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地怀念着这片土地
付秀华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读着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思绪把我带回了四十年前……
在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中,我和我的同学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首都北京,怀抱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对理想信念的热情,奔向了坐落在黄土高原的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十多个春秋,指引着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延安,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们一共约26000名北京知青落户到了延安的沟沟岔岔、山山梁梁上。1969年初,春节将至,我们来到延安地区志丹县双河公社插队落户了,那一年我还不满十七岁。
志丹县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既是中国革命的“红都”,又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里,是我们知识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但当我们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却是灰蒙蒙的天、飞沙的黄土地,远沟近壑积留着斑驳的残雪,田野一片苍茫,心情一下子悲伤到了谷底,对父母、对家乡的思念涌上心头,止不住的泪水往下流……
但是志丹人民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老区人民,淳厚、质朴的乡亲们像迎接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接纳了我们,送来了他们并不富裕的食品,好吃的油糕、平日里吃不到的白面馍馍。他们和我们聊天,嘘寒问暖,用纯朴的热情,关心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在大年初一至初三的三天里,乡亲们把我们接到家里吃饭,帮助我们度过首个远离父母的春节,他们亲切地称呼我们为“北京娃”。在他们心中,“北京娃”是千里迢迢来到陕北接受再教育的。而作为老区人民不但要教会他们农业生产的技能,还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这是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事。过了春节,春耕就开始了,我们的插队劳动的日子也真正开始了。陕北的黄土高原,被千百年的雨水冲刷切割得沟壑纵横,都是土质很松散的黄土层。而且陕北的天气干旱少雨,农民的生活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春天把谷种撒在黄土坡上,剩下就是等待下雨了。我们和乡亲们一起,抡着大镢头满山去刨地播种,手上磨起了水泡,又磨成了老茧,总算是播下了希望。
北京知青出席首届“积代会”全体代表(www.xing528.com)
夏季到来的时候顶着烈日锄草,老乡们手把手耐心地教给我们如何分辨谷苗与野草,因为我们来自城市,谷、草不分,经常一不留神给剃成了光头。秋天到,终于盼来了收成,但是一年的辛苦,还是换不来丰衣足食的生活。
最难忘的是1969年的夏天,北京来了慰问团。他们带来了一部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只在双河公社所在地放映。得知消息后,我们激动万分,尽管公社离我们田圪坨生产队有近20里的山路,山路弯弯,要翻山,还要下沟,但对家乡人的思念,对看电影的渴望,我们4个女知青在天傍黑的时候向公社出发,下山的速度那叫快,20里路一会儿就跑到了。演电影是要用电的,那时志丹县只有县城才有电,公社放电影是自己发电的,一个类似自行车样的东西靠人用脚不停地蹬,带动发电机,电影的效果全由蹬车的人掌握,蹬快了,影像就清楚,声音就好听;蹬得慢了,影片里的人就都跑不动、走不动了,歌曲声音也变了调了。公社的干部们为了让我们看好电影,大家轮流上阵不停地蹬车,公社遆靠山书记也在努力蹬,看到他汗流满面我们实在是深受感动。电影看完了,我们回队时的心情远没有来时激动了,望着漆黑的夜空,全是向上爬的山坡,我们又想家了……
一年多的短暂插队生活,金黄的小米养育了我们强壮的身体,艰苦的劳动造就了我们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的品格。有人说,在黄土高原插队是一种“磨难”,我认为是一种“磨炼”,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次磨炼,它为我们的未来人生注入了充足的养分,以至于我们在以后走上其他工作岗位时,无论遇上什么困难都能够战胜,事业能够取得成功。四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但是延安的插队生活却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在这四十年里,我和同学们经常聚会聊天,每次的话题都是陕北、延安,都是插队的小山村。因为,这里是我们青春的第一站,这里有着我们太多的思念。
2009年的五一节,我们在双河公社插队的知青终于回到了陕北,回到了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下火车,首先看到延安这座雄伟壮丽的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当我们来到志丹,映入眼帘的是志丹县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修建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文化广场,漂亮的居民小区,不断发展的工业园区。城里整洁的街道,朴实的人民,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美丽和谐的“红都”志丹。县委、县政府给予了我们最热情的接待,让我们这些离开志丹四十年的知青娃娃又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我们看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里的财政总收入已位列延安市各县区之首。志丹县成为陕西省15个经济管理扩权强县之一,并且获得了“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的光荣称号。县里年满60周岁的乡亲们也开始领取养老金了,使10.5万农民群众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老区的乡亲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志丹县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们这些回家的孩子十分感动。
我最想念我插队的小山村,在乡干部和村干部的陪同下我回到了田圪坨。小山村依然在,乡亲们依然在,我住的窑洞也还在。旁边一棵大梨树,四十多年了依然在开花结果。不同的是山头上出现了一座座开采石油的井架,磕头机忙碌着汲取原油。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使得黄土高原比以前绿了,树也比以前多了。昔日我们辛辛苦苦刨地种粮的山峁,现在全是漫山遍野的树苗。乡亲们不再为生活发愁,家家盖起了新窑洞,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电灯、电话、彩色电视机都使新窑洞焕然一新。自来水已全部接到了乡亲们的家里,想想我们曾经用毛驴驮着两只木桶打一次水要下山上山好几里路,耗时半天的时候,真是感到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最使我感动的是当年只有十几岁的娃娃,一见到我居然一下子准确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最使我难忘的是当年一起劳动的姐妹,拿着我四十年前的照片高喊着我的名字和我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流泪了。岁月悠悠,他们也老了,时光的年轮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昔日的小姑娘如今也已是儿孙满堂了。想着彭丽媛的一首《父老乡亲》:“我住过的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树高千尺也忘不了跟我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最最真实地表达了我的情感,我的父老乡亲们呀,叫我怎能忘记的不了情。
四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我们离开陕北后在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事业,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回首在志丹插队的生活使我们终生难忘,我忘不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热土,忘不了圣地延安,忘不了红都志丹,更忘不了小山村的父老乡亲,因为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2009年6月8日
*作者系志丹县双河公社墩梁大队田圪坨生产队插队知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