝到的口味纯正、酒香迷人的志丹糜子酒)县工业园区以及太多的新兴行业时,我们真是感慨万分、激动万千,更是赞叹不已。我们为志丹人民而感到幸运,因为他们拥有具有魄力、又有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的领导,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县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旧志丹变得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此大的变迁也让我们这些老知青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也激励我们会把老年的余热献给社会、献给人民。

*作者系志丹县顺宁公社白草台大队插队北京知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