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河畔的绿色明珠: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

周河畔的绿色明珠: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河畔的绿色明珠——记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冯军胡国成王林林许昕序曲在奔流的周河畔,有一块青翠的田园。1971年春,在县农技站、公社大队的支持下,“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正式成立。县农技站决定在向阳沟协助北京知青和队里办好农业科技实验站,并把它作为县农技站在周河川的“蹲点”基地。大队党支部十分重视这项“事业”,把周河畔两亩上好的川地和二队垴畔上的一面坡划给了实验站使用。

周河畔的绿色明珠: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

周河畔的绿色明珠——记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

冯 军 胡国成 王林林 许 昕

序 曲

在奔流的周河畔,有一块青翠的田园。盛春,油菜花金灿,花香融着春阳,阵阵醉人;仲夏,玉米拔节,谷子孕穗,墨绿的田园生机勃勃;深秋,高粱火红,玉米吐金,风影中谷子摇曳着长尾巴似的穗子,令人神往硕果累累的日子……这就是当年的志丹县双河公社向阳沟大队的“农业科技实验站”,她犹如一颗璀璨的翠绿明珠,在奔流的周河畔熠熠闪光!

种 子

陕北的黄土地是深情而肥沃的,她曾以她健美、质朴、博大的胸襟孕育了革命圣地、年轻的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初,当北京知青揣着建设农村心愿,要把科学种田的心灵种子播撒在久旱逢甘霖的黄土地上时,老区人民袒露质朴的胸襟,接纳、孕育了这第一颗“科学之光的种子”。

1970年贯彻毛主席“复电”的热潮,迎来了飒飒的秋风。秋收过后,村里逐渐进入了“农闲”,可向阳沟大队的北京青年却“农闲人不闲”,一个“实验小组”在筹划孕育之中。经知青小组组长胡国成提议,与大队革委会商议,为深入贯彻“复电”,建设新农村,创立“实验小组”,一队知青胡国成、四队知青王林林,外加一队老乡樊正举,成为小组的第一批成员。

说干就干,等不到冬天的来临,知青们就开始搜集资料,干起了当年时兴的“920激素”和“中曲饲料”的制作。当时的实验基本是业余时间搞,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干。

“万事开头难”,实验小组建立伊始,没有实验室,就在知青窑洞里“白手起家”;没有试管等仪器,就到县农技站去求援。制菌种急需“无菌操作箱”,他们就自己设计图纸,请来队里的木匠帮忙,一起动手摸索制作。几天后,半个冰箱大小的无菌操作箱制成了——正面安装了一块旧玻璃,两侧各开有圆洞,可进手操作,顶部可接入灯泡供照明、控温。大家围着这个样子类似“胶卷冲洗暗箱”的家伙,左看看右瞧瞧了半晌,高兴得就像自家的孩子出生。

农业科技实验站北京知青许昕(左)、王林林(右)抱着丰收成果的喜悦

在培育“中曲饲料”菌种时遇到了难题。山里地气寒,村里没有电,需要的发酵温度保证不了。正在我们进退两难时,了解到情况的大队长王占东对我们说:“娃们,可以到我家的热炕上去育菌种。”正是在王队长家的暖炕上,我们试制成功了第一批“中曲饲料”和“920生长激素”。当我们迎着周河畔的朝阳,舀出饲料喂猪,挥动毛笔为各种作物涂抹“920激素”时,一种成功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萌 芽

严冬挡不住春天的到来。1971年春,在县农技站、公社大队的支持下,“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正式成立。大队副队长刘福义兼任实验站站长,成员扩充至7人。二队知青许昕、一队民兵连长陈福才、二队娃唤唤,就连三队的一名外号叫“葛留偻”的憨后生也被“派”进实验站,一时成为“笑谈”。

说起实验站的成立,还真有些故事。当知青暮秋撒下的种子正待孕育时,就招来不少意想不到的议论:“咱农民人老几辈子也没见过‘科学种田’,也一样从山圪img13里种地、刨食吃!”“娃娃们瞎胡闹哩,可别把咱好川地好种子糟蹋了……”但1971年的春风终归会来,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前来双河公社调研,公社即推荐农技干部下向阳沟看看。早春春寒、仲春的艳阳天里,县农技干部几次下到村里了解情况,田间地头、窑里热炕上、返青的周河畔,听到各种议论,看到生机盎然的田野,县农技干部并没有被落后观念束缚,也没受当时“文革”极“左”思潮的干扰,实事求是地看中了周河畔肥沃的黄土地,质朴的老区人,特别看中了活泼可爱、追求创新美好的北京知青。县农技站决定在向阳沟协助北京知青和队里办好农业科技实验站,并把它作为县农技站在周河川的“蹲点”基地。县农技站的“蹲点干部”名叫王建堂,这个朴实的关中人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在向阳沟和知识青年一起搞起了科学种田的事业。不同地域的人,怀揣着美好希望,都为希望种子的萌发倾注了心血……大队党支部十分重视这项“事业”,把周河畔两亩上好的川地和二队垴畔上的一面坡划给了实验站使用。1971年春第一批实验种子在实验站田间萌发。

创 业

这年夏天,为筹建实验站站址要进山伐木,我们经历了一次神奇的“进山生活”。伐木的地点是离村子三四十里远的岭上群山中。当我们跟着拉铺盖卷的驴车进入梢林时,立刻就被大山中的美景所吸引。炽热的骄阳下,夏草繁茂,丛林莽莽,天上苍鹰盘旋;身边野花点点,散布在绿野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女知青禁不住美景的“诱惑”,奔向花丛中,忘情地摘下朵朵野花,编成五彩缤纷的花环戴在头上,引得赶车的老乡、后生和男知青笑声一片。美景欢笑中,不觉晚霞染红苍山如海,实验站全班人马要在山中扎营了。据老乡讲:这里曾是清朝末年的一个小山庄,因回汉战乱,杀戮火焚,全无人烟已近百年。(www.xing528.com)

暮色中,我们天当房地当床,在山涧小溪旁宿营。耳旁响着潺潺的水声,头顶闪着眨眼的星斗,山风轻吹,草虫鸣叫,意境真像陈毅元帅的《赣南游击词》,不觉进入梦乡。

当第一缕晨曦洒进林间,布谷鸟美妙的鸣叫唤醒了我们,我们听到了从未有过的鸟儿大合唱:百灵、杜鹃喜鹊麻雀,甚至山鸡都操着不同的音调和节奏争先恐后地鸣唱起来,汇成了浑然一体的山林大合唱,这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美妙乐章!在这绝美动听的鸟鸣声中,我们捧起溪水洗漱,就着溪水早餐,然后开始了一天的伐木。

和山中美景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艰辛的伐木劳作:山势陡峭不易挥斧,荆棘丛生步履维艰,最艰辛的还是后几天把砍下的木材扛上山顶的公路边。许昕和王林林是仅有的两名女知青,也要扛上近百斤重的树干,爬上近三十度的山坡,累得体力接近极限。这天快晌午了,还没见她俩扛木上山,情急中胡国成沿路寻找,在一陡坡地发现她俩时,令胡国成大吃一惊,高喊道:“快把木头扔掉呀!看你俩脸都绿了!”一个箭步飞身抢上前,硬夺下木头,自己扛上山去!此时两位女生已脸色灰绿,大汗淋漓,汗水搅着泪水洒落在黄土地上。还有更危险的一次,一根大椽木从许昕脚下滚落,将要坠入山涧的一刹那,后生黄俊章飞身伸脚挡住椽木,自己却差点落入山下,令女生们尖叫不已!

山中生活艰苦,无法做饭,没有青菜,只能吞吃干炒面和贴饼子……

尽管艰苦且险情不断,但知青和乡亲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伐下的木头堆成了小山。六天后全大队抽调壮劳力进山帮助运木,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像迎接凯旋的壮士。当走到墩梁大队硷畔时,外队老乡交口称赞:“看人家向阳沟的知青,跟咱农民一样下苦干,没说的!好样的!”

实验站伐回的木料经过三年晾干后,盖成了实验站新址。1974年冬,在“延安地区青年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上,与会百余名代表分三批进入参观,室内用绘画、照片、实物展示了实验站创业、发展的历程,受到与会代表的称赞。展览主讲就是农技干部王建堂、女知青徐岩平,美术绘画是城关公社东武沟大队知青刘红生。

探 索

向阳沟大队农技实验站实际是个试验站,是通过一个基层平台,探索农业科学技术如何为基层农村生产服务的。尽管当时“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主导,但向阳沟实验站的北京知青和当地农民却以质朴的作风,执著的追求,务实科学的探索,求索了建设美好新农村的路子,在这片洒下汗水和心血的黄土地上,留下了青春时光的难忘足迹!

从1970年秋实验小组成立,到1975年夏实验站的最后一名北京知青离开上大学,向阳沟大队实验站进行了中曲饲料发酵、“920生长激素”制作、红薯下蛋栽培、新品种高粱杂交、谷子密植、玉米间作套种等多项实验,还在河对岸川地、二队垴畔坡地上栽种了当年的新品种国光苹果。那一幕幕下河滩挑水浇果苗的经历,那一串串留在河滩、山道上的足迹,至今仍历历在目!此外,实验站还进行了“植物保护”实验,为各种农作物、果树林木喷洒“乐果”、“666粉剂”、“1605稀释液”,知青们身背药箱“撒雾播雨”的身影,永远定格在周河山川苍绿的大幕间……

记得成果显著的实验有“红薯下蛋”、谷子密植等。县农技站为支援我们建站,曾从山东聘请了两位农技师教我们栽种“红薯下蛋”。顾名思义,栽法独特,要红薯“下蛋”,先要“埋蛋”入土,且上下方向绝不能错,生长中还要不断进行培垄、翻秧、施肥、压蔓等精心培育。“功夫不负有心人”,深秋时节,红薯地里蛋蛋串联,而且质脆味甜,初步估算亩产可达8000斤左右。

过去山地谷子都是“广种薄收”,株距达1—1.5尺,亩产多在80—100斤。从1971年起,实验站以“合理密植”的方式试种川地谷子新品种“大红袍”,株距缩小为2—3寸。从播下希望的良种之日起,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清晨踏着露水为它施肥,晌午顶着烈日为它松土、锄草,落日下为它引渠灌溉,盛夏,为防虫害身背药箱喷雾杀虫……金秋时节,密植谷子在飒飒金风中摇曳着一尺多长的饱满穗子得意地点头报喜——亩产高达500斤。

四队拦羊老汉白玉珍过去从不相信“科学种田”,认为那是“公家人吹牛皮,年轻娃胡日鬼”。秋天,当他听到喜讯时还半信半疑。这天,他利用拦羊的机会有意把羊赶到川道对面山上,以便自己偷偷下山来到川地实验站里看个究竟。当他看到一株株穗大粒饱的谷子,蹲下量量株距,站起身再望着一排排火红的高粱,金黄硕大的玉米时,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连声说道:“我服了!我服了!科学种田创奇迹,没麻达!”以后他逢人就夸实验站。

成 果

6年来,向阳沟的农技科学实验在时代的潮涌中磨砺、发展,得到山村乡亲们和老区人民、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在周河畔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期间,向阳沟知青点的代表相继出席了“志丹县推广农业科技表彰大会”、“陕西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以及“延安地区赴京汇报团”,在县城、省城和首都介绍了科学种田、献身农村的经历和体验。实验站也被授予“志丹县推广农业科技先进集体”称号。实验站推广的谷子密植、玉米套种技术,为向阳沟各队增产作出了贡献;种在河川、山地间的上百棵果树,在知青走后两年挂果,乡亲们吃上甘甜的苹果,越发思念与北京娃一搭的日子!

“周河水啊向南流,信天游唱起不断头!”向阳沟大队农业科技实验站,在老一批知青走后的五六年,仍然在县农技站干部、1975年新插队的北京知青和本村青年的努力下,坚持进行着科学种田的实验。而曾经在向阳沟从事科学实验的北京知青,又在回城后从事科技科研工作时,发扬着当年刻苦钻研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