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知青心系黄土情结,共筑陕北希望

北京知青心系黄土情结,共筑陕北希望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知青的黄土情结2004年10月4日,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志丹县向阳沟77户乡亲和20多名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北京知青来说,这个平常的日子像向阳沟历经沧桑的沟沟坎坎,永远铭刻在牵挂着这里的所有人的心上。李华、谷志杰、张凡、王珊等北京知青间隔20多年后此刻紧握着乡亲们的粗糙的手,激动地落泪……志丹县的改变使北京知青对陕北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正在各个领域给黄土故乡牵线搭桥,继续着他们改变农村面貌的理想。

北京知青心系黄土情结,共筑陕北希望

北京知青的黄土情结

2004年10月4日,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志丹县向阳沟77户乡亲和20多名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北京知青来说,这个平常的日子像向阳沟历经沧桑的沟沟坎坎,永远铭刻在牵挂着这里的所有人的心上。

李华、谷志杰、张凡、王珊等北京知青间隔20多年后此刻紧握着乡亲们的粗糙的手,激动地落泪……

38年前,这些北京知青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告别繁华的都市,离开呵护的父母,胸怀建设新农村的憧憬,还有一份青春的稚嫩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政治信念和个人意志的最真实的历练。可以想象,从霓虹灯通亮的京城一下子坠入点煤油灯生活的寂静深沟,建设祖国老区的滚烫心情和无法着手生活的困难,他们不啻遭遇了炼狱的考验。如果用心了,这里就是懂事的课堂;如果彷徨了,这里就是无颜面对的伤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年的这些知青,同样像《赤壁怀古》这首千古诵唱的诗句一样身经其中,既有缅怀,也有不堪回首……

阔别重返,相信他们对于这里的山水和乡亲的依恋,正如定居美国的蒋健讲述的:“我生活在最富裕的地方,然而志丹却是我今生懂事的地方。”

岁月已去,30年前的向阳沟怎样用恶劣的生活条件虐待这些城市青年已无复追觅,这些今日已经成为各条战线上骨干的知青可以用今天的成功暗示当年艰苦卓绝奋斗的不屈不挠。老乡王玉斌讲这些年轻人的节俭、朴实、吃苦的美德时,叙述1974年夏天全村人新修的大坝遭遇肆虐洪水冲击面临坍塌,担任生产队长的北京知青率知青和乡亲们跳进水中筑成铜墙铁壁的旧事。这些后生不像京城的阔少,他们的做事干活有些地方甚至比乡亲还实诚。原村委会主任何翔举了一个例子:大干农田基本建设的那个年月,因为农田离村子很远,中午在工地吃饭,而每天上工去都要背一口铁锅,晚上背回,这个既不挣工分,又累又脏的活都是北京知青队长干着。尽管这件事情不值一提,但在那个年代或当今,都足以说明人品德的纯挚。也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加深了乡亲们对他们喜爱的情怀,也同样厚积着他们后来为社会肩负重担的基础。

窑洞小米杂粮、出门爬坡和晚间无一娱乐的艰苦环境,加上一颗报效国家的赤诚的心,使这些年轻人从1968年开始,一直默默无闻但却异常震撼地奋斗着,到1980年最后一个坐手扶拖拉机离开,该放飞的都放飞了,然而,不知是什么却又促使他们再回来。(www.xing528.com)

2004年,双河向阳沟全体知青再次在卫生站前合影

20多名既是这里的主人又是游客的知青,在数千老乡热烈的欢呼中走进村庄,又一个一个走进老乡的家,好几位都热烈地拥抱,村主任给他们讲述今天的变迁,又领他们重登昔日的沟梁。站在高处,远眺陕北沟壑纵横的磅礴,追忆当年曾经立志改天斗地的岁月,这些已经知天命的“游子”们不谋而合地在这里再次播下希望。

知识和人才是老区脱贫致富最关键的一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改变老区人民特别是青年人的观念,用知识改变年青一代的命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为家乡脱贫贡献力量。为此,他们设立了“助学成才奖学金”帮助扶持这里的孩子上大学、上技校。目前,这一基金已初见成效,李文龙、樊丽丽等8名学生在他们的帮扶下,正在知识的殿堂里蜜蜂般采集。

后来,他们还给老乡寄来了各类蔬菜瓜果种子、科普书籍等,两次邀请他们组团参观游览北京的名胜,瞻仰伟人,特别是去现代化农业基地取经。公务、商务繁忙的他们,几乎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接待“老乡们”的活动中,他们所设立的基金中,并不是所有的钱都非常容易,其中还有来自现在是下岗人员的知青的“心意”,这足以感动上苍。

荒秃的沟壑只是表象的诡化,深层储备的资源已经悄悄地改变着陕北。志丹县的改变使北京知青对陕北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正在各个领域给黄土故乡牵线搭桥,继续着他们改变农村面貌的理想。

*摘自2006年4月19日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